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刘长军 吴小翠 +2 位作者 张昊 杜禧悦 邹婷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光丝间距、热源引导模式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池稳定性的影响;②复合焊接接头,通过研究其形貌特征揭示气孔、裂纹等缺陷的成因及优化策略;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主要分析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及热影响区软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焊丝合金化方法可成功实现Mg等合金元素的过渡,可热处理的铝合金通过热处理实现时效强化,能显著提升焊缝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后续研究可通过多尺度数值模拟,解析激光⁃电弧动态耦合机制、熔滴过渡与匙孔稳定性的交互作用,优化工艺参数以抑制焊接气孔缺陷,突破速度⁃质量协同提升的技术瓶颈。本文可为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中国知网数据库 铝合金 激光焊接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复合焊接 显微硬度 能量配比 焊接缺陷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多金属氧化物杂化炭膜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2
作者 陆新元 庄殿铮 +3 位作者 张兵 江园 王同华 宋恩军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以聚酰亚胺为前驱体,Cu-Zn-Al多金属氧化物(CZA)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过程制备了气体分离杂化炭膜.分别采用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氮吸附等技术对前驱体热稳定性、炭膜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与形貌、掺杂... 以聚酰亚胺为前驱体,Cu-Zn-Al多金属氧化物(CZA)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过程制备了气体分离杂化炭膜.分别采用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氮吸附等技术对前驱体热稳定性、炭膜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与形貌、掺杂剂分布及孔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ZA含量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ZA一定程度影响了前驱体热稳定性并使炭膜微观结构趋于致密;改变CZA用量能有效调控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当CZA掺杂质量分数为0.1%时,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分离性能最佳,H_(2)与O_(2)渗透系数分别达到3746.15与610.15 Barrer, H_(2)/N_(2)与O_(2)/N_(2)的选择性分别为42.8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掺杂剂 炭膜 气体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石墨阳极电化学行为
3
作者 黄义鹏 闵定伟 +1 位作者 杨凤丽 陈功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55,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石墨阳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究氧化铝质量分数和阳极钝化电位的关系,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恒流电解后的阳极表面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电化学反应中间产物类型,探究铝电解中非阳极效应阶段的全氟化碳(简称PFC,主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石墨阳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究氧化铝质量分数和阳极钝化电位的关系,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恒流电解后的阳极表面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电化学反应中间产物类型,探究铝电解中非阳极效应阶段的全氟化碳(简称PFC,主要包括CF_(4)和C_(2)F_(6))排放机制.结果表明:当氧化铝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3%时,阳极钝化电位从2.4 V(vs. Pt)增加到3.5 V(vs. Pt),这表明氧化铝质量分数对阳极钝化具有显著影响;在所研究的氧化铝质量分数范围内(0~3%),电解后的石墨阳极表面均存在不同结构的C—F键和CFx基团,但当氧化铝质量分数较大(3%Al_(2)O_(3))时,未发现电化学活性低的C—F共价键,而C—O键占比(原子数分数)达到51.07%,这表明氧化铝质量分数对非阳极效应阶段的PFC排放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非阳极效应 PFC C—F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兴冶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科院校中举办高职教育,如何突出高职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以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科院校中举办高职教育,如何突出高职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以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以期为本科院校的高职教学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 高职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硝酸从失效含银废催化剂中浸出银及其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贾露薇 朱小平 +2 位作者 常佳仟 沈畅 吴广明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研究了采用HNO_(3)+H_(2)O_(2)浸出体系从含银废催化剂中浸出银,利用液-固相反应的收缩核模型分析了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浸出温度和硝酸浓度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浓度1.1 mol/L、浸出温度50℃、搅拌速度300 r/min、n(H_(2)O_... 研究了采用HNO_(3)+H_(2)O_(2)浸出体系从含银废催化剂中浸出银,利用液-固相反应的收缩核模型分析了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浸出温度和硝酸浓度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浓度1.1 mol/L、浸出温度50℃、搅拌速度300 r/min、n(H_(2)O_(2))∶n(Ag)=1.5∶1、浸出时间5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1 g最佳条件下,银浸出率达94.18%;浸出受内扩散模型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45 kJ/mol,氢离子反应级数为1.131。该法可为含银废催化剂高效资源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银废催化剂 硝酸 浸出 动力学 活化能 反应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颗粒附近空化泡的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杨涵硕 王德喜 +3 位作者 陈功 杨亚丽 姜久闯 于红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空化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空化的产生出现在多个领域,包括材料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早期空化研究是为了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细胞功能下降、岩石破裂、水力机械的材料空蚀损坏和动力性能恶化等。然而人们逐渐发... 【目的】空化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空化的产生出现在多个领域,包括材料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早期空化研究是为了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细胞功能下降、岩石破裂、水力机械的材料空蚀损坏和动力性能恶化等。然而人们逐渐发现空化在多个领域中具有积极应用,比如强化材料、促进化学反应合成、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研究空化泡在近壁面附近的溃灭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空化泡溃灭对壁面的作用机制,从而在多领域应用中更好地利用空化效应。壁面包括凹面、凸面、锥面、不规则面等,球形颗粒表面属于凸面的一种。采用空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可以显著提高回油率,实现油泥资源化处理。空化破解油泥的机理是空化泡在油泥颗粒表面溃灭时,产生高温高压及高速射流,有利于油与固体颗粒的分离,实现油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研究球形颗粒附近空化泡溃灭的动力学行为,探究空化泡溃灭的演化过程,进而分析颗粒与空化泡之间的距离和颗粒尺寸对颗粒-空化泡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利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描述空化泡动力学行为,采用流体体积法对泡壁拓扑结构的变化进行精确界面捕捉,利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了空化泡在球形颗粒附近的溃灭过程。【结果】空化泡在球形颗粒附近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发生溃灭,其溃灭形态受到距离参数和尺寸参数的影响。空化泡坍塌瞬间会形成指向颗粒的微射流与高温高压极端环境。【结论】当球形颗粒距离空化泡距离较近时,空化泡呈现梨形坍塌;当距离较远时,空化泡呈现球形坍塌。当距离参数减小或颗粒尺寸增大时,球形颗粒边壁受到的最大压力增大;当距离参数减小或尺寸参数减小时,空化泡形成的最大射流速度增大,颗粒边壁处最大温度增大。较大尺寸颗粒附近空化泡溃灭时间更长,且受距离参数影响较大。空化泡距离越远,溃灭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空化泡 球形颗粒 流体体积法 动力学 数值模拟 射流速度 溃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及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 刘波 +2 位作者 吴小翠 杜朋鑫 杨亚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3-221,共9页
在轴向柱塞泵中,配流副是最容易出现流量脉动和磨损失效的关键部件之一。分别研究油膜润滑、结构参数和液体性质等因素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性能的影响,重点总结归纳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和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提出改善配流副性能的... 在轴向柱塞泵中,配流副是最容易出现流量脉动和磨损失效的关键部件之一。分别研究油膜润滑、结构参数和液体性质等因素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性能的影响,重点总结归纳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和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提出改善配流副性能的规律和方法。最后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流副 流量脉动 油膜润滑 结构优化 轴向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七自由度喷浆机器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欢 邓立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针对煤矿巷道喷浆机器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动作不连续、位置误差大、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巷道七自由度喷浆机器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根据喷浆机器人静止时工作臂的运动范围和喷枪沿巷道走向的喷浆长度,将巷道划分为若干... 针对煤矿巷道喷浆机器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动作不连续、位置误差大、稳定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巷道七自由度喷浆机器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方法。根据喷浆机器人静止时工作臂的运动范围和喷枪沿巷道走向的喷浆长度,将巷道划分为若干待喷截面,并规划机器人在每一截面间的移动轨迹和各截面上的工作臂运动轨迹,从而保证机器人在喷浆过程中动作连续。建立了喷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先采用三次多项式插值法对机器人移动轨迹进行规划,再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三次多项式插值生成的参考轨迹进行跟踪控制,实现机器人在巷道内精确、平稳移动。根据标准的D-H参数法建立了工作臂运动学模型,采用3-5-3分段多项式插值法对机器人在待喷截面的工作臂运动轨迹进行规划,使工作臂在喷浆过程中具有连续的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喷浆机器人移动过程中最大位置误差为0.07 m,最大方向角误差仅为0.99 rad,移动速度整体稳定,且速度发生波动后能快速回到稳定状态,满足机器人移动准确、平稳的要求;工作臂运动过程中,喷浆轨迹、关节变量变化、关节速度和加速度曲线整体连续、平滑,满足喷浆动作连续、稳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浆机器人 轨迹规划 轨迹跟踪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3-5-3分段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喜 崔玮琳 +1 位作者 洪晓 吴海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3,共8页
往复压缩机供气与需求不匹配是导致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其实现方式包括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和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可以实现对压缩气量... 往复压缩机供气与需求不匹配是导致能耗高的主要原因,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其实现方式包括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和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直线网状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系统可以实现对压缩气量的精准连续调节,本质为液压传动控制,但存在通流面积小、阻力损失大、撞击严重、执行系统复杂及故障点多等缺陷。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是一种新型气量无级调节技术,其本质为机电一体化,原理是通过伺服电机对杯状阀进行精准调控,具有通流面积大、阻力损失小、开阀无摩擦、关阀摩擦行程小及运动部件无撞击等优点。对2种调节系统的理论、结构、控制系统、能效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指出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从旋转杯状全程可控式调节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构优化、材料研制及智能系统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阀气量无级调节 直线网状阀 旋转杯状阀 部分行程顶开式调节 全程可控式调节 能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薄壁密封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崔浩文 何恩球 +2 位作者 白俊峰 张威 李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189,共7页
离心压缩机薄壁密封加工过程中存在残余应力,其对薄壁密封加工变形有显著影响且难以准确测量,导致工件加工精度不高。为提高薄壁密封加工精度从而满足大流量、高强度环境的密封要求,分析加工过程中薄壁密封的载荷施加和变形情况;以某型... 离心压缩机薄壁密封加工过程中存在残余应力,其对薄壁密封加工变形有显著影响且难以准确测量,导致工件加工精度不高。为提高薄壁密封加工精度从而满足大流量、高强度环境的密封要求,分析加工过程中薄壁密封的载荷施加和变形情况;以某型号离心压缩机铝制密封为例,利用UG软件对密封进行参数化三维建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密封在粗加工时切削力和夹紧力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并与实际变形量进行对比;假定并模拟残余内应力对密封形变的影响,在与实际形变趋势一致的条件下,利用反推法计算出假定的残余内应力。结果表明:切削和夹紧会对薄壁密封加工变形产生影响,且在加工后薄壁密封还存在残余应力释放,导致已加工面的回弹变形;密封形变受到装夹力、切削力、残余应力等的综合影响,采用反推法可量化残余应力影响,从而为控制薄壁密封加工变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密封 加工变形 离心压缩机 残余内应力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强化碳化反应制备碱式碳酸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涵硕 王德喜 +2 位作者 于红蕾 杨亚丽 姜久闯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9,共6页
为了强化微观混合和传质,提高Mg(OH)_(2)碳化率,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强化Mg(OH)_(2)与CO_(2)碳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Mg(HCO_(3))_(2),再经过热解制备碱式碳酸镁[4Mg CO_(3)·Mg(OH)_(2)·4H_(2)O],设计正交试验考察Mg(OH)_(2)碳化率... 为了强化微观混合和传质,提高Mg(OH)_(2)碳化率,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强化Mg(OH)_(2)与CO_(2)碳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Mg(HCO_(3))_(2),再经过热解制备碱式碳酸镁[4Mg CO_(3)·Mg(OH)_(2)·4H_(2)O],设计正交试验考察Mg(OH)_(2)碳化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多参数测试仪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g(OH)_(2)碳化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入射角α、CO_(2)流量q、Mg(OH)_(2)固含量s、入口压力p、喉径d_(0)、碳化时间t。在α=60°、d_(0)=4 mm、p=0.35 MPa、t=60 min、s=1.6%、q=17 L/min的工艺条件下碳化率为92.1%,比鼓泡搅拌反应器的碳化率(60.53%)高31.57%。产物4Mg CO_(3)·Mg(OH)_(2)·4H_(2)O中杂质(如Ca O、Fe)含量降低;制备的4Mg CO_(3)·Mg(OH)_(2)·4H_(2)O呈均匀片状结构,晶体厚度小于50 nm;产品结晶良好,组成相对稳定单一,所得产物的各个衍射峰峰位都与标准六方晶型的碱式碳酸镁衍射峰峰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碳化反应 碱式碳酸镁 水力空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刀盘连接螺栓载荷工况及其连接可靠性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德乐 邓立营 +3 位作者 倪志华 赵向波 杜立杰 杨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针对TBM在掘进过程中存在刀盘连接螺栓易断裂问题,文中对TBM刀盘直径与主轴承选型,以及刀盘连接螺栓连接可靠性进行研究。以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建立TBM刀盘受力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刀盘连接螺栓在4种复杂工况下所承受的载荷;其次... 针对TBM在掘进过程中存在刀盘连接螺栓易断裂问题,文中对TBM刀盘直径与主轴承选型,以及刀盘连接螺栓连接可靠性进行研究。以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建立TBM刀盘受力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刀盘连接螺栓在4种复杂工况下所承受的载荷;其次对刀盘连接螺栓的疲劳强度进行校核,为主轴承选型提供理论原则与依据;最后通过ANSYS仿真软件分别分析了刀盘连接螺栓受力模型优化前与优化后螺栓的结构强度与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螺栓受到的最大应力减小46.3%,总变形量减小8.6%。同时验证:在主轴承偏小的情况下,刀盘连接螺栓在脱困工况下最容易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刀盘连接螺栓 载荷工况 刀盘连接螺栓校核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催化剂中钯的硫酸浸出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王金姣 朱小平 +4 位作者 吴广明 薛科 范嘉乐 孟倞宇 高源徽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以失效加氢裂解催化剂为原料,利用液-固反应的核收缩模型研究硫酸-氯化钠-过氧化氢浸钯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液固比、搅拌转速、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氯离子浓度对钯浸出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及转速对浸出速率影响不大,废催... 以失效加氢裂解催化剂为原料,利用液-固反应的核收缩模型研究硫酸-氯化钠-过氧化氢浸钯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液固比、搅拌转速、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氯离子浓度对钯浸出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及转速对浸出速率影响不大,废催化剂中钯的浸出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提高反应温度、硫酸浓度、氯离子浓度均可提高钯的浸出率,并增大钯的浸出速率;采用阿伦尼乌斯公式求出反应活化能为44.8 k J·mol^(-1),3个动力学参数的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氢离子、氯离子反应级数分别为0.89、0.67。相关动力学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物料的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Al_(2)O_(3) 硫酸浸出钯 动力学 核收缩模型 活化能 反应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TBM小曲线转弯半径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王小永 邓立营 +3 位作者 杜立杰 全永威 赵向波 杨亚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7,共10页
针对V形TBM在小曲线转弯掘进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掘进精度低等问题,文中对V形TBM主机结构机理及运动学进行研究。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排水通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建立V形TBM转弯调向模型,分析了影响V形TBM最小转弯半径大小的因素;其次,对... 针对V形TBM在小曲线转弯掘进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掘进精度低等问题,文中对V形TBM主机结构机理及运动学进行研究。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排水通道工程为依托,首先通过建立V形TBM转弯调向模型,分析了影响V形TBM最小转弯半径大小的因素;其次,对φ3 530 mm的V形TBM主机进行改进设计,并基于蒙特卡洛法求解了两种推进系统下刀盘的可达工作空间;最后,通过ADAMS软件分析了TBM在直线掘进工况和小曲线转弯掘进工况下,刀盘与推进油缸之间的位移和速度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TBM直径相同时,6-SPS推进系统刀盘中心点的工作空间小于8-SPS推进系统的;6-SPS推进系统在直线段的掘进效率更高;8-SPS推进系统更适合复杂多变的小曲线转弯工况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TBM 小转弯半径 推进系统 工作空间 ADA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磨损量及其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15
作者 刘杰 邓立营 +3 位作者 倪志华 赵向波 杜立杰 杨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6,共8页
针对TBM在硬岩环境长距离掘进过程中盘形滚刀刀圈磨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两种刀圈磨损预测模型,基于磨粒磨损机理与Ewendt磨损公式建立了预测模型A与B。根据预测模型,推导出各位置刀圈的理论使用寿命。通过ANSYS模拟了双刀圈运动1 m的破... 针对TBM在硬岩环境长距离掘进过程中盘形滚刀刀圈磨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两种刀圈磨损预测模型,基于磨粒磨损机理与Ewendt磨损公式建立了预测模型A与B。根据预测模型,推导出各位置刀圈的理论使用寿命。通过ANSYS模拟了双刀圈运动1 m的破岩磨损过程。结合新疆EH引水工程刀圈磨损数据,比较了预测和实际的刀圈磨损速率、理论与实际刀圈消耗数量并引入修正系数来抵消弦磨和偏磨现象带来的预测误差。研究结果表明:预测与实际磨损速率接近,两模型对正滚刀的磨损预测都较为准确;修正后理论与实际刀圈消耗数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9%和11.2%;仿真计算刀圈磨损量与理论的平均误差均低于10%;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安装半径滚刀客观磨损情况,为滚刀刀圈磨损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TBM掘进机 磨粒磨损 滚刀寿命 预测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横向磁场对高速TIG焊缝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常云龙 杨殿臣 +1 位作者 魏来 路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2,115,共4页
增加TIG焊接速度可以提高生产率,但由此产生的电弧后拖和阳极斑点滞后使得焊缝产生咬边、驼峰等缺陷.以往常采用加大保护气体流量或增加焊接电流的办法,但焊接速度提高有限.通过加入横向磁场,研究了磁场对高速TIG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速... 增加TIG焊接速度可以提高生产率,但由此产生的电弧后拖和阳极斑点滞后使得焊缝产生咬边、驼峰等缺陷.以往常采用加大保护气体流量或增加焊接电流的办法,但焊接速度提高有限.通过加入横向磁场,研究了磁场对高速TIG奥氏体不锈钢管焊接速度、焊接电流、氩气流量的影响规律,对焊缝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扩口试验.结果表明,外加横向磁场能够使TIG焊接速度从目前的3.5 m/min提高到5.5 m/min,同时使焊接电流由95 A降低到75 A,气体流量由0.7 m3/h降低到0.5 m3/h.解决了因高速焊引起的咬边、驼峰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焊 磁场 咬边 扩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脉冲频率对TIG焊电弧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云龙 刘民军 +1 位作者 路林 高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4,共5页
为了研究电流脉冲频率对TIG焊电弧压力的影响,采用小孔探针法检测了TIG焊的电弧压力分布形式以及在不同电流脉冲频率作用下焊缝的熔深和熔宽.结果表明,TIG焊电弧压力曲线类似于正态分布曲线,电弧中心位置处的压力最大,越靠近边缘处压力... 为了研究电流脉冲频率对TIG焊电弧压力的影响,采用小孔探针法检测了TIG焊的电弧压力分布形式以及在不同电流脉冲频率作用下焊缝的熔深和熔宽.结果表明,TIG焊电弧压力曲线类似于正态分布曲线,电弧中心位置处的压力最大,越靠近边缘处压力越小.当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电流脉冲频率时,曲线会发生横向收缩和纵向伸长现象,且TIG焊电弧压力的峰值以及焊缝的熔深均增加,而熔宽减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流脉冲频率的方法来改变TIG焊的电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焊 电弧压力 电流脉冲频率 焊接速度 正态分布 高速摄像 阳极铜 小孔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AA7075铝合金DP-MIG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长军 刘政军 +2 位作者 阮祥钢 何偲倬 苏允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84,88,共5页
采用双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DP-MIG)工艺方法焊接AA7075-T651铝合金,焊接试板采用固溶处理(480℃×50 min)后水淬,再进行(80℃×24 h)+(120℃×24 h)两级人工时效热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 采用双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DP-MIG)工艺方法焊接AA7075-T651铝合金,焊接试板采用固溶处理(480℃×50 min)后水淬,再进行(80℃×24 h)+(120℃×24 h)两级人工时效热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拉伸试验以及硬度测试,研究焊后热处理(PWHT)工艺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经热处理后,晶粒由枝晶向等轴晶转变,晶界处非平衡第二相溶解,晶界变细,焊缝显微组织特性改善明显;焊接接头经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由342.5 MPa提高到490 MPa,接头强度系数为0.872,焊缝软化区硬度得到较大改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脉冲 焊后热处理 显微组织 接头强度系数 软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真空热循环下的蠕变行为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禹 李洋洋 +4 位作者 高博闻 王柏臣 于祺 刘刚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对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真空热循环处理,分别测试了真空热循环前后树脂的质损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树脂的质损率先迅速升高后趋于平缓。红外光谱基本无变化。动态力学热分析(... 对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真空热循环处理,分别测试了真空热循环前后树脂的质损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树脂的质损率先迅速升高后趋于平缓。红外光谱基本无变化。动态力学热分析(DMA)表明真空热循环初期树脂发生了后固化,循环次数超过101次后出现了明显的物理热老化。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蠕变性能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真空析气、后固化和物理热老化的综合作用。采用时间硬化模型和Kelvin模型对真空热循环处理前后试样的蠕变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时间硬化模型能有效地描述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真空热循环 质损率 动态力学热分析 时间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环境因素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禹 孙成博 +4 位作者 高博闻 王柏臣 于祺 刘刚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7-182,共6页
随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结构中的大量应用,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及损伤失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环境损伤效应作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使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 随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飞行器结构中的大量应用,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及损伤失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环境损伤效应作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使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价值。文中对近年来不同环境因素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在高温、湿热、真空热循环条件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结果与状况,以期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新型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高温 湿热 真空热循环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