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包被的CdSe/CdS量子点的直接水相制备及其对人血淋巴细胞的标记成像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微 葛欣 +1 位作者 王宣怡 徐淑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首次用谷胱甘肽(GSH)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稳定地发射绿色荧光和橙色荧光的两种CdSe/CdS核/壳结构的纳米量子点。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dSe/CdS量子点的发光特性。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CdSe/CdS量子点近似球... 首次用谷胱甘肽(GSH)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稳定地发射绿色荧光和橙色荧光的两种CdSe/CdS核/壳结构的纳米量子点。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dSe/CdS量子点的发光特性。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CdSe/CdS量子点近似球形,在水中分散性良好,比CdSe量子点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将CdSe/CdS量子点与鼠抗人CD3抗体连接,制备了水溶性CdSe/CdS-CD3复合物探针,对人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成像。结果表明用该探针对人血淋巴细胞成像清晰,其荧光在30 min的连续蓝光激发下无明显衰退,而FITC荧光在20 min内基本完全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CdSe/CdS量子点 免疫荧光标记 人血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硫酸氢铵焙烧法提取氧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隋丽丽 翟玉春 孙莹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4,共5页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粉煤灰的物相结构,采用焙烧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硫酸氢铵焙烧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硫酸氢铵与粉煤灰质量比为8.5∶1、焙烧温度420℃、焙烧时间60min的条件下,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84.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粉煤灰的物相结构,采用焙烧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硫酸氢铵焙烧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硫酸氢铵与粉煤灰质量比为8.5∶1、焙烧温度420℃、焙烧时间60min的条件下,氧化铝的提取率可达84.5%。焙烧后熟料在下述最佳条件下氧化铝的溶出率可达到95.9%:溶出温度90℃,液固比8∶1,搅拌速率400r/min,溶出时间7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铵 粉煤灰 氧化铝 焙烧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铵焙烧高钛渣的溶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隋丽丽 翟玉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出温度、液固比、搅拌强度和溶出时间对二氧化钛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5∶1,溶出温度70℃,搅拌强度500r/min,溶出时间50min。按照最佳条件进行验证性实验,溶出率可达84%。并对硫酸...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出温度、液固比、搅拌强度和溶出时间对二氧化钛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5∶1,溶出温度70℃,搅拌强度500r/min,溶出时间50min。按照最佳条件进行验证性实验,溶出率可达84%。并对硫酸氢铵焙烧高钛渣的溶出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焙烧产物的溶出过程受通过固体产物层的内扩散控制,并由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6.5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铵 高钛渣 溶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硫酸焙烧钛渣后的滤渣碱浸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隋丽丽 张俊 +3 位作者 马明阳 翟玉春 董微 常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3,29,共5页
以浓硫酸焙烧法从钛渣提钛后的滤渣作为实验原料,采用NaOH溶液浸出滤渣中的SiO2,确定搅拌速度、液固比、碱渣质量比对SiO2浸出率的影响,并探索浸出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SiO2浸出率影响较小,随着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反应液... 以浓硫酸焙烧法从钛渣提钛后的滤渣作为实验原料,采用NaOH溶液浸出滤渣中的SiO2,确定搅拌速度、液固比、碱渣质量比对SiO2浸出率的影响,并探索浸出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SiO2浸出率影响较小,随着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反应液固比以及碱渣质量比的增大,SiO2浸出率增大。浸出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2.89kJ/mol,动力学方程为1-(1-x)1/3=0.44×103×[-42887/(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动力学 NAOH 提钛渣 碱浸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碳点的荧光增强简便、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环丙沙星 被引量:6
5
作者 徐丽萍 刘清士 +2 位作者 董芷辰 郭兴家 董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0-838,共9页
以苹果酸为碳源,磷酸铵提供氮源,采用固态热解法一步合成一种水溶性的、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所得到的碳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0.7%,形貌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3 nm。基于环丙沙星(CIP)对碳点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CIP的... 以苹果酸为碳源,磷酸铵提供氮源,采用固态热解法一步合成一种水溶性的、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所得到的碳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0.7%,形貌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3 nm。基于环丙沙星(CIP)对碳点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一种CIP的定量检测方法。最佳实验参数为:碳点浓度为7.5μg/mL,pH值为5.9,孵化时间为5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碳点的荧光强度增加值(ΔF)和CIP的浓度在0.39~4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12μmol/L,相对标准偏差(n=5)为4.2%。干扰实验结果指出,除了铜离子具有明显的影响外,其它共存物质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而铜离子的干扰可通过加入草酸铵来掩蔽。最后利用所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对实际样品中CIP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3%~107%之间。本研究为CIP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而有效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荧光碳点 环丙沙星 荧光探针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浸提钛渣提硅实验过程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丽霜 隋丽丽 +2 位作者 葛欣 翟玉春 邵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3,43,共5页
硫酸氢铵焙烧高钛渣提钛后的滤渣中存在大量的硅,对苛刻碱浸渣提硅实验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20℃,苛性碱与浸出渣质量比为3.5∶1,液固比5.5∶1,反应时间5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的实验条件下,SiO2... 硫酸氢铵焙烧高钛渣提钛后的滤渣中存在大量的硅,对苛刻碱浸渣提硅实验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20℃,苛性碱与浸出渣质量比为3.5∶1,液固比5.5∶1,反应时间5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的实验条件下,SiO2提取率可达78.4%。碱浸过程动力学分析表明此反应过程受内扩散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4.047 kJ/mol,动力学方程为:1+2(1-x)-3(1-x)^2/3=2.415exp[-24 047/(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苛性碱浸出 提硅 动力学 内扩散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