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
1
作者 郑恒 栗偲平 +3 位作者 朱红 郑松 李波 李久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2,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左侧面部红色丘疹及结节20余年,逐渐增多伴局部阵发性灼热及疼痛2年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米粒至豆粒大红色至暗红色丘疹及结节,后部分皮损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当时无明显自觉症状,...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左侧面部红色丘疹及结节20余年,逐渐增多伴局部阵发性灼热及疼痛2年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面部出现米粒至豆粒大红色至暗红色丘疹及结节,后部分皮损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当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一直未予治疗。2年前患处皮损渐扩大,丘疹、结节及斑块逐渐增多并累及整个左侧面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皮肤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荨麻疹抗原皮试及血清总IgE含量测定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金贵和 宋芳吉 +1 位作者 李惠刚 李艳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97,共2页
为探讨荨麻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对138例病因未明的荨麻疹患者进行抗原皮试和血清总IgE含量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荨麻疹患者组138例,男60例,女78例;年龄18~60岁。其中急性荨麻... 为探讨荨麻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对138例病因未明的荨麻疹患者进行抗原皮试和血清总IgE含量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荨麻疹患者组138例,男60例,女78例;年龄18~60岁。其中急性荨麻疹(急性组)35例,慢性荨麻疹(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抗原皮试 血清诊断 总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55/SOCS1轴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常晶 姚战非 +1 位作者 张铎 王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基于miR-155/SOCS1轴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55 agomir组、miR-155 agomir阴性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复方甘草酸苷+miR-155 agomir组。除对照组外,... 目的:基于miR-155/SOCS1轴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55 agomir组、miR-155 agomir阴性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复方甘草酸苷+miR-155 agomir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耳背涂布卡泊三醇(MC903)溶液法建立AD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耳部临床特征并进行皮炎评分;HE检测各组小鼠耳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gE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耳部出现组织中miR-155、SOCS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耳部组织中SOCS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耳部出现明显红斑、充血红肿、耳组织表皮层增生、棘细胞层变厚、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症状,耳部皮炎评分、血清IgE及TNF-α、IL-6水平、组织miR-155水平升高(P<0.05),SOCS1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55 agomir组小鼠上述症状加重,耳部皮炎评分、血清IgE及TNF-α、IL-6水平、组织miR-155水平升高(P<0.05),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155 agomir阴性对照组小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甘草酸苷组小鼠上述症状减轻,耳部皮炎评分、血清IgE及TNF-α、IL-6水平、组织miR-155水平降低(P<0.05),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iR-155 agomir组相比,复方甘草酸苷+miR-155 agomir组小鼠上述症状减轻,耳部皮炎评分、血清IgE及TNF-α、IL-6水平、组织miR-155水平降低(P<0.05),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复方甘草酸苷组相比,复方甘草酸苷+miR-155 agomir组小鼠上述病理症状加重,耳部皮炎评分、血清IgE及TNF-α、IL-6水平、组织miR-155水平升高(P<0.05),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通过下调miR-155表达、上调SOCS1表达减轻AD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SOCS1轴 复方甘草酸苷 特应性皮炎小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淋病奈氏菌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兰 刘新 +1 位作者 张博芬 孙学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58,共2页
采用涂片、培养及生化反应 ,对 116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病奈氏菌进行检测 ,用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 ,结果表明 ,116例患者中 ,淋病奈氏菌感染者占 6 7.2 4%,淋病奈氏菌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占 2 3 .0 8%,揭示在性传播疾病的诊治中 。
关键词 淋病奈氏菌 解脲支原体 淋病 泌尿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阳 李智昊 +2 位作者 张铎 董淑英 李晓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满意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2年12月5日发表的CO_(2)激光和外用药物联合...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满意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2年12月5日发表的CO_(2)激光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甲真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合计9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单独外用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满意度高于单独外用药物治疗组。结论: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外用药物,且联合治疗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甲真菌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性瘙痒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盛文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水源性瘙痒2例盛文希水源性瘙痒(aquagenicpruritus,AP)是水诱发的瘙痒中的一种。1970年Shelley首先提出AP,认为是水性荨麻疹的一个轻型。1981年treaves等认为该病无风团损害,不应属... 水源性瘙痒2例盛文希水源性瘙痒(aquagenicpruritus,AP)是水诱发的瘙痒中的一种。1970年Shelley首先提出AP,认为是水性荨麻疹的一个轻型。1981年treaves等认为该病无风团损害,不应属于水性荨麻疹。首次以独立的疾病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水源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小汗腺汗囊瘤
7
作者 高哲 王征 +4 位作者 郑恒 郭哲 郑松 李久宏 张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56,155,共2页
患者女,42岁。主诉:面部反复出现丘疹9年余。现病史:患者9年前在剧烈活动出汗后,面部出现数处米粒大的半透明丘疹,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故当时未予诊治。之后上述丘疹时出时消,在高热环境及夏季时皮损增多或加重。4年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 患者女,42岁。主诉:面部反复出现丘疹9年余。现病史:患者9年前在剧烈活动出汗后,面部出现数处米粒大的半透明丘疹,无明显疼痛及瘙痒,故当时未予诊治。之后上述丘疹时出时消,在高热环境及夏季时皮损增多或加重。4年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汗疹”、“湿疹”,予抗组胺药物口服及中药外敷(具体不详)治疗,未见好转。近2年来,患者面部丘疹于活动出汗后明显增多,且出现水疱,伴有轻度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囊瘤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