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蒂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福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共9页
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罗蒂,试图清除西方启蒙理性形而上学的地基,在当代为西方启蒙政治理想替换更加实用的新地基,以阻止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政治理想根基及整体的动摇,尤其是要重点阻止"马克思的幽灵&qu... 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罗蒂,试图清除西方启蒙理性形而上学的地基,在当代为西方启蒙政治理想替换更加实用的新地基,以阻止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政治理想根基及整体的动摇,尤其是要重点阻止"马克思的幽灵"对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的强力批判,进而实现其希望的自由主义乌托邦,并因此与马克思的现代性社会政治批判发生理论碰撞。罗蒂对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也有所认同,其有限肯定主要是体现在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中。但其有限肯定是为了根本否定。从根本上说,罗蒂后现代政治哲学与马克思现代社会政治哲学是异质性的,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后现代政治哲学 视域 马克思 社会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政治哲学在对经典的诠释中放光——评《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论证:费希特政治哲学思想评析》
2
作者 李福岩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1,共2页
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与发展,我国学界的政治哲学研究在近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盛开了不少学术创新的花朵。其中,由山西大学副教授崔文奎博士撰写的《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论证:费希特政治哲... 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与发展,我国学界的政治哲学研究在近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盛开了不少学术创新的花朵。其中,由山西大学副教授崔文奎博士撰写的《政治哲学的第一哲学论证:费希特政治哲学思想评析》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思想 哲学论证 费希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诠释 哲学研究 2010年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诸神远逝的回音——海德格尔哲学与里尔克诗学思想之共鸣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聪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在一九三五年之后,海德格尔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型。对存在问题的广度探究,拓宽了海德格尔的视野。艺术、诗、语言、技术等负载着对存在的深度挖掘,使得其关注点发生了角度的倾斜,“诗”与“思”的存...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在一九三五年之后,海德格尔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型。对存在问题的广度探究,拓宽了海德格尔的视野。艺术、诗、语言、技术等负载着对存在的深度挖掘,使得其关注点发生了角度的倾斜,“诗”与“思”的存在性的纠结开始成为其研究的新问题。以对荷尔德林诗的讲授、阐释为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哲学 诗学思想 里尔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共鸣 诸神 思想转型 深度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孝道观的三个向度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丽丽 赵美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把孝作为其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来阐述孔子的孝道观,即,仁、生、礼。
关键词 孔子 孝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讽的修辞到反讽的实践——试析反讽的形而上学意蕴的提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反讽往往因与修辞相涉而被理解为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形而上学的意蕴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反讽理论在其得以产生的原初形态中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进而延至现当代,反讽始终秉持着语言学意义上... 反讽往往因与修辞相涉而被理解为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形而上学的意蕴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反讽理论在其得以产生的原初形态中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进而延至现当代,反讽始终秉持着语言学意义上的修辞传统,但在其理论逻辑的衍化中却始终自享着与形上之思难以厘界的关联。在长时间遗忘苏格拉底反讽理论的哲学旨趣之后,德国早期浪漫派又再次赋予了反讽以哲学、美学、艺术与诗等规定相互交融的多重意义,而克尔凯郭尔以存在主义的视域超越了这一错综复杂的含混界定,他将反讽理解为人的生存境遇中的"立场",这就将反讽提升至了纯粹的哲学层面。美国学者维塞尔虽无意承接克尔凯郭尔所规定的反讽的实践性,却在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别出心裁的阐释中将无产阶级视为反讽在现实世界中的肉身化,这成就了反讽由修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内在意蕴的提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主观性 实践 无产阶级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审美谱系中人性的面向与回归——一种基于美与道德的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伴随西方思想传统中真理性问题研究重心的转移,审美与艺术的功能得到了由模仿"真理"到象征道德-善的转变,其最初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自然与自由之间过渡的中介,最终演化成为一种面向现实的和解力量。越出美学的局限,审美与艺... 伴随西方思想传统中真理性问题研究重心的转移,审美与艺术的功能得到了由模仿"真理"到象征道德-善的转变,其最初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自然与自由之间过渡的中介,最终演化成为一种面向现实的和解力量。越出美学的局限,审美与艺术在道德领域内亦有所延伸,并与文化产生了更为普泛的关联发生了由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迁移。艺术哲学所主张的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分离与批判在文化哲学中演变为艺术对大众生活的认同、融汇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艺术 道德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智慧的现代性维度及其传承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馨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8,45,共4页
东方智慧的内涵 世界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东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四个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就占了三个。世界古文明产生的历史年代和精神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雅斯贝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 东方智慧的内涵 世界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东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四个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就占了三个。世界古文明产生的历史年代和精神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雅斯贝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即公元前800—200年左右的精神时代里,世界精神界发生了许多最不寻常的事件。产生了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智慧 现代性 传承 维度 世界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精神形态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馨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更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先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更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以人为本"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并贯穿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伽梵歌》的伦理道德观解析
9
作者 李馨宇 孙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2,共6页
《薄伽梵歌》是印度最著名的经典,它不但是宗教文献,也是印度人从古至今的精神依靠和生活指南,被现代印度人尊为他们的"圣经",几千年以来一直流传不断。《薄伽梵歌》包含着复杂的印度古代正统派的哲学思想,它还具有丰富的伦... 《薄伽梵歌》是印度最著名的经典,它不但是宗教文献,也是印度人从古至今的精神依靠和生活指南,被现代印度人尊为他们的"圣经",几千年以来一直流传不断。《薄伽梵歌》包含着复杂的印度古代正统派的哲学思想,它还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的说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也是宗教修行的典范。本文根据《薄伽梵歌》一书,将其伦理道德思想理论做出了整理和归纳,充分挖掘其合理的成分,分析它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由此使我们了解到同属东方文明古国的印度其伦理道德观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样影响其社会发展进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伽梵歌》 伦理道德 种姓制 修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顿对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主义批判
10
作者 李福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现代英国自由主义者阿克顿延续思考启蒙运动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哲学问题,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哲学问题,阐发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他通过英、美、法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研究,突出了英国革命的自由主义典范性,批... 现代英国自由主义者阿克顿延续思考启蒙运动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哲学问题,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哲学问题,阐发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他通过英、美、法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研究,突出了英国革命的自由主义典范性,批评了美国革命的"虚伪"自由主义,批判了法国革命的极端自由主义误区,并努力缝合着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边界,进一步展现现代自由主义的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顿 法国大革命 自由主义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利主义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解释力
11
作者 李丽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3,共6页
鉴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日益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因而,亟需一种解释力极强的道德哲学来证明见义勇为之行为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功利主义就是这样一种道德哲学。它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然而,根据密... 鉴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日益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因而,亟需一种解释力极强的道德哲学来证明见义勇为之行为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功利主义就是这样一种道德哲学。它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然而,根据密尔的功利主义,我们没有要求他人对我们仁慈的绝对权利,同时,我们却有不危及他人安全的绝对义务,这就是正义的要求。如果实现了正义,也就不那么需要见义勇为了。因此,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理要求把他人需要做出见义勇为行为的次数降到最低,因为功利主义不主张通过自我牺牲来实现利益总和的最大化,而是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一致,这需要个人、社会和他人对安全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见义勇为 密尔 安全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斥权利对善的优先性——桑德尔对罗尔斯批评的关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与社群主义者桑德尔论争的关键在于权利是否优先于善。桑德尔批驳了罗尔斯权利优先于善的哲学前提——康德的道义论自由主义,批驳了罗尔斯关于正义的首要性与自我的优先性观念,提出了与罗尔斯新自由主义相对应的权利... 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与社群主义者桑德尔论争的关键在于权利是否优先于善。桑德尔批驳了罗尔斯权利优先于善的哲学前提——康德的道义论自由主义,批驳了罗尔斯关于正义的首要性与自我的优先性观念,提出了与罗尔斯新自由主义相对应的权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优先性 桑德尔 罗尔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