-
题名雄性峨眉髭蟾“胡子”的组织结构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武元
陆宇燕
史静耸
朱磊
李丕鹏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生物进化与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成都观鸟会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FY210200)
-
文摘
采用石蜡切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对雄性峨眉髭蟾Leptobrachium boringii的角质刺及其周边皮肤进行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峨眉髭蟾的角质刺属于皮肤衍生物,突起呈倒"V"形。角质刺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可分成4层;最外层细胞角质化,细胞轮廓不清,被染成深红色。真皮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分辨不出致密层与疏松层,其内未见皮肤腺,但有少量色素细胞与毛细血管分布。表皮嵴伸入到真皮层,在以往的无尾两栖类研究中未见报道。角质刺基部可见皮肤褶翻起将其包裹在内,皮肤褶向上延伸形成角质刺。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角质刺顶端呈锥形的"小山丘"状,表面可分辨出表皮细胞轮廓,细胞为呈覆瓦状排列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刺与皮肤交界处为多边形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化上皮细胞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具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结构,细胞之间以镶嵌的方式连接。
-
关键词
峨眉髭蟾
角质刺
皮肤
表皮嵴
-
Keywords
Leptobrachium boringii
keratinized nuptial spines
skin
epidermal ridge
-
分类号
Q959.5
[生物学—动物学]
S852.16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