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市浑南区气温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1
作者 刘菲 刁军 +3 位作者 董秋婷 贺明慧 张蕊 张云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1期136-141,共6页
该文利用浑南区1986—2015年月平均气温资料,用统计、线性倾向等方法分析浑南区气温变化的特征。从东亚冬季风强度、副热带高压指数、ENSO事件、浑南区经济发展和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浑南区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浑... 该文利用浑南区1986—2015年月平均气温资料,用统计、线性倾向等方法分析浑南区气温变化的特征。从东亚冬季风强度、副热带高压指数、ENSO事件、浑南区经济发展和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浑南区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浑南区气温的冷暖期变化趋势与东北地区基本一致;浑南区冬季气温与EAWM强度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均具有负相关性的特点:东亚冬季风偏强、会导致浑南区冬季气温偏低,东亚冬季风偏弱、则浑南区冬季气温会偏高;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包含脊线、北界、西伸脊点)在时间尺度上有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相关关系表现为年代际增强: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上升,浑南区的夏季气温也随之升高,反之,则下降;ENSO事件与浑南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化发展和热岛效应对浑南区气温的升幅有直接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EAWM强度 副热带高压 ENSO事件 城市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冬季低温冻害预报及对策
2
作者 雷紫茜 米雷 +1 位作者 高琳 单璐璐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49-249,257,共2页
冬季低温冻害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沈阳市冬季冻害对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借助于PP方法制作出了沈阳市的预报方法,最后结合预报结果对最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行业... 冬季低温冻害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沈阳市冬季冻害对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借助于PP方法制作出了沈阳市的预报方法,最后结合预报结果对最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行业进行了防御对策的探讨,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害 预报方法 对策 辽宁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冬季大棚瓜果类蔬菜育苗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凤 刁军 +1 位作者 白静 李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88-89,共2页
总结了沈阳地区冬季大棚瓜果类蔬菜育苗实用技术,包括育苗设施、种子处理、播种、播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瓜果类蔬菜 育苗技术 冬季大棚 辽宁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15
4
作者 刁军 赵凤 +1 位作者 佟艳 孙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256-256,共1页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推动了气象行业的发展,由于自身具有集约化的方式,因此为气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为天气预报、科学研究以及气候分析等提供了准确、及时的观测数据,方便人们进行正确的...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推动了气象行业的发展,由于自身具有集约化的方式,因此为气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为天气预报、科学研究以及气候分析等提供了准确、及时的观测数据,方便人们进行正确的决策。结合沈阳市浑南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现状,分析了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气象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农业气象防雷工作的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华林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4期31-31,共1页
农业生产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气象灾害中的雷电等因素。因此,要加强农业气象防雷研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基于此,介绍了农业气象防雷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农业气象防雷现状,并针对农业气象防雷工作... 农业生产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气象灾害中的雷电等因素。因此,要加强农业气象防雷研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基于此,介绍了农业气象防雷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农业气象防雷现状,并针对农业气象防雷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防雷 农业生产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玉米生长发育期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贺明慧 刁军 +2 位作者 董秋婷 白静 胡求实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采用1951—2014年沈阳东陵气候监测站大气降水资料,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技术,研究了玉米生产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降水量离散度较大,极比在4.6倍以上,生产期也达3.2倍。播种至出苗期、出苗至拔节期降... 采用1951—2014年沈阳东陵气候监测站大气降水资料,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技术,研究了玉米生产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降水量离散度较大,极比在4.6倍以上,生产期也达3.2倍。播种至出苗期、出苗至拔节期降水量变化趋势平稳,拔节至成熟期、全生育期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1.225mm/10a、-20.882mm/10a;近20a(1995-2014年)与前20a(1951-1970年)相比降水量分别减少87.9mm、83.7mm;拔节至成熟期及全生育期降水在1980年出现气候突变,突变前后降水量分别减少50.3mm和48.9mm。沈阳地区玉米生产期,尤其在拔节至成熟阶段降水量明显减少,近年来有不同程度干旱发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干旱灾害所带来的农业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产期 降水量 变化趋势 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仪器检定及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凤芝 刁军 《南方农机》 2019年第6期108-108,共1页
自动气象站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对各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如果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就会使得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因此,加强对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检测,对出现异常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极为重要。文章就此进行研究... 自动气象站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对各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如果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就会使得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因此,加强对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检测,对出现异常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极为重要。文章就此进行研究,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仪器检定 数据异常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的影响
8
作者 董秋婷 张云艳 祝新宇 《农技服务》 2015年第5期128-130,共3页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6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1.01%、9.52%、13.56%和17.98%。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7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0.37%、22.41%和26.87%。,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气候变化对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5.35%和32.29%。,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9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4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影响系数 玉米单产 气候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葡萄窖式越冬防冻技术
9
作者 赵凤 刘亚林 白静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47-4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沈阳地区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品种不断增多,葡萄秧越冬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及试验,总结出简单、经济、有效的葡萄越冬防冻技术——窖式防冻。
关键词 葡萄 窖式越冬 防冻技术 沈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3年大连市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及旱涝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静 刘凤芝 +1 位作者 杨学强 刘广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74-2778,2791,共6页
为了服务"三农"及粮食生产安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采用大连市1951-2013年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水平衡及旱涝指数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及旱涝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4-10月农作物生长季降水... 为了服务"三农"及粮食生产安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采用大连市1951-2013年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水平衡及旱涝指数方法,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及旱涝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4-10月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春季降水有所增加,夏秋季则减少;农业需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旱涝指数呈减小趋势,气候湿润度下降。春季、秋季以干旱为主,重旱频率分别为28.6%、42.9%;夏季以涝为主,重涝频率为23.8%;农作物生长季中旱、重旱频率为23.8%,中涝、重涝频率为14.3%。大连市旱涝灾害同时存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需水量 水平衡 旱涝指数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不同降水年型下氮肥管理对马铃薯田N_(2)O减排及增产潜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开 王立为 +1 位作者 高西宁 贺明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72-1682,共11页
农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形成与施肥和水分的关系密切。为了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田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土壤N_(2)O减排增产潜力,进而提出基于减排和稳产增产的优化施肥方式,利用沈阳市1990—2019年共30年降水数... 农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形成与施肥和水分的关系密切。为了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田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土壤N_(2)O减排增产潜力,进而提出基于减排和稳产增产的优化施肥方式,利用沈阳市1990—2019年共30年降水数据进行降水年型划分,以马铃薯田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梯度,分别为不施氮肥(0 kg·hm^(−2))、低氮(60 kg·hm^(−2))、中氮(120 kg·hm^(−2))、高氮(180 kg·hm^(−2))4种施氮水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_(2)O气体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进而运用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模型探究在不同降水年型下马铃薯田增产减排的潜力。结果表明,(1)DNDC模型可以较为准确模拟马铃薯田N_(2)O排放通量以及产量情况,模型效率指数分别在0.45—0.88和0.85—0.91之间。(2)运用DNDC模型模拟研究不同降水年型下马铃薯田增产减排的最优施肥量,结果发现随施肥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N_(2)O排放通量呈现出一直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增产减排的前提下得出干旱年的优化施肥量为45—60 kg·hm^(−2),平水年为75—90 kg·hm^(−2),湿润年为105—120 kg·hm^(−2)。(3)在各年型优化施肥量的前提下,提出了适宜的施肥深度以及施肥比例。在干旱年和平水年,随施肥深度增加产量先增加后减少,N_(2)O排放通量却一直增加,当施肥深度为10—15 cm、基追比例为50%+50%时,模型模拟达到最优产量;而在湿润年,随施肥深度增加产量和N_(2)O排放均增加,当施肥深度为20 cm、基追比例为60%+40%时模型模拟达到最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年型 马铃薯 DNDC模型 N_(2)O排放 产量 氮肥管理 太原市 颗粒物 CDOM 汾河太原段 湖泊 水库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尺度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在大豆旱涝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12
作者 董秋婷 张淑杰 +3 位作者 刁军 姜珊 贺明慧 刘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301,共9页
为监测评价影响大豆丰产增收的旱涝灾害,利用1961—2020年辽宁省5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水分数据,通过对前期累积降水与蒸散差值指数(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APEI)序列值进行三参数的log-Logisti... 为监测评价影响大豆丰产增收的旱涝灾害,利用1961—2020年辽宁省5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土壤水分数据,通过对前期累积降水与蒸散差值指数(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APEI)序列值进行三参数的log-Logistic概率分布拟合,建立日尺度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APEI),选取辽宁省4个大豆主产区代表站,对SAPEI在辽宁省大豆旱涝监测评估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代表站的log-Logistic概率分布函数与经验概率分布曲线高度拟合,SAPEI曲线能够表征辽宁省大豆的每日农田水分盈亏状况。在2014年8—9月旱涝转变实例分析中,SAPEI旱涝演变特征、旱涝等级与同期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大豆生育期旱涝积指数累年平均值空间分布趋势与辽宁旱涝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日尺度SAPEI及旱涝积指数能够反映降水时间、日雨量大小对农田旱涝的影响,可精准描述辽宁省不同区域日尺度的旱涝变化过程及其累积效应,在辽宁省大豆旱涝逐日监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 大豆 旱涝积指数 日尺度 log-Logistic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陵区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秋婷 贺明慧 +3 位作者 路爽 张云艳 刁军 雷紫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3-89,共7页
利用东陵区1951~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 利用东陵区1951~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4 d无有效降水,致使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秋季降水偏少,无法缓解旱情,导致干旱发展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连旱 季节性 干旱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单璐璐 朱丹 +1 位作者 宋若宁 雷紫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28-230,共3页
鉴于台风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台风的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风路径预报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始终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气象业务单位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台风路径也会发生相... 鉴于台风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台风的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风路径预报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始终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气象业务单位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台风路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大尺度环流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探讨,并分析其相应的可能物理解释,以期有助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长期气候预测,为国家防台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路径 变化趋势 海温 大尺度环流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干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璐璐 朱丹 +1 位作者 宋若宁 雷紫茜 《农技服务》 2017年第9期66-69,共4页
选取甘肃陇南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年降水量资料,对陇南市降水的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陇南年降水量总的变化呈减少趋势,尤以近20年减少最为明显;从陇南市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陇南市年降水的分布是... 选取甘肃陇南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年降水量资料,对陇南市降水的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陇南年降水量总的变化呈减少趋势,尤以近20年减少最为明显;从陇南市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陇南市年降水的分布是西南向东北递增的,干旱趋势是由西至东扩展的。陇南全省都将逐步处于干旱,干旱波及的范围将越来越广,从最开始的几个站点到大部分站点。所以对干旱的趋势正确评价陇南的干旱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干旱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地区气候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
16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1 位作者 盖小波 刘凤芝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8期137-139,共3页
采用建昌气象站1960-2014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性水平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建昌地区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9.28mm/10a,年蒸... 采用建昌气象站1960-2014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性水平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建昌地区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9.28mm/10a,年蒸发量减少15.2%;地面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子;模拟预测蒸发量模式准确率为87.3%。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水循环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量 特征 影响因子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