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升瑞 王星 +2 位作者 孙洁 宦大为 王翠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0-553,558,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该组乳腺癌中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24例(57.1%)表达CK5/6、CK14、EGFR中1项或几项标志物,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其中CK14没有单独表达;18例(42.9%)均不表达CK5/6、CK14、EGFR。24例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22例,Ⅱ级2例,且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24例中有Ki67表达22例;18例不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3例,Ⅰ~Ⅱ级15例,18例中有Ki67表达8例。具有与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核级别及Ki67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工作中依靠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及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K5/6、EGFR及Ki67,对诊断该类病变和判断预后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 临床病理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和Stat5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智 郎晓讴 +1 位作者 张绍军 姜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8-712,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Stat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相关抑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探讨Stat3和Stat5在D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DTC[包括38...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Stat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相关抑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探讨Stat3和Stat5在D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DTC[包括38例乳头状癌(PTC)和4例滤泡状癌(FTC)]、30例甲状腺腺瘤(TA)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NTT)中Stat3、Stat5、P53及P2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率,分析其与DTC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Stat3和Stat5在DTC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TA和NTT(P<0.05),二者表达率与DTC病理分型密切相关(r=0.76,P<0.05;r=0.80,P<0.05);Stat3和Stat5在PTC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FTC(P<0.05),且Stat5的表达率明显高于Stat3,二者呈正相关(r=0.78,P<0.05)。DTC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30.9%)明显高于TA(0%)和NTT(0%)(P<0.05)。P21蛋白阳性表达率(14.3%)在DTC组织中明显降低。Stat3和Stat5在DTC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4.8%和66.7%,明显高于P53表达率(30.9%),且分别与P53表达率呈正相关(r=0.77,P<0.05;r=0.72,P<0.05),与P21表达率呈负相关(r=-0.87,P<0.05;r=-0.67,P<0.05)。结论:Stat3和Stat5参与DTC病理分型,其异常表达率可能与p53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p21的失活有关。Stat3和Stat5表达率的异常增高可能是DTC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P53 P21 甲状腺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处理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戴朝六 徐锋 +4 位作者 田大治 张旭 贾昌俊 崔凯 王明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分别用rhGH或盐水预处理后以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15m in,于再灌注1 h末测定血清AST、ALT、LDH...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分别用rhGH或盐水预处理后以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15m in,于再灌注1 h末测定血清AST、ALT、LDH水平,肝组织谷胱甘肽(GSH)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rhGH组再灌注后1 h血清AST、ALT、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GH组肝组织GSH、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GH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激素预处理通过提高肝组织中GSH、SOD水平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物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介导的BMP-2基因转染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智 郎晓讴 +1 位作者 宦大为 孙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6,197,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局部转染后,BMP-2基因蛋白过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新途径。方法:以包载BMP-2基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级粒子混合物(BMP-2-PLGA)...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局部转染后,BMP-2基因蛋白过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新途径。方法:以包载BMP-2基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级粒子混合物(BMP-2-PLGA)转染培养的兔VSMC,作为BMP-2-PLGA纳米粒子组,同时设空白PLGA纳米粒子组及对照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建立自体静脉移植兔模型,随机分成转基因组、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14和28d取出移植静脉,Verhoeff染色检测血管内膜厚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MP-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P-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MP-2-PLGA纳米粒子组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兔血管内膜平均厚度明显减少(P<0.05),空白载体粒子组与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载体粒子组及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转基因组兔移植静脉组织BMP-2蛋白表达于术后3、7和14d明显增多(P<0.05),PCNA表达于术后7~28d明显降低(P<0.01);空白粒子组与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及VSMC的增殖,促进体外培养VSM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 纳米粒子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kip1)基因在大鼠自体静脉移植中的表达
5
作者 郎晓讴 刘明辉 +2 位作者 杨德华 冀慎泉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p27kip1基因在静脉移植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与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2,3,7,14,28d取材。Verhoeff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内膜厚度及管壁厚度;RT-PCR、原位杂交、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mRN... 目的:观察p27kip1基因在静脉移植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与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2,3,7,14,28d取材。Verhoeff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内膜厚度及管壁厚度;RT-PCR、原位杂交、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mRNA及蛋白的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27kip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术后7d内膜明显增厚,14d内膜增厚达到高峰(P<0.01)。p27kip1蛋白在正常对照血管可见表达,术后3d内无表达,术后7d开始表达,14d明显增高,28d达到高峰(P<0.01)。mRNA的表达于术后7d出现增高,持续表达至28d,其间各时间点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CNA的表达于术后7~14d达到高峰。结论:p27kip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环节之一,其可能成为治疗移植血管狭窄、闭塞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静脉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P^27kip1通路及其相关凋亡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陈树军 郎晓讴 +2 位作者 张春阳 张少军 姜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阐明两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kp2、P27kip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阳性...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阐明两者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kp2、P27kip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比,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Duck’s分期C和D期结肠癌、低分化结肠癌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增加(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Duck’s分期A和B期结肠癌、高分化结肠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增加(P<0.05)。P53和Bcl-2蛋白在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5)。结肠癌中Skp2与P27kip1的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282,P<0.05),与P53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1=0.345,r2=0.231,P<0.01)。结论:Skp2和P27kip1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组织的分化、浸润和转移,相关凋亡基因P53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 蛋白质P53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