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马江伟 毕钰 +4 位作者 何丽艳 王秋月 王玮 康健 李尔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治疗C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AP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原学检测,肺炎严重... 目的通过对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治疗C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AP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原学检测,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级及CURB-65评分。结果51例CAP病例中,病原学检测阳性31例(60.8%),单纯肺炎支原体阳性20例(39.2%),单纯嗜肺军团菌阳性4例(7.8%),单纯细菌检测阳性2例(4.0%),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2.0%),肺炎链球菌1例(2.0%),混合感染5例(9.8%),嗜肺军团菌合并肺炎支原体4例(7.8%),柯萨奇病毒合并腺病毒1例(2.0%)。CAP患者入院第1日及第3~5日PSI分级及CURB-65评分均以低危为主,随着病情不同转归,PSI分级及CURB-65评分发生改变。结论非典型病原体是成人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占首位,且多发于14~45岁组,嗜肺军团菌在各年龄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SI分级及CURB-65评分具有相关性,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价疗效及判定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肺炎严重度指数分级 CURB-65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成俊 张娟 +6 位作者 门正昆 张威 李淑梅 孟萍 邵妍 吉利 尹常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结核性胸膜炎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治疗为抗结核和抽胸腔积液治疗,但由于患者就诊较晚,未能及时处理,胸腔积液往往形成包裹,治疗困难,常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但有些患者疗效仍不满意,最终不得不转入外科手术治疗,给患者... 结核性胸膜炎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治疗为抗结核和抽胸腔积液治疗,但由于患者就诊较晚,未能及时处理,胸腔积液往往形成包裹,治疗困难,常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方法,但有些患者疗效仍不满意,最终不得不转入外科手术治疗,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2010年6月至2011年月,我科利用内科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 辅助治疗 高频电刀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介导 结核性胸膜炎 常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通过下调AKT的活性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被引量:8
3
作者 闫顺朝 刘云鹏 +4 位作者 曲秀娟 焦昕 李凯 李午生 邹华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8-601,611,共5页
目的研究蟾毒灵(Bufalin)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cleaved-PARP、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Buf... 目的研究蟾毒灵(Bufalin)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cleaved-PARP、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Bufalin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MCF-7细胞增殖,24、48和72 h的IC50分别为317、50和32 nmol/L。流式分析结果显示:Bufalin可诱导MCF-7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及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Bufalin作用后会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下调,从而导致线粒体内凋亡通路的活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ufalin作用后会导致AKT的一过性活化,最终AKT的活性被灭活,PARP裂解,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Bufalin可通过下调AKT的活性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AKT 乳腺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禹 李桂琴 +4 位作者 王宇鹏 曲波 李然 高鸿美 李茵茵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4-308,共5页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和免疫性中小血管炎,大部分患者以呼吸道病变为首发症状,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笔者报道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和免疫性中小血管炎,大部分患者以呼吸道病变为首发症状,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笔者报道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例以“发热、肺部阴影、单侧胸腔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诊断为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经抗结核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笔者组织临床专家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患者经肺活组织检查及检测c-ANCA阳性后,最终诊断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变应性肉芽肿性 结核 诊断 鉴别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OUTCOME and process assessment (health c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