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牙齿楔状缺损——附300例报告
1
作者 刘英云 刘晓燕 +1 位作者 赵敏 宋丽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牙齿楔状缺损,是原因不明的常见牙体病之一。多年来均采用磷酸锌粘固粉或银汞合金充填,脱落率高又不美观,自光固化复合树脂问世以来,便采用此材料充填,脱落率虽有所下降,但有者则出现牙髓刺激症状,即遇冷热及机械刺激有痛感,严重者可导... 牙齿楔状缺损,是原因不明的常见牙体病之一。多年来均采用磷酸锌粘固粉或银汞合金充填,脱落率高又不美观,自光固化复合树脂问世以来,便采用此材料充填,脱落率虽有所下降,但有者则出现牙髓刺激症状,即遇冷热及机械刺激有痛感,严重者可导致牙髓失活。作者于1991年1月对楔状缺损采用不经酸蚀而在缺损区制备倒凹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经临床对照观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复合树脂 楔状缺损 酸蚀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到皮肤损伤部位的现象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利君 沈磊 王秋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能否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分离纯化MSCs,培养扩增后,经DAPI标记回植到骨髓中,制作皮肤创面,7,14d,观察皮肤组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能否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分离纯化MSCs,培养扩增后,经DAPI标记回植到骨髓中,制作皮肤创面,7,14d,观察皮肤组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将MSCs经DAPI标记回植后,实验组7dDAPI染色阳性的细胞较多,14d阳性细胞减少。而对照组阳性细胞稀少,在7,14d的皮肤组织切片中无差别。结论MSCs在皮肤创伤刺激下,可以从骨髓迁移到皮肤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创伤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IgA、变形链球菌与儿童龋病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磊 项东 赵彦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分泌型IGA 唾液 儿童龋病 口腔微生物 吞噬 牙列 合并 国内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颞下区颈部血管体表标志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九余 华泽权 +3 位作者 张力 鲍海宏 王丽娜 陈志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 :研究确定咽旁颞下区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 :解剖新鲜尸头 6具 ,观测 12例咽旁颞下区的体表解剖标志及文献复习。结果 :骨性外耳道下内 ( 11.5± 2 .0 )mm为颈内静脉孔外壁 ,髁状突内缘距颈内动脉管外口... 目的 :研究确定咽旁颞下区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 :解剖新鲜尸头 6具 ,观测 12例咽旁颞下区的体表解剖标志及文献复习。结果 :骨性外耳道下内 ( 11.5± 2 .0 )mm为颈内静脉孔外壁 ,髁状突内缘距颈内动脉管外口为 ( 10 .0± 1.3 )mm ,下颌角后缘 ( 12 .0± 3 .0 )mm有颈内动脉经过 ,第一颈椎横突前 ( 5 .0± 2 .0 )mm为颈内静脉后壁。结论 :以骨性外耳道下点为A ,髁状突前点为B ,下颌角点为C ,第一颈椎横突点为D ,组成的四边形为咽旁颞下区后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BC线可作为咽旁颞下区前、后部的分界线。此标志对该区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颞下区 体表标志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腮腺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秋旭 沈磊 +1 位作者 刘丽 管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 :观察婴幼儿腮腺内血管的走行与分布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血管乳胶灌注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结果 :婴幼儿腮腺内较恒定的血管是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动脉、面横动脉的分支 ,其出现率均为10 0 % ;在腮腺内分布最广... 目的 :观察婴幼儿腮腺内血管的走行与分布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血管乳胶灌注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结果 :婴幼儿腮腺内较恒定的血管是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动脉、面横动脉的分支 ,其出现率均为10 0 % ;在腮腺内分布最广泛的是面横动脉和耳后动脉 ;颈外动脉于二腹肌后腹临近中间腱处 ,周围无重要结构 ,容易分离。结论 :颈外动脉中段结扎优于起始部结扎 ;二腹肌后腹及其乳突附着是寻找颈外动脉中段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血管 解剖学 婴幼儿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