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鞠浩 杨艳红 +3 位作者 李士星 纪超 姜爽爽 乔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东芝Aplio 500高频探头(5-12MHz)扫查患儿全腹部,仔细观察脐周及右下腹部,记录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其他腹部异常...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东芝Aplio 500高频探头(5-12MHz)扫查患儿全腹部,仔细观察脐周及右下腹部,记录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其他腹部异常。纵径〉0.5 cm为淋巴结肿大。结果:病例组130例急性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显示率为100%。肿大淋巴结均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部,其中肿大淋巴结数目〉5个124例(95.4%)。50例经两周后超声复查,淋巴结无明显变化30例、减小20例。结论:高频探头可以清晰显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能够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肠系膜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鳖子素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秀琴 李檀 +1 位作者 白宗利 贾天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分离纯化到单一组分的木鳖子素。方法:木鳖子脱脂粉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用硫酸铵沉淀,沉淀用水溶解后先上CM Sepharose Fast F low阳离子交换凝胶柱然后上SephacrylTMS-200 H igh F low凝胶柱。结果:纯化到单一组分的木鳖子... 目的:分离纯化到单一组分的木鳖子素。方法:木鳖子脱脂粉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用硫酸铵沉淀,沉淀用水溶解后先上CM Sepharose Fast F low阳离子交换凝胶柱然后上SephacrylTMS-200 H igh F low凝胶柱。结果:纯化到单一组分的木鳖子素,分子量为29000。结论:该方法快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素 CM sepham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凝胶柱 Sephacryl^TMS-200 HIGH Flow凝胶柱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50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爱冰 富作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顽固性呢逆 氯丙嗪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气管异物治疗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杜莉 李涛 +3 位作者 王铁 周彬 刘军 刘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115-1115,共1页
关键词 成人 气管异物 治疗 金属性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抗栓续命汤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55例——附西药对照组55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玉琴 程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3-184,共2页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方抗栓续命汤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并设对照组,取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男46例(各23例),女64例(各32例);年龄53~88...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方抗栓续命汤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并设对照组,取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男46例(各23例),女64例(各32例);年龄53~88岁,平均63岁;均为急性起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抗栓续命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五虫散为主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琴 程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08-408,共1页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自拟方五虫散加减配合针刺、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血管性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4...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自拟方五虫散加减配合针刺、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血管性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4年以上,其中1年内10例,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血管神经性 中医药疗法 五虫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明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树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药疗法 经验 金明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盛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疗法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20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琴 程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76,共1页
脑血栓,中医学称中风,分缺血性和出血性。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栓200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42例,女5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40岁以下8例,40~60岁14例,... 脑血栓,中医学称中风,分缺血性和出血性。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栓200例,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42例,女5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40岁以下8例,40~60岁14例,61~70岁58例,71~78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脑血栓154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盛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002-1002,共1页
关键词 脑血栓 通窍活血汤 中医药疗法 中风 治疗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志刚 房景奎 李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53-1453,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附件炎44例辨证治疗体会
12
作者 佟丽娟 杨素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6期22-22,共1页
笔者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次料 本组44例。年龄,23~48岁,平均35岁。患病史均在一年以上,最长13年。根据本病其临床症状、体征、审因论证将其分为六种证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 笔者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次料 本组44例。年龄,23~48岁,平均35岁。患病史均在一年以上,最长13年。根据本病其临床症状、体征、审因论证将其分为六种证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肝热脾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 %附件炎汤/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不同产地天仙子及其炮制品中的脂肪酸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秀琴 李军 +2 位作者 李岚 门启鸣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天仙子脂肪酸中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产地天仙子脂肪酸组成。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峰。... 目的:分析天仙子脂肪酸中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产地天仙子脂肪酸组成。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峰。亚油酸含量最高(65.36%),其次是油酸(14.59%),还有肉豆蔻酸(4.85%)、棕榈酸(4.63%)、硬脂酸(2.58%)、α-亚麻酸(14.59%)、山嵛酸(0.55%)等。首次采用GC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3个产地的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明显。炮制后部分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增加或减少,未见成分组成的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子 脂肪酸 炮制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天仙子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秀琴 王岩 +2 位作者 李军 门启鸣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分析天仙子中挥发油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挥发油组成的影响。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挥发油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29个峰。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28.30%)... 目的:分析天仙子中挥发油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挥发油组成的影响。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挥发油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29个峰。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28.30%)、其余依次为亚油酸(26.85%)、油酸(14.39%)、己醛(10.24%)、硬脂酸(1.81%)等。首次采用GC对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与生品比较,清炒品中多数成分含量均下降,醋制品中多数成分含量大幅度增加,未见成分组成的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仙子 挥发油 炮制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下活血汤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738-73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中风 通下活血汤 中医药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IA2120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白细胞异常报警信息的探讨
16
作者 张彦婷 卢丽萍 +1 位作者 邢子驹 王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应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将其中提示有白细胞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并与仪器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显微镜复检能够为异常标本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异常报警信息 显微镜复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眩晕体会
17
作者 王倩 杨素秋 艾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5期27-27,共1页
眩晕一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本病的... 眩晕一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本病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易肝风内动,气虚则清阳不展,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的发生。故治疗应以滋补肝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中医药疗法 六味地黄丸/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59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剑威 聂恒浩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7期1148-1148,共1页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两组基础疗法 (降低颅内压 ,控制脑水肿 ,营养脑细胞 ,防止并发症 )相同 ,治疗组...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两组基础疗法 (降低颅内压 ,控制脑水肿 ,营养脑细胞 ,防止并发症 )相同 ,治疗组早期加用力生吸血胶囊 ,对照组 ,2 8例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作比较 ,治疗一个疗程 (15天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1%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4 .3%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力生吸血胶囊本方具有活瘀血 ,止出血 ,通腑泻热之功效。现已证实水蛭有促进脑水肿吸收 ,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 ,缓解颅内压升高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保护脑组织免遭坏死 ,以及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是治疗急性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莶上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19
作者 董志辉 《绿色科技》 2012年第8期268-271,共4页
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采于福建省漳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稀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样品的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病毒分离物FJ12。对FJ12DNA-A(FJ12A)全长2.7kb,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即编码6个ORFs,其中病毒链编码AV... 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采于福建省漳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稀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样品的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病毒分离物FJ12。对FJ12DNA-A(FJ12A)全长2.7kb,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即编码6个ORFs,其中病毒链编码AVl(CP)和AV2共2个ORFs,互补链编码AC1-AC4共4个ORFs。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FJ12A与中国广东报道的稀莶黄脉病毒(Siegesbeckia yellow vein virus,SbYVV)同源性达95.7%,因此,FJ12应为SbYVV的一个新分离物。利用DNAβ的特异引物beta01/02从样品中扩增得到卫星DNAβ分子(FJ12β),FJ12β全长l331nts,编码一个功能ORF(C1)。FJ12β与SbYVV DNAβ的同源性最高,为70.2%,因此,FJ12DNAβ是双生病毒卫星分子的一个新种,建议命名为福建稀莶黄脉病毒伴随卫星。FJ12样品中存在DNA-A和DNAβ的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病毒 稀莶 DNA-A DNAΒ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