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提取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春晓 宣丽 齐森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1,共3页
以香菇柄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对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为5%、料液比1∶20、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 以香菇柄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对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为5%、料液比1∶20、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得率为10.24%,持水力为2.27 g/g,膨胀力为4.13 m 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 水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香菇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宣丽 胡春晓 +1 位作者 齐森 顾培洋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采用低温水提法对香菇进行预处理可以使后续提取的香菇多糖中蛋白质及黏性物质含量显著下降,便于直接进行喷雾干燥;通过对10种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确定高温是影响香菇多糖提取率的显著因素,考虑到微波和高压提取目前在生产中无法普及,... 采用低温水提法对香菇进行预处理可以使后续提取的香菇多糖中蛋白质及黏性物质含量显著下降,便于直接进行喷雾干燥;通过对10种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确定高温是影响香菇多糖提取率的显著因素,考虑到微波和高压提取目前在生产中无法普及,所以工业生产还是采用沸水浸提法为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沸水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25,柠檬酸调节p H值为4,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喷雾干燥后可获得颜色很淡的香菇多糖粉末。该法使干香菇中80%以上的多糖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分离,产品感官性状良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提取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米糠粕综合利用提取工艺顺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宣丽 胡春晓 甄广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29,共5页
以高温米糠粕为原料,研究不同工艺顺序对米糠粕综合利用时各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1mol/L盐酸作为提取溶剂,室温下提取1 h,可将植酸钙得率提高5.2%,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综合利用工艺中,通过对各活性物质提取顺序的研究,确定了... 以高温米糠粕为原料,研究不同工艺顺序对米糠粕综合利用时各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1mol/L盐酸作为提取溶剂,室温下提取1 h,可将植酸钙得率提高5.2%,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综合利用工艺中,通过对各活性物质提取顺序的研究,确定了适宜高温米糠粕综合利用的工艺顺序为提取植酸钙→糖化酶除淀粉→提取蛋白质→提取多糖。此工艺顺序不仅最大程度避免了各活性物质间的相互影响,而且提高了蛋白质和多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米糠粕 综合利用 工艺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提法对香菇蛋白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宣丽 胡春晓 齐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6,共4页
在提取香菇多糖之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具有浓郁香菇香气蛋白液的提取工艺。以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香菇蛋白提取率和香菇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35、提取温度为10℃、提取时间为20min时... 在提取香菇多糖之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具有浓郁香菇香气蛋白液的提取工艺。以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香菇蛋白提取率和香菇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35、提取温度为10℃、提取时间为20min时,香菇干粉中蛋白提取率为9.27%;多糖提取率为2.32%。在该条件下,可以使香菇干粉中的蛋白质大量溶出,而香菇多糖的损失较小,既获得了有浓郁香菇香气的蛋白提取液,又减少了后续提取的香菇多糖中蛋白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蛋白 低温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糖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贾磊 《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1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生产工艺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粮食干燥机的余热利用
6
作者 黄选章 李增凯 曹庆华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共2页
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地区,每年约烘干粮食3500万t,用于粮食烘干的燃料折合成标准煤初步估算约需170万t。我国粮食干燥主要以煤为燃料,热能需二次转换才能用于烘干粮食。由于干燥工艺和热能转换设备技术性能较落后等诸多原因,有效热... 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地区,每年约烘干粮食3500万t,用于粮食烘干的燃料折合成标准煤初步估算约需170万t。我国粮食干燥主要以煤为燃料,热能需二次转换才能用于烘干粮食。由于干燥工艺和热能转换设备技术性能较落后等诸多原因,有效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利用热平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粮食干燥机的能量收支,有效利用和损失情况,找出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余热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 热平衡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