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对海带中溴的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郝洁 朱永春 李光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4-746,共3页
将液相微萃取与电化学法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测定海带中溴含量的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ELPME-CV)。苯甲酸乙酯作为粘结剂组成碳糊电极,同时充当微液膜萃取相与样品溶液接触。在正电位下,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分子,溴分子经微液膜萃... 将液相微萃取与电化学法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测定海带中溴含量的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ELPME-CV)。苯甲酸乙酯作为粘结剂组成碳糊电极,同时充当微液膜萃取相与样品溶液接触。在正电位下,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分子,溴分子经微液膜萃取富集,在负电位下还原溶出。在0.01-0.50mmol/L范围内,溴的还原峰电流与溶液中溴离子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0.05mmol/L。测定市售海带中溴的含量为91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液相微萃取 循环伏安法 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修饰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测定对苯二酚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永春 王晶 计红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7,51,共4页
在pH7.0(Na2HPO4-NaH2PO4)的0.5mol/L KCl溶液中,二茂铁修饰的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对苯二酚给出较好的电化学催化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循环伏安法直接测定对苯二酚的痕量分析方法。在1.00~800μmol/L浓度范... 在pH7.0(Na2HPO4-NaH2PO4)的0.5mol/L KCl溶液中,二茂铁修饰的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对苯二酚给出较好的电化学催化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循环伏安法直接测定对苯二酚的痕量分析方法。在1.00~8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苯二酚阳极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μA)=1.751+0.1114c(μmol/L)(r=0.9953,SD=1.68),检出限为0.10μmol/L。方法简单、快速,直接用于污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二茂铁 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 循环伏安法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钠在蓖麻油/水界面上自组装动力学的研究
3
作者 朱永春 唐丽娜 计红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以电沉积铜为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硬脂酸钠在蓖麻油/水界面上自组装的动力学.在涂有蓖麻油的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硬脂酸钠自组装膜形成过程可由电沉积铜阳极峰监测,遵从高斯函数生长动力学,生长速率常数为km=0.0006292(±0.0... 以电沉积铜为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硬脂酸钠在蓖麻油/水界面上自组装的动力学.在涂有蓖麻油的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硬脂酸钠自组装膜形成过程可由电沉积铜阳极峰监测,遵从高斯函数生长动力学,生长速率常数为km=0.0006292(±0.0000294)s-1.硬脂酸钠自组装膜能较好地控制铜粒子的球形生长和生长尺度,形成硬脂酸钠自组装-铜纳米粒子复合膜.铜粒子在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为半球形生长,而在涂油和自组装电极上为球形生长.与蓖麻油涂层相比,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与沉积铜间存在弱相互作用(ΔG0=3.86kJ/mol),而硬脂酸钠羧基与沉积铜也有较弱的相互作用(ΔG0=-2.41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钠 蓖麻油/水界面 自组装膜 循环伏安 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小学理科课程的修订
4
作者 刘继和 田中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8-40,共3页
文章以日本小学理科教学大纲(理科的目标和内容)为线索,简要系统地回顾了战后日本小学理科课程十次修订的历史,阐述了日本小学新理科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 日本 小学 理科课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