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费雅洁 王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9-71,80,共4页
在对我国网络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高校转型形势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双证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设计、考核方式的置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构建既... 在对我国网络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高校转型形势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双证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设计、考核方式的置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构建既具有学历特性又具有职业特性的双证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想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证融合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设计 学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文化基因算法的热电联产系统灵活性改造及优化调度
2
作者 王黎明 刘颖明 +2 位作者 庞新富 王晓东 王瀚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0-419,共10页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供暖季热电联产系统“以热定电”工作模式下的弃风限电问题,对系统的灵活性进行改造,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分时电价和热舒适度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增设储热罐和电锅炉进一步解除热-电耦合,并提出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和热...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供暖季热电联产系统“以热定电”工作模式下的弃风限电问题,对系统的灵活性进行改造,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分时电价和热舒适度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增设储热罐和电锅炉进一步解除热-电耦合,并提出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和热-电解耦元件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目标分层序列法处理调度目标,包括调度解质量、经济性和风电消纳能力,并设计一种基于改进文化基因算法的求解方法,利用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以及基于邻域交换的模拟退火策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寻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经济性和风电利用率,且热-电解耦装置的效果优于需求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热电联产电厂 需求侧响应 改进文化基因算法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树线接地故障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江 刘金圣 +3 位作者 赵宏 赵婷婷 代钦 高英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提升电力系统中树线接地故障检测的识别效果,提出一种改进YOLOv8模型。该模型通过插入SimAM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表示能力,采用GIoU损失函数提升边界框预测的准确性,提高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识别性能。为验证改进YOLOv8模型的性能进... 为提升电力系统中树线接地故障检测的识别效果,提出一种改进YOLOv8模型。该模型通过插入SimAM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表示能力,采用GIoU损失函数提升边界框预测的准确性,提高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识别性能。为验证改进YOLOv8模型的性能进行消融实验、SimAM注意力机制模块的插入位置变化实验、损失函数选择实验,以及与其他识别模型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模型的识别精确度、召回率、平均精度均最高。该模型有效提高了树线接地故障检测图像的识别精度,为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维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树线接地故障 YOLOv8模型 SimAM注意力机制 GIoU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块链的数码电子雷管的安全监管系统
4
作者 刘娜 蔡维德 刘元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22-2727,共6页
针对传统数码电子雷管监管存在的易被篡改和单点故障等问题,导致不合格数字电子雷管难以追溯,数字电子雷管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数字电子雷管安全监管系统。为实现供应链动态监管,引入三码合一机制,建立新型数... 针对传统数码电子雷管监管存在的易被篡改和单点故障等问题,导致不合格数字电子雷管难以追溯,数字电子雷管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数字电子雷管安全监管系统。为实现供应链动态监管,引入三码合一机制,建立新型数字电子雷管监管模型,同时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码电子雷管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合约来实现高效溯源及保证安全。利用联盟区块链平台实现了所提出的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数码电子雷管监管 三码合一 监管模型 溯源 安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娜 张玉 +1 位作者 王洪江 张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5-270,共6页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完成点云特征提取,使用初始变换矩阵估计算法对点云进行粗匹配,再使用近点迭代算法进行点云快速精匹配,通过两次匹配实现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快速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去噪效果好,点云匹配时间短,匹配偏差仅在0.04 m-0.15 m之间,匹配精度达到了相关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正态分布 无人机激光雷达 点云匹配 旋转平移方法 点云特征 粗匹配 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秩先验的噪声模糊图像盲去卷积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士洁 赵怀慈 +2 位作者 李波 郝明国 吕进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19-1926,共8页
单幅图像盲去卷积的目的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估计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该问题是严重病态的,尤其是观测图像中噪声不可忽略时更具挑战性。该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利用低秩先验约束进行噪声模糊图像盲去卷积问题,提出一种在交替最大后验(... 单幅图像盲去卷积的目的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估计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该问题是严重病态的,尤其是观测图像中噪声不可忽略时更具挑战性。该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利用低秩先验约束进行噪声模糊图像盲去卷积问题,提出一种在交替最大后验(MAP)估计框架下利用低秩先验约束的单幅噪声模糊图像盲去卷积方法。首先,在估计中间复原图像时,利用低秩先验约束对复原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抑制。然后,采用降噪后的中间复原图像估计模糊核,得到更好质量的模糊核估计。迭代上述两个操作获得最终可靠的模糊核估计。最后,根据所估计的模糊核,通过非盲去卷积方法复原出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上优于已有的代表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去卷积 最大后验估计 噪声模糊图像 低秩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光谱仿真中的建筑物间辐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波 赵怀慈 花海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22-3227,共6页
为了对建筑物间相互辐射影响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为多光谱仿真方法和ATR算法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建筑物间相互辐射影响的计算模型。当存在太阳直接辐射时,建筑物相互间的辐射影响在... 为了对建筑物间相互辐射影响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为多光谱仿真方法和ATR算法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建筑物间相互辐射影响的计算模型。当存在太阳直接辐射时,建筑物相互间的辐射影响在3~5μm波段可以忽略不计,而在8~12μm波段相互影响明显,不能被忽略。建立了有两个冷却塔的虚拟场景,选取了8、9、10、11、12μm为研究波长,针对冷却塔间的相互辐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其中8、9、10μm三个波长的相互辐射影响较大,超过了总体辐射能量的10%,而11μm和12μm相对较小。对冷却塔间的辐射影响进行了场景仿真,仿真结果体现了不同波长的辐射影响随辐射距离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仿真 辐射影响 A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级安全的RFID电能计量封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振柳 李丰鹏 郑安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4-310,共7页
智能计量封印在电力智能计量设备自动化检定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同传统的铅封及二维码封印相比较,基于RFID的计量封印能提供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好。设计了RFID电能计量封印的数据格式,使用SM7算法芯片实现了一种轻量... 智能计量封印在电力智能计量设备自动化检定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同传统的铅封及二维码封印相比较,基于RFID的计量封印能提供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安全性更好。设计了RFID电能计量封印的数据格式,使用SM7算法芯片实现了一种轻量级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认证过程中流加密的密钥随机产生,只使用对称加密运算,加密认证计算量小,认证过程速度快,适合于低成本的RFID。这种新型RFID电能计量封印方便实现远程电能数据采集,能够提供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保护功能,具备很好的防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封印 安全协议 射频识别 数据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遮挡级别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代钦 石祥滨 +2 位作者 乔建忠 刘芳 张德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针对单目静态图像中姿态估计方法易受遮挡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部位遮挡级别的可形变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定义遮挡级别为人体部位的被遮挡程度,其通过计算部位遮挡比例和部位方向获得;然后根据遮挡级别为每个部位建立对应级别的部位检测器... 针对单目静态图像中姿态估计方法易受遮挡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部位遮挡级别的可形变姿态估计方法.首先定义遮挡级别为人体部位的被遮挡程度,其通过计算部位遮挡比例和部位方向获得;然后根据遮挡级别为每个部位建立对应级别的部位检测器,并给出基于遮挡级别的部位间形变模型;最后依据以上2个模型的总体匹配得分,获得最合理的人体姿态.在标准数据集IP和LS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姿态估计的整体准确率,特别是减少了有遮挡情况下的部位误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遮挡级别 人体部位 可形变部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显著性分割与目标检测的形变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祥滨 张健 +2 位作者 代钦 张德园 张利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5-653,共9页
在跟踪形变目标时,为了克服采用颜色特征分割和学习目标模型而产生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分割与目标检测的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图流形排序方法对超像素进行显著性分割来获得显著、高质量的目标像素,并使用这些像素的颜色和... 在跟踪形变目标时,为了克服采用颜色特征分割和学习目标模型而产生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分割与目标检测的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图流形排序方法对超像素进行显著性分割来获得显著、高质量的目标像素,并使用这些像素的颜色和梯度量化值及其与目标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表示目标模型,通过目标模型检测目标中心位置实现跟踪;以全局颜色特征作为漂移约束条件,对由目标持续形变而产生的中心位置漂移进行修正;在跟踪过程中,将跟踪结果作为正样本对显著分割和全局颜色特征进行约束,依据显著分割结果更新目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形变目标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目标 颜色显著性 漂移约束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综合仿真试验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振柳 郑安刚 邹和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1226,共6页
分析比较了现有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仿真模型,指出各自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以往主要针对局部对象进行安全仿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电力二次系统整体安全防护需求,综合运用8种仿真技术和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4个仿真层次,17个种类仿真试... 分析比较了现有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仿真模型,指出各自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以往主要针对局部对象进行安全仿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电力二次系统整体安全防护需求,综合运用8种仿真技术和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4个仿真层次,17个种类仿真试验的信息安全综合仿真试验床,实现针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大型、分布式、联动式的综合信息安全仿真。使用证明,试验床能够为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多方位的仿真测试和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二次系统 仿真 安全防护 试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光谱图像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波 赵怀慈 花海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72-1976,共5页
针对光电武器研制过程中多光谱图像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维立体场景生成红外多光谱仿真图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三维场景任意角度的红外仿真图像,并形成特定波长范围的数据立方体。在3~5μm范围内对特定目标进行了仿... 针对光电武器研制过程中多光谱图像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维立体场景生成红外多光谱仿真图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生成三维场景任意角度的红外仿真图像,并形成特定波长范围的数据立方体。在3~5μm范围内对特定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以0.005μm为步长生成了包含401张红外图像的数据立方体。为体现反射光的方向特性,推导了一种基于Phong模型的BRDF模型,并应用于对方向性较强的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在红外波段的计算,并在3~5um范围生成了具有方向特性的红外仿真图像立方体。一系列实验数据表明,该仿真方法可快速生成红外多光谱图像数据立方体,而BRDF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反射的方向特性,提高了仿真图像的逼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仿真 数据立方体 PHONG模型 BR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图像中超像素人体姿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钦 石祥滨 +1 位作者 乔建忠 刘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4-2328,共5页
基于可形变部位模型方法,在单目静态图像的姿态估计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它通过描述部位表观和部位间关联来表示人体姿态.但由于在人体部位表观特征匹配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受到背景的干扰,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有效地完成部位匹... 基于可形变部位模型方法,在单目静态图像的姿态估计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它通过描述部位表观和部位间关联来表示人体姿态.但由于在人体部位表观特征匹配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尤其是受到背景的干扰,检测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有效地完成部位匹配,提出基于超像素的姿态估计算法,综合考虑了图像的底层特征和中层特征,根据中层特征-超像素位置完成部位的搜索,使用底层特征-梯度直方图完成部位匹配.首先完成了图像的超像素分割,将相似度相近的相邻像素整合为一个图像块;然后以超像素为单位完成人体部位的搜索,降低背景对部位识别的影响;最后根据可形变部位模型完成人体部位匹配和识别.在数据集IP和LS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超像素的姿态估计算法较好地将人体部位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提高了姿态估计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超像素 部位识别 可形变部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需求的第四方物流路径问题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妍 黄敏 +2 位作者 张欣 任娜 祝世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2-1665,共4页
针对部分第四方物流企业客户群体不固定,缺少对客户需求信息长期积累的现象,提出了考虑模糊需求的第四方物流路径问题。在分析模糊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仿真的混合遗传算法... 针对部分第四方物流企业客户群体不固定,缺少对客户需求信息长期积累的现象,提出了考虑模糊需求的第四方物流路径问题。在分析模糊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仿真的混合遗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当需求不确定时,决策者主观偏好对问题的总体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 路径问题 模糊需求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网中连续反向k近邻查询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秉亮 崔晓玉 刘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95-2401,共7页
现存的反向k近邻查询方案中,比较高效地研究大多集中在欧式空间,对于路网中的反向k近邻查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考虑路网中移动查询点和移动数据对象的移动性,选用PMR四叉树来索引路网,基于安全区的概念提出一种反向k近邻(Rk... 现存的反向k近邻查询方案中,比较高效地研究大多集中在欧式空间,对于路网中的反向k近邻查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考虑路网中移动查询点和移动数据对象的移动性,选用PMR四叉树来索引路网,基于安全区的概念提出一种反向k近邻(RkNN)查询算法,通过监控查询点和移动对象的安全区来处理路网更新。基于"初始化-维护更新"框架,采用Dijkstra搜索策略,设置验证监控区域来判定候选对象解的真假性。为了减少网络搜寻的工作量,提出了一系列剪枝规则来削减搜索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路网中k值不固定的连续RkNN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 移动性 连续反向k近邻(RkNN) 安全区 PMR四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模糊图像盲目反降晰的模糊核准确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士洁 赵怀慈 +1 位作者 郝明国 李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3-820,共8页
针对大多数先进的单幅图像盲目反降晰技术在噪声无法忽略时,仍不能很好地处理模糊核估计质量退化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图像显著结构从单幅噪声模糊图像中准确估计模糊核的方法.首先通过降噪预处理对图像噪声进行抑制,利用基于全总变... 针对大多数先进的单幅图像盲目反降晰技术在噪声无法忽略时,仍不能很好地处理模糊核估计质量退化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图像显著结构从单幅噪声模糊图像中准确估计模糊核的方法.首先通过降噪预处理对图像噪声进行抑制,利用基于全总变分模型的方法提取模糊图像的显著结构,进而运用梯度选择方法移除不利于模糊核估计的显著边缘,提高模糊核估计的鲁棒性;然后采取两阶段模糊核估计策略,运用基于图像显著结构模糊核估计方法和迭代支持域检测技术实现模糊核的准确估计;最后通过稀疏先验约束的非盲目图像解卷积方法完成最终的图像恢复.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合成和真实图像上都能更准确地估计出噪声模糊图像的模糊核,获得更好的复原图像质量,可有效地处理图像反降晰对图像噪声敏感问题,实现了噪声模糊图像模糊核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目图像反降晰 噪声模糊图像 显著结构 图像边缘 模糊核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AM:基于双流时空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的动作识别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祥滨 李怡颖 +1 位作者 刘芳 代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5-1239,1276,共6页
针对双流法进行视频动作识别时忽略特征通道间的相互联系、特征存在大量冗余的时空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时空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的动作识别模型T-STAM,实现了对视频关键时空信息的充分利用。首先,将通道注意力机制引入到双流基... 针对双流法进行视频动作识别时忽略特征通道间的相互联系、特征存在大量冗余的时空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时空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的动作识别模型T-STAM,实现了对视频关键时空信息的充分利用。首先,将通道注意力机制引入到双流基础网络中,通过对特征通道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来校准通道信息,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提出一种基于CNN的时间注意力模型,使用较少的参数学习每帧的注意力得分,重点关注运动幅度明显的帧。同时提出一种多空间注意力模型,从不同角度计算每帧中各个位置的注意力得分,提取多个运动显著区域,并且对时空特征进行融合进一步增强视频的特征表示。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到分类网络,按不同权重融合两流输出得到动作识别结果。在数据集HMDB51和UCF101上的实验结果表明T-STAM能有效地识别视频中的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双流 通道信息 时空注意力 运动显著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上下文的行为理解研究
18
作者 石祥滨 赵颖珺 +1 位作者 代钦 张德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39-2943,共5页
行为理解中行为序列的帧与帧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行为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动作序列帧间时空上下文特征的方法,采用融合了时空上下文特征与动作局部特征的行为特征进行行为理解。提... 行为理解中行为序列的帧与帧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行为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动作序列帧间时空上下文特征的方法,采用融合了时空上下文特征与动作局部特征的行为特征进行行为理解。提取动作的时空兴趣点,将它们所确定的最小外接圆作为运动区域。计算两个运动区域的中心点在空间上的距离和时间上的角度变化信息作为时空上下文特征。融合提取到的时空上下文特征和局部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行为分类识别。实验证明,采用融合了时空上下文信息的特征,对动作进行分类时正确率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理解 时空上下文 时空兴趣点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票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楠 陈荣 郭世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3,共10页
社会选择理论是研究如何表达和聚合个体选择的一门学问。而社会选择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产生了称为计算社会选择的交叉学科,该学科成为社会计算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人工智能、经济和计算性理论领域引起了轰动。其一方面引入了复杂... 社会选择理论是研究如何表达和聚合个体选择的一门学问。而社会选择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产生了称为计算社会选择的交叉学科,该学科成为社会计算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人工智能、经济和计算性理论领域引起了轰动。其一方面引入了复杂性分析和算法设计等计算机学科中常用的技术来对社会选择机制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通过引入社会选择理论中的概念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中有着成功的应用。投票理论是计算社会选择中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首先介绍常见的投票方法以及投票理论的形式化框架;再对投票理论中所关心的操纵问题做分析;然后介绍在组合域上的投票;最后对其他相关问题作简要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选择 投票理论 不可能定理 操纵 组合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272
20
作者 蔡维德 郁莲 +2 位作者 王荣 刘娜 邓恩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4-1487,共14页
从区块链的技术层面及应用层面分析其特征,并给出区块链的分类.挖掘区块链的设计需求,针对区块链的一致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及区块链建模进行研究,提出了账户区块链(account blockchain,简称... 从区块链的技术层面及应用层面分析其特征,并给出区块链的分类.挖掘区块链的设计需求,针对区块链的一致性和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块链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及区块链建模进行研究,提出了账户区块链(account blockchain,简称ABC)和交易区块链(trading blockchain,简称TBC)的双链设计模型.对智能合约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链上代码并行执行模型应用原则.最后,对区块链应用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ABC/TBC 链上代码 区块链应用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