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瑞泽 张杭州 +2 位作者 郭大伟 潘俊南 焦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干预组患者VAS评分(1.04±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21±0.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玻璃酸钠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吸收缝线穿骨修复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骨软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宇 姚思成 +2 位作者 杨杰 焦军 陈崇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9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吸收缝线穿骨修复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骨软骨骨折(O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该院诊治的17例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OCFs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均为急性损伤。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13~39岁,平... 目的探讨不吸收缝线穿骨修复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骨软骨骨折(O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该院诊治的17例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OCFs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均为急性损伤。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13~39岁,平均20.3岁;左侧10例,右侧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单腿跳远测试、大腿周径、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第12个月复查CT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骨块脱落。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大腿周径、单腿跳远测试和膝关节活动范围与术前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吸收缝线穿骨修复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合并髌骨OCFs,临床疗效满意,可以获得满意的固定强度,OCFs可得到骨性愈合,且无金属内固定物,无需行二次手术取出,同时还能恢复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吸收缝线 急性髌骨脱位 髌骨骨软骨骨折 关节镜 穿骨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肾相关”论骨肿瘤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金成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94-1496,共3页
"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重要理论,其主要依据五行学说而生,临床中对肺系、心系、肾系、骨科等多类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脾肾相关"学术理论源流、内涵、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探... "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重要理论,其主要依据五行学说而生,临床中对肺系、心系、肾系、骨科等多类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脾肾相关"学术理论源流、内涵、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探讨"脾肾相关"理论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治疗骨肿瘤主要作用体现在两大方面:在扶正培本的作用上给予治疗"先天""后天"同补,补脾益肾、填精生髓壮骨的辨证治疗思路;在针对肿瘤选用大攻、大毒之品起到防其伤正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脾肾相关”理论 中医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辨证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隋晓辉 金成辉 张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住院患者使用①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2周拆线并进行常规预防感染,消除肿胀。②分期辨证:术后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住院患者使用①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2周拆线并进行常规预防感染,消除肿胀。②分期辨证:术后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桃红四物汤,熟地、当归各15g,白芍10g,川芎8g,桃仁9g,红花6g,加牛膝、泽泻等;中期宜和荣止痛、续筋接骨、舒筋通络,续骨活血汤,落得打、骨碎补、川续断肉、煅自然铜、全当归、杭白芍各9g,鲜生地12g,乳香、没药各9g,地鳖虫制6g;后期宜补气养血、滋补肝肾、温经通络,补血复元汤,玄胡1.5g,当归6g,甘草1.8g,山甲2.1g,熟庄黄9g,桃仁研5~7粒,红花0.9g,花粉1.5g。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Bohler角、Gissane角、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随访6-18个月,判定疗效。[结果]优40例,良1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67%。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有改善(P〈0.01)。[结论]分期辨证分型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分期辨证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Bohler角 Gissane角 中西医结合治疗 前瞻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散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隋晓辉 金成辉 张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艾叶散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6例门诊患者使用艾叶散(艾叶、黄连、木香各50g,当归20g,干姜10g,龙骨20g,羌活、威灵仙各60g,狗脊、续断、透骨草、草乌、乳香各30g),75g/次,30min/次,2次... [目的]观察艾叶散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6例门诊患者使用艾叶散(艾叶、黄连、木香各50g,当归20g,干姜10g,龙骨20g,羌活、威灵仙各60g,狗脊、续断、透骨草、草乌、乳香各30g),75g/次,30min/次,2次/d,患处熏洗。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优33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89.10%。[结论]艾叶散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痹证 艾叶散 熏洗 中医药治疗 前瞻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治疗风寒湿阻型颈部肌筋膜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6
作者 隋晓辉 金成辉 张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治疗风寒湿阻型颈部肌筋膜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小活络丹,1丸/次,2次/d;局部理疗:蜡疗、中药离子导入,每项1次/d,20min/次。治疗...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治疗风寒湿阻型颈部肌筋膜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小活络丹,1丸/次,2次/d;局部理疗:蜡疗、中药离子导入,每项1次/d,20min/次。治疗组28例①独活寄生汤(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②按摩,颈部经筋弹拨法及拍打叩击法,1h/次,2次/d。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治疗风寒湿阻型颈部肌筋膜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肌筋膜炎 风寒湿阻 独活寄生汤 颈部经筋弹拨法 拍打叩击法 中医药治疗 备急千金要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思成 孙宇 +3 位作者 张锡玮 邰贺 王月盈 陈崇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腘窝囊肿切除术式时提供更佳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对照组为传统开放切除手术,观察组为关节镜下切除腘窝囊肿联合关节清理术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回...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腘窝囊肿切除术式时提供更佳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纳入对照组为传统开放切除手术,观察组为关节镜下切除腘窝囊肿联合关节清理术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Library和Web ofScience数据库近十年的相关文献941篇,排除重复文献、数据无法提取的文献、未设置对照组的文献和质量较差的文献,最后纳入文献24篇(中文文献23篇,英文文献1篇),选取手术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率、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作为分析指标。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24篇文章中包含1559例病例,关节镜手术组有效率(OR=0.24,95%CI:0.14~0.41,P=0.000)和Lysholm功能评分(SMD=-2.75,95%CI:-3.64~-1.85,P=0.000)较传统手术组高,并发症发生率(O R^=4.01,95%CI:1.55~10.40,P=0.004)、VAS评分(MD=1.55,95%CI:1.36~1.75,P=0.000)和术后复发率(OR=6.33,95%CI:3.70~10.84,P=0.000)较传统手术组低,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少(SMD=7.67,95%CI:5.64~9.70,P=0.000),手术切口长度较传统手术组短(SMD=6.16,95%CI:4.94~7.37,P=0.000)。结论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有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膝关节功能评分好、术中出血量少和手术切口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关节镜 手术治疗 META分析 关节清理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姚思成 关雪峰 +5 位作者 孙宇 杨永菊 张锡玮 张健哲 陈玉楼 陈崇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20年4月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12例,给予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对术前和...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20年4月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12例,给予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对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反Lachman试验和后抽屉试验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术中均无副损伤,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92±4.17)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反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度为(128.75±2.26)°,IKDC评分为(82.92±3.34)分,VAS为(1.17±0.39)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00±3.0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单纯“8”字缝线固定 膝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思成 关雪峰 +4 位作者 孙宇 杨永菊 张锡玮 丛宝华 陈崇民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7期26-3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于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40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于3周内手术,n=24)和对照组(超过3...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于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40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伤后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于3周内手术,n=24)和对照组(超过3周手术,n=1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V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于3周内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大伟 焦军 +1 位作者 徐瑞泽 潘俊南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9期182-18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开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后下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5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本体感觉神经肌... 目的分析研究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开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后下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5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动态平衡能力及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结果观察组训练后左右、前后、总体稳定指数均明显低于训练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前左右、前后、总体稳定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左右、前后、总体稳定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前LEFS评分为(48.56±3.27)分,训练后LEFS评分为(72.15±5.12)分;对照组LEFS评分为(71.98±6.02)分。观察组训练前后LEF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前LEF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LEF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开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加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核心稳定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金海 徐瑞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4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除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除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评分量表(KS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少于对照组,理论总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113.62±8.44)min、住院时间(11.26±1.29)d长于对照组的(107.51±12.45)min、(10.12±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K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试验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中切除滑膜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失血量增加,对患者恢复无较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切除滑膜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内孤立性骨囊肿镜下边缘刮除术的应用附案例报告1例
12
作者 周煜 刘朝宗 +5 位作者 杨杰 李欣 龙长江 陈崇民 闻辉 苏松川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孤立性骨囊肿(SBC)为发病机制不明的骨瘤样病变,多见于儿童,其病变约占骨瘤样病变的22%。多发生于肱骨、股骨上端,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往往因为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就诊时被发现,临床上大多数处理方式是在切开直视下对骨囊... 孤立性骨囊肿(SBC)为发病机制不明的骨瘤样病变,多见于儿童,其病变约占骨瘤样病变的22%。多发生于肱骨、股骨上端,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往往因为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就诊时被发现,临床上大多数处理方式是在切开直视下对骨囊肿行边缘刮除术,解除占位后,促使新骨填充,以恢复骨的正常力学功能;由于在关节内骨囊肿的处理上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区暴露不全、易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组织及关节附件等不足之处,本文报道一例29岁男性患者,因膝关节不适来沈阳市骨科医院就诊,经系统性检查后确诊孤立性骨囊肿,给予关节镜下行右膝关节内股骨远端孤立性骨囊肿刮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关节内骨囊肿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孤立性骨囊肿 边缘刮除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王金海 徐瑞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偏心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偏心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7.55±0.76)cm、手术时间(37.44±6.46)min、骨折愈合时间(11.01±0.57)周短于对照组的(9.24±1.47)cm、(68.12±5.76)min、(11.37±0.52)周,术中出血量(194.88±27.88)ml少于对照组的(439.12±38.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疼痛、功能、畸形情况、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从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偏心固定 髓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