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8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创新型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崔皆凡 刘晓明 孟奇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17,共4页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髓所在。通过聘请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导师;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集中与分散式...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髓所在。通过聘请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导师;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集中与分散式相结合的企业培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能力大赛,探索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工程实践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叶片覆冰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作霞 张玥 +1 位作者 郭珊珊 张超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1-667,共7页
针对风电机组叶片覆冰影响机组运行安全和降低发电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叶片覆冰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计算实际机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数据的特... 针对风电机组叶片覆冰影响机组运行安全和降低发电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叶片覆冰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计算实际机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数据的特征权重,筛除冗余特征变量,降低诊断模型的复杂度、减少诊断时间;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筛选后SCADA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建立叶片覆冰诊断分类模型;最后,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对诊断模型中的超参数寻优,提高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叶片覆冰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相比于长短期记忆网络、K近邻算法等分类模型诊断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叶片覆冰 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疲劳载荷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东 李清 +2 位作者 付德义 刘颖明 王若瑾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7,共8页
在役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的疲劳载荷一般基于关键部位应力测量,通过雨流计数法计算进行量化,该过程耗时长、成本高。针对在役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中传统疲劳载荷量化模型偏差较大的问题,在风电机组状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在役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的疲劳载荷一般基于关键部位应力测量,通过雨流计数法计算进行量化,该过程耗时长、成本高。针对在役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中传统疲劳载荷量化模型偏差较大的问题,在风电机组状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NN-BiLSTM)的传动系统疲劳载荷预测模型。首先,以基于额定风速及以上工况OpenFAST的仿真数据构建疲劳载荷特征数据库,并进行训练和测试。然后,将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利用相关评价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与长短期记忆和深度神经网络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证明了CNN-BiLSTM载荷预测模型能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传动系统载荷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载荷 风电机组 LSTM 载荷预测 CNN-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动态功能状态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宁 武中立 +2 位作者 李相俊 高磊 马广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0-2219,I0014,共11页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大、单体筛选复杂、重组后动态特性差异大以及寿命损耗加剧等问题,该文考虑电池模组的功能状态(state of function,SOF)特性,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通过电压、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大、单体筛选复杂、重组后动态特性差异大以及寿命损耗加剧等问题,该文考虑电池模组的功能状态(state of function,SOF)特性,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退役电池模组筛选方法。首先,通过电压、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及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等参量表征SOF特性,估计梯次利用过程中SOF动态安全裕度;其次,搭建耦合物理模型、信息流及数字孪生映射体的电池模组筛选架构,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电池数据缺失及偏移预测方法,优化退役动力电池模组表征SOF的多性能参量;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对综合考虑SOH及SOF特性的退役电池模组进行聚类筛选。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筛选方法可以提高退役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并延长梯次利用过程中电池的运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模组筛选 数字孪生 功能状态动态特性 生成对抗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综述
5
作者 金石 孙鹏 +1 位作者 王博 刘光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85,共25页
在电动飞机、新能源汽车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保证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围绕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展开综述。根据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技术的研究成果,将电机系统故障分为电路故障和非电路故障。重... 在电动飞机、新能源汽车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保证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围绕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展开综述。根据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技术的研究成果,将电机系统故障分为电路故障和非电路故障。重点针对电路故障下的容错策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针对绕组故障和功率器件故障的电机和变换电路容错拓扑结构以及基于不同坐标系的容错控制策略。在电机容错拓扑方面,梳理针对绕组故障的多种冗余方案,如采用完全余度电机拓扑、不同形式的双绕组电机拓扑以及多绕组电机拓扑。在变换电路容错拓扑方面,详细阐述基于含中性点的三相桥式容错拓扑、基于开绕组的容错拓扑、集成模块化容错拓扑、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等技术。这些采取不同拓扑结构和冗余方式的容错设计,为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在控制策略层面,依据不同坐标系进行分类,包括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αβz1z2z3坐标系、dq坐标系和矢量空间解耦坐标系的容错策略。这些容错控制策略分别从转矩守恒和铜耗优化角度出发,致力于在故障发生时保证电机的持续稳定运行。最后,根据所论述的各种容错拓扑设计和容错控制策略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提高电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故障 功率器件故障 容错拓扑设计 容错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6
作者 井艳军 李霁玲 +3 位作者 王海鑫 杨俊友 陈哲 董鹤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605,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 综合能源系统(IES)机组的变工况特性导致求解结果存在误差。提出一种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与碳-绿证交易机制的IES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基于能量枢纽(EH)模型,构建考虑机组变工况特性的混合能源枢纽(HEH)模型,描述IES的多能耦合关系,提高不同工况下IES的建模精度。引入碳-绿证交易机制,有效耦合碳市场与绿证市场。同时,考虑经济性与低碳性,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文构建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仅考虑变工况特性方案,该文所提碳-绿证交易机制下,系统总运行成本降低了11.87%,有效实现了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换效率 碳交易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绿证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系统动态稳定性及源网振荡分析
7
作者 徐建源 白恩铭 +2 位作者 钟建英 林莘 王超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4-2747,共14页
海上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以跟网型为主,弱交流系统与海上风电在控制时间尺度上的交互易引发宽频域振荡。为了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动态稳定性及其振荡特性,以国内海上风电场实际运行参数为参考,建立海上风电场的统一幅相模型;运用模态... 海上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以跟网型为主,弱交流系统与海上风电在控制时间尺度上的交互易引发宽频域振荡。为了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动态稳定性及其振荡特性,以国内海上风电场实际运行参数为参考,建立海上风电场的统一幅相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法求解其弱阻尼模态及参与因子,探究弱交流系统下轴系扭振频段对海上风电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交流海缆特性及锁相环带宽对源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求解不同海上风电场容量下源网阻尼特性差异,进而探究风场运行功率及控制方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交流系统是引起海上风电场弱阻尼的主要因素,而锁相环带宽的选择是改善振荡特性的关键,在定功率控制下系统呈现出的阻尼相对较弱,弱电网下源网相互作用关系增强。分析结果可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源网振荡 幅相建模 弱交流系统 阻尼特性 耦合机理 海底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风-光-储-氢混合电厂配置策略研究
8
作者 孙浩 邢作霞 +3 位作者 吴维宁 李明奇 朱志 王高涵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1-2812,共12页
新能源发电正经历从保护性并网模式迈向电力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型。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难以独立有效地参与电力市场竞争。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场站的风-光-储-氢混合电厂模型,旨在稳定供应电力、参与电力... 新能源发电正经历从保护性并网模式迈向电力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型。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难以独立有效地参与电力市场竞争。为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场站的风-光-储-氢混合电厂模型,旨在稳定供应电力、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满足氢能负荷需求。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以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ROE)最大化为原则,结合中长期与现货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外层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寻求最优配置策略,计算ROE作为适应度数值,内层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具体运行策略。同时,引入电解槽产生氢气的二次多项式约束,并将其松弛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问题,形成混合电厂的优化配置方案。案例仿真结果显示,优化配置方案的ROE可达0.32,通过制氢效率特性的进一步优化运行,ROE可提升至0.35,实现了电能与氢能的有效融合,显著增强了新能源发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新能源发电 氢储能 电化学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H∞预见重复控制
9
作者 孙宜标 张锐 王丽梅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57-1967,共11页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应用在周期性高精度位置伺服时,容易受到以周期性端部效应推力波动和参数摄动为主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H∞预见重复控制的方法.首先在前馈补偿环节中引入...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应用在周期性高精度位置伺服时,容易受到以周期性端部效应推力波动和参数摄动为主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H∞预见重复控制的方法.首先在前馈补偿环节中引入预见补偿器和误差补偿项,用于减小重复控制器在第1个控制周期内正反馈延迟环节不作用引起的跟踪误差;然后基于滑模观测器设计了等价输入干扰(SMO-RCEID)补偿器对PMLSM的端部效应推力波动以及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进行补偿;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导出二维连续/离散混合模型描述的H∞预见重复控制系统和SMO-RCEID补偿器稳定的条件,并且求解出系统的控制器增益和观测器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预见控制 重复控制 等价输入干扰 线性矩阵不等式 二维连续/离散混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纹识别的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监测
10
作者 丁惜瀛 付直刚 马少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在传统永磁电机故障监测领域,接触式信号虽被广泛使用,但通常只能反映电机的单一运行状态且信息量不足,难以识别永磁同步电机的全面运行状态。为丰富信息量,需要额外增加传感器,但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还提高了实际应用难... 【目的】在传统永磁电机故障监测领域,接触式信号虽被广泛使用,但通常只能反映电机的单一运行状态且信息量不足,难以识别永磁同步电机的全面运行状态。为丰富信息量,需要额外增加传感器,但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还提高了实际应用难度。因此,提高永磁电机状态监测的精度与便捷性成为重要的研究目标。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信号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永磁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音频信号包含了丰富的状态信息,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相较于接触式信号,音频信号能实时反映由故障引起的电机振动、噪声等特征,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然而这类信号易受环境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质量差、特征信息不清晰,不利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状态监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永磁同步电机深度学习模型,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高效地监测和诊断电机运行状态。【方法】采用小波去噪算法减少噪声干扰,提升信号质量,进而提升信噪比,确保模型能够更清晰地提取梅尔谱特征,为故障识别和分类奠定基础。然而,直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梅尔谱特征可能会削弱特征间的关联性,影响故障识别的精度。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通过加权增强特征的空间位置相关性,使模型关注最关键的部分,提高特征提取的有效性。为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对梅尔谱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AAM-softmax损失函数。该函数通过强化类间约束,提高模型在不同类别之间的区分能力,进而提升识别精度和泛化能力并优化训练过程,使模型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结果】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出色,能够准确识别电机的不同运行状态,并在测试集上展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证实,基于深度学习的声纹识别方法能够有效监测永磁电机的多种运行状态,准确度较高且实用性较强。【结论】基于声纹识别的永磁同步电机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并提取关键特征。通过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和AAM-softmax损失函数,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识别精度和泛化能力。该模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广泛应用于永磁电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推动电机智能化维护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监测 声纹识别 小波去噪 损失函数 空间注意力机制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变槽口宽度削弱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齿槽转矩
11
作者 王超 彭兵 甄东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齿槽转矩不仅会增加电机的转矩波动和振动噪声,还会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径向变槽口宽度的定子铁心来削弱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该方法将定子铁心沿径向分为多层,通过改变定子槽口宽度来改变每层齿槽转矩的幅值和相... 齿槽转矩不仅会增加电机的转矩波动和振动噪声,还会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径向变槽口宽度的定子铁心来削弱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该方法将定子铁心沿径向分为多层,通过改变定子槽口宽度来改变每层齿槽转矩的幅值和相位,令层间齿槽转矩相位相反或幅值最小来削弱总的齿槽转矩。基于所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径向槽口宽度分布特点对齿槽转矩的影响,并总结了规律,为削弱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齿槽转矩提供参考。采用该方法对一台10极12槽轴向磁通永磁电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齿槽转矩峰峰值由636.16 mN·m降到55.80 mN·m,降低了91.23%,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通电机 永磁电机 齿槽转矩 转矩波动 径向变槽口宽度 分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邢作霞 丑佳明 +3 位作者 郭珊珊 陈明阳 陈亮 刘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研究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模型,该模型(CNN-LSTM-SA)的超参数通过PSO-GWO优化算法优化,然后对测风数据进行插补。首先选取待插补高度下的两个相邻高度的测风数据、中尺度数据及待插补高度其他时间段的风速数据,建... 研究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模型,该模型(CNN-LSTM-SA)的超参数通过PSO-GWO优化算法优化,然后对测风数据进行插补。首先选取待插补高度下的两个相邻高度的测风数据、中尺度数据及待插补高度其他时间段的风速数据,建立一个“3种特征1个目标数据”的回归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其目标插补数据进行预测以达到插补的目的。以辽宁某风电场的测风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为0.0021、发电量为1143732 kWh,均优于工程中常用方法的插补结果,对工程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资源评估 插补 神经网络 优化算法 超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13
作者 刘洋 祝安 +2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宋明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明,采用冷热电气协同、源网荷储集群联控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园区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隙度量和模糊控制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变权重多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14
作者 刘颖明 马振洪 +2 位作者 王晓东 焦一飞 李长川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197,共9页
该文以NREL5MW半潜漂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和动力学分析构建非线性模型,采用在线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不同工况下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采用间隙度量理论简化线性模型数量,并与FAST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 该文以NREL5MW半潜漂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和动力学分析构建非线性模型,采用在线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不同工况下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采用间隙度量理论简化线性模型数量,并与FAST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权重的多模型预测(Fuzzy-MPC)变桨控制器,引入卡尔曼滤波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量的估计,以减少功率波动和塔筒位移为目标函数,为提高控制器对不同工况的跟踪能力,采用模糊控制在线优化MPC目标函数权重系数,以实现其自适应控制。通过与FAST和定权重MPC控制器对比验证所设计控制器在平缓功率、减少塔筒位移和稳定机组姿态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模型预测控制 模糊控制 间隙度量 线性变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塑壳断路器开断时的飞弧现象以及抑制措施
15
作者 李静 高万瑞 +2 位作者 段薇 刘树鑫 于龙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6329-6341,共13页
直流塑壳断路器广泛应用于直流配电网中,随着开断容量的提升,大电流开断下的飞弧现象时有发生,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隐患。该文通过实验研究恒定驱弧磁场作用下塑壳断路器在不同开断电流下的电弧运动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捕捉到大电... 直流塑壳断路器广泛应用于直流配电网中,随着开断容量的提升,大电流开断下的飞弧现象时有发生,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隐患。该文通过实验研究恒定驱弧磁场作用下塑壳断路器在不同开断电流下的电弧运动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捕捉到大电流开断过程中的飞弧现象。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阿基米德力(浮力)的改进电弧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对飞弧现象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在塑壳断路器灭弧室中,高温电弧导致跑弧道拐角处产生反向气流涡旋将抑制弧柱向上运动,高能量电弧所受浮力无法充分发挥,导致上半部电弧无法进入栅片,栅片利用率低,下半部电弧由于能量较大,进入栅片后飞出,造成飞弧现象;另外由于大能量电弧所受洛伦兹力较大,电弧被切割后与栅片进行热量交换时间短暂,无法及时散热,运行至栅片尾部的电弧仍具有较高能量,易飞出栅片产生飞弧现象。根据仿真结果,采用双出气口结构灭弧室,改变气流场分布,减小了气流漩涡,充分发挥大能量电弧浮力作用,提高栅片的利用率;采用改进绝缘产气栅片,限制弧根的运动速度,增加灭弧室内栅片与电弧的热交换时间,减小飞弧能量。通过实验与仿真对改进灭弧室进行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对两种抑制措施进行结构优化,得到两种改进结构下的最优解。结果表明,两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飞弧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电弧的开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塑壳断路器 飞弧 阿基米德力 改进MHD模型 飞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电容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稳态性能
16
作者 赵国新 崔效源 +2 位作者 白浩男 陈德志 张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称分量法,分析新型单相运行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研究该接法电机稳态运行时性能的计算方法;然后将双电容连接方法应用在一台550 W三相感应电机(Y2-801-4)上,计算出该电机单相运行时的性能,研究不同电容值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并且利用有限元法对电机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电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新型接法的单相运行感应电机的效率和额定功率等性能参数与三相对称运行时接近,功率因数则优于同功率的三相感应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感应电机 单相运行 对称分量法 稳态性能 单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优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17
作者 刘洋 宋明达 +3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祝安 李旗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8,111,共6页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平台支持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设备及负荷参数,对比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消纳效果,并通过动态曲线直观展示与分析结果。该平台既支持教师课堂演示,也适用学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消纳优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GRU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
18
作者 邢作霞 马岩溪 +2 位作者 郭珊珊 陈明阳 罗世茂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2,共9页
为实现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的早期捕获,提高故障预警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WOA-GRU模型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通过箱线图剔除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离群数据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高维SCADA数据中提取出与风电机组发电机温... 为实现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的早期捕获,提高故障预警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WOA-GRU模型的风电机组发电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通过箱线图剔除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离群数据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高维SCADA数据中提取出与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关联度高的特征参量作为模型输入;其次,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超参数组寻优,将获得的最优参数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风电机组发电机温度,并通过自适应阈值算法设定报警阈值,据此对风电机组发电机进行故障预警;最后,以国内某风电场风电机组SCADA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将WOA-GRU与BP、ELM、RF、GRU、LST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OA-GRU模型比其他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能够更精确地捕获风电机组发电机早期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发电机 SCADA数据 鲸鱼优化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PM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9
作者 赵希梅 王海朋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8,73,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采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时存在稳态电流脉动大及电机参数失配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在DSVM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电压矢量的方式来减小稳态电流...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采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时存在稳态电流脉动大及电机参数失配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在DSVM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电压矢量的方式来减小稳态电流脉动,同时鉴于DSVM可能带来的计算量问题,利用估计最优电压矢量位置来减小计算负担,此外采用一种双周期的电压排列顺序来固定开关频率;其次,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参数失配问题,采用滑模扰动观测器将系统参数失配造成的扰动补偿到电流预测模块,使得在电机参数失配的条件下也能获取准确的电流预测值,从而选取最优电压矢量;最后,通过DSVM和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同时增强了系统参数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模型预测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参数失配 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能量路由器研究综述
20
作者 孙秋野 邢荣达 +1 位作者 沈千翔 孙振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共11页
在能源互联网中,能量路由器(ERs)是实现多端口能量转换和能量流主动调控的核心组件之一.本文将ERs分为3类:电能路由器、信息能量路由器和多能能量路由器.根据类别间的差异,将ER的研究划分为4个层面:电力变换,侧重多端口的电力变换拓扑... 在能源互联网中,能量路由器(ERs)是实现多端口能量转换和能量流主动调控的核心组件之一.本文将ERs分为3类:电能路由器、信息能量路由器和多能能量路由器.根据类别间的差异,将ER的研究划分为4个层面:电力变换,侧重多端口的电力变换拓扑与控制;能量路由控制,主要关注端口间功率流的调控;信息处理与优化控制,强调信息的获取、传输并据其优化能量的流动;多能协调,以多能综合利用为主要目标.以4个层面研究为基础,探讨了ER的拓扑、控制、通信和多能优化等技术,以及不同层面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路由器(ER) 电力变换 能量路由控制 信息处理 多能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