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患者胃粘膜微生物群的改变
1
作者 朱晓敏 张博芬 +2 位作者 刘文新 柯旭 党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胃粘膜微生物群 细菌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胃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晓敏 张博芬 +2 位作者 刘文新 柯旭 党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8-59,64,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胃液 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颖慧 朱晓敏 +2 位作者 白玲 张昶 吴昊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为了解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 ,选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窦粘膜 30例 ,免疫组化SP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 ,Streplavidin Peroxidase,SP)抗HP抗体染色 ,并以慢性乙型肝... 为了解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 ,选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窦粘膜 30例 ,免疫组化SP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 ,Streplavidin Peroxidase,SP)抗HP抗体染色 ,并以慢性乙型肝炎并胃病 2 0例及非肝病胃病 2 1例胃窦粘膜作对照。结果显示 ,3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阳性2 2例 ,占 73.3% ;2 0例慢乙肝组阳性 11例 ,占 5 5 % ;2 1例非肝病组阳性 11例 ,占 5 2 .38%。门脉高压组HP感染阳性率与慢乙肝组、非肝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可见HP感染虽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原因 ,但在治疗中短期加用杀HP的药物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胃粘膜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胃癌患者胃液SIgA及胃粘膜产亚硝酸真杆菌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颖慧 朱晓敏 +1 位作者 李蔚 郭玉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21,29,共2页
探讨了胃癌病变局部免疫功能及胃粘膜细菌分布与发病机制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31例胃癌患者(实验组 )与 5 6例其它胃病患者 (实验组 )进行胃液SIgA含量的测定并对胃粘膜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显示 ,实验组... 探讨了胃癌病变局部免疫功能及胃粘膜细菌分布与发病机制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31例胃癌患者(实验组 )与 5 6例其它胃病患者 (实验组 )进行胃液SIgA含量的测定并对胃粘膜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显示 ,实验组较对照组胃液SIgA含量显著增多 (p <0 .0 5 ) ,胃粘膜产亚硝酸真杆菌阳性检出率亦明显升高 (p <0 .0 1)。胃癌患者胃粘膜局部免疫功能失常 ,其发病可能与产亚硝酸真杆菌有关 ,胃液SIgA的测定对估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IGA 产亚硝酸真杆菌 胃液 胃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亚硝酸优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5
作者 刘文新 谭颖慧 +1 位作者 王文奎 曹桂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5-56,共2页
从临床34例胃癌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出产亚硝酸化杆菌19株,检出率55.88%,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判定药敏结果,选用10种抗生素纸片,对产亚硝酸优杆菌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其结果氯霉素、红... 从临床34例胃癌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出产亚硝酸化杆菌19株,检出率55.88%,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判定药敏结果,选用10种抗生素纸片,对产亚硝酸优杆菌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其结果氯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对产亚硝酸优杆菌呈敏感性,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呈中度敏感,而青霉素类全部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亚硝酸优杆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胃癌 临床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芽孢厌氧菌相关性胃癌患者胃液中微量元素分析
6
作者 刘文新 张博芬 +3 位作者 李舒茵 张烈红 王宇 孙小晶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无芽孢厌氧菌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唾液溶菌酶活力的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玲巧 刘伶 +2 位作者 邹晓坡 张博芬 于彩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为探讨呼吸系统疾病与唾液溶菌酶活力的关系,本文对49例健康儿童和4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唾液溶菌酶活力进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溶菌酶 实验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甲酯对酵母DNA损伤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岚 李咏 +2 位作者 朱晓敏 吴怡 于成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观察甲磺酸甲酯 (MMS)对酿酒酵母S2 88C细胞染色体DNA的损伤及端粒酶活性的调节。结果表明 ,甲磺酸甲酯引起酵母细胞DNA损伤 ,随着MMS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DNA损伤程度加重 ,同时明显提高酵母细胞端粒酶活性。当用 0 .4mmol/LMM... 观察甲磺酸甲酯 (MMS)对酿酒酵母S2 88C细胞染色体DNA的损伤及端粒酶活性的调节。结果表明 ,甲磺酸甲酯引起酵母细胞DNA损伤 ,随着MMS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DNA损伤程度加重 ,同时明显提高酵母细胞端粒酶活性。当用 0 .4mmol/LMMS作用 72h后 ,端粒酶活性最高 (是对照组的1.4 7倍 ) ,在作用 96h及 12 0h后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 ,但均高于对照组。甲磺酸甲酯对酿酒酵母S2 88C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上调作用可能与其DNA损伤有关 ,断裂DNA的损伤后修复可能是端粒酶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甲酯 酿酒酵母S288C DNA损伤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