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蛋白酶D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琳琳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20例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抽取冠状动脉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动脉血CTSD的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再根据CTSD表达量三分位数将STEMI组分为低、中、高CTSD组,随访PCI治疗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STEMI组动脉全血CTSD表达量[1.31(1.03~1.75)]高于对照组[1.02(0.6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尿钠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间MACE发生率呈递减趋势,低CTSD组MACE发生率(65%)高于高CTSD组(10%,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SD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内MACE的截断值为1.214,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658~0.872,P<0.001)。结论STEMI患者全血CTSD表达异常。CTSD可能成为判断STEMI预后的指标及防治STEMI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D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欣然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2-906,91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345例患者,计算NPAR,用三分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次确诊为ACS的345例患者,计算NPAR,用三分位法将其分为低、中、高NPAR组,比较3组间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GS)等临床资料差异,并随访1年内不同时段的MACE事件。结果高NPAR组GS明显高于低、中NPAR组;Spearman分析显示,NPAR与GS相关性最强(r=0.42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NPAR、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和年龄是GS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PAR>2.013,对30 d内MACE的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NPAR呈正相关,可通过高水平NPAR有效预测患者30 d内MACE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邵冰 吴蔚 王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未接受PCI组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CHD)诊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CI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未接受PCI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预防治疗。受试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30天晨起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 ml,采用粒子增强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吸烟、稳定性心绞痛家族史、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手术前后未接受PCI组和PCI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和未接受PCI组手术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第1、10、30天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0.05)。结论单纯CAG不影响CHD患者血清Cys-C表达,PCI术后1个月内Cys-C持续升高,其可能与PCI术后调控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28与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兆奕 吴桂平 +2 位作者 林瑶瑶 赵红丽 张晓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microRNA-328(miRNA-328)的表达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miRNA-328与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2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32例)3个亚组... 目的通过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microRNA-328(miRNA-328)的表达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miRNA-328与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房颤患者12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32例)3个亚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13例,Ⅱ级40例,Ⅲ级36例,Ⅳ级31例。选择同期正常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NA-328的表达水平,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LA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血清miRNA-32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房颤亚组中,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miRNA-328水平逐渐升高;永久性房颤亚组miRNA-328最高,与阵发性房颤亚组、持续性房颤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阵发性房颤亚组与持续性房颤亚组比较,miRNA-328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组中,血清miRNA-328表达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264,P<0.05),偏相关分析校正后,二者仍呈正相关(r=0.368,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328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95%置信区间为0.689~0.875(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房颤患者血清miRNA-328的表达水平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间miRNA-328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328可能参与房颤患者的心房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328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力力 刘丽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对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ApoE-/-小鼠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7-5p拮抗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miR-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对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ApoE-/-小鼠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7-5p拮抗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抑制miR-17-5p减轻了AS小鼠主动脉的病变程度,减少了主动脉细胞凋亡,同时下调了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上调了Bcl-2蛋白表达。抑制miR-17-5p后,AS小鼠主动脉TNF-α、IL-6水平下降,IL-10水平上升,同时MDA含量及MPO活性受到抑制,SOD活性上调。结论抑制miR-17-5p可以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miR-17-5p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氧化应激 miR-17-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马晶茹 邰玉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3-806,81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内皮素-1(ET-1)、炎性细胞因子、运动耐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ACS择期PCI术患者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内皮素-1(ET-1)、炎性细胞因子、运动耐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ACS择期PCI术患者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每组54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s-CRP、IL-6、IL-10、TNF-α及ET-1、NT-proBNP及VE/VCO2 slope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VO2max、AT、6MWT及LVEF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可显著提升ACS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能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及ET-1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早期心脏康复 内皮素-1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晶茹 杨煜华 +1 位作者 张国媛 邢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4-798,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某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STEMI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472... 目的回顾分析某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STEMI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472例,分为康复组和非康复组。康复组为生命体征平稳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愿意接受急性期(院内)联合恢复期(坚持至出院后3个月)的综合心脏康复干预者。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院前延误时间、生化指标、门球(D to B)时间、血管病变及PCI术中术后情况及心脏彩超。通过分析比较2组患者开始康复的时间、依从性、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探讨这3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变化、完成综合康复治疗的比例及影响因素。结果2017年完成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比例和PCI后病情适合开始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7.1%、12.14 d,2018年为18.4%、10.56 d,2019年为29.9%、8.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高脂血症、文化程度、D to B时间、PCI术中心律失常是完成综合康复治疗的独立因素。结论目前仍需完善急救系统网络,继续加强胸痛中心建设,缩短院前延迟时间,加强对STEMI患者PCI后运动康复的宣教。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心脏康复能解决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综合康复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联合胱抑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煜华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胱抑素C(CysC)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胱抑素C(CysC)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断为AMI并行PCI治疗的患者583例。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制定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51例)和非CI-AKI组(53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NLR、CysC及二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能效。结果583例患者中CI-AKI发病率为8.75%。将临床基线资料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高血压史、卒中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Killip分级≥2级、多支血管病变、造影剂剂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ys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12项危险因素与CI-AKI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NLR、CysC、eGFR、Killip分级≥2级、多支血管病变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NLR、CysC及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CI-A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77和0.853。NLR、CysC对CI-AK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预测CI-AKI的能效性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结论术前较高的NLR和CysC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较高,二者联合诊断CI-AKI具有更高的能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胱抑素C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谵妄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范蒙蒙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PCI术后878例ACS患者的相关资料,按有无谵妄分为2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PCI术后878例ACS患者的相关资料,按有无谵妄分为2组,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CS患者PCI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78例患者中,谵妄组15例(1.71%),对照组863例(98.29%)。单因素分析显示,谵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睡眠障碍、肾小球滤过率(eGFR)、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自变量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睡眠障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睡眠障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ACS患者PCI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蒙蒙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7-1049,共3页
通过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分析,为替罗非班诱导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提供防治措施。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减少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强 高文卓 李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 验证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 (Caspase)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的活性作用 ,测定可溶性脂肪酸合成酶 (s Fas)和脂肪酸合成酶配体 (Fas L)的血中浓度以及 Caspase抑制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设对照... 目的 验证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 (Caspase)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的活性作用 ,测定可溶性脂肪酸合成酶 (s Fas)和脂肪酸合成酶配体 (Fas L)的血中浓度以及 Caspase抑制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设对照组 ;实验组静脉投予 Caspase抑制剂 (DEVD)。股静脉采血后 ,取出心脏。应用免疫印迹法、TU NEL法、酶联免疫法 (EL ISA)测定。结果 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组织 Caspase原被水解活化。实验组的TU 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DEVD的投予可以使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大约 30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 s Fas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  Caspase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应激所必须的中介物 ,DEVD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细胞凋亡。我们提出 ,DEVD可能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心肌再灌注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