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思考——以沈阳工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
丁春福
杨乃坤
韩影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34
|
|
|
2
|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助推沈阳乡村绿色振兴 |
王自若
刘冬雪
|
《黑龙江粮食》
|
2024 |
0 |
|
|
3
|
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
高健
秦龙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4
|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视域下的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 |
卢霄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5
|
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途径分析——评《对话马克思:与青少年同行》 |
陈东健
曹旭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6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
逄红梅
侯广文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
7
|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
英明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8
|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
逄红梅
黄宏军
张美超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6 |
1
|
|
|
9
|
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
徐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0
|
乡村振兴视域下促进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对策研究 |
丁春福
姜雨晴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
11
|
论新时代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逻辑进路 |
丁春福
卢日娜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12
|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
英明
田鹏颖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三重逻辑 |
逄红梅
姜雨晴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6
|
|
|
14
|
新时代英雄观融入思政课的交互价值和方法理路 |
英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5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研究 |
刘凌峰
魏春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0 |
|
|
16
|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 |
刘童
贾德辉
|
《农村实用技术》
|
2024 |
0 |
|
|
17
|
现行推免制度下“双非”院校招生困境与应对策略 |
逄红梅
刘宝哲
黄宏军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8
|
|
|
18
|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成长轨迹及启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 |
逄红梅
黄宏军
高健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9
|
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 |
翟波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
2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
韩越
丁春福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