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试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小珊 杨森 张立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8-32,共5页
简单介绍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在微机上调试和试用中尺度数值模式 MM5 V3的情况 ,MM5 V3在前、后处理上使用 Fortran 90编程 ,与 MM5 V2有一定差别。利用T1 0 6 L1 9资料和常规探空报形成经、纬网格的初值预处理场和侧边界 ,代入模式前处... 简单介绍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在微机上调试和试用中尺度数值模式 MM5 V3的情况 ,MM5 V3在前、后处理上使用 Fortran 90编程 ,与 MM5 V2有一定差别。利用T1 0 6 L1 9资料和常规探空报形成经、纬网格的初值预处理场和侧边界 ,代入模式前处理系统中。模式运行完毕后 ,预报产品直接进入 MICAPS、Vis5 d、Grads系统 ,进行图形显示。在 2 0 0 0年汛期试用中发现 ,MM5 V3对东北地区的强降水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评分表明 ,MM5 V3的降水预报结果和 MM5 V2互有优劣 ,总体来看 ,MM5 V3的预报质量略高于 M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5V3 中尺度数值模式 降水预报 运行环境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雨量要素库处理系统
2
作者 赵威 刘金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根据东北区域雨量报告的特点 ,自主开发了雨量要素库并投入业务使用。对雨量要素库的自动处理系统 ,及其主要功能如库生成与清除。
关键词 雨量要素库 数据处理 系统管理 沈阳市 区域气象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评估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晶 林蓉 +5 位作者 张海娜 吕志红 王艳 胡春丽 李菲 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63-3566,共4页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 利用辽宁省1971~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及气象灾害资料,计算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的影响权重、成灾率及其变异值,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划分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应年农业气象灾害存在负相关关系,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小灾情出现频率最大,占总年数的39%,同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权重为63.0%,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影响评估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变化及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春雨 张运福 王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辽宁省3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夏季(6—8月)的降水资料,通过趋势系数、REOF、滑动均方差等方法,对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以14mm/10a的速率减少... 利用辽宁省3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夏季(6—8月)的降水资料,通过趋势系数、REOF、滑动均方差等方法,对辽宁省近44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微弱的减少趋势,以14mm/10a的速率减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降水以偏多为主,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降水偏少,80年代中期降水偏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降水偏少,90年代中期降水偏多,90年代后期至今降水一直持续偏少。辽宁夏季降水分为中北部地区及盘锦、抚顺、营口地区、辽河以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3个不同的区域,3个区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都为减少趋势,其中东南部地区降水减少趋势明显大于其他两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夏季降水 趋势分析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城市效应对气温的影响及气温预报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凤华 班显秀 张文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38,共4页
根据沈阳市城区与观象台 (郊区 )的同步观测资料 ,分析了两地日最高最低温差的变化规律 ,并与前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揭示出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城郊温差的不规则变化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 根据沈阳市城区与观象台 (郊区 )的同步观测资料 ,分析了两地日最高最低温差的变化规律 ,并与前期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揭示出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城郊温差的不规则变化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统计预报 沈阳市 城市热岛效应 气温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春播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小桃 李辑 +3 位作者 晁华 李晶 张海娜 马晓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0-255,共6页
利用1981—2011年辽西地区土壤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该区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具有明显干化趋势,同期降水不是唯一影响因子;春播期土壤湿度与前秋降水正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69,与底墒... 利用1981—2011年辽西地区土壤相对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该区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具有明显干化趋势,同期降水不是唯一影响因子;春播期土壤湿度与前秋降水正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69,与底墒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84,如此显著的正相关是由于北方特有的封冻雨,秋季降水封冻在土壤里,到第二年春季,气温升高,解冻返浆,土壤变得湿润;5月土壤湿度与同期降水呈正相关,浅层相关系数为0.67,与气温呈负相关,深层相关系数为-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春播期土壤湿度 底墒 气象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晶 吕志红 +1 位作者 林蓉 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66-3568,共3页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干旱强度 干旱范围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气候变化及若干气象灾害的事实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春雨 曲晓波 +1 位作者 王颖 夏梅艳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来辽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5年来辽宁的干旱有增加趋势、洪涝减少,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沙尘日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PM_(10)污染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德平 齐颖 +1 位作者 甘露林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34-8036,共3页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度没有明显起伏,均在0.097~0.100mg/m3;PM10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采暖期最高,春季沙尘期次之,夏季降雨期最低;3年中PM10污染以II级为主,占87.7%;PM10污染较重的当天,往往会伴随出现雾、烟幕、大风、沙尘等天气现象;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能见度和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季节变化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温序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春雨 任国玉 +1 位作者 王颖 严晓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51-14254,共4页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乡村站;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近20多年更加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增强的影响,辽宁省各类城市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影响。其中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分别为0.05℃/10a、0.03℃/10a和0.01℃/10a,其热岛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4.9%、5%和3.3%。此外,城市热岛增温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气温序列 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在海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玺山 袁国恩 赵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5-49,共5页
应用气象卫星遥感海温及实测海温,绘制了三维海温分布图。发现影响长海县发展水产养殖的冷暖水团的活动规律,并进行了区划,为海珍品养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海温 水产养殖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森 周晓珊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34-3635,共2页
利用沈阳市1961-2008年48年的逐时降水记录,分析了沈阳市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基本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夏季降水日变化在降水量和降水频次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日变化有2个峰值区间,一个峰值位于午后至傍晚,另一个峰值发生在清晨;... 利用沈阳市1961-2008年48年的逐时降水记录,分析了沈阳市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基本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夏季降水日变化在降水量和降水频次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日变化有2个峰值区间,一个峰值位于午后至傍晚,另一个峰值发生在清晨;下午至前半夜的降水主要为持续时间少于6 h的降水事件,而后半夜至清晨的降水峰值则主要由持续时间大于6 h的降水事件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变化 夏季降水 降水持续性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站地面气象资料地温异常对比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 张海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814-18817,共4页
利用辽宁省12个台站2006~2009年的不同层次自动站日地面温度的数据,用单站多要素、多站单要素和历年单站单要素的对比分析方法,对苏家屯和岫岩台站的地温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地温异常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2009年5月苏家屯台站... 利用辽宁省12个台站2006~2009年的不同层次自动站日地面温度的数据,用单站多要素、多站单要素和历年单站单要素的对比分析方法,对苏家屯和岫岩台站的地温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地温异常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2009年5月苏家屯台站浅层地温(5、10、15、20 cm)变化异常是由于浅层地温传感器下沉使浅层地温连续多天或整月地温变幅异常,为避免数据异常应及时查看地面温度传感器的浅层地温传感器的埋设情况,浅层地温安装支架的零标线是否与地面齐平。2008年9月岫岩台站80 cm地温整月数据异常,是由于深层地温硬胶套管内含有积水使地温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深层地温连续多天或整月数据异常。在审核地温时,要进行单站多要素的对比,还要进行多站单要素对比,如有疑义还要进行各年单站单要素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 深层地温 数据异常 对比分析 自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作物低温冷害的遥感监测和气象预报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吉书琴 张玉书 +1 位作者 关德新 张淑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造成辽宁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的三大灾害(洪涝、干旱)之一。应用卫星遥感(NOA/AVHRR)手段监测低温的发生、强度及路经等,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定出主要作物受害指标,分析了500hp...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造成辽宁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的三大灾害(洪涝、干旱)之一。应用卫星遥感(NOA/AVHRR)手段监测低温的发生、强度及路经等,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定出主要作物受害指标,分析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及太阳黑子、极涡面积指数、海冰面积等与低温冷害的关系。为及时采取农技措施提供适时可靠情报,建立了气象预报的系列模式,进行低温冷害预报。为防灾减灾,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气象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卫星遥感监测 气象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气象信息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李晶皎 张莉 +1 位作者 王永军 费良玉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介绍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控制气象显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的完成与使用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实时显示。该系统是由二个显示屏组成,辽宁省显示屏有29个站点,东北三省显示屏有25个站点。本系统使用方便,用户可根... 介绍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控制气象显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的完成与使用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实时显示。该系统是由二个显示屏组成,辽宁省显示屏有29个站点,东北三省显示屏有25个站点。本系统使用方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扩充显示站点,更改或增加显示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显示系统 计算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春丽 陈鹏狮 +3 位作者 王婉昭 刘东明 李菲 林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3-18,共6页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 利用辽宁省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平均物候资料及32个水稻主产区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及各主要水稻生育阶段的温度和日照气候适宜度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发育期温度适宜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升高1℃,适宜度指数增加0.05;气候突变点后暖期水稻温度(日照)适宜度增加(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 气候适宜度 特征 气候变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近48年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晓 高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50-6551,6604,共3页
[目的]分析沈阳近48年来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沈阳1961~2008年5~9月的日降水资料,利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对各月最大连续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沈阳最大连续降水量在1990年以后出现极值的频率加大。5~9月最大... [目的]分析沈阳近48年来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沈阳1961~2008年5~9月的日降水资料,利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对各月最大连续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沈阳最大连续降水量在1990年以后出现极值的频率加大。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的下降总趋势与1990年前后具有一致性,表现出最大连续降水总量的下降将随时间的推移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沈阳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存在着5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其在1973年出现历史最大值,2000年出现历史最小值。[结论]该研究对深入了解沈阳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最大连续降水量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中尺度模式作辽宁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小珊 张立祥 刘万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2),试验预报辽宁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在模式中着重加密近地面的垂直分层,使用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106L19)预报场作为初值背景场和侧边界。采用美国污染潜势预报方法,在模式预报输出场中,通过对近地面层的...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2),试验预报辽宁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在模式中着重加密近地面的垂直分层,使用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106L19)预报场作为初值背景场和侧边界。采用美国污染潜势预报方法,在模式预报输出场中,通过对近地面层的混合层高度和混合层平均风速的判定,预测未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并用SO_2实测值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预报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辽宁 二氧化硫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被引量:52
19
作者 张运福 胡春丽 +2 位作者 赵春雨 王颖 任国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4,共6页
利用东北地区93个台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讨论了该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集中期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变化特点。从长期趋势上看,降... 利用东北地区93个台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讨论了该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集中期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变化特点。从长期趋势上看,降水集中度的减小趋势显著,在该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各有一个趋势明显的区域(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但集中期的减小趋势不显著,只有2个台站通过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的相关系数表明: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年降水量越多(少)的地区,年内降水越集中(均匀);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期的关系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降水集中度 降水集中期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冬半年降雪初终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20
作者 赵春雨 王颖 +2 位作者 李栋梁 罗勇 严晓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5-762,共8页
利用1961—2007年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资料,详细地分析了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突变和周期性特征。辽宁省降雪的初始日期主要集中在10、11月,终止日期主要在3、... 利用1961—2007年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资料,详细地分析了降雪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突变和周期性特征。辽宁省降雪的初始日期主要集中在10、11月,终止日期主要在3、4月。降雪初始日期在近47年有所推迟;降雪终止日期明显提前,平均每10年提前2.2天。降雪初、终日间天数明显缩短,平均每10年减少3天。降雪的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均存在突变现象。降雪的初始日期、终止日期以及降雪初、终日间天数均存在2~6年的周期。气温与降雪初始日期和终止日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降雪的初始日期与同年10月和11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相关关系最好,其次是10月和11月的平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降雪 初始日期 终止日期 降雪初、终日间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