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苏宝玲 刘娜 范业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171-12173,共3页
高校校园绿化能够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同时能够为园林专业提供现场教学的场所,具有服务教学的功能。笔者调查了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组成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沈阳大学北校区绿化树种现共... 高校校园绿化能够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同时能够为园林专业提供现场教学的场所,具有服务教学的功能。笔者调查了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组成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沈阳大学北校区绿化树种现共有85种,隶属28科49属,其中乔木55种,灌木28种,藤本2种。在调查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树种的规划原则,最终提出沈阳大学新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大学 北校区 树种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木本植物检索表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宝玲 刘娜 +1 位作者 范业展 于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8-1070,共3页
为了满足本校植物学教学及园林专业教学实习和园林绿化管理的需要,通过全面调查,摸清了校园绿化树种的组成,编制了校园木本植物检索表,从而为学生识别鉴定校园木本植物提供了依据,也使校园更好地发挥服务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 沈阳大学 北校区 木本植物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矿区污染土壤汞砷钝化修复研究
3
作者 马志荣 郑冬梅 王雪萌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7-1504,1510,共9页
生物炭作为绿色稳定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然而未改性的生物炭专一性较强,对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欠佳。以桑树枝为原料制备了原始生物炭(BC)、磁性生物炭(M-BC)和壳聚糖负载磁性生物炭(CM-BC),探... 生物炭作为绿色稳定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然而未改性的生物炭专一性较强,对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欠佳。以桑树枝为原料制备了原始生物炭(BC)、磁性生物炭(M-BC)和壳聚糖负载磁性生物炭(CM-BC),探讨在不同施加量下生物炭与土壤共培养35 d后对汞(Hg)、砷(As)的钝化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3种生物炭均能改善土壤质量、降低重金属含量、促进Hg、As形态向低生物可利用性转变,且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钝化效果更为显著。其中CM-BC施加量为5%时修复效果最佳,CM-BC对重金属As的钝化效果优于Hg。研究结果证实了CM-BC是Hg、As污染土壤的最优改良剂,为工矿地区土壤重金属钝化和生物炭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炭 壳聚糖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环境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污染物迁移和归宿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宇辉 杨悦锁 +3 位作者 赵传起 张茜 陈煜 徐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03-3317,共15页
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护水土环境、提升污染水土修复效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为目标,针对近年来... 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护水土环境、提升污染水土修复效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为目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微生物EPS分泌的因素、EPS的提取方法以及其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系统分析了EPS参与土壤和水环境中金属及有毒有机物质生物降解和去除的微观机制,进而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EPS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进一步研究空间,特别是如何提高理解EPS的生物和化学修复工程意义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土壤 水环境 吸附 还原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泉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地质和环境控制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燕 彭彤彤 +2 位作者 温玉娟 高思萌 杨悦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5-826,共12页
药泉山矿泉是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疗养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其矿泉水的微生物研究一直是空白。本文在对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泉环境水文地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季节对该区域的矿泉水进行现场采样和分析,并进一步利... 药泉山矿泉是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疗养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其矿泉水的微生物研究一直是空白。本文在对五大连池药泉山矿泉环境水文地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季节对该区域的矿泉水进行现场采样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PCR-DGGE技术对水样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而且不同季节微生物多样性统计参数存在巨大差异;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夏季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较大,但是同一位置的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这说明矿泉水中的微生物对地质特征、环境条件的响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冬季的微生物多样性统计参数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也呈现明显差异,但是其他参数变化不大,对地质空间、环境条件响应微弱。该研究对揭示五大连池矿泉水微观成因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泉水 微生物 多样性参数 五大连池 药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主要观赏鱼类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房英春 孙帅 崔小华 《水产养殖》 CAS 2002年第4期15-22,24,共9页
2001年9月~12月我们在沈阳市的小河沿花鸟鱼市场、北市花鸟鱼市场,八一公园鱼市、沈阳鱼市自由市场等处对主要观赏鱼类的品种结构、形态特征、繁殖习性、生态特点及分类做了多次调查,结果如下。 1 鳉鱼科(卵胎生、卵生) 1.1 红剑... 2001年9月~12月我们在沈阳市的小河沿花鸟鱼市场、北市花鸟鱼市场,八一公园鱼市、沈阳鱼市自由市场等处对主要观赏鱼类的品种结构、形态特征、繁殖习性、生态特点及分类做了多次调查,结果如下。 1 鳉鱼科(卵胎生、卵生) 1.1 红剑鱼(Xiphophorus helleri),又名剑尾鱼,原产于北美,墨西哥,危地马拉。 特征:体长10~12厘米。体似纺锤形。自然界中的原始种体色呈浅篮绿色。雄鱼尾鳍下缘延伸出一针状鳍条,俗称剑尾,雌鱼无剑尾。剑尾鱼是水族箱中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观赏鱼类 生物学 养殖技术 Jiang鱼科 鲤科 拟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来源及热解温度下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庆 寇力月 +4 位作者 魏忠平 吴慧秋 何清 方旭 张鑫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7,共13页
林业废弃物因其具有环境友好、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视为理想的生物炭制备原料。为实现林业废弃物的多级利用,充分发挥其可再生特点,分别以银中杨树叶、樟子松树叶、银中杨树枝以及樟子松树枝为原材料,于300,500,700℃厌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 林业废弃物因其具有环境友好、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视为理想的生物炭制备原料。为实现林业废弃物的多级利用,充分发挥其可再生特点,分别以银中杨树叶、樟子松树叶、银中杨树枝以及樟子松树枝为原材料,于300,500,700℃厌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生物炭进行表征,从而探究不同原料来源及热解温度对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为林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炭的pH值均为碱性。随着热解温度升高,4种生物炭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平均孔径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增大。生物炭表面的酸性含氧官能团(-OH、C-OOH、O=C-O及-COOR)的总量也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生物炭芳香程度增加,极性和亲水性降低。叶类生物炭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和CaCO_(3)含量;而枝类生物炭具有更高的芳香程度、疏水性以及较弱的极性。银中杨生物炭表面具有丰富的C-C,比樟子松生物炭的芳香程度高。因此,原料来源及热解温度对林业废弃物生物炭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林业废弃物 理化性质 原料来源 热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21年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立群 王艳 +4 位作者 王彪 卢士强 雷坤 何柄震 程全国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5,共13页
为了探究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09-2021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中型浮游生物及水质监测数据,通过盐度5‰和25‰等值线将长江口海域划分为口门区(盐度<5‰)、河口区(盐度5‰~25‰)和海水区(盐度>25‰)... 为了探究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09-2021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中型浮游生物及水质监测数据,通过盐度5‰和25‰等值线将长江口海域划分为口门区(盐度<5‰)、河口区(盐度5‰~25‰)和海水区(盐度>25‰),通过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排序分析法,分区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间上,浮游植物物种数量和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群落结构以硅藻为主,甲藻占比近年来有所升高.浮游动物物种数量、密度和生物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群落组成以桡足类动物为主.空间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物种数量呈现出由口门区向海水区递增的趋势,与盐度分布较为一致.②浮游动物多样性水平整体优于浮游植物,二者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其中,海水区浮游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较高,结构复杂;口门区浮游生物种类少,但均匀度较高;河口区浮游生物种类较多但分布不均匀.③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盐度、光照、营养盐是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除环境要素外,生物间的捕食作用对群落特征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口门区及部分河口区陆源输入带来了丰富的氮磷营养盐,加之河口区咸淡水混合,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海水区受黑潮影响,盐度高,营养盐含量丰富,黑潮携带大量浮游生物进入海域,提高了浮游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城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华旭 刘广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基础,结合沈阳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有害生物的危害过程,确立了评估指标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构建了沈阳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 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基础,结合沈阳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有害生物的危害过程,确立了评估指标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构建了沈阳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的风险值为1.5,是对沈阳市绿地具有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结合沈阳市光肩星天牛的实际发生情况证明该体系是评估沈阳市绿地有害生物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光肩星天牛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流域水环境容量与污染负荷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敏 翁巧然 +3 位作者 程全国 王艳 孙明东 雷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0,共8页
以曹娥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计算水环境容量,将其分配至各控制单元并细化到污染源类型,提出各控制单元污染物的削减量,以期提升曹娥江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1)2016—2021年,曹娥江流域内的屠家埠、汤曹汇合口和曹娥江大闸闸前3个监测断面的... 以曹娥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计算水环境容量,将其分配至各控制单元并细化到污染源类型,提出各控制单元污染物的削减量,以期提升曹娥江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1)2016—2021年,曹娥江流域内的屠家埠、汤曹汇合口和曹娥江大闸闸前3个监测断面的COD、氨氮、TP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要求。2)COD、氨氮、TN、TP入河量分别为16013.20、959.10、3658.53、416.05 t/a,且主要以非点源为主。3)基于满足曹娥江流域水体监测断面和入海断面水质达标的约束条件下,COD、氨氮、TN、TP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7945.18、2435.81、6863.19、474.98 t/a。流域内COD还有剩余水环境容量,不需削减,氨氮、TN、TP分别需削减6.91、501.52、128.34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流域 控制单元 水环境容量 污染负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与重金属形态——以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
11
作者 李昂 孙丽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与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关系,对仙女河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堆肥处理,研究了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的相关性,从微生物结构演替的角度为加快堆肥过程、提高堆肥... 为了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与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关系,对仙女河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堆肥处理,研究了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的相关性,从微生物结构演替的角度为加快堆肥过程、提高堆肥中重金属钝化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结果表明:10:00、15:1iso G、a15:1、10Me16:0、10Me18:0、18:1w9c等PLFA标记物的相对含量变化与Cu、Zn、Cd、Pb的有效态变化呈较大的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较大的PLFA标记物为10Me16:0与18:1w9c,其与Cu、Zn、Cd、Pb有效态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977、0.789、0.583与0.665、0.703、0.709、0.418,在堆肥过程中10Me18:0与Cu的有效态变化相关系数最大为0.962;10Me16:0与Zn的有效态变化相关系数为0.977;与Cd及Pb有效态相关系数最大的PLFA为17:1w8c相关系数为0.808与0.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磷脂脂肪酸(PLFAs)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水供给服务供需平衡研究
12
作者 程雨露 魏建兵 +3 位作者 陆庆轩 郑泓 王阳 程全国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5,共8页
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为研究区,从地级市尺度上综合自然水文过程和居民生产、生活消费需求,揭示区域水供给服务供需平衡关系,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依据。基于GIS平台,采用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耦合In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为研究区,从地级市尺度上综合自然水文过程和居民生产、生活消费需求,揭示区域水供给服务供需平衡关系,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依据。基于GIS平台,采用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耦合In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水需求服务模型、水资源安全指数等多种方法,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模拟研究水供给服务格局。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水供给量和水需求量均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供需平衡状况差距较大;2000年沈阳市、鞍山市、辽阳市、铁岭市、阜新市的水资源安全指数以及2010年、2020年沈阳市、辽阳市水资源安全指数均低于0.5;研究区水供给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不匹配特征,区域东部铁岭市、抚顺市、本溪市为主要供给区,中部沈阳市、辽阳市需大于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框架思路与研究结果能够为都市圈尺度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协调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供给服务 InVest模型 水供需平衡 水资源安全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
13
作者 唐巨鹏 黄磊 +3 位作者 潘一山 张昕 任凌冉 张众华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共15页
为进一步探究深部复杂地质构造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考虑突出实际情况,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体与构造煤体,通过三维应力加载模拟现场真实工况,结合冲击力测试仪、... 为进一步探究深部复杂地质构造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考虑突出实际情况,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体与构造煤体,通过三维应力加载模拟现场真实工况,结合冲击力测试仪、声发射检测仪、数据采集仪等监测设备,开展不同倾角(煤体倾角突变初始角度θ_(I)、突变角度θ_(M))突变条件下突出模拟试验,分析煤体倾角突变对突出强度及冲击参数(冲击力峰值、负压段最大值、急剧变化段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10°<θ_(I)≤20°、10°≤θ_(M)≤20°的范围内存在一个煤体倾角突变临界值θ_(T),当θ_(I)与θ_(M)均大于等于θ_(T)时,易发生低指标突出;当θ_(I)一定时,临界瓦斯压力与θ_(M)成负相关关系,单位突出强度与θ_(M)成正相关关系。(2)冲击力在模拟巷道内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急剧变化阶段、波动变化阶段及平稳变化阶段。正压阶段高频脉冲A与负压阶段高频脉冲B的数量与密集度均与θ_(M)密切相关,随θ_(M)的增大,冲击力急剧变化阶段波动越发复杂,高频脉冲A、B在该段内逐渐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3)冲击力峰值和负压段最大值与瓦斯集中系数成负线性关系,急剧变化阶段时长与瓦斯集中系数成正线性关系。冲击气流峰值速度和累计AE能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与瓦斯集中系数θ_(I)成负线性关系,两者皆在θ_(M)大于等于θ_(T)时呈现较为显著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复杂地质构造 煤体倾角突变 煤与瓦斯突出 煤粉分布 冲击力 突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厚异常区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唐巨鹏 张众华 +3 位作者 潘一山 任凌冉 张昕 黄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88-2999,共12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最严重的动力灾害,煤厚异常区是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揭示煤厚异常区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规律,利用自主研制的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系统,以洛阳新安煤矿14151突出煤层为研究... 煤与瓦斯突出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最严重的动力灾害,煤厚异常区是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为揭示煤厚异常区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规律,利用自主研制的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系统,以洛阳新安煤矿14151突出煤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发射(AE)监测装置,分别模拟了煤厚4、5、6、7m和煤厚变化率1、2、3、4m/dam的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结合现场突出事故,对比分析了突出的顶板坍塌情况、临界瓦斯压力、相对突出强度、声发射特征参数等试验结果,结合煤体内部裂纹破裂扩展情况,建立了煤厚异常区与煤与瓦斯突出前兆信息关系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地应力条件下,煤厚异常区相对突出强度受临界瓦斯压力和煤层稳定性共同影响。相对突出强度与煤厚变化率呈二次函数关系,相对突出强度随煤厚变化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2~3m/dam达到峰值。从AE能量角度分析,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是一个由低能值的稳定态向高能值的非稳定态发展的演化过程,并提出第一临界点。煤厚相对增加1m,第一临界瓦斯压力减小11.78%、12.82%、11.37%,煤厚变化率相对增大1m/dam,第一临界瓦斯压力减小22.14%、17.54%、21.49%,表明煤层增厚,煤厚变化率增大,均会导致第一临界点越早出现,且煤厚变化率对煤层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根据不同阶段累计AE能量平均斜率的比值,定义了表征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弱、中、强的量化指标,为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煤厚异常区 声发射 能量演化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倾角突变区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研究
15
作者 唐巨鹏 黄磊 +3 位作者 潘一山 任凌冉 张昕 张众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9-1730,共12页
煤层倾角突变区是深部煤炭采掘过程中极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复杂地质条件之一。以河南平顶山某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倾角突变条件下突出模拟试验研究,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层与构造煤层。... 煤层倾角突变区是深部煤炭采掘过程中极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复杂地质条件之一。以河南平顶山某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倾角突变条件下突出模拟试验研究,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层与构造煤层。定义煤层倾角突变初始角度θ_(I)、突变角度θ_(M)、突变角临界值θ_(T)、瓦斯在倾角突变区集中系数I_(θ),用以分析煤层倾角突变对突出强度造成的影响。引入单位突出强度IU表征试验过程中的突出强弱,期间利用声发射技术对突出过程中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内置于试样中的温度传感器记录各区域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倾角突变区对突出时临界瓦斯压力及单位突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在10°<θ_(I)≤20°、10°≤θ_(M)≤20°范围内存在煤层倾角突变临界值θ_(T),当θ_(I)与θ_(M)均大于等于θ_(T)时,易发生低指标突出;当θ_(I)或θ_(M)一定时,单位突出强度随瓦斯在倾角突变区集中系数增大而增大。(2)煤层倾角突变初始角度θ_(I)及突变角度θ_(M)与声发射能量峰值及累计声发射能量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θ_(I)与θ_(M)的增大,煤体达到破裂失稳所需能量逐渐降低,当所处地应力环境相同时,其在低瓦斯压力条件下即可发生突出。(3)突出孕育与激发阶段,煤体内部温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煤层倾角突变区附近温度变化明显高于其余各区域,突出口近端区域煤体温度波动较其他区域表现出了更强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倾角突变 煤与瓦斯突出 单位突出强度:声发射能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杨悦锁 王园园 +2 位作者 宋晓明 于彤 杨新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6,共14页
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 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胶体及其对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地下环境中的胶体来源、可移动胶体的释放与沉积、胶体自身的特征与环境行为以及胶体对不同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分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胶体-污染物共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的过程与机理等尚需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胶体 土壤污染 共迁移 吸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辉 孙丽娜 +3 位作者 刘哲 罗庆 吴昊 王晓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随着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水环境评价可以得到准确的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程度,但却无法直观反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程度,因此需要对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暴... 随着经济发展,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水环境评价可以得到准确的水质状况及其污染程度,但却无法直观反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程度,因此需要对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暴露计算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以2009年和2010年11项水环境监测指标的数据为基础,首次对浑河河流中11项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对监测指标和健康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的指标中,重金属和氰化物等未超标,挥发酚和氨氮超标,其中氨氮超标严重。对人体健康风险中,化学致癌物中Cr(VI)最大,非致癌物中氨氮的健康风险最大;与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相比,非致癌物由饮用途径所导致的健康危害较小。浑河干流总健康风险在丰水期最小,平水期最大。浑河干流从上游到下游各断面总健康风险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均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证明水体中Cr(VI)为主要风险因子,应对含Cr(VI)废水进行控制和治理,加强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化学致癌物 浑河干流 水环境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新民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郭畔 宋雪英 +4 位作者 刘伟健 李玉双 魏建兵 李秀颖 夏思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5-844,共10页
为调查沈阳新民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蔬菜基地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等因素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沈阳市新民蔬菜基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露天菜地和玉米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为调查沈阳新民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蔬菜基地种植方式、种植年限等因素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沈阳市新民蔬菜基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露天菜地和玉米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菜地土壤中镉(Cd)、铅(Pb)、镍(Ni)、铬(Cr)、铜(Cu)、锌(Zn)、砷(As)和汞(Hg)8种《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3—2006)中控制的重金属含量并分析污染特征,同时,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等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民地区设施菜地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Zn>Cr>Cu>Ni>Pb>As>Hg>Cd,其中Cu、Cd和Hg含量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2.4%、26.8%和22.0%。与露天菜地和大田相比较,设施菜地土壤中Cd、Cu、Zn、As和Hg的平均含量高于露天菜地和大田对照,而Pb、Ni、Cr的平均含量低于露天菜地土壤。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约为0.87,评价等级为警戒限,重金属Cr、Cd含量与种植年限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Cu、Zn、Cd、Cr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u、Zn、Cr的含量同时又与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中重金属Cu与Zn,Cr与Zn,Cd与Zn,Pb与Ni,Cr与Ni,Cd与C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新民设施菜地土壤呈微酸性至酸性,Hg含量达到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处于尚清洁状态,重金属含量处于警戒和污染等级的点位占53.7%,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土壤 种植年限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9
作者 苏丹 唐大元 +1 位作者 刘兰岚 王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9-755,共7页
流域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的研究与应用对防治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综述了应用于水环境不同类型污染物源解析的主要理论方法和应用模型;论述了多元统计模型和化学质量... 流域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的研究与应用对防治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综述了应用于水环境不同类型污染物源解析的主要理论方法和应用模型;论述了多元统计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最后对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加以展望,指出过去的研究主要是水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源解析方法,以后应加强对水环境中非持久性污染源解析的研究,在水环境源解析技术方面,应加强对各类污染源成分谱等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源解析 污染 多元统计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感物质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宝利 李燕 +3 位作者 李东 刘娜 宁繁华 侯永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为揭示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本试验探讨了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为松香酸、... 为揭示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本试验探讨了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为松香酸、十四酸甲酯、十八酸甲酯和(2-乙基-6甲基苯)-N-(乙氧甲基)-2-氯代乙酰胺。并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化感物质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根际微生物的效应。对松香酸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05g/L时,松香酸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其余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0.25g/L时抑制作用最大。同时外源松香酸使根际微生物总量和放线菌数量(A)减少,真菌(F)和细菌(B)的数量增加,B/F比值升高,而A/F比值降低。本试验结果说明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有较强的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化感物质 松香酸 自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