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方法
1
作者 许佳璐 刘笑楠 +1 位作者 李朋超 刘振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在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不平衡、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指数积(LPOE)运动学模型的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MSFDBO)。首先建立基于LPOE模型的运动学参数辨识... 针对蜣螂优化(DBO)算法在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不平衡、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指数积(LPOE)运动学模型的多策略融合蜣螂优化算法(MSFDBO)。首先建立基于LPOE模型的运动学参数辨识模型;然后采用Piecewise混沌映射和精英反向学习策略进行种群初始化,得到分布更加均匀的种群;融入鱼鹰探索行为,提高DBO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通过随机扰动机制扩大搜索范围,减少DB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为测试算法性能,使用12个基准测试函数对MSFDBO算法的搜索性能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性能。对4台T6A-19型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进行辨识并补偿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绝对位置平均误差、均方根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85.47%、8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参数标定 蜣螂优化算法 精英反向学习 鱼鹰探索行为 随机扰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时间周期化工业机器人模型迭代寻优NURBS轨迹插补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博涵 邢燕好 +2 位作者 张佳 张华良 张建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为满足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复杂曲线运动的需求,本文提出运行时间周期化工业机器人模型迭代寻优NURBS轨迹插补算法.首先,根据轨迹最大轮廓误差和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对曲线分段.随后,提出优化回溯算法,使各子曲线段均可用S曲线加减速规划.之后... 为满足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复杂曲线运动的需求,本文提出运行时间周期化工业机器人模型迭代寻优NURBS轨迹插补算法.首先,根据轨迹最大轮廓误差和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对曲线分段.随后,提出优化回溯算法,使各子曲线段均可用S曲线加减速规划.之后,为保证机器人在进给速度极小值处不超速,将各加减速阶段运行时间调整为插补周期的整数倍,并对子曲线段衔接处速度平滑处理.最后,提出模型迭代寻优曲线插补,大大降低了速度波动率.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插补轨迹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且最大速度波动率仅为0.000099%.真机试验也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减小轨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NURBS曲线 运行时间周期化 优化回溯算法 模型迭代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嵌套注意力下的SlowFast信息融合动作识别网络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起尧 桑海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6,共8页
视频动作识别在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SlowFast网络是视频动作识别领域经常使用的网络。目前SlowFast相关网络中使用注意力进行相关信息增强,注意力机制与网络的结合方式是将注意力机制嵌套到网络的各个卷积... 视频动作识别在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SlowFast网络是视频动作识别领域经常使用的网络。目前SlowFast相关网络中使用注意力进行相关信息增强,注意力机制与网络的结合方式是将注意力机制嵌套到网络的各个卷积块之间,如果将注意力机制深层嵌套到卷积块的具体卷积层中,SlowFast网络的信息提取能力将更进一步。首先提出了一种深度嵌套注意力机制,该深度嵌套机制内部包含一种可以提取时空与通道信息的注意力SCTM,使SlowFast网络的3种信息提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目前多流网络融合的信息并没有充分的交互与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注意力与ConvLSTM的多流时空信息融合网络,使多流网络中每个流的信息充分交互。改进后的SlowFast网络在UCF101数据集上的Top-1准确率已达到98.5%,在HMDB51数据集中的准确率达到了80.1%。均优于目前已有的模型,比原始SlowFast网络提高了2.64%,且鉴于上述数据,深度嵌套注意力的SlowFast时空信息融合网络在信息提取与融合方面具有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动作识别 SlowFast 注意力深层嵌套 信息融合网络 时空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涡轮的PCA-POA-LSTM数据驱动建模及故障预警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斌 白红艳 +3 位作者 何璐瑶 张晓北 田野 杨理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 针对传统LSTM数据驱动模型存在输入参数规模过大导致运算负担过大、超参数选择不当和涡轮系统故障发生频率、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A-POA-LSTM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并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了涡轮故障预警。首先,应用PCA降维技术,减少输入数据维度;其次,采用POA参数寻优方法选出最优超参数组合;然后,利用LSTM算法预测涡轮的输出参数;最后,在PCA-POA-LSTM涡轮数据驱动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滑动窗口法对涡轮故障进行预警,通过窗口内标准差定义报警阈值,攻克了涡轮故障预警的难题。结果表明,以PCA-POA-LSTM为基础的涡轮数据驱动建模实现了较高的精确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0.396以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809以下,平均方根误差均在1.387以下。并且故障预警方法,至少可提前173个监测点发出故障预警信号,实现了对涡轮故障预警的目的,为未来开展涡轮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鹈鹕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主成分分析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表征与学习反馈的动态带钢缺陷样本筛选方法
5
作者 苑玮琦 刘文滔 李绍丽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50,共11页
带钢表面缺陷检测是保证钢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实现高效准确的缺陷检测对保障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缺陷检测领域进展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追求高良品率,导致缺陷样本获取受... 带钢表面缺陷检测是保证钢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实现高效准确的缺陷检测对保障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缺陷检测领域进展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追求高良品率,导致缺陷样本获取受限,且样本标注耗时费力;另一方面,采集的样本中可能存在冗余特征,影响模型训练效率和泛化性能。针对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表征与学习反馈机制的动态样本筛选方法。首先构建包含几何形态、灰度分布及方向特征等多维特征量化模型,系统表征缺陷特征。随后,设计基于特征表征的样本筛选策略,结合特征聚类快速筛选少量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的训练样本。最后,设计基于置信度评估的动态优化策略,通过模型的学习反馈获取关键补充样本,提升特征覆盖范围,实现训练样本的自适应优化。NEU-DET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将训练样本数量减少52%的情况下,平均检测精度达到76.99%,与完整数据集基本持平。同时,每轮训练迭代时间减少62%,降低了计算开销,验证了方法在样本筛选与检测性能之间的有效平衡。此外,在多种主流目标检测模型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检测架构下均能有效提升效率并保持性能,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表面缺陷检测 样本筛选 特征表征 形态学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模型的风电叶片断裂预警研究
6
作者 常丽 王岁岁 +1 位作者 周勃 李晖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0-606,共7页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数据进行降维消冗,得到与叶片运行状态有关的SCADA参数。然后,利用NSET将筛选出的参数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建模输出的相似度曲线对叶片断裂进行判断。最后,利用某风场1.5 MW风电机组叶片断裂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断裂预警阈值,当相似度到达0.26时进行叶片断裂预警可提前3.93 h预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叶片断裂进行有效无损监测,并可为风电叶片断裂预警阈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方检验 非线性状态估计 风电叶片 断裂监测 SCADA 无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被引量:20
7
作者 于海雁 庞杰 +1 位作者 薛丹 李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181,191,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内...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改革,形成了分专业、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物"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也促进了理论课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工程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0 nm CMOS工艺的281 GHz太赫兹探测器
8
作者 姜宁 郭莹 +1 位作者 刘朝阳 祁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5,共9页
基于180 nm标准CMOS工艺设计出了一种281 GHz太赫兹(THz)探测器。该探测器集成了贴片天线和NMOS场效应晶体管。为了提升天线和晶体管之间的太赫兹功率传输效率,在其之间设计了阻抗匹配网络。仿真结果显示,添加阻抗匹配网络后,探测器的... 基于180 nm标准CMOS工艺设计出了一种281 GHz太赫兹(THz)探测器。该探测器集成了贴片天线和NMOS场效应晶体管。为了提升天线和晶体管之间的太赫兹功率传输效率,在其之间设计了阻抗匹配网络。仿真结果显示,添加阻抗匹配网络后,探测器的性能提升了约20倍。为了消除栅极偏置线和芯片键合线对天线和晶体管之间阻抗匹配的影响,在晶体管栅极处设计了陷波滤波器。由于采用了辐射方向向上的贴片天线,无需集成硅透镜来补偿硅衬底导致的表面波损耗,降低了探测器的复杂性与成本。测试结果显示,在281 GHz频率下,探测器的电压响应率(Rv)和噪声等效功率(Noise Equivalent Power,NEP)分别为1524 V/W和19.9 pW/Hz1/2。利用该探测器搭建了太赫兹扫描成像系统,成像结果清晰地显示了门禁卡等物体内部线圈和芯片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探测器 贴片天线 阻抗匹配网络 陷波滤波器 太赫兹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VRML文件中实现对数据库信息的访问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德新 魏东 黄有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5期417-420,共4页
介绍了在VRML文件中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实现过程进行了重点讨论 .在VRML文件中可以通过锚 (Anchor)节点将对数据库的访问要求转到网页文件中去处理 ,也可以通过Script节点直接编写连接数据库的程序 ,以实现对数... 介绍了在VRML文件中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实现过程进行了重点讨论 .在VRML文件中可以通过锚 (Anchor)节点将对数据库的访问要求转到网页文件中去处理 ,也可以通过Script节点直接编写连接数据库的程序 ,以实现对数据库信息的调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ML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超文本标记语言 数据库 访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匹配的一种大学排课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辉 秦维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342-34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匹配的大学课程表排课方法.其设计思想是将课程的所需资源和教室的已有资源进行量化;并在教室资源及课程间关系的限定下,利用资源匹配的方法达到排课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单位 资源匹配 课程表 高校 排课方法 资源量化 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拥堵下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路径选择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艳秋 刘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6-430,共5页
针对路段行程时间的估算在交通路径诱导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在交通拥堵下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路径选择模型.根据目前城市交通的状况,以城市交通系统的基本设施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路段行程时间的各种因素和路段行程时间的组成.利用设... 针对路段行程时间的估算在交通路径诱导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在交通拥堵下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路径选择模型.根据目前城市交通的状况,以城市交通系统的基本设施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路段行程时间的各种因素和路段行程时间的组成.利用设置在路段上的车辆自动检测装置来搜集实时交通信息,通过行程时间的计算、动态算法的构造和路网模型的建立来对交通路径进行动态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解决了实际交通系统中的时间最短路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 诱导系统 实时 城市交通系统 自动检测 路网 模型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C⁃V的五级流水线浮点SoC设计
12
作者 刘兴通 汤永华 +3 位作者 张志鹏 王腾川 荣弘扬 周程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62,共6页
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其高度可定制化的特性在嵌入式系统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应用潜力与优势。针对目前嵌入式处理器在视频解码和音频处理等方面对浮点数运算的需求,设计一种包含浮点处理单元(FPU)的片上系统(SoC)。SoC中的CPU是基... 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其高度可定制化的特性在嵌入式系统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应用潜力与优势。针对目前嵌入式处理器在视频解码和音频处理等方面对浮点数运算的需求,设计一种包含浮点处理单元(FPU)的片上系统(SoC)。SoC中的CPU是基于RISC-V指令集设计的五级流水线结构,其中包括RV32I基本指令集、M和F扩展指令集,以AXI4-Lite为片内总线并挂载UART、SPI、TIMER等基本外设。在FPGA上对SoC功能进行软硬件协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CPU CoreMark跑分结果为3.31 CoreMark/MHz,并能完整运行外设程序,实现了完整的SoC功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V 浮点处理单元 片上系统 五级流水线 FPGA AXI4-L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磁免疫分析的Na^(+)离子含量检测系统研究
13
作者 林禹熙 姚健 +1 位作者 张晓丹 白石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8-1144,共7页
针对传统液相免疫检测中操作复杂、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以及无法准确量化Na^(+)离子含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顺磁性磁纳米粒子与Na^(+)离子结合后其弛豫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磁响应信号的特性,对Na^(+)离子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的... 针对传统液相免疫检测中操作复杂、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以及无法准确量化Na^(+)离子含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顺磁性磁纳米粒子与Na^(+)离子结合后其弛豫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磁响应信号的特性,对Na^(+)离子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的方法。基于磁阻传感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性能,研发设计了一套剩磁免疫检测系统,对系统性能及不同浓度Na^(+)离子结合样本剩磁信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噪声由传感器空载时的109.38 m V降低至18.75 m V,信噪比提升了15.32 d B,检测灵敏度大幅提高,且可有效量化Na^(+)离子含量,检测误差在±9%以内。该方法磁化响应快,步骤简单,仅需2 min即可完成检测,为临床快速检测离子含量奠定了良好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纳米粒子 弛豫时间 剩磁信号 磁阻传感器 磁敏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道数据的改进信赖域缺陷尺寸预估方法
14
作者 高鹏飞 杨理践 +1 位作者 耿浩 郑福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9,126,共9页
为了根据磁传感器检测到的管道漏磁数据,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信赖域的缺陷尺寸预估方法。首先根据缺陷信号的特征,确定初始预估尺寸;然后通过建立基于非均匀磁荷的前向模型,对初始的预估尺寸进行正向求解;其次比较基... 为了根据磁传感器检测到的管道漏磁数据,对缺陷的尺寸进行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信赖域的缺陷尺寸预估方法。首先根据缺陷信号的特征,确定初始预估尺寸;然后通过建立基于非均匀磁荷的前向模型,对初始的预估尺寸进行正向求解;其次比较基于初始尺寸下计算得到的预测漏磁信号与真实测量漏磁信号的差异,根据误差大小动态调整迭代的信赖域半径,不断迭代初始预估尺寸并计算对应的漏磁信号;最后得到当预测漏磁信号最接近测量漏磁数据时,对应的缺陷预估尺寸参数。与实际检测缺陷进行对比后发现,对于1219管径的管体缺陷,通过该方法预测的缺陷尺寸长度平均误差为5.83%、宽度平均误差为10.12%、深度平均误差为5.7%,改进后的算法在缺陷尺寸预估精度提升最大超过10%,可以实现对缺陷尺寸的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反演 管道漏磁内检测 缺陷量化 信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宇 朱海波 +1 位作者 邹凤山 赵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00-4304,共5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工件问题,开发了一套工业机器人分拣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工件的识别与定位算法和机器人分拣的动态仿真,是基于VC++6.0开发平台和OpenGL图形库而开发的。工件识别是依赖于角点检测实现的。本文在确定工件表... 针对工业机器人视觉分拣工件问题,开发了一套工业机器人分拣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工件的识别与定位算法和机器人分拣的动态仿真,是基于VC++6.0开发平台和OpenGL图形库而开发的。工件识别是依赖于角点检测实现的。本文在确定工件表面中心和长轴的基础上,基于几何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运动学反解方法,并验证了运动学分析的正确性,且直观地实现了机器人分拣工件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分拣工件,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工业机器人 分拣 运动学分析 识别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流动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再识别 被引量:8
16
作者 桑海峰 王传正 +2 位作者 吕应宇 何大阔 刘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1-357,共7页
行人再识别问题中,由于视角、光照和行人姿态等因素的变化,导致难以提取有效的行人特征,降低识别精度.而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较难训练,易出现过拟合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信息流动卷积神经网络(Multi-informa... 行人再识别问题中,由于视角、光照和行人姿态等因素的变化,导致难以提取有效的行人特征,降低识别精度.而深度神经网络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较难训练,易出现过拟合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信息流动卷积神经网络(Multi-information Flow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iF-CNN)模型,模型中包含一个特殊的卷积结构,该结构中每层卷积层提取到的特征与后续所有卷积层的输入相连接,增强了网络的特征信息流动性和梯度的反向传播效率,使得模型提取到的行人特征更具判别力.采用多损失函数组合方式训练网络模型,更好的区分行人类别.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对行人特征相似性进行排序.在标准行人再识别数据集VIPeR和CUHK01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行人再识别精度,并有效改善了深度神经网络的过拟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多信息流动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元模式信息统计的虹膜卷缩轮提取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静 苑玮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6-1332,共7页
人眼虹膜表面纹理特征变化能够体现身体健康状况,为了利用虹膜卷缩轮的变化间接反映人体肠部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纹理统计的虹膜卷缩轮提取算法.首先利用纹理基元统计出纹理变化规律;然后定义边界模式与非边界模式,在窗口内统计这2种... 人眼虹膜表面纹理特征变化能够体现身体健康状况,为了利用虹膜卷缩轮的变化间接反映人体肠部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纹理统计的虹膜卷缩轮提取算法.首先利用纹理基元统计出纹理变化规律;然后定义边界模式与非边界模式,在窗口内统计这2种模式出现的频数;最后通过频数的变化规律找出包含卷缩轮的窗口,以此提取卷缩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具有模糊纹理的虹膜卷缩轮,为基于虹膜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卷缩轮 模糊纹理 纹理基元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结构特征信息匹配的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苑玮琦 李宏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104,109,共5页
为了克服指纹识别中常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指纹结构特征信息匹配的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Bresenham算法求得指纹分叉点间连线所穿越的脊线个数和分叉点结构特征信息,得到模板指纹和待识指纹的结构特征信息矢量数组;运用二分图的... 为了克服指纹识别中常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指纹结构特征信息匹配的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Bresenham算法求得指纹分叉点间连线所穿越的脊线个数和分叉点结构特征信息,得到模板指纹和待识指纹的结构特征信息矢量数组;运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算法,得到矢量数组的匹配度。对该匹配度进行评估,如果高于某一个阈值,则认为指纹匹配成功;否则,则认为不是同一指纹。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匹配 特征提取 穿越脊线次数 BRESENHAM算法 二分图完美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双进双出磨煤机料位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宝侠 曲星宇 +2 位作者 段勇 颜世康 曹侠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针对双进双出磨煤机料位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息数据融合的双进双出磨煤机料位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粗糙集(RST)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粗糙集数据简约和规则抽取特性,有效地去除大量冗余数据.利用RBF神经网络函数逼近能... 针对双进双出磨煤机料位检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息数据融合的双进双出磨煤机料位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粗糙集(RST)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粗糙集数据简约和规则抽取特性,有效地去除大量冗余数据.利用RBF神经网络函数逼近能力更强和收敛速度更快等优点,引入带遗忘因子的梯度下降算法来整定RBF神经网络参数,简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同时拥有自学习和容错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数据融合的快速收敛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料位检测过程中,将两种智能算法相结合所构成的融合系统,能使双进双出磨煤机准确地完成复杂环境的料位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磨煤机 料位检测 运行参数分析 粗糙集 径向基神经网络 多信息数据融合 遗忘因子 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墨铸铁在模拟核电站消防水中的电化学与磨损行为研究
20
作者 范翔峰 杨理践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8-57,共10页
目的 阐明球墨铸铁在核电站消防水环境中的电化学和磨损行为,为其安全服役和寿命评估提供支撑。方法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模拟消防水环境下球墨铸铁管道的电化学性质和腐蚀速率,利用摩擦磨损仪获取了腐蚀后样品的摩擦系数,结... 目的 阐明球墨铸铁在核电站消防水环境中的电化学和磨损行为,为其安全服役和寿命评估提供支撑。方法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模拟消防水环境下球墨铸铁管道的电化学性质和腐蚀速率,利用摩擦磨损仪获取了腐蚀后样品的摩擦系数,结合SEM、EDS和白光干涉仪等手段分析了腐蚀后样品的表面形貌、腐蚀产物、三维轮廓特征和磨损深度等信息。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球墨铸铁在模拟消防水环境下的开路电位(OCP)值和电化学阻抗值逐渐减小,腐蚀电流密度则增大近1倍,说明球墨铸铁的电化学活性有所增加,耐蚀性明显减弱。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至30 d,球墨铸铁在模拟消防水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过程,厚度损失由约30.2 mm/a下降至5.56 mm/a。铸铁表面腐蚀产物逐渐聚集,产物主要由Fe的氧化物组成。去除腐蚀产物后,铸铁表面呈现出全面的非均匀腐蚀特征,且腐蚀坑的深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浸泡后球墨铸铁的摩擦系数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摩擦后的表面沟槽深度由2.25 mm逐渐增加至约21.32 mm。结论 球墨铸铁在模拟核电站消防水环境中的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腐蚀速率呈现幂函数降低的趋势,而摩擦深度呈现幂函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电化学 消防水 腐蚀形貌 核电站 摩擦磨损 表面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