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魏酸川芎嗪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润英
郝伟
+3 位作者
孟祥军
赵丽妮
李昭
魏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0-903,925,共5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和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法评价LF对血栓形成的对抗作用;运用玫瑰花结黏附试验观察L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和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法评价LF对血栓形成的对抗作用;运用玫瑰花结黏附试验观察L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LF对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影响。结果 LF能明显抑制大鼠电刺激颈动脉法和动静脉旁路法引起的血栓形成;减少CD62p的表达;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4.3μmol.L-1。结论 LF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减少CD62p的表达,从而阻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川芎嗪
血栓形成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
凝血酶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魏酸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润英
郝伟
+4 位作者
孟祥军
李昭
赵丽妮
马明洋
丁双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川芎嗪组(LZ组)和LF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川芎嗪组(LZ组)和LF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只穿线不结扎,LZ、LF组分别于再灌注前颈静脉注射LZ和LF 40 mg/kg。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表达等。结果 LZ和LF能明显加快心率、升高左室收缩末压和±dp/dtmax、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提高血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Fas蛋白表达,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指标LF作用强于L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F后处理可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川芎嗪
缺血后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FA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魏酸川芎嗪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润英
郝伟
孟祥军
赵丽妮
李昭
魏巍
机构
沈阳
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沈阳
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
沈阳
医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沈阳
医学院
沈阳博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0-903,925,共5页
基金
沈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No.F10-149-9-16)
文摘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和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法评价LF对血栓形成的对抗作用;运用玫瑰花结黏附试验观察LF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LF对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影响。结果 LF能明显抑制大鼠电刺激颈动脉法和动静脉旁路法引起的血栓形成;减少CD62p的表达;抑制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4.3μmol.L-1。结论 LF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减少CD62p的表达,从而阻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有关。
关键词
阿魏酸川芎嗪
血栓形成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
凝血酶
P-选择素
Keywords
ligustrazine ferulate
thrombosis
platelets neutrophil adhesion
thrombin
P-selectin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魏酸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润英
郝伟
孟祥军
李昭
赵丽妮
马明洋
丁双双
机构
沈阳
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博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基金
沈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F10-149-9-16)
文摘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川芎嗪组(LZ组)和LF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只穿线不结扎,LZ、LF组分别于再灌注前颈静脉注射LZ和LF 40 mg/kg。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表达等。结果 LZ和LF能明显加快心率、升高左室收缩末压和±dp/dtmax、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提高血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Fas蛋白表达,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指标LF作用强于L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F后处理可减轻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
阿魏酸川芎嗪
缺血后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FAS蛋白
Keywords
ligustrazine femlate
ischemia postcondifioning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poptosis
Fas protein
分类号
R963 [医药卫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魏酸川芎嗪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赵润英
郝伟
孟祥军
赵丽妮
李昭
魏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魏酸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赵润英
郝伟
孟祥军
李昭
赵丽妮
马明洋
丁双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