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美澄 刘岩松 +1 位作者 牛菊敏 赵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简称保育治疗)的有效性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于沈阳市妇婴医... 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联合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简称保育治疗)的有效性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于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1例)及早期子宫内膜癌(11例)要求保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6例,LNG-IUS+二甲双胍)及对照组(26例,高效孕激素+二甲双胍),定期复查子宫内膜病理,分析两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妊娠结局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完全缓解、复发、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更短的平均完全缓解时间、更少的复发率、更高的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是患者完全缓解的危险因素(P<0.05);BMI≥30 kg/m^(2)和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是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BMI≥30 kg/m^(2)及患有女性生殖系统伴随疾病是保育治疗后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NG-IUS联合二甲双胍比高效孕激素联合二甲双胍的保育治疗,有更加满意的疗效及妊娠结果。同时患者BMI<30 kg/m^(2)可增加患者完全缓解率,减少治愈后复发率,增加保育治疗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早期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83A与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董芳宁 兰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FAM83A mRNA共表达基因,利用R语言进行KEGG富集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正常宫颈组织、8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0例CSCC中FAM83A与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FAM83A、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FAM83A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FAM83A在CSCC组织中高表达,GEPIA 2.0数据库分析提示FAM83A高表达者预后不良。LinkedOmics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提示FAM83A的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呈正相关。FAM83A在CSCC中的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FAM83A的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231),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38)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在CSCC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β-catenin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88),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有关,FAM83A与β-catenin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FAM83A与β-catenin在HSIL及CSCC组织中均高表达,两者之间表达存在正相关性。FAM83A的高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CSCC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83A Β-CATENIN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和β-连环蛋白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和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兰翀 聂小毳 +1 位作者 史玉林 徐洪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因子1(TC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C1和β-catenin在80例宫颈鳞癌、4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因子1(TC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C1和β-catenin在80例宫颈鳞癌、4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30例宫颈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C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LSIL (P=0.002)和正常宫颈组织(P <0.001),而与HSIL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76);TC1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低分化程度(P=0.005)和高分期(P=0.004)相关。β-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LSIL (P <0.001)和正常宫颈组织(P <0.001),而与HSIL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907);β-catenin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低分化程度(P=0.025)和高分期(P=0.001)相关。TC1在宫颈癌前病变(r=0.549,P <0.001)和宫颈鳞癌组织(r=0.249,P=0.008)中的表达均与β-catenin显著相关。结论 TC1和β-catenin在宫颈鳞癌和HSIL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TC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相关,并与宫颈鳞癌的低分化程度和高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相关因子1 Β-连环蛋白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剖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颖 史玉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7,共2页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n=78)和剖腹手术(n=78)治疗的临床Ⅱb期前子宫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等情况。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腹组(P<0.01)。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n=78)和剖腹手术(n=78)治疗的临床Ⅱb期前子宫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等情况。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腹组(P<0.01)。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聂小毳 史玉林 +2 位作者 郑华川 汪桂兰 王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4-795,共2页
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直径≥8cm的2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病例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IL-10 mRNA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分布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楠楠 王婧 +1 位作者 刘嗣同 武昕(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与免疫相关的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VLS石蜡标本50例(早期和进展期各25例),外阴正常皮肤1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α在组织中的分布,RT-PCR法检测TLR2和IL-10 m... 目的:探讨与免疫相关的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VLS石蜡标本50例(早期和进展期各25例),外阴正常皮肤1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α在组织中的分布,RT-PCR法检测TLR2和IL-10 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α阳性细胞在VLS进展期中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P<0.05)。TLR2、IL-10的mRNA表达在VLS进展期中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P<0.05);TLR2、IL-10 mRNA和CD1α表达在早期VLS中略增加,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LS的进展期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增多,预示局部组织内免疫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TOLL样受体2 白介素-10 树突状细胞 CD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蛋白和DNM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兰翀 徐洪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和DNMT1在86例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情况。结果在86例子宫内膜腺癌中,有54例标本(54/86,62.80%)出现β-ca...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和DNMT1在86例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情况。结果在86例子宫内膜腺癌中,有54例标本(54/86,62.80%)出现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并与子宫内膜癌的低分化程度相关(P=0.034)。DNMT1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体中未见表达,而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出现了阳性表达(38/86,44.19%),并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低分化程度(P=0.027)和高FIGO分期(P=0.027)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DNMT1的表达显著相关(r=0.588,P<0.001)。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低分化程度相关;DNMT1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低分化和高FIGO分期相关;DNMT1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Β-连环蛋白 DNA甲基转移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8
作者 陈颖 冯甲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影响体温中枢的作用机理 ,并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 PO/ AH )温度—性激素敏感相关神经元的存在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的方法 ,记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对大鼠 PO/ AH温度敏感神经元... 目的 :探讨雌激素影响体温中枢的作用机理 ,并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 PO/ AH )温度—性激素敏感相关神经元的存在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的方法 ,记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对大鼠 PO/ 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5 0只大鼠 PO/ AH ,记录到 2 9例温度敏感神经元 ,其中热敏神经元 2 2例 ,冷敏神经元 7例。苯甲酸雌二醇对 9例热敏神经元呈明显的增频效应 ,对 4例冷敏神经元表现为减频效应。结论 :雌激素对体温的影响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改变 PO/ AH温度—性激素相关神经元的电活动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温度—雌激相关神经元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欣 刘岩松 +1 位作者 史玉林 牛菊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评价与分析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了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颈)骶骨固定及骶韧带融合、阴道旁修复... 目的:评价与分析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了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颈)骶骨固定及骶韧带融合、阴道旁修复悬吊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90例中重度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切除为筋膜外还是筋膜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选择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即术中行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手术),对照组(46例)选择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术后POP-Q分度均为0~Ⅰ度,均无术后SUI发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殖道裂孔面积及膀胱颈移动度、PFDI-20评分、PFIQ-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QS-31术后与术前相比分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一时期两组患者生殖道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及PIQS-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PFI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主观满意度100.0%、客观治愈率100.0%,对照组主观满意度87.0%、客观治愈率100.0%,两组主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POP患者采用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 骶韧带融合术 阴道旁修复悬吊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6~8周女性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及乳杆菌比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慧丽 牛菊敏 +4 位作者 孙建华 史聪 张铭 赵爽 刘倩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究产后女性阴道微生态特征及产后女性乳杆菌比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行产后复查女性864例为产后组,同期就诊健康体检女性815例为对照组。根据产后组乳杆菌比例将产后组分为乳杆菌... 目的:探究产后女性阴道微生态特征及产后女性乳杆菌比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行产后复查女性864例为产后组,同期就诊健康体检女性815例为对照组。根据产后组乳杆菌比例将产后组分为乳杆菌比例正常组(n=203)及乳杆菌比例降低组(n=661)。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并收集分娩相关信息,分析两组阴道微生态的总体情况及影响产后女性乳杆菌比例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组阴道炎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9%vs 35.71%,P<0.01),无阴道炎菌群抑制发生率更高(60.55%vs 14.89%,P<0.01),产后组以需氧菌性阴道炎(AV)(75.24%)及AV+细菌性阴道炎(BV)(97.06%)为主。阴道微生态检测中,产后组上皮细胞、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少于对照组,产后组较对照组乳杆菌比例更低(P<0.01),白细胞及致病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阴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1);但Nugent和AV评分及阴道pH均高于对照组(P<0.01)。过氧化氢(H2O2)、白细胞酯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唾液酸酐酶及凝固酶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女性中乳杆菌比例下降与体质量指数(BMI)和分娩方式有关,BMI<25 kg/m^(2)、剖宫产是产后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比例降低的危险因素[OR 1.817,95%CI(1.309,2.520),P<0.001;OR 1.820,95%CI(1.294,2.558),P=0.001]。结论: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乳杆菌比例的降低在产后女性中普遍存在,剖宫产女性更应关注阴道微生态状况。恢复阴道内乳杆菌的数量及功能,是产后女性生殖健康保健的重中之重,并且均需要警惕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 产后 乳杆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不同时机手术治疗晚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晓彤 牛菊敏 +1 位作者 刘岩松 聂小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预处理联合不同时机手术治疗晚期(≥孕8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疗效及预后,寻找最佳的联合治疗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行妊娠囊内注射MTX预处理后手术治疗的晚... 目的:探讨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预处理联合不同时机手术治疗晚期(≥孕8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疗效及预后,寻找最佳的联合治疗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行妊娠囊内注射MTX预处理后手术治疗的晚期CSP患者378例。按照MTX预处理距手术时间分为5组:A组(1~4天),B组(5~7天),C组(8~10天),D组(11~14天),E组(>14天);比较各组患者联合治疗成功率、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A组、B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94%、95.57%均高于C组、D组、E组(84.93%、84.85%、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MTX预处理时间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P<0.05);术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及变化率在预处理1~4天上升后随预处理时间延长呈阶梯式下降(P<0.05);5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异常子宫出血及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囊内注射MTX≤7天联合手术治疗晚期CSP,治疗成功率高、住院时间较短,是较适宜的联合治疗时机;MTX预处理≤7天的血清β-hCG下降程度对联合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影响,无需等待血清β-hCG显著降低后联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甲氨蝶呤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黏液性囊腺纤维瘤误诊2例
12
作者 詹凤书 杨汉胜 +2 位作者 张丽雅 贾珏 朱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6-1048,共3页
子宫腺纤维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约有90%来源于子宫内膜,较少发生在子宫肌层,尤其是发生在宫颈向腹腔内生长更少见^([1,2]),是女性生殖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常因... 子宫腺纤维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约有90%来源于子宫内膜,较少发生在子宫肌层,尤其是发生在宫颈向腹腔内生长更少见^([1,2]),是女性生殖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常因子宫其他疾病就诊。2016年12月~2017年1月我科误诊2例黏液性囊腺纤维瘤,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纤维瘤 囊腺纤维瘤 黏液性 误诊 女性生殖系统 绝经后妇女 影像学检查 围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