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猛虎下山》:时代浪潮下的生命寓言
1
作者 刘潇萌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2,共6页
李修文的长篇小说《猛虎下山》以1990年代的工厂空间为舞台,通过个人的命运轨迹,探讨了个体在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困境与生存焦虑。在多重元素交杂下,个体的选择与现实的变奏密不可分。本文结合融合个体身份认同与时代因素,以人物的心灵纠... 李修文的长篇小说《猛虎下山》以1990年代的工厂空间为舞台,通过个人的命运轨迹,探讨了个体在时代转型中的精神困境与生存焦虑。在多重元素交杂下,个体的选择与现实的变奏密不可分。本文结合融合个体身份认同与时代因素,以人物的心灵纠结、工厂废墟等物质意象,以及空间叙事为切入点,分析文本如何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呈现个体在新与旧之间的选择及其生命突围的方式。现实的变奏催发的是新的可能性。由此,作家通过作品为个体与时代的互动提供了文学化的辩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寓言 空间书写 《猛虎下山》 李修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6-37,35,共3页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必须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前提 ,大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坚持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化 民族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时代的“活法”——论石一枫近年的小说创作
3
作者 刘潇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3,共6页
石一枫近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理想化、异化和中间状态三类,他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由多部作品接续对这三类人物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书写和反思,精心营造了一个足够广阔的世俗空间,尽力向我们展示这个空间内的参差和多... 石一枫近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理想化、异化和中间状态三类,他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由多部作品接续对这三类人物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书写和反思,精心营造了一个足够广阔的世俗空间,尽力向我们展示这个空间内的参差和多样。《世间已无陈金芳》《借命而生》《地球之眼》《心灵外史》等作品的创作,就是他书写、反思、展示,并不断追问世俗时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活法的过程,而最终想要表达和揭示的是《漂洋过海来送你》中对于传统道德的重新认同,对道德信仰和文化自信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一枫 世俗时代 活法 天真 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素梅 孙荔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20-122,共3页
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外国人学习汉语虚词的出错率最高,且偏误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的教学原则、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提出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基本原则和... 虚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外国人学习汉语虚词的出错率最高,且偏误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的教学原则、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提出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虚词教学 原则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语义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江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起关联作用的连词研究较多,成果也多,而对同样起到关联作用的副词或副词性短语则重视不够。本文借鉴前人研究副词的成果和方法,从篇章的视点对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关联副词"其实"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进行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起关联作用的连词研究较多,成果也多,而对同样起到关联作用的副词或副词性短语则重视不够。本文借鉴前人研究副词的成果和方法,从篇章的视点对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关联副词"其实"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考察"其实",根据虚词词典的释义,从语法意义角度将"其实"分为"其实1"和"其实2";随后比较分析两者的语境、语用前提及"其实"句式的语气类型和交际功用;接着分析了"其实"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语义特征,概括出了"其实"句式的语义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 关联 副词 其实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适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全球经济时代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适应问题因此凸显出来。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成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其实就是异域文化中人的“二次成长”。与人的“首次成长”一样,“二次成长”同样需要社会环境和... 全球经济时代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适应问题因此凸显出来。从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成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其实就是异域文化中人的“二次成长”。与人的“首次成长”一样,“二次成长”同样需要社会环境和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适应 二次成长 异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综合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素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45-146,共2页
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全世界迅速展开的新形势下,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学法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运用综合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张,阐述了综合法的本质特点,并对... 在当前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推广工作在全世界迅速展开的新形势下,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学法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运用综合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张,阐述了综合法的本质特点,并对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教学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教学法 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权力化与权力的生活化——刘震云小说的权力观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淑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着日常生活的权力化与权力的生活化及其背景下的的人的生存问题。在这种关注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权力化与权力的生活化的形象描述,刘震云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成功地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权力化的批判和拆解。
关键词 生活 权力 生活的权力化 权力的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蕴藏的热情”与“隐伏的悲痛”——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情感状态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荔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7-229,共3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的作品独树一帜,显示出与其他乡土作家殊异的风格。沈从文作品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其中尤以湘西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小说系列最为动人,而其情感状态与艺术表现的矛盾统一,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所...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中,沈从文的作品独树一帜,显示出与其他乡土作家殊异的风格。沈从文作品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其中尤以湘西乡村社会为背景的小说系列最为动人,而其情感状态与艺术表现的矛盾统一,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所独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小说 情感状态 沈从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文学作品 悲痛 热情 乡土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原则与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荔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对外汉语教学的非母语性和写作教学的综合性决定了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难度,从以"听、说、读"促"写"、渐进性、实用性等原则出发,探寻科学有效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汉语水平。
关键词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原则 模式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离合槽理论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玲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6-199,共4页
离合槽理论的研究对自然语言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离合槽"的概念,并尝试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建构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动宾式离合词的离合槽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层级系统,由分属三个层级的离合槽... 离合槽理论的研究对自然语言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离合槽"的概念,并尝试运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建构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动宾式离合词的离合槽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层级系统,由分属三个层级的离合槽构成,即方式槽→模式槽→格式槽。其中"方式槽"和"模式槽"是抽象的类型槽;"格式槽"是具体的形式槽,是实际语言中离合词运用的形式类型,是各类离合词进入不同格式的规律、特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槽 离合词 方式槽 模式槽 格式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的叙事——范小青短篇小说的一种形态
12
作者 金学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4,共6页
从1999年发表的《鹰扬巷》开始,范小青对于叙事的“错位”处理,超越了她以往的叙述形态。并且,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她一直在错位的运用中寻找更多的叙述可能性。她擅用时空错位的结构进行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叙事,在巧妙的布局中,平衡生存的... 从1999年发表的《鹰扬巷》开始,范小青对于叙事的“错位”处理,超越了她以往的叙述形态。并且,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她一直在错位的运用中寻找更多的叙述可能性。她擅用时空错位的结构进行城市和乡村的二元叙事,在巧妙的布局中,平衡生存的困苦和生活的喜乐,让人性和欲望挣扎在心理和身份的错位当中;她也会巧妙地利用语言的错位,探寻生命和命运的奥义;她的思考游走在那些细小的、隐而不显的文本错缝当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叙述节奏和形态,由此,形成在轻与重、真实与虚假,历史和现实之间任意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小青 短篇小说 错位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日常生活的悖论——蔡东近期小说观察
13
作者 金学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蔡东把日常生活作为叙事对象,从具体的小物件入手,向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内部肌理细致探究,书写现代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被压迫和束缚的精神状态;有效地利用日常生活的悖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形成叙事空间,创造一个日常生活的真实幻境,... 蔡东把日常生活作为叙事对象,从具体的小物件入手,向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内部肌理细致探究,书写现代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被压迫和束缚的精神状态;有效地利用日常生活的悖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形成叙事空间,创造一个日常生活的真实幻境,通过人们对闲暇状态的追求,发掘日常生活的诗意,让人们勇于做真实的自我,让健康的精神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东 真实 日常生活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非小说叙述的隐秘“逻辑”——重读短篇小说《迷舟》《褐色鸟群》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潇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0,共6页
格非小说生长和渗透出来的,不仅是博尔赫斯式的“小说的智慧”,还有博尔赫斯文本所不具有的、惟“中国经验”才能滋生出的话语情境和氤氲氛围,这些真正决定了格非的叙述体貌和风格的最终形成。两者在小说理念上最为接近之处,就是他们在... 格非小说生长和渗透出来的,不仅是博尔赫斯式的“小说的智慧”,还有博尔赫斯文本所不具有的、惟“中国经验”才能滋生出的话语情境和氤氲氛围,这些真正决定了格非的叙述体貌和风格的最终形成。两者在小说理念上最为接近之处,就是他们在叙述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在格非的《迷舟》和《褐色鸟群》中,格非对博尔赫斯的时间感和“记忆”在叙述中的结构功能,都有着自己超越性的理解和实践,其文本中被那种记忆所“统治”的时间,几乎成为小说叙述中的神秘幽灵,控制着小说叙事的方向,并在叙事中建立起文本的独特结构和叙述的逻辑。这种叙述的“新逻辑”不仅彻底打破了故事内部的“因果链”,而且对于审美“第二项”所可能呈现的“意蕴”也做出“修正”或消解。因此,我们在格非的小说里,发现了极具智慧性的小说戏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非 《迷舟》 《褐色鸟群》 叙述 时间 神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起点短期班词汇教学策略分析——以韩国留学生“汉语暑期班”为例
15
作者 齐雅荻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词汇教学策略 韩国留学生 汉语基础 零起点 暑期 短期 教学效果 学时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