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结构框架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金牧兰
钟绍春
+1 位作者
杨澜
张璐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1-128,共8页
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为数字教材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与新路径。文章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的内涵与特征,从内容生成层、模态拓展层、交互处理...
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为数字教材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与新路径。文章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的内涵与特征,从内容生成层、模态拓展层、交互处理层、路径推荐层和拟师助学层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践路径,即以教育大模型为基座,重塑多元化资源组织生成;以学科知识图谱为内核,支持智适应学习系统构建;以智能多向交互为拓展,促进泛在化深度知识创新;以多智能体为交互主体,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以虚拟数字人为代理,提供多场景定制化服务。通过数字教材的体系化重塑,助力数智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教材
教育大模型
知识图谱
数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结构框架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金牧兰
钟绍春
杨澜
张璐
机构
东北
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东北
师范大学
教育部
数字
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师范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办公室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1-128,共8页
基金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混合式学习场景下学习者知识状态评测与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CA230270)。
文摘
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为数字教材建设提供了新方向与新路径。文章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的内涵与特征,从内容生成层、模态拓展层、交互处理层、路径推荐层和拟师助学层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实践路径,即以教育大模型为基座,重塑多元化资源组织生成;以学科知识图谱为内核,支持智适应学习系统构建;以智能多向交互为拓展,促进泛在化深度知识创新;以多智能体为交互主体,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以虚拟数字人为代理,提供多场景定制化服务。通过数字教材的体系化重塑,助力数智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教材
教育大模型
知识图谱
数字人
Keywords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gital Textbooks
Educational Large Models
Knowledge Graphs
Digital Human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结构框架与实践路径
金牧兰
钟绍春
杨澜
张璐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