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价值诉求及现实选择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迪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3-57,共5页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 始于2007年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理应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但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不够完整、考核程序趋于功利化等问题。要使博士招生"申请—考核"政策有效实施,必须完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条件,合理约束导师的自主招生权,搭建博士招考的申诉与监督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申请-考核”制 政策价值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资产置换实现规模扩张模式”的效益与思考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铁明 田丽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来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今天,发展教育产业稀缺的是资金。但是,政府拥有的最多的资源就是土地(使用配置权),而土地则是最有价值且能保值、增殖的最基本资产存量。如何运作... 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来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今天,发展教育产业稀缺的是资金。但是,政府拥有的最多的资源就是土地(使用配置权),而土地则是最有价值且能保值、增殖的最基本资产存量。如何运作土地这一资源,使得教育的规模发展建立在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我们面临的最大障碍却是习惯性的制度及其机制。因此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最为缺乏的也是最迫切的,则是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中国将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必然要彻底改善狭小的办学空间与落后的办学条件。而仅依靠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不现实的。“沈师模式”在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运用市场规律,学会了资本运作,在如何盘活现有资产存量,用存量吸引增量上做了大文章。其成功也给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经营和大城市的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深刻启示。本文对此作初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置换 规模扩张 高等教育 教育产业 办学条件 规模效益 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