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地表基底环境对内涝风险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沈阳市建成区为例
1
作者 曹晓妍 王曦 +1 位作者 初亚奇 石铁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7,共6页
城市的扩张建设会影响自然水文循环,极端化气候造成建成环境的内涝现象逐年增多。剖析城市建设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内在耦合联系,揭示城市建成环境的内涝根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填补多学科支撑下城市防涝规划中理论空缺的重要环节。本... 城市的扩张建设会影响自然水文循环,极端化气候造成建成环境的内涝现象逐年增多。剖析城市建设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内在耦合联系,揭示城市建成环境的内涝根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填补多学科支撑下城市防涝规划中理论空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沈阳市建成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城市地表基底环境对内涝风险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水体比例、不透水面比例、林型分布、高差分布、客土分布、地下建设分布及排涝设施标准等地表基底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统计,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量化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排涝设施标准是内涝风险强度的最显著影响因子,硬化比例和地下建设分布对内涝风险强度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余因子则由于干扰因素过多并不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环境 地表基底环境 内涝风险强度 影响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在建筑领域资源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壮壮 杨佳 +2 位作者 杨春峰 赵钧龙 潘少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0,165,共7页
锂渣是开采和提炼锂矿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含有大量的SiO_(2)和Al_(2)O_(3),可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建筑领域中,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介绍了锂渣的理化性质及活化方法,包括原状锂渣的特性、不同活化方式对活性的影响。总... 锂渣是开采和提炼锂矿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其含有大量的SiO_(2)和Al_(2)O_(3),可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建筑领域中,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介绍了锂渣的理化性质及活化方法,包括原状锂渣的特性、不同活化方式对活性的影响。总结了锂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其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改善作用,以及通过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改善锂渣活性的方法。探讨了锂渣与多元固废协同应用的潜力,并介绍了锂渣用于制备骨料的创新研究。最后指出仍需进一步改善锂渣的活化方式,优化与多元固废的协同应用,进行环境评价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辅助性胶凝材料 理化性质 活化方式 多元固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建成区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多元协整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曦 初亚奇 +1 位作者 曹晓妍 石铁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弥补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分析中城市建成环境影响参数的缺失,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科学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沈阳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将气候、降雨、地理、土壤、水文、绿地等多个元素纳入沈阳市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分析中,通过代入降... 目的弥补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分析中城市建成环境影响参数的缺失,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科学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沈阳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将气候、降雨、地理、土壤、水文、绿地等多个元素纳入沈阳市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分析中,通过代入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温度、风速、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等基础数据,量化分析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和蒸发蒸腾过程。结果通过对地表-地下-大气的各个循环过程阶段进行多元协整分析可知,沈阳市建成区的整体水汽循环量较大。结论城市建设导致水文循环系统不畅,呈现极端化倾向,容易引发雨涝灾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建成区 自然水文循环过程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碳化后力学性质与微观特性
4
作者 杨佳 赵钧龙 +2 位作者 谷晓川 杨春峰 徐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77,82,共5页
为实现工业废物锂渣的再次利用,推动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探究了锂渣不同掺量对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的抗碳化性能,并通过XRD、FTIR、TG-DTG、SEM-EDS等测试对碳化产物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锂渣基碱活化胶... 为实现工业废物锂渣的再次利用,推动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探究了锂渣不同掺量对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的抗碳化性能,并通过XRD、FTIR、TG-DTG、SEM-EDS等测试对碳化产物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锂渣基碱活化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碳化性能,锂渣含量的增加会使试件的抗碳化性能下降,强度保留率下降,并在锂渣含量超过50%时加剧碳化速度。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碳化深度与强度损失增长变缓,碳化难度增加。CO_(2)会与结构内Ca(OH)_(2)和C-S-H凝胶反应,导致Ca(OH)_(2)被完全消耗和C-S-H凝胶发生脱钙反应,并生成方解石、文石、球霰石和无定型碳酸盐多种CaCO_(3)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碱活化胶凝材料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增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钮鹏 李旭 +2 位作者 王晓初 金春福 徐清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156,共5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作为加固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FRP加固各类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比不同种类的FRP加固构件的特点及效果,分析加固后构件的受力机理。探讨现有FRP加固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作为加固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FRP加固各类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比不同种类的FRP加固构件的特点及效果,分析加固后构件的受力机理。探讨现有FRP加固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FRP加固技术研究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加固技术 预应力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沈阳地铁隧道开挖三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滕海文 王涛 +1 位作者 霍豫慧 郝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4-1079,共6页
以沈阳地铁1号线为背景,根据沈阳地质资料,运用FLAC3D建立了隧道开挖模型,分别对喷射混凝土预支护和混凝土衬砌进行了研究,分析两者对土体竖向位移的影响,建立了隧道开挖进度和土体沉降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喷射混凝土预支护和混凝土衬... 以沈阳地铁1号线为背景,根据沈阳地质资料,运用FLAC3D建立了隧道开挖模型,分别对喷射混凝土预支护和混凝土衬砌进行了研究,分析两者对土体竖向位移的影响,建立了隧道开挖进度和土体沉降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喷射混凝土预支护和混凝土衬砌厚度变化对支护拱顶和地面沉降量敏感度不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稳定性 沉降 数值模拟 隧道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阳 刘浩 赵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5,共6页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排放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分别占施工阶段生态足迹的48.56%,占使用与维护阶段生态足迹的82.78%,占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56.73%;而废弃商品混凝土排放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施工阶段生态足迹和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分别为31.90%和37.26%;就生命周期各阶段而言,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占用足迹最大,占总足迹的92.91%,使用与维护阶段资源占用足迹最小,占总足迹的1.06%。因此,民用建筑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削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重点是减少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用量,多开发可替代混凝土结构的钢结构或组合结构形式的民用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建筑 生命周期 固体废弃物 资源环境压力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5
8
作者 李宏男 李东升 赵柏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83,共8页
在土木工程领域 ,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 ,然后对国内外光纤健康监测系统在土木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 ,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种类、... 在土木工程领域 ,光纤智能健康监测方法是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 ,然后对国内外光纤健康监测系统在土木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回顾 ,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种类、原理、特点和当前应用的状况 ,重点介绍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和布拉格光栅 (Bragggrating)应变传感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健康监测 土木工程结构 布拉格光栅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大数据分析的滇池高原湖泊景观感知
9
作者 黄琳云 李一姣 +3 位作者 宋钰红 李银汇 徐娅婷 张龙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8,共9页
城市湖泊作为最重要的蓝色空间,不仅具备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其周边也是居民与游客活动、增加幸福感以及增进福祉的主要场所。滇池作为典型的高原湖泊其景观感知影响着昆明市滇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揭示滇池湖泊景观的公众感知特... 城市湖泊作为最重要的蓝色空间,不仅具备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其周边也是居民与游客活动、增加幸福感以及增进福祉的主要场所。滇池作为典型的高原湖泊其景观感知影响着昆明市滇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揭示滇池湖泊景观的公众感知特征,并探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昆明滇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小红书热门景点及携程网12104条评论数据,运用LDA主题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NLP)情感分析方法,识别景观感知维度并量化情绪倾向,对使用者在现场所产生的感受和偏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然景观及民俗文化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核心要素,游客普遍对这2个维度进行积极性评价。但是游客对于商业未能体现昆明本地特征、配套设施不足、服务管理等问题表达出一定的负面情绪。结果表明:使用者对于昆明市滇池湖泊景观感知特征是影响使用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结果为今后高原湖泊景观优化与服务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数据 滇池 湖泊景观感知 LDA主题模型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建筑抗变形—抗震体系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广轶 刘晓群 姜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1,共3页
在前人进行的采动区抗变形建筑和抗震建筑两方面研究基础上,首次进行了抗变形—抗震结构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对建筑物保护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说明了既具有抗变形能力,又具有抗震能力的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措... 在前人进行的采动区抗变形建筑和抗震建筑两方面研究基础上,首次进行了抗变形—抗震结构体系综合分析。通过对建筑物保护的建筑措施、刚性措施、柔性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说明了既具有抗变形能力,又具有抗震能力的各种建筑结构加固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采动区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地基与基础、楼板和屋顶、圈梁、构造柱、基础水平滑动层、变形缝、变形补偿沟之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建筑 抗变形 抗震 结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法地铁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规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4-487,共4页
为研究地铁区间隧道开挖对地面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建筑物引起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实际,建立6层框架建筑物和双线隧道的FLAC3D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区间隧道开挖与支护对建筑物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基本符合... 为研究地铁区间隧道开挖对地面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建筑物引起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实际,建立6层框架建筑物和双线隧道的FLAC3D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区间隧道开挖与支护对建筑物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基本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产生的倾斜变形不超过地基规范变形允许值,建筑物安全;沉降值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距离隧道轴线越近其值越大.建议沈阳地铁施工沉降规律分析可在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乘以1.2~1.3的系数,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法 地铁 建筑物 FLAC3D 沉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煤矸石树脂混凝土建筑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玲 周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
在对阜新煤矸石、粉煤灰进行基本性质检测的基础上,将煤矸石破碎人工级配作集料、粉煤灰作填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利用SPSS技术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强度回归方程,用M ATLAB技术得到树脂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范围,并阐述了钢... 在对阜新煤矸石、粉煤灰进行基本性质检测的基础上,将煤矸石破碎人工级配作集料、粉煤灰作填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利用SPSS技术处理试验数据并建立强度回归方程,用M ATLAB技术得到树脂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范围,并阐述了钢纤维的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煤矸石 粉煤灰 环氧树脂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元江—红河流域(中国段)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评价
13
作者 赵嘉海 王燚 +1 位作者 李一姣 宋钰红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3-373,383,共12页
[目的]通过刻画元江—红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精确提取生态面源,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为维系流域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与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方法]研究使用In VEST模型对流域内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固碳释氧、水源供给进行综合评估;基... [目的]通过刻画元江—红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精确提取生态面源,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为维系流域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与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方法]研究使用In VEST模型对流域内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固碳释氧、水源供给进行综合评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并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景观连通性计算的方法来识别生态源地;利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并识别流域内关键区域的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结果](1)元江—红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自南向北逐渐减弱,流域南北高差大,下游土壤保持与水源供给能力强。(2)识别到生态源地49个,总面积为10942.1 km^(2);识别廊道103条,总长度2478.0 km(呈东疏西密的网状结构);生态夹点26个,总面积为80.1 km^(2)(分布于流域上游、下游地区);生态障碍点124个,面积为666.4 km^(2)(分布于中游及流域东部,东南部)。(3)提炼了元江—红河流域的“三区两带”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修复生态障碍点,夹点保护策略,为元江—红河流域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数据支持和进一步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结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修复,要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要提升廊道的整体流通性与可达性,促进物种之间的交流与转换,维持流域内生态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元江—红河流域 InVEST模型 MSPA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化工集团厂区地下水渗流场预测评价
14
作者 张平 陈彦群 +2 位作者 黄奇文 孔令珍 吴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5,40,共3页
根据沈阳某化工集团厂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将评价区含水层概化为单层非均质不等厚各向同性的二维非稳定潜水渗流系统,建立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系统模拟、预测厂区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 根据沈阳某化工集团厂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将评价区含水层概化为单层非均质不等厚各向同性的二维非稳定潜水渗流系统,建立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系统模拟、预测厂区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预测结果表明:以2005年地下水流场为初始流场,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地下水流场与现状相比近期变化不大;工业区扩大后,由于需水量的增加,开发区及周边于洪区两个水源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扩大明显,2025年后地下水水力梯度在这两个水源地边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 数值模拟 水文地质条件 二维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建筑小议
15
作者 于薇 潘波 《南方建筑》 2006年第8期66-69,共4页
芬兰建筑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并且是不同文化和思想融合的产物.全文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芬兰的传统建筑、芬兰的现代建筑和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芬兰新建筑.最后介绍了芬兰的建筑教育.
关键词 芬兰 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新建筑 建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 申燊 +1 位作者 侯东序 李迎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7-866,共10页
目的 研究方钢管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推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方法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方钢管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砖混骨料取代率、倒角率、钢管屈... 目的 研究方钢管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推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方法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方钢管砖混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砖混骨料取代率、倒角率、钢管屈服强度及厚度对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砖混骨料取代率小于50%时,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在10%以内;当倒角率提高至0.16时,极限承载力有小幅度提升;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钢管的厚度及屈服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结论 砖混骨料取代率较小时对试件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外包钢管的强度与厚度对试件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对于方柱,适当提高倒角率可以使钢管更好约束混凝土,提高试件承载能力,但倒角率过大时截面面积有较大削弱,承载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再生骨料 方钢管混凝土 倒角率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农田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珍 孙丽娜 +2 位作者 王晓旭 罗庆 王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5-894,共10页
纳米塑料因其在环境中的普遍分布及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纳米塑料已经在水生态系统中被检测到,但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和定量分析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因此,本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NPs... 纳米塑料因其在环境中的普遍分布及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纳米塑料已经在水生态系统中被检测到,但土壤中纳米塑料的检测和定量分析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因此,本文以聚苯乙烯(PS)颗粒作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NPs)模型,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提出了一种灵敏、有效、低成本的萃取方法用于对纳米塑料的鉴定和定量.从农田土壤中提取纳米塑料的过程包括密度浮选、碱性消解、水浴蒸发和膜过滤.在采用10%KOH为消解液、ZnCl_(2)(ρ=1.6 g·cm^(-3))为浮选液的最佳萃取条件下,PS纳米塑料的萃取效率最高.此外,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采集并检测了6个实际土壤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为100μg·g^(-1)的25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6个实际土壤样品中,PS纳米塑料的回收率为77.8%—88.3%.检测结果显示,4个土壤样品中检测到PS纳米塑料,浓度为3.45—10.26μg·g^(-1),其余2个样品没有检测到纳米塑料,这可能是由于PS纳米塑料的浓度低于检测限.说明纳米塑料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可行的.因此,本研究为土壤基质中纳米塑料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检测 定量 农田土壤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适配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策划运行系统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战明松 刘冲 孙华跃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共9页
城市更新策划是从剖析多元主体的需求及其成因入手,在供需适配视角下建构了可实现建成区存量空间及要素在供需端动态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在确保空间综合效益持续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存量空间的可持续演替。在辨析城市更新策划的内涵、... 城市更新策划是从剖析多元主体的需求及其成因入手,在供需适配视角下建构了可实现建成区存量空间及要素在供需端动态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在确保空间综合效益持续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存量空间的可持续演替。在辨析城市更新策划的内涵、系统构成、供需适配方式等运行系统构成的基础上,给出城市更新策划以经济学解释。在从供需结构重置、供需规模调整以及协同共治等供需适配过程出发,提出了由局部到整体的城市更新策划供需适配方式,目的是实现对城市更新行动的全过程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的持续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适配 城市更新策划 供需曲线 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膜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傅金祥 陈正清 +3 位作者 赵玉华 朴芬淑 周晴 杨青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2-45,共4页
对新型接种挂膜与逐渐增加流量的自然挂膜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挂膜后期前者的COD去除率可达90.36%,NH3-N去除率可达70.14%,后者则为87.69%和34.67%。前者生物膜生长情况好于后者,生物膜的成熟期缩短了4d;采用两级反应... 对新型接种挂膜与逐渐增加流量的自然挂膜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挂膜后期前者的COD去除率可达90.36%,NH3-N去除率可达70.14%,后者则为87.69%和34.67%。前者生物膜生长情况好于后者,生物膜的成熟期缩短了4d;采用两级反应柱可以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对NH3-N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用 曝气生物滤池 挂膜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家岭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郝哲 万明富 +1 位作者 刘斌 常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基于差分法、正交设计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新的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物理力学参数,用FLAC差分程序计算得出相应的神经网络分析样本;进行网络训练和网络结构及学习参数优化;利用现场监测数据,... 基于差分法、正交设计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新的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物理力学参数,用FLAC差分程序计算得出相应的神经网络分析样本;进行网络训练和网络结构及学习参数优化;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韩家岭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反分析,分析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法 正交设计 神经网络 隧道围岩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