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霍艳 李经才 +2 位作者 江岩 刘佳 李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幼龄、老龄及光制颠倒条件下小鼠视交叉上核内c fos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 fos蛋白水平的影响 ;采用RT PCR法 ,扩增视交叉上核内c fosmRNA ...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幼龄、老龄及光制颠倒条件下小鼠视交叉上核内c fos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褪黑素对小鼠视交叉上核c fos蛋白水平的影响 ;采用RT PCR法 ,扩增视交叉上核内c fosmRNA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幼龄鼠c fos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高于老龄鼠 ;光制颠倒条件下 ,c fos蛋白及mRNA水平均受抑制 ;给予褪黑素 ,c fos蛋白及c fosmRNA水平均提高。结论 c fos基因表达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光制颠倒可抑制c fos基因的表达 ;施用褪黑素 ,c fos基因表达水平提高 ,说明褪黑素可对抗增龄及光制颠倒对c fos表达的抑制作用 ,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裉黑素 小鼠 视交叉上核 C-FOS 基因表达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中CD_(44)变异型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巨 刘佳 +3 位作者 鲁海欧 江岩 郭丽 李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细胞粘附因子CD44的变异型(CD44v)出现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并与这些肿瘤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然而,CD44基因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类型尚无定论。为此,本研究使用特异性识别CD44分子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 细胞粘附因子CD44的变异型(CD44v)出现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中并与这些肿瘤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然而,CD44基因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类型尚无定论。为此,本研究使用特异性识别CD44分子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对正常卵巢组织以及良性和恶性肿瘤的CD44表达类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CD44v在正常卵巢内呈阴性;25例良性肿瘤中,21例阴性,4例有灶局性变异型外显子v8-v10的表达;相反,26例卵巢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株卵巢癌细胞系Caov3和Ovca3有多种形式的CD44v存在;其中,v7的表达明显上调。2例交界性肿瘤的表达形式与卵巢癌相似,但呈灶局阳性。本结果因而提示,CD44v尤其是v7出现在卵巢癌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它(们)可能成为该类肿瘤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在癌细胞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D4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化疗药物诱导卵巢癌OVCAR-3细胞凋亡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阳 刘佳 +2 位作者 郭丽 江岩 李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 :观察抗卵巢癌药物顺铂、紫杉醇和阿霉素对卵巢癌细胞系 OVCAR- 3体外生长和生存的影响并分析由它们所致的细胞死亡性质。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动力学检测及 DNA片段化分析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研究化疗药物对卵巢... 目的 :观察抗卵巢癌药物顺铂、紫杉醇和阿霉素对卵巢癌细胞系 OVCAR- 3体外生长和生存的影响并分析由它们所致的细胞死亡性质。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动力学检测及 DNA片段化分析等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研究化疗药物对卵巢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 :上述药物在抑制 OVCAR- 3细胞生长的同时可不同程度地诱导细胞凋亡。其中 ,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最强 ;较低剂量紫杉醇 (10 - 8M)和顺铂 (2 μg/ ml)配伍使用的抗癌效果优于单纯顺铂 (5 μg/ m l)或顺铂 (2 μg/ ml) +阿霉素 (0 .5 μg/ ml)。结论 :1)化疗药的抑癌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来实现 ;2 )抗癌药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与其生长抑制效应成正比 ;3)对靶细胞凋亡的诱导能力可作为筛选抗卵巢癌敏感化疗药物以及最佳配伍剂量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OVCAR-3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Fas抗体诱导维甲酸分化后的髓母细胞瘤细胞凋亡
4
作者 郭丽 刘佳 +3 位作者 李俊伟 王敏 李宏 许一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14-617,共4页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RA)诱导分化前后 ,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Med 3对抗Fas抗体的反应特点并探讨其免疫治疗意义。方法 :使用 10 μmol L的RA诱导Med 3细胞分化并在处理当时或第 2 4、48、72、96h ,分别加入最终浓度为 2 5 ,5 0 ,10 0...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RA)诱导分化前后 ,人髓母细胞瘤细胞系Med 3对抗Fas抗体的反应特点并探讨其免疫治疗意义。方法 :使用 10 μmol L的RA诱导Med 3细胞分化并在处理当时或第 2 4、48、72、96h ,分别加入最终浓度为 2 5 ,5 0 ,10 0 ,2 0 0和 40 0ng ml的抗Fas抗体。结合各组细胞Fas表达形式 ,分析其形态学 ,细胞动力学 ,克隆形成能力和死亡特点。结果 :正常培养的Med 3细胞表达 30kD的可溶型Fas(sFas)。RA能促进Med 3分化和膜型Fas(mFas)表达 ,但不诱导凋亡。单纯抗Fas抗体处理对靶细胞无明显效应。RA处理的同时或不同时期加入抗体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细胞凋亡 ;其中 ,以RA处理后第 48h加入 2 0 0ng ml抗体的凋亡诱导效果最佳。结论 :RA通过上调mFas表达提高髓母细胞瘤细胞系的凋亡易感性。因此 ,RA与Fas相关性凋亡促进剂配伍可能有助于改善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免疫和 或药物治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髓母细胞瘤 抗Fas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在卵巢癌患者体内的高频率检出及其临床意义分析的初步观察
5
作者 刘佳 鲁海欧 +2 位作者 罗阳 李玉生 李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5-499,共5页
利用IL-6生存依赖性小鼠杂交后7TD1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和腹水样本进行了IL-6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2株卵巢癌细胞系都有自发产生IL-6的能力,在良性病变的18例血清和6例腹腔渗出液中,IL... 利用IL-6生存依赖性小鼠杂交后7TD1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和腹水样本进行了IL-6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2株卵巢癌细胞系都有自发产生IL-6的能力,在良性病变的18例血清和6例腹腔渗出液中,IL-6检出率仅为11.1%和16.7%,相反,12例卵巢癌血清和14例恶性腹水样本分别达75%和100%,11例癌瘤术后化疗的血清样本中,7例IL-6阴性,4例阳性(36.4%)。结果提示,外周血IL-6的水平与卵巢肿瘤的恶性转化明显相关,故可望成为卵巢肿瘤鉴别诊断和抗癌疗效监测的新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白细胞介素6 生物学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状态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
6
作者 罗阳 江岩 +3 位作者 郭丽 鲁海欧 刘佳 李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细胞间 缝隙连接通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7
作者 刘佳 郭丽 +1 位作者 江岩 李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端粒缩短见于星形细胞瘤发展过程中,但其长度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相对稳定,提示胶质瘤细胞内存在端粒修复机制的可能性.为证实此点,利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技术(TRAP),对8株人/大鼠多形胶质母细胞系的蛋白提取液中端粒酶... 端粒缩短见于星形细胞瘤发展过程中,但其长度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相对稳定,提示胶质瘤细胞内存在端粒修复机制的可能性.为证实此点,利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技术(TRAP),对8株人/大鼠多形胶质母细胞系的蛋白提取液中端粒酶活性加以测定.结果显示:8例胶质瘤样本的反应液均可见端粒PCR扩增片段;用无DNase的RNase事先处理蛋白提取液,可明显降低或消除PCR产物的出现,说明TRAP反应中的PCR扩增是在端粒酶的介导下进行而非DNA污染或其它端粒修复因子所致.从而不但建立起检测人癌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可靠方法,也为针对端粒酶的胶质母细胞瘤生物/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端粒酶 TR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