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的现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娓娓 张倩 +5 位作者 王晓非 曹翠平 孙光 孟洁 徐锦春 郑玉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及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沈阳市部分省直机关单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干部人群共1154例,按统一方法测量物... 目的:探讨沈阳市部分中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及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沈阳市部分省直机关单位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干部人群共1154例,按统一方法测量物理及生化指标,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5.6%、31.5%。不同血清尿酸水平4组的比较、尿酸最高组与尿酸最低组的比较均揭示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结论:血清尿酸浓度是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独立相关因素。即使在尿酸正常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危险也会随之增加。控制血尿酸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中老年人群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12~18岁青少年近视相关因素的探讨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婷 王梅 +2 位作者 张东红 李荔荔 黄彦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 探讨沈阳市12~18岁人群中导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方法 对沈阳市4所中学的12~18岁青少年进行视力调查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12~18岁人... 目的 探讨沈阳市12~18岁人群中导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方法 对沈阳市4所中学的12~18岁青少年进行视力调查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12~18岁人群近视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33名调查对象,近视率为56.1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不近视、母亲不近视、从不吃甜食、无不良阅读习惯、睡眠时间8~10h、正确的阅读姿势,是12~18岁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父亲近视≥300度(OR=2.352,95%CI:1.461~3.787)、母亲近视≥600度(OR=4.732,95%CI:1.275~17.560)、不良阅读习惯(OR=1.955,95%CI:1.432~2.699)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Nomogram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 test拟合优度检验P=0.027,ROC曲线分析风险总分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88~0.750),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校正后的AUC为0.695,说明该Nomogram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尚可,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修正模型。结论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与12~18岁人群近视发生均相关,Nomogram预测模型有利于筛查近视相关因素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和自杀意念强度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璟琳 秦晓霞 +4 位作者 李海燕 陈伟 谭善勇 贾晓菊 魏胜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和自杀意念强度特征,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同一时段内收集到资料完整的239例自杀未遂者,以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评估自杀意念及其强度,以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精神障碍和自杀意念强度特征,为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同一时段内收集到资料完整的239例自杀未遂者,以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评估自杀意念及其强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自杀前1周的抑郁程度。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结果①自杀未遂者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9.46%(166/239),前3位依次为:心境障碍47.70%(114/239),焦虑障碍38.91%(93/239),精神病性障碍8.37%(20/239);②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组总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84.34%(140/166),其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1.45%(102/166)和48.19%(80/166),均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HAMD总分以及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中的项目得分明显高于从无自杀意念组(P<0.01);③在有自杀意念的自杀未遂患者中,有精神障碍组BSS中13个条目的自杀意念强度较无精神障碍组高(经秩和检验,P<0.05)。结论自杀未遂者中以精神障碍患者居多,且有自杀意念并伴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其自杀意念严重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精神障碍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人群5254例骨密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政军 孟平 +2 位作者 肖万军 梁鹰 于晓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为沈阳乃至全国骨质疏松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沈阳各区县部分人群5254例进行骨密度检测,以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 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为沈阳乃至全国骨质疏松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沈阳各区县部分人群5254例进行骨密度检测,以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统计出各年龄组骨密度,计算骨密度丢失率及患病率,比较城乡及不同职业间骨密度差异。结论 沈阳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6-30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丢失率、患病率升高,女性66-70岁年龄骨密度均值城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骨密度 调查 骨质疏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模式下医院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艳萍 韩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健康教育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的医疗服务并没有完全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从医院管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时机的把握等几个方... 健康教育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的医疗服务并没有完全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从医院管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时机的把握等几个方面去思考健康教育当前的不足和相应的措施,将有助于健康教育有效的开展,达到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目的,为现代医学模式转换的真正实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医学模式 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管理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同源性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萍 刘红梅 +4 位作者 陈愉 赵思宏 李玉荣 宋争昌 赵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研究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的同源性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PA传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2014年1—12月MICU发生医院感染的25例患者分离的55株P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对... 目的研究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的同源性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预防PA传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2014年1—12月MICU发生医院感染的25例患者分离的55株P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耐药性及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62±2.13)岁,平均住院时间(49.34±3.18)d;在分离出PA之前,84.00%的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2周,76.00%的患者入住过MICU,52.00%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55株PA主要以A、F、H、K、N、V、W型为主要的流行菌株;感染A型、F型、H型及K型菌株的患者在各自住院时间上均存在交叉;有4例患者不同时期分离菌株的PFGE图谱分析显示不同菌型;PA对头孢他啶(72.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91%)、亚胺培南(70.91%)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5.45%)。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在医院内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传播特点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组成及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辛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发展 组成 应用 H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帝四经》中顺道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8
作者 战佳阳 李双丽 +3 位作者 张志宇 杨英昕 陈珩 赵明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顺道 黄帝四经 黄帝内经 学术探讨与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工作在医院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欣 刘铁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统计工作 医院决策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鹿二仙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鹏坤 侯德才 +1 位作者 吕艳芳 王一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0,I0016,I0017,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龟鹿二仙胶对破骨细胞凋亡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RAW 264.7细胞培养传代,用M-CSF+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 264.7细胞株分化成破骨细胞,获得破骨细胞;CCK8法、TUNEL染色、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对破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龟鹿二仙胶对破骨细胞凋亡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RAW 264.7细胞培养传代,用M-CSF+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 264.7细胞株分化成破骨细胞,获得破骨细胞;CCK8法、TUNEL染色、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破骨细胞凋亡相关分子Bcl-2、Bax、Cytochrome C的表达;经龟鹿二仙胶及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通过流式细胞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破骨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AKT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GLEXJ高、中、低)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的比值以及Cytochrome C的表达,其中,以中浓度GLEXJ作用72 h后影响最显著;经中浓度龟鹿二仙胶,以及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的干预,明显抑制了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蛋白的磷酸化,破骨细胞总凋亡率显著上升。结论 龟鹿二仙胶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活化作用而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龟鹿二仙胶 PI3K/AKT 破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肌少症与骨关节炎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鹏坤 侯德才 +2 位作者 吕艳芳 王一品 于冬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目的在“骨肉不相亲”中医理论基础上对肌肉减少症和骨关节炎(osteoathritis,OA)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肌少症和OA的大量相关研究文献,从中医理论角度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肌少症合并骨关节炎的本质在于脾肾功... 目的在“骨肉不相亲”中医理论基础上对肌肉减少症和骨关节炎(osteoathritis,OA)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肌少症和OA的大量相关研究文献,从中医理论角度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肌少症合并骨关节炎的本质在于脾肾功能不足,肾主骨生髓,脾主四肢肌肉,在治疗上,关键是通过“补肾壮骨,健脾生肌”的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传变。结论为防治肌少症和OA提供新的中医临床和科研思路,尽管对于两者关系的阐述仍需进一步地研究,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切入,将会为中医药治疗肌少症和OA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不相亲 肌少症 骨关节炎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通过上调自噬发挥对糖尿病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辛彩虹 李峥 +3 位作者 旷劲松 苏麒麟 李敬林 曾宪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6,I0011,I0012,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通过上调自噬水平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模型,并将DKD大鼠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以下...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通过上调自噬水平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模型,并将DKD大鼠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以下7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resveratrol,RES组),尼克酰胺组(nictotinamide,NAM组),益气解毒活络方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益气解毒活络方中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益气解毒活络方低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洛汀新组。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脏指数、血糖(blood glucose,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24 h-UAlb);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四型胶原蛋白(typeⅣcollagen,COLIV)、人沉默信息调节因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自噬蛋白5(autophagy Protein 5,Atg5)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分析肾组织LC3-Ⅱ/I及Atg5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NAM组大鼠肾脏指数、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Sirt1和FoxO1 mRNA表达下降,LC3-Ⅱ/I比值下降,FN、COLIV mRNA表达升高,Atg5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较,除NAM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大鼠肾脏指数、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irt1、FoxO1 mRNA表达升高,LC3-Ⅱ/I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Atg5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其中以RES组、中药高剂量及洛汀新组效果明显。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减缓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进程,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FoxO介导的肾脏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大鼠巩膜组织MMP-2、p-JNK表达中的作用
13
作者 张鑫鑫 姜艳华 赵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益气聪明汤在光学离焦性近视(LIM)大鼠巩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21 d龄SD大鼠60只,所有大鼠均选择右眼为实验眼。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BG)组、模型(MG)组、中药低剂量(LG)组、中药中剂量(MD)组、中药高剂量(HG)组以及西药(WG)组,每组各10只。将-5 D近视离焦透镜打磨至直径约1.7 cm的圆形,在两侧打一小孔,分别缝于MG、LG、MD、HG、WG组大鼠右眼上下眼睑皮肤处建立LIM模型。在造模4周后开始灌胃,WG组大鼠用0.1 g·L^(-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BG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LG、MD、HG组给予益气聪明汤灌胃,MG、BG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造模4周及8周后的眼轴长度。造模8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p-JNK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巩膜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大小。结果造模4周和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眼轴长度均减小(均为P<0.05)。造模8周后,BG大鼠的巩膜层间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走行正常;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疏松有明显空隙,排列紊乱;与MG组比较,MD、H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纤维间空隙变小,LG、WG组大鼠巩膜各层间胶原纤维相对清晰紧实。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p-JN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造模8周后,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01);与MG组比较,WG、LG、MD、HG组大鼠巩膜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B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大小均匀;与BG组比较,MG组大鼠巩膜胶原纤维溶解;与MG组比较,WG组及LG组可见胶原纤维溶解减少,密度相对增加;与MG组比较,MD和HG组可见大鼠巩膜中胶原纤维直径较均匀,空隙减少,无纤维溶解。结论益气聪明汤可通过调节LIM大鼠巩膜中MMP-2、p-JNK的表达,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离焦性近视 巩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与内皮型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晓楠 肖格格 +2 位作者 冯云 裴涌 洪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7,共6页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和比较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接受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内皮炎症反应的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测,并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17例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12例,分别行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眼压升高者局部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和/或马来酸噻吗心安滴眼液点眼,根据二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总结2种病变的鉴别点.结果 2个组患者接受的术式均为穿透角膜移植术,组间患者术前不同角膜原发病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眼压为(16.00±3.19) mmHg(l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34.00±3.8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8,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术后发病时间为(21.92±8.60)个月,明显长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14.41±5.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09);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4.00±16.71)岁,明显小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57.24±12.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9,P=0.02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眼角膜后沉着物(KP)呈色素羊脂状,排列散乱,角膜严重水肿,可累及植片和植床,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无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水肿,治疗后多不能恢复;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角膜后KP排列规律,角膜内皮层洁净,角膜水肿仅累及植片,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密集且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轻微,治疗后可恢复正常.2个组间患者血清lgG水平和性别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角膜水肿、KP和炎症反应均重于内皮型排斥反应,且眼压升高主要发生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发病年龄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大于70岁的患者并发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可能性更大;角膜移植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晚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术前角膜原发病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病理 穿透角膜移植/不良反应 抑制物排斥反应 角膜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角膜内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曦彤 富宏 +2 位作者 王少雷 邵海波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评价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介入治疗方法。方法3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19例,闭塞13例。27例有上肢缺血,7例伴头部缺血。应用导丝开通,PTA及内支架置入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8例开通成功。术中发生脑梗死1... 目的评价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介入治疗方法。方法3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19例,闭塞13例。27例有上肢缺血,7例伴头部缺血。应用导丝开通,PTA及内支架置入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8例开通成功。术中发生脑梗死1例。单纯PTA治疗3例,1例上肢缺血症状部分好转。24例置入内支架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8例有锁骨下动脉窃血征象,术后16例消失。27例随访2~80个月,平均(29.5±21.0)个月。术后9个月闭塞2例,1例PTA后再获通畅。术后12个月闭塞1例,改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大动脉炎于术后9个月死于心功能衰竭。余在随访期内均无症状再发,超声Dopplor检查均通畅。结论介入方法可有效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闭塞 锁骨下动脉 血管扩张成型 内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肩撞击综合征影像征象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丰哲 潘诗农 +3 位作者 崔健君 安奇 张光昕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96-2098,共3页
目的探讨3.0T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征象及损伤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结果①直接征象:30例MRI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和形态的改变,其中6例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13例冈上... 目的探讨3.0T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征象及损伤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结果①直接征象:30例MRI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和形态的改变,其中6例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13例冈上肌肌腱的部分撕裂;11例表现冈上肌肌腱表面的信号异常、混杂;②间接征象:9例肩峰下滑囊增厚、肩峰下-三角肌下囊积液及15例关节囊积液;③继发征象:5例关节盂唇撕脱,于关节造影时显示较好,5例冈上肌萎缩、2例三角肌萎缩、4例Bankart病变;④病因征象:本组患者肩峰形态分别为平直型(4/30)、弧形(7/30)、钩型(19/30);肩峰下通道(AHI)7例<5mm,23例为5~10mm之间。结论高场强3.0TMRI能够有效显示肩撞击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肩袖 撕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全视网膜光凝和黄斑光凝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17
作者 于秀玲 徐丽 刘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单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 目的评价单纯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单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筛选符合条件的DME患者(共60眼),随机分为3组:单纯注药组(开始时、4周、8周时注药),单纯激光组(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于注药1周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每组各20眼。比较3组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注药后1、4、8、12周BCVA和CMT与术前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单纯注药组在相应时间点BCVA和CMT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单纯激光组8周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12周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单纯激光组术后4周BCVA和CMT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12周时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注药组治疗后与术前比较BCVA均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周与8周时比较BCVA显著升高。单纯激光组术后4周内视力提高不明显,个别患者加重黄斑水肿、视力下降,但8周后与单纯注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同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DME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C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全视网膜光凝 黄斑格栅样光凝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安奇 杨靖 朱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6-491,共6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相关扫描序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术后病理诊断分期为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磁共振盆腔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表观扩散系数-T2加权像(ADC-T2WI)融合图像...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相关扫描序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术后病理诊断分期为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磁共振盆腔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表观扩散系数-T2加权像(ADC-T2WI)融合图像、T1加权像(T1WI)增强扫描序列,分析几组扫描序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MRI盆腔常规平扫、DWI结合ADC-T2WI融合图像、T1WI增强扫描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5.2%和92.5%,DWI结合ADC-T2WI融合图像诊断病变侵犯肌层深度大于1/2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3%、75%和85.2%。结论 MRI盆腔常规平扫序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几组检查序列中诊断的准确率最低;DWI结合ADC-T2WI融合图像诊断的准确率比常规平扫序列明显提高;T1WI序列增强扫描对病变范围显示最为清晰,对病变肌层浸润程度的判定最为准确,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 被引量:17
19
作者 靳忠民 王萍 +2 位作者 唐智勇 何平 郝晓卓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共126个病灶,包括56个甲状腺单纯性囊肿(单纯性囊性病变)及70个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出血或液化所形成的继发性囊性病变(复杂性囊性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共126个病灶,包括56个甲状腺单纯性囊肿(单纯性囊性病变)及70个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出血或液化所形成的继发性囊性病变(复杂性囊性病变),于彩色高频超声引导下徒手经皮穿刺进行囊液抽吸及囊内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超声随访1年,评价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7.62%(123/126),治愈率96.03%(121/126);术后3个月,单纯性囊性病变与复杂性囊性病变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良性甲状腺囊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乙醇 硬化疗法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蒿内酯对豚鼠哮喘模型平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洪瑞 朱喆 +3 位作者 李智 丛华 于秀华 滕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 :研究滨蒿内酯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方法 :应用组胺与乙酰胆碱引喘法制作豚鼠哮喘模型 ,治疗药物滨蒿内酯采用雾化吸入给药。结果 :滨蒿内酯对药源性哮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半数有效剂量 (ED5 0为 85 .11mg/L(n =4) ,且抑... 目的 :研究滨蒿内酯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方法 :应用组胺与乙酰胆碱引喘法制作豚鼠哮喘模型 ,治疗药物滨蒿内酯采用雾化吸入给药。结果 :滨蒿内酯对药源性哮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半数有效剂量 (ED5 0为 85 .11mg/L(n =4) ,且抑制作用与给药的剂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滨蒿内酯对豚鼠哮喘模型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蒿内酯 豚鼠 哮喘模型 平喘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