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古生物证据探讨日本海的形成
1
作者 孙革 杨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2,共4页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水域最大的边缘海,全长超过2000km,最宽处约850km。日本海两岸呈“反S”形的“相嵌状”相似一直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由于日本海的形成与地史时期亚洲大陆东缘的中、俄、日等幅域的陆地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水域最大的边缘海,全长超过2000km,最宽处约850km。日本海两岸呈“反S”形的“相嵌状”相似一直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由于日本海的形成与地史时期亚洲大陆东缘的中、俄、日等幅域的陆地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密切相关,日本海海底又具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因此,搞清日本海的成因及其地质历程一直是中、日等国地学家探索的科学目标之一。当然,研究日本海形成的诸多地质学问题需要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资料作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 古生物 科学工作者 证据 西北太平洋 地质学 亚洲大陆 构造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深水藻类生物沉积及其环境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冶 段吉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4-161,共8页
河北平泉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地层中,藻席-藻团-藻丝-藻屑-泥晶薄层交替形成韵律沉积。经对系列标本(薄片)特征及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对比分析,认为它们是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具风暴流浊积特征的深水藻类生物沉积系列。浅海叠层石及其他底栖... 河北平泉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地层中,藻席-藻团-藻丝-藻屑-泥晶薄层交替形成韵律沉积。经对系列标本(薄片)特征及其不同结构类型的对比分析,认为它们是在风暴浪基面之下,具风暴流浊积特征的深水藻类生物沉积系列。浅海叠层石及其他底栖藻类构成了从浅海至半深海上部浅水一个完整的藻类沉积序列,其不同类型的特征则成为鉴别沉积时各环境要素的可靠依据,即依据不同藻类生物沉积类型———藻席、藻团、藻丝及藻层的组合序列变化,作为判别200~400 m半深海浅水环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燕山裂陷槽 中元古代 藻类生物沉积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建昌盆地九佛堂组珍稀化石层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冶 张立君 +1 位作者 张立军 胡东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13,共8页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 为研究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爬行类和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辐射迁移、生物多样性及其协同进化,笔者在建昌盆地测制了九佛堂组剖面,并系统采集了以珍稀化石为重点的生物化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九佛堂组自下而上分为第一段至第三段,其中九佛堂组第一段西店层含鸟类、爬行类和龟类等珍稀化石,尚见介形类化石Cypridea decorosa,C.jianchanensis,Yumenia jianchanensis,Limnocypridea slundensis,L.levigata,L.rara等,表明该层的介形类化石与喀左九佛堂小孤山—烧锅地剖面及朝阳县波罗赤小北山—黄道营子剖面的九佛堂组第一段下部介形类化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其所在层位亦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分与对比 珍稀化石层 九佛堂组 辽西 建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朝阳九佛堂组今鸟类(红山鸟科)一新属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莉 王晶琦 侯世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记述了辽宁朝阳原家洼九佛堂组发现的原始今鸟类一新属种:朝阳副红山鸟(Parahongshanornischaoyangensis gen.et sp.nov.)。尽管缺失头骨,但其头后特征和红山鸟及一件属于红山鸟科的长腿鸟最为接近,具有该科的一些明显鉴定特征,如前肢... 记述了辽宁朝阳原家洼九佛堂组发现的原始今鸟类一新属种:朝阳副红山鸟(Parahongshanornischaoyangensis gen.et sp.nov.)。尽管缺失头骨,但其头后特征和红山鸟及一件属于红山鸟科的长腿鸟最为接近,具有该科的一些明显鉴定特征,如前肢相对后肢十分短小,"U"字形的叉骨长明显大于宽等,因此可以归入红山鸟科。新鸟在以下特征上可与红山鸟及长腿鸟相区别,如叉骨支近端侧向压扁,联合处有一条深沟;胸骨末端有两对后凹陷,在龙骨突与侧突之间有短的后突;第Ⅱ指第1指节相对更加短粗,第2指节细长;耻骨具有膨大的耻骨脚等。新材料的发现为红山鸟类提供了新的解剖学特征,还为研究早期今鸟类的多样性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朝阳 早白垩世 九佛堂组 今鸟亚纲 新属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早白垩世一反鸟类新属种的发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侯世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9-763,共5页
新反鸟化石(Gracilornis jiufotangensisgen.et sp.nov.)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根据该反鸟的骨骼细弱、肢骨关节发达、胸骨与躯干相比较小(胸骨宽与躯干长比率约为0.11;胸骨长与躯干长比率约为0.13)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 新反鸟化石(Gracilornis jiufotangensisgen.et sp.nov.)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根据该反鸟的骨骼细弱、肢骨关节发达、胸骨与躯干相比较小(胸骨宽与躯干长比率约为0.11;胸骨长与躯干长比率约为0.13)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鸟的特征,建立一新属种,归于华夏鸟科(Cathayornithid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朝阳 早白垩世 九佛堂组 反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房鸟的发现对化石保护的意义
6
作者 王丽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6B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化石保护 中国地质学会 古生物 辽西 大平房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