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SSO回归的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以康 刘蕾 +4 位作者 刘丽敏 马晶茹 王嘉钰 马军 甄紫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LASSO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初筛。按7∶3的比例将629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40例)和验证组(189例)。训练组数据用于模型构建,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因变量,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建模。验证组用于模型验证。基于logistic分析结果,用R语言软件构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的可视化列线图。应用曲线下面积(AU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临床效用和校准度。结果 年龄、非汉族、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史是发生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纳入风险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05 (95%CI:0.790~0.863)和0.864(95%CI:0.744~0.861),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度较高(训练组和验证组Brier得分分别为0.03和0.14),模型的预测性能好,DCA结果提示本模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筛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提供简便易行、经济、易推广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磁免疫分析的Na^(+)离子含量检测系统研究
2
作者 林禹熙 姚健 +1 位作者 张晓丹 白石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8-1144,共7页
针对传统液相免疫检测中操作复杂、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以及无法准确量化Na^(+)离子含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顺磁性磁纳米粒子与Na^(+)离子结合后其弛豫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磁响应信号的特性,对Na^(+)离子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的... 针对传统液相免疫检测中操作复杂、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以及无法准确量化Na^(+)离子含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顺磁性磁纳米粒子与Na^(+)离子结合后其弛豫时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磁响应信号的特性,对Na^(+)离子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的方法。基于磁阻传感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性能,研发设计了一套剩磁免疫检测系统,对系统性能及不同浓度Na^(+)离子结合样本剩磁信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噪声由传感器空载时的109.38 m V降低至18.75 m V,信噪比提升了15.32 d B,检测灵敏度大幅提高,且可有效量化Na^(+)离子含量,检测误差在±9%以内。该方法磁化响应快,步骤简单,仅需2 min即可完成检测,为临床快速检测离子含量奠定了良好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纳米粒子 弛豫时间 剩磁信号 磁阻传感器 磁敏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上腔静脉完全阻塞1例报道
3
作者 刘欣然 马晶茹 张笑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梳理疾病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 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梳理疾病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术后 上腔静脉完全阻塞 上腔静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铝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尹玉华 杨烁 +5 位作者 张天 郭红 张璐炜 刘赞 李新 张立丰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乳期间通过乳汁摄入铝,Control组母鼠饮用的是蒸馏水,而Al-L、Al-M、Al-H染毒组的母鼠分别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断乳后,染铝组子代大鼠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直至出生后第90 d,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子代大鼠模型。染铝结束后,穿梭箱实验检测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称量子代大鼠体重及海马重评估铝的染毒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子代大鼠海马NGF mRNA表达。结果:Al-H组子代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量组子代大鼠体重;在穿梭箱实验中,与Control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主动回避反应与被动回避反应,随染铝剂量的增加下降,表明染铝组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Control组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海马区NGF蛋白含量及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亚慢性铝暴露下调海马区NGF表达水平,可能导致子代大鼠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学习记忆 神经生长因子 子代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毛智慧 刘蕾 +2 位作者 徐以康 王大遒 张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20,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同情量表、Herth希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社区402例慢性病共...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同情量表、Herth希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社区402例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自我同情得分(79.04±7.82)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自我同情的识别与干预,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庭对慢性病共病相关身心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以提升社区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自我同情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排宽体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晓雯 闻天航 +3 位作者 王冠 周暄凯 施嘉航 朴成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8-1604,共7页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使用自动选择最佳期相技术,在常...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结合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不同心率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使用自动选择最佳期相技术,在常规标准算法基础上应用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将所有患者按心率(HR)分为A组(HR<70 bpm)和B组(HR≥70 bpm),并进一步根据是否应用CMC技术分为非CMC组(A1组、B1组)和CMC组(A2组、B2组)。对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2组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及右冠脉主干(RCA)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660±0.479、4.750±0.434和4.610±0.493,均高于A1组(分别为4.230±0.643、4.360±0.606和3.790±0.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组的LAD、LCX及RCA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540±0.555、4.440±0.502和4.380±0.493,均显著高于B1组(3.790±0.656、3.970±0.584、3.490±0.601,P<0.001)。A、B组运用CMC技术前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值(即改善情况),分别为LAD:0.430±0.499、0.740±0.549;LCX:0.390±0.525、0.460±0.600;RCA:0.820±0.671、0.900±0.598,高心率组3支冠脉应用CMC技术前、后的评分差值均大于低心率组,其中以LAD的评分差值更大(P=0.006)。B组应用CMC技术前、后SNR分别为12.47±4.10、12.64±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B组CMC后处理时间及辐射剂量(CTDI vol、DLP、E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C3.0冠脉运动补偿技术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对改善不同心率患者CCTA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升高心率患者的CCTA图像质量,保证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冠脉运动补偿算法 运动伪影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暄凯 韩晓雯 朴成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脑小血管病(CSVD)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是中老年人发生卒中和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CSVD的发生发展,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作为一项简单且有效的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在临... 脑小血管病(CSVD)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是中老年人发生卒中和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CSVD的发生发展,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作为一项简单且有效的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在临床上越来越受重视。该文结合国内外TyG指数与CSVD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CSVD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影像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暂性皮质盲1例报道
8
作者 管静文 马晶茹 苏勐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既往无基础疾病的青年男性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出现视物不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短暂性皮质盲的发生机制、治疗、预后及展望。
关键词 造影剂脑病 短暂性皮质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1例报道
9
作者 李俊杰 马晶茹 苏勐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我科收治的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系统回顾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10
作者 蔡琳琳 马晶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 目的探讨全血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20例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抽取冠状动脉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动脉血CTSD的相对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再根据CTSD表达量三分位数将STEMI组分为低、中、高CTSD组,随访PCI治疗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STEMI组动脉全血CTSD表达量[1.31(1.03~1.75)]高于对照组[1.02(0.67~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肌钙蛋白T、N末端B型利尿钠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CTSD组间MACE发生率呈递减趋势,低CTSD组MACE发生率(65%)高于高CTSD组(10%,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SD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内MACE的截断值为1.214,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8%,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658~0.872,P<0.001)。结论STEMI患者全血CTSD表达异常。CTSD可能成为判断STEMI预后的指标及防治STEMI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D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和病理诊断价值
11
作者 白琳琳 王鹏 徐洪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中的表达。结果32例嗜铬细胞瘤中31例INSM1阳性(31/32,96.88%),其中高表达20例(20/32,62.50%)。9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INSM1均阳性,其中高表达8例(8/9,88.89%)。3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中INSM1均阴性。INSM1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上腺皮质腺瘤(P<0.001)。INSM1高表达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具有更高的Ki67增殖指数(P=0.016),但与患者性别(P=0.190)、年龄(P=0.439)、肿瘤TNM分期(P=0.793)、生长模式(P=0.495)、凝固性坏死(P=0.790)和脉管/包膜侵犯(P=0.790)均无显著相关性。INSM1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结论INSM1表达于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细胞核,而不表达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可有效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 INS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和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晶茹 金霞 +2 位作者 谭力力 李飞 张继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2-605,共4页
目的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循环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即治疗组,给予直接PCI术+rh BNP)和B组(... 目的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循环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即治疗组,给予直接PCI术+rh BNP)和B组(即对照组,给予直接PCI术+常规药物治疗),每组43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情况,2组TIMI 3级血流者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PCI术前、术后24 h测定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脑利钠肽(BNP)水平。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室重构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术后即刻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TIMI 3级血流者,PCI术后90 min ST段抬高或降低恢复的百分比、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1个月后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A组显著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前BNP、CRP、TNF-α、IL-6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 h,BNP、CRP、TNF-α、IL-6 A组显著优于B组(P<0.05)。经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A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rh BNP能预防和处理冠脉无复流,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的再灌注,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循环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牛津分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卅立 范秋灵 +4 位作者 赵洁 刘楠 王曦 姜奕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Ig A肾病牛津分型的4种主要病变:系膜细胞增生(M0/1)、内皮细胞增生(E0/1)、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0/1)、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0/1/2)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月17日至2011年10月11日在中国医科... 目的研究Ig A肾病牛津分型的4种主要病变:系膜细胞增生(M0/1)、内皮细胞增生(E0/1)、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0/1)、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0/1/2)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月17日至2011年10月1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514例18岁以上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除外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继发性Ig A肾病。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二分类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4例Ig 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1.06∶1,平均年龄(35.70±11.99)岁,平均病程(18.31±30.42)个月。单纯血尿组牛津分型以M0E0S0T0为主。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分期、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M病变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C3、血小板与M病变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小板升高是影响系膜细胞增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3.5 g的患者M1的比例(67.5%)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的患者。年龄、收缩压、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E病变呈正相关;病程、血清白蛋白与E病变呈负相关。年龄、病程长是E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以上患者E1的比例(73.3%)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CKD分期、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与S病变呈正相关。年龄、CKD肾功能分期、收缩压、舒张压、C4、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血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T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Ig G与T病变呈负相关。前驱感染史、舒张压≥90 mm Hg、低白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贫血、高C反应蛋白血症是T病变加重的影响因素。结论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小板升高,高龄,病程长,存在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高脂血症、前驱感染、舒张压升高、高C反应蛋白血症是Ig A肾病患者牛津分型病变严重的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应及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分级,给予个体化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牛津分型 临床指标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门诊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琰 王晓彩 +2 位作者 孙晓 薛慧英 成文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2,373-375,共2页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孕检的724例妊娠期糖尿病且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加入并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一日门诊组(n=404)和对照组(n=320)。一日门诊组给予心理干预及糖尿病一日门诊综合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孕检的724例妊娠期糖尿病且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加入并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一日门诊组(n=404)和对照组(n=320)。一日门诊组给予心理干预及糖尿病一日门诊综合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分别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当天及妊娠37周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一日门诊组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下降,妊娠并发症减少、剖宫产率下降(均P <0.05)。因此认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糖尿病一日门诊联合心理干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一日门诊 心理干预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半乳糖凝集素3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慧 杨洋 +3 位作者 费菲 张春娣 李国荣 赵冬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5-928,939,共5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及其对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B组(常规治疗加贝那普利),每组30例。治疗...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及其对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B组(常规治疗加贝那普利),每组30例。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血清Gal-3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比较,MLHFQ评分、血清Gal-3和NT-proBNP浓度、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LHFQ评分、血清NT-proBNP和Gal-3浓度下降,LA变小,LVEF提高(P<0.05)。治疗后A组MLHFQ评分、血清NT-proBNP和Gal-3浓度、LA低于B组,LVEF高于B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HFrEF老年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Gal-3水平,有效改善心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老年 半乳糖凝集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洋 李潞 +4 位作者 侯平 东洋 杜秋红 杨蕾 徐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7-1019,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连续、随机选取同时期就诊的高血压不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连续、随机选取同时期就诊的高血压不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2组患者收缩压、脉压以及循环microRNA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icroRNA-499、microRNA-214和microRNA-208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Killip分级高者循环microRNA波动大于分级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缩压、脉压以及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相关性,且循环microRNA在不同Killip分级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 脉压 循环MICRORNA KILLIP分级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燕文 王超 +8 位作者 王旭光 冯永民 安宁 吴洪銮 李尚妹 陶静莉 刘伟敬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0-1384,1388,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补体C3、SLEDAI评分和血清Anti-ds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组(SLEDAI score≥10)SLE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SLEDAI score<10),且活动组中初发组(即首次确诊)显著高于复发组(P均<0.05)。而SLE患者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活动组SLE患者显著低于稳定组,且活动组中初发组显著低于复发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s=0.289,P<0.05),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s=0.371,P<0.01)。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5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SLEDAI降低≥4分)的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降低(P<0.05);治疗3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的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异常,其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有望作为疾病活动度指标和潜在的临床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 B细胞 自噬 LC3-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邵冰 吴蔚 王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未接受PCI组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CHD)诊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CI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未接受PCI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预防治疗。受试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30天晨起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 ml,采用粒子增强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吸烟、稳定性心绞痛家族史、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手术前后未接受PCI组和PCI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和未接受PCI组手术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第1、10、30天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0.05)。结论单纯CAG不影响CHD患者血清Cys-C表达,PCI术后1个月内Cys-C持续升高,其可能与PCI术后调控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春宁 万多 +2 位作者 赵鹏 沈焕 付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1,I0024,I0025,共6页
目的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给予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30 mg·kg^(-1... 目的从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给予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30 mg·kg^(-1)体质量)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治疗组给予PNS灌胃干预(100mg·kg^(-1)体质量)。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尾静脉血糖(FBG),ELISA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荧光定量PCR检测腹主动脉标记物MMP2、MMP9、CD34、VEGF及PI3K、AKT 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法观察PI3K和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在STZ注射造模后,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血清IN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1),治疗组IN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脉壁变薄,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内膜不光滑;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MMP2、MMP9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和P<0.01),治疗组MMP9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1)。模型组CD34、VEGF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和P<0.01),治疗组CD34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模型组大鼠PI3K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治疗组PI3K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模型组PI3K蛋白、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1),治疗组PI3K、p-AK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模型组p-AKT/AK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AKT/AKT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趋势,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S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三七总皂苷 PI3K/AKT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56
20
作者 李春华 徐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我院收治的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围术期护理对辅助手术成功的作用。...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我院收治的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围术期护理对辅助手术成功的作用。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