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及灌溉技术分析——以沈阳市某灌区的农业生产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刁择晖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沈阳市某灌区的农业生产为例,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入手,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目标、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沈阳市某灌区的农业生产为例,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入手,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目标、设计标准及工程布局原则,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农民节水灌溉意识、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维护和监管力度等相关策略,旨在促进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该文还提出了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效果的措施,以期为农田水利灌溉领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灌溉工程 规划设计 灌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植被覆盖度计算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许艳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根据沈阳市2018—2020年Landsat影像和GEE云平台,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像元二分法计算沈阳市2020年月尺度NDVI值和植被覆盖度,并深入揭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综合利用Landsat影像与GEE云计算平台可实现月尺度植被覆盖度的大面积估算,2... 根据沈阳市2018—2020年Landsat影像和GEE云平台,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像元二分法计算沈阳市2020年月尺度NDVI值和植被覆盖度,并深入揭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综合利用Landsat影像与GEE云计算平台可实现月尺度植被覆盖度的大面积估算,2020年沈阳市植被覆盖度达到中低水平,覆盖度值37.38%;植被覆盖度的高低与其生长周期保持一致,1月最低为32.2%,7月最高达到46.2%;从空间上,沈阳市东、南、西三面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而中、北部较低,应加强沙地植被建设,治理林下水土流失,注重特色经果林开发和植被恢复、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影像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扁壳结构在沈阳市农村中小桥梁上的应用
3
作者 王立捷 尚光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农村道桥 双曲扁壳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与水分敏感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葛岩 周林蕻 +3 位作者 张更元 张璞 辛光 蒋雪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根据沈阳地区1999~2001年的试验资料 ,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其产量的影响 ,并采用Jensen模型推求了冬小麦的水分敏感指标 ,分析了沈阳地区冬小麦水分敏感指标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初步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为沈阳地区冬小麦的... 根据沈阳地区1999~2001年的试验资料 ,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对其产量的影响 ,并采用Jensen模型推求了冬小麦的水分敏感指标 ,分析了沈阳地区冬小麦水分敏感指标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初步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为沈阳地区冬小麦的非充分灌溉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冬小麦 水分生产函数 水分敏感指标 产量 JENSEN模型 非充分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优选决策理论在沈阳地区节水灌溉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娟 韩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利用模糊优选决策理论 ,通过7项评判指标对沈阳地区计划应用的各种节水灌溉形式进行优选 ,找出了适合该地区的灌溉形式。该灌溉形式在生产中应用 。
关键词 节水灌溉形式 优属度 模糊优选决策理论 沈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水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6
作者 武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根据2020年调查监测的浑河流域12个点位大型底栖动物类群数据,从功能摄食群、污染耐受情况、各类群相对丰度和分类单元情况上,以参照点位25%分位数值为标准利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浑河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参与评价的点位中达... 根据2020年调查监测的浑河流域12个点位大型底栖动物类群数据,从功能摄食群、污染耐受情况、各类群相对丰度和分类单元情况上,以参照点位25%分位数值为标准利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浑河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参与评价的点位中达到健康状况的点位有2个,达到亚健康和一般健康的各4个,达到差和极差点位的各1个;受人为干扰浑河水系整体连通性稍差,生境类型和生态功能差异明显,各点位健康状态呈多样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健康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与安全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小婧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结合浑河流域2011—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综合应用BP网络模型、模糊系统法和压力状态响应-复合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水生态安全主要受径污比、雨水利用量、生态环境用水占... 结合浑河流域2011—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综合应用BP网络模型、模糊系统法和压力状态响应-复合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水生态安全主要受径污比、雨水利用量、生态环境用水占总用水比、单位面积牲畜头数和当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水生态安全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资源和压力子系统;2011—2020年浑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处于较差(Ⅰ级)状态,但近期表现出逐渐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模糊系统法 BP网络模型 生态系统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比及取水角度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维东 张春雷 +3 位作者 伯彦萍 郑红 李敬库 孙井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9,共9页
以引水工程中引水口"护岸防沙"问题为研究背景,探究干渠与引水支渠分流比变化以及取水角度变化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为弯道引水工程中的堤岸防护、减少泥沙淤积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弯道水流运... 以引水工程中引水口"护岸防沙"问题为研究背景,探究干渠与引水支渠分流比变化以及取水角度变化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为弯道引水工程中的堤岸防护、减少泥沙淤积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弯道水流运动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弯道引水口附近水流形态和流速分布。利用该模型模拟多种分流比工况、若干取水角度下的弯道水流运动,分析引水口附近平面流速分布、口门断面流速分布以及引水口上游分水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引水口附近平面均值流速分布为V_(中间层)>V_(近表层)>V_(近底层),口门断面流速峰值位于断面上唇中下部,试验流量为30L·s^(-1)的情况下,该区域最大流速可达0.25m·s^(-1),故实际工程中应对引水口上唇中下部重点进行防护。当分流比η<0.42时,分水宽度呈现d_表<d_中<d_底,η>0.42时,分水宽度呈现d_表>d_中>d_底。取水角度为60°~90°情况下,取水口附近流速较小,平面均值流速不足0.10m·s^(-1),取水角为钝角时取水口附近流速峰值达0.22m·s^(-1)。分流比过小或取水角度过大,支槽右壁均易形成回流区,为减小回流区面积,避免淤沙过多,应尽量选取较小的取水角度,并根据支渠的需水量,合理确定分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引水口 分流比 取水角度 流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桩基础承载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丽娟 刘斌 韩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6-1118,共3页
选用能描述土体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研制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疏桩基础的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疏桩基础既能较充分地发挥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作用,使得桩的承载接近于其极限承载力,又能较充分地调动承台... 选用能描述土体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研制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疏桩基础的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疏桩基础既能较充分地发挥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作用,使得桩的承载接近于其极限承载力,又能较充分地调动承台底土体参与承载,因而疏桩基础对承载力的发挥明显地优于传统桩基;同时疏桩基础对调匀中、边、角桩的桩端阻力和承台底土反力有明显的作用·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桩基础 承载性状 侧摩阻力 端阻力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小清河水质污染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吉刚 郭红欣 +3 位作者 梅泽本 张敏 张璞 赵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3-54,共2页
对山东小清河流域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对污染原因及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小清河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小清河流域水质污染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山东 小清河 水质 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对土壤热扩散特征的影响——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婷婷 郑兴波 +4 位作者 张丽波 杨弘 李辉东 李伟莉 高玉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70-3978,共9页
土壤温度变化及热传递是影响土壤和大气水热交换的重要过程,而植被是决定这种变化和影响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比较林地与裸地土壤热特性的差异分析植被对土壤热扩散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观测2007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温... 土壤温度变化及热传递是影响土壤和大气水热交换的重要过程,而植被是决定这种变化和影响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比较林地与裸地土壤热特性的差异分析植被对土壤热扩散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观测2007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以及同期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分析不同深度林地与裸地土壤温度年周期特征,根据热传导方程估算各土壤层温度的阻尼深度和热扩散率,并探讨引起林地与裸地土壤热特性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林地与裸地的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年周期的振幅逐渐减小、相位逐渐增大、平均值逐渐升高。林地土壤温度年平均值低于裸地,表层年平均温度相差约0.8℃;地表以下相同深度处,林地土壤温度年周期的振幅约低于裸地2.6—2.9℃,相位约小于裸地0.2—0.24 rad(角速度),这表明林地土壤温度极大值和极小值出现的时间比裸地滞后约11—14d。土壤温度阻尼深度和热扩散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在1.6—3.2m则略有降低的趋势。林地与裸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时空特征和差异可能与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热扩散 阔叶红松林 阻尼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桩基础变形性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丽娟 刘斌 +2 位作者 韩江 单宏伟 孙立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疏桩基础是近年来开始的对桩基设计理论的新探索。它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补偿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来确定桩的补偿量,因此它的变形性状有别于传统的桩基。选用了能描述土体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研制的并经过算例验证的三维有... 疏桩基础是近年来开始的对桩基设计理论的新探索。它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补偿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来确定桩的补偿量,因此它的变形性状有别于传统的桩基。选用了能描述土体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研制的并经过算例验证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疏桩基础的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疏桩基础的整体沉降、桩间土体的压缩、桩端下土体的压缩等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桩基础 变形性状 三维有限元法 建筑物 整体沉降 桩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侧向入流一维不平衡输沙方程解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党伟 杨国录 +1 位作者 王敏 赵远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4,共6页
针对含侧向入流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不平衡输沙方程的计算模式,进而建立了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并用于白鹤滩水库冲淤计算.比较两种不平衡输沙计算模式的结果表明,支流入汇口上下断面形态... 针对含侧向入流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不平衡输沙方程的计算模式,进而建立了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并用于白鹤滩水库冲淤计算.比较两种不平衡输沙计算模式的结果表明,支流入汇口上下断面形态差别较小时,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河床变形基本一致;支流入汇口上下断面形态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段,改进后处理方法的计算结果较好,且符合物理规律,而传统方法计算结果明显违背定性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 不平衡输沙方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石佛寺人工湿地资源能值-货币价值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林飞 武祎 +1 位作者 马降龙 成遣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3,共5页
基于奥德姆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针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及其经济价值定量分析了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阳光、风及雨水)以及资本产出在整个生... 基于奥德姆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针对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及其经济价值定量分析了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阳光、风及雨水)以及资本产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的比重较大,应把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与利用放在首位,以保护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佛寺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能量流动 能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气二相流的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冬梅 朱岳明 许艳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13-218,共6页
非饱和带的渗流过程实质上是水、气两种流体在土壤孔隙中相互替代的过程,因此采用水-气二相流模型求解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更加合理.根据水、空气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达西定律,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水-气二相流模型,采用高效的积分有限差分... 非饱和带的渗流过程实质上是水、气两种流体在土壤孔隙中相互替代的过程,因此采用水-气二相流模型求解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更加合理.根据水、空气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达西定律,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水-气二相流模型,采用高效的积分有限差分法求解,给出精确模拟水相、气相边界的处理方法.通过求解Muskat稳定渗流问题得到逸出面长度与解析解基本一致,验证了水气二相流模型的有效性;由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和毛细压力的分布可知,稳定渗流中气相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非稳定渗流中气相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二相流 稳定渗流 饱和-非饱和渗流 积分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桩基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娟 韩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研究了复合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这对复合桩基的可靠性设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采用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Pu=I(nPp+Ps)来计算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 ,并通过实例计算 ,分析确定了承台底土及桩体极限承载力的均值和方差 。
关键词 复合桩基 承载力 可靠性分析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
17
作者 王丽学 李淑惠 +2 位作者 刘洪禄 石志强 刘冀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通过室内外试验 ,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试验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条件下 ,测得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土壤临界含水率为 1 4 %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0 2cm3 ·cm-3 )。由室外试验建立秸秆... 通过室内外试验 ,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试验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条件下 ,测得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土壤临界含水率为 1 4 %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0 2cm3 ·cm-3 )。由室外试验建立秸秆覆盖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 ,经过数值模拟得到田间播种的临界含水率 :无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89% (体积含水率为 0 .2 1 2 9cm3 ·cm-3 ) ,5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36 %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5 4cm3 ·cm-3 ) ,8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5 7%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83cm3 ·cm-3 )。这说明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比裸地的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播种 土壤临界含水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坝渗透观测资料滞后性的实用分析
18
作者 黄延贺 侯锴 代永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0-542,共3页
土坝渗透观测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介绍了其滞后时间的分析确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滞后分析在判断灌浆效果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土坝 渗透观测资料 滞后性 滞后时间 源发变量 激发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优选决策理论在浑蒲灌区改造中的应用
19
作者 韩江 张丽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4,共3页
由于浑蒲灌区水源被污染 ,农田受到污水灌溉 ,对人畜造成危害。实现清水污水分流 ,消除水源污染 ,成为灌区改造的首要任务。利用模糊优选决策理论 ,通过 4项评判指标对沈阳市浑蒲灌区清污分流与节水改造方案优选 ,从而找出最佳方案 ,为... 由于浑蒲灌区水源被污染 ,农田受到污水灌溉 ,对人畜造成危害。实现清水污水分流 ,消除水源污染 ,成为灌区改造的首要任务。利用模糊优选决策理论 ,通过 4项评判指标对沈阳市浑蒲灌区清污分流与节水改造方案优选 ,从而找出最佳方案 ,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蒲灌区 模糊优选 清污分流 优属度 水源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广涛 白燕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洪泛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是风险分析与居民防洪避险等非工程措施的重要依据。从洪泛区模拟的必要性、二维洪水演进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离散计算域采用的网格、洪水模拟程序设计、模型的率定和验证等方面对洪水演... 洪泛区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是风险分析与居民防洪避险等非工程措施的重要依据。从洪泛区模拟的必要性、二维洪水演进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离散计算域采用的网格、洪水模拟程序设计、模型的率定和验证等方面对洪水演进数值模拟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洪水 洪水演进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