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针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实时原位监测土霉素光催化降解
1
作者 韩忠保 郑慧子 +2 位作者 王诗榕 刘丽艳 于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0,I0005,共9页
探针电喷雾电离质谱(PESI-MS)是一种适用于直接分析复杂体系,并能够提供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原位技术,可原位监测各种反应。鉴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滥用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PESI-MS技术对紫外光照下TiO_(2)光催化土霉素降解进行了160 ... 探针电喷雾电离质谱(PESI-MS)是一种适用于直接分析复杂体系,并能够提供较高时间分辨率的原位技术,可原位监测各种反应。鉴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滥用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PESI-MS技术对紫外光照下TiO_(2)光催化土霉素降解进行了160 min的连续实时原位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土霉素分子离子强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生成多种降解产物,通过分析所得的时间分辨谱图,获得了35种主要的降解产物。根据各降解产物的提取离子流图变化情况,筛选出7个主要的降解产物,并推测出10条可能的降解路径,其中只有2条降解路径可将土霉素降解至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产物。该结果可为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和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以更全面地了解光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电喷雾电离质谱(PESI-MS) 光催化 降解路径 土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昊原 谷笑雨 +3 位作者 刘丽艳 陈庆阳 辛士刚 于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7-2350,共4页
综述了超疏水的研究进展,在以荷叶和水黾为例介绍湿润现象的基础上,讨论了超疏水结构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还介绍了接触角的原理和接触角与粗糙表面的联系,探究了湿润的微观现象以及接触角的影响因素。不仅介绍了超亲水表面的主要制... 综述了超疏水的研究进展,在以荷叶和水黾为例介绍湿润现象的基础上,讨论了超疏水结构在自然界中的真实存在。还介绍了接触角的原理和接触角与粗糙表面的联系,探究了湿润的微观现象以及接触角的影响因素。不仅介绍了超亲水表面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还综述了超疏水材料在耐腐蚀、自清洁、织物中的应用。目前超疏水材料研究如火如荼,超疏水表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超亲水表面材料目前还是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之前的研究阶段,成本较高、耐久性差都是这种材料的不足之处,因此还有极大的空间有待后人去探究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湿润现象 接触角 表面粗糙度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研究人血清白蛋白对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异构体识别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韩忠保 吴雨杭 +3 位作者 米媛媛 刘丽艳 苏桂田 于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90-2195,共6页
五环三萜化合物齐墩果酸(OA)与熊果酸(UA)为同分异构体,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和稍有差异的药理活性。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各种色谱、质谱类方法实现对OA与UA的异构体识别,未见使用荧光光谱法的报道。提出了一种使用荧光猝灭法实现对OA与UA异... 五环三萜化合物齐墩果酸(OA)与熊果酸(UA)为同分异构体,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和稍有差异的药理活性。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各种色谱、质谱类方法实现对OA与UA的异构体识别,未见使用荧光光谱法的报道。提出了一种使用荧光猝灭法实现对OA与UA异构体识别的方法。首先考察了两种常见的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同OA与UA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OA与UA均可有效地猝灭BSA与HSA的荧光发射。对所得荧光猝灭数据计算可知OA,UA与BSA,HSA作用的双分子猝灭速率常数(Kq)均远大于生物大分子荧光猝灭所观察到的最大散射碰撞速率常数2.0×10^10L·(mol·s)^-1,说明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即OA与UA均是通过与BSA及HSA形成稳定复合物方式实现荧光猝灭的。应用双对数方程对所得荧光猝灭数据计算可知OA,UA与BSA,HSA所形成的复合物中结合位点数在0.90~1.26之间,说明所形成的复合物为1∶1型。BSA与OA,UA所形成复合物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同一数量级,相差不大,但是HSA与OA,UA所形成复合物的KA差别很大,HSA-UA复合物的KA比HSA-OA复合物高124.91倍,表明HSA-UA复合物的稳定性更强。同步荧光实验结果显示,OA与UA的加入对于HSA波长差(Δλ)为60nm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大于Δλ为15nm的同步荧光光谱,由此可以说明OA与UA在HSA上的结合位点可能位于Trp残基附近。分子对接模拟计算结果表明OA与UA均对接在HSA结构中一个疏水性空腔中,主客体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与疏水作用。OA同Arg218,His242,Pro447等残基间存在氢键作用,键长分别为2.95,2.97与3.17,此外还与Lys195,Lys199,Trp214,Arg222,Leu238,Asp451和Tyr452等七个氨基酸残基间存在疏水作用。UA同Trp214,Arg218和Lys444等残基存在氢键作用,键长分别为3.01,2.88与2.65,此外还与Leu198,Gln221,Arg222,Asn295,Val343,Pro447,Cys448,Asp451和Val455等9个氨基酸残基间存在疏水作用。由于UA同HSA作用位点数目多于OA,说明UA与HSA疏水性空腔的空间匹配程度更高。因此,认为HSA-UA与HSA-OA复合物间稳定性差异是HSA实现对OA与UA异构体识别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异构体识别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猝灭法结合分子对接研究胰蛋白酶与蒙花苷相互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忠保 李天乐 +3 位作者 苗瑞丹 刘丽艳 陈庆阳 于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6-251,共6页
以荧光猝灭法与分子对接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蒙花苷对胰蛋白酶荧光发射的猝灭作用,并探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与复合物的动力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H 8.4时在不同温度下蒙花苷均可有效地猝灭胰蛋白酶的荧光发... 以荧光猝灭法与分子对接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蒙花苷对胰蛋白酶荧光发射的猝灭作用,并探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与复合物的动力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H 8.4时在不同温度下蒙花苷均可有效地猝灭胰蛋白酶的荧光发射,并且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即蒙花苷与胰蛋白酶间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使用双对数方程计算可知复合物为1∶1型,根据Van’t Hoff方程对不同温度下蒙花苷猝灭胰蛋白酶的光谱数据分析可知复合物的生成是熵增放热的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蒙花苷对胰蛋白酶的发光猝灭主要是通过影响其Trp残基的荧光发射实现的。分子对接研究表明蒙花苷可结合在胰蛋白酶表面由His57、Thr98、Gln175、Trp215、Gln192、Ser195等残基所形成的疏水性口袋中,并通过氢键、芳环堆积、疏水、静电吸引等弱作用与胰蛋白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蒙花苷与Trp215残基间存在明显的疏水与氢键作用,这些作用可减弱这个残基微环境的极性并最终导致其荧光发射的猝灭。3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胰蛋白酶与蒙花苷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验证了分子对接结果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苷 胰蛋白酶 荧光猝灭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