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佟冬怡
于泓波
+2 位作者
李娜
魏会霞
张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240,共4页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乙酰胆碱对照组(A组),内毒素对照组(L组),长托宁0.02 mg/kg+内毒素组(PHC2+L组),长托宁0.45mg/kg+内毒素组(PHC...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乙酰胆碱对照组(A组),内毒素对照组(L组),长托宁0.02 mg/kg+内毒素组(PHC2+L组),长托宁0.45mg/kg+内毒素组(PHC5+L组)。L组经颈静脉注入内毒素(LPS)复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PHC2+L组、PHC5+L组分别在LPS注入前15 min注入长托宁,动态监测体循环平均动脉压力(MAP),取颈动脉血样检测肺循环一氧化氮(NO)含量,30 min后动物处死,心肺联合取出,制备肺动脉环,应用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测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张力反应,并计算Ach曲线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1)A组加入Ach后可剂量依赖性引起肺动脉舒张;(2)与A组比较,L组可明显降低Ach引起的舒张反应、EC50增大(P<0.01);同时检测到肺循环NO含量于LPS后5 min开始持续性增多,较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预注入大剂量长托宁(0.45 mg/kg)能逆转L组舒张反应的下降、EC50较L组减小(P<0.01),与A组无差异(P>0.05),此作用与肺循环NO含量有关;而小剂量长托宁(0.02 mg/kg)无此作用。结论大剂量长托宁能逆转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的降低,此作用与肺循环NO含量有关,对肺循环有保护作用,而小剂量长托宁无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内毒素休克
肺动脉
张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泓波
于泓淼
张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应用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急性内脏炎症疼痛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2)疼痛模型组(EIP);(3)迷走神经切断疼痛模型组(VGX);(4)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模型组(STM),术毕...
目的:应用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急性内脏炎症疼痛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2)疼痛模型组(EIP);(3)迷走神经切断疼痛模型组(VGX);(4)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模型组(STM),术毕即刻持续电刺激20min。各组模型制备完毕,电刺激后0,1,2h检测TNF-α,并每15min进行疼痛学评分,连续记录2h。结果:Sham组与EIP,VGX,STM组比较,在1h,2h时TNF-α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12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EIP与VGX组比较TNF-α在1,2h时无差异,疼痛评分无差异。STM与VGX组及EIP组比较,TNF-α在1,2h时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9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轻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减轻TNF-α的释放,对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肿瘤坏死因子Α
胆碱能抗炎通路
急性内脏炎症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白英
于鸿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闭合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闭合性髋关节脱位患者40例,术前常现禁饮禁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mg/kg,40~60...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闭合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闭合性髋关节脱位患者40例,术前常现禁饮禁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mg/kg,40~60s注完,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复位术,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及苏醒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时间15s^4min。麻醉诱导平稳,对呼吸、循环有轻度影响,复位过程中,Sp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11例患者小于90%,面罩吸氧后即恢复。血压、心率较麻醉前减低,发生率分别为40.3%和75.3%,病人肌肉松弛,无体动及呕吐。苏醒时间为(7±2)min,醒后偶有恶心、头昏、头痛等发生。结论:异丙酚麻醉用于关节脱位后中医闭合手法复位,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便,诱导快,苏醒迅速而完全,无需病人变动体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复位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髋关节脱位
中医手法复位
异丙酚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佟冬怡
于泓波
李娜
魏会霞
张锦
机构
中国医
科
大学附属盛京
医院
麻醉
科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煤炭总
医院
麻醉
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240,共4页
基金
沈阳市科技局重点课题(071021)
文摘
目的探讨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乙酰胆碱对照组(A组),内毒素对照组(L组),长托宁0.02 mg/kg+内毒素组(PHC2+L组),长托宁0.45mg/kg+内毒素组(PHC5+L组)。L组经颈静脉注入内毒素(LPS)复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PHC2+L组、PHC5+L组分别在LPS注入前15 min注入长托宁,动态监测体循环平均动脉压力(MAP),取颈动脉血样检测肺循环一氧化氮(NO)含量,30 min后动物处死,心肺联合取出,制备肺动脉环,应用血管张力测定技术测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张力反应,并计算Ach曲线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1)A组加入Ach后可剂量依赖性引起肺动脉舒张;(2)与A组比较,L组可明显降低Ach引起的舒张反应、EC50增大(P<0.01);同时检测到肺循环NO含量于LPS后5 min开始持续性增多,较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预注入大剂量长托宁(0.45 mg/kg)能逆转L组舒张反应的下降、EC50较L组减小(P<0.01),与A组无差异(P>0.05),此作用与肺循环NO含量有关;而小剂量长托宁(0.02 mg/kg)无此作用。结论大剂量长托宁能逆转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的降低,此作用与肺循环NO含量有关,对肺循环有保护作用,而小剂量长托宁无此效应。
关键词
长托宁
内毒素休克
肺动脉
张力
一氧化氮
Keywords
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endotoxic shock
pulmonary artery
tension
nitric oxide
分类号
R971.92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于泓波
于泓淼
张锦
机构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沈阳市
骨科医院
小儿
骨科
中国医
科
大学附属盛京
医院
麻醉
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目的:应用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疼痛模型,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急性内脏炎症疼痛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2)疼痛模型组(EIP);(3)迷走神经切断疼痛模型组(VGX);(4)迷走神经电刺激疼痛模型组(STM),术毕即刻持续电刺激20min。各组模型制备完毕,电刺激后0,1,2h检测TNF-α,并每15min进行疼痛学评分,连续记录2h。结果:Sham组与EIP,VGX,STM组比较,在1h,2h时TNF-α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12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EIP与VGX组比较TNF-α在1,2h时无差异,疼痛评分无差异。STM与VGX组及EIP组比较,TNF-α在1,2h时有显著性差异,疼痛评分在90min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轻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减轻TNF-α的释放,对急性内脏炎性疼痛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肿瘤坏死因子Α
胆碱能抗炎通路
急性内脏炎症疼痛
Keywords
Vagus nerve
Acute inflammatory visceral pa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白英
于鸿波
机构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305-1307,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闭合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闭合性髋关节脱位患者40例,术前常现禁饮禁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吸氧,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mg/kg,40~60s注完,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复位术,观察呼吸、循环变化及苏醒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法复位成功,手术时间15s^4min。麻醉诱导平稳,对呼吸、循环有轻度影响,复位过程中,Sp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11例患者小于90%,面罩吸氧后即恢复。血压、心率较麻醉前减低,发生率分别为40.3%和75.3%,病人肌肉松弛,无体动及呕吐。苏醒时间为(7±2)min,醒后偶有恶心、头昏、头痛等发生。结论:异丙酚麻醉用于关节脱位后中医闭合手法复位,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便,诱导快,苏醒迅速而完全,无需病人变动体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复位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髋关节脱位
中医手法复位
异丙酚
麻醉
Keywords
dislocation of hip
chinese manipulative reduction
propofol
anesthesia
分类号
R274.2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预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内毒素休克兔肺动脉张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佟冬怡
于泓波
李娜
魏会霞
张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急性内脏炎症痛的保护作用
于泓波
于泓淼
张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异丙酚在急性髋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白英
于鸿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