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和镍钨磷双层组合镀层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一民 李纪宁 +1 位作者 王一女 王敬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53-557,共5页
本文着重研究非晶态Ni-P和Ni-W-P双层组合镀层的化学镀工艺条件:如镀液组分及pH值等对镀层成分、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苹果酸体系中化学镀镍磷镀层比较合适的艺条件为:硫酸镍0.1mol/l,次磷酸钠... 本文着重研究非晶态Ni-P和Ni-W-P双层组合镀层的化学镀工艺条件:如镀液组分及pH值等对镀层成分、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苹果酸体系中化学镀镍磷镀层比较合适的艺条件为:硫酸镍0.1mol/l,次磷酸钠0.25mol/l,苹果酸0.20mol/l,琥珀酸0.15mol/l,pH=4.5~5.0,温度为90℃。化学镀镍钨磷镀层比例适合的工艺条件为:硫酸镍0.1mol/l,钨酸钠0.15mol/l,次磷酸钠0.1mol/l,柠檬酸钠0.15mol/l,pH=8~9,温度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双层组合镀层 镍磷合金 镍钨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双叔胺化学萃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阎峰 赵鸣玉 程侣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6,共3页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经硝化、加氢和N烷化制得一种以双叔胺2,4二(N,N二己基)氨基十二烷基苯为主要成分的新萃取剂。其中硝化采用混酸硝化法,分两步进行,收率为92.6%;加氢采用5%(w)钯-炭催化剂,在55℃...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经硝化、加氢和N烷化制得一种以双叔胺2,4二(N,N二己基)氨基十二烷基苯为主要成分的新萃取剂。其中硝化采用混酸硝化法,分两步进行,收率为92.6%;加氢采用5%(w)钯-炭催化剂,在55℃、1.2~0.5MPa下进行,收率为92.0%;N烷化采用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回流温度下进行,最终产物中主产物含量不低于51.6%。在异辛醇为稀释剂、25℃及相比为1的萃取条件下,该萃取剂对硫酸的萃取率比三辛胺提高了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叔胺 萃取剂 合成 叔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化学萃取剂芳香族双叔胺类化合物——4,4’-亚甲基-双(2-乙基-N,N-二丁基苯胺)的合成
3
作者 孟艳秋 赵鸣玉 张大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8年第9期26-27,12,共3页
以氯霉素生产中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为原料,经铁酸还原和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N-二丁基邻乙基苯胺(DBEA)。在酸性条件下将DBEA与甲醛缩合制得标题物(MBEDBA)。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谱图解析对... 以氯霉素生产中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为原料,经铁酸还原和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N-二丁基邻乙基苯胺(DBEA)。在酸性条件下将DBEA与甲醛缩合制得标题物(MBEDBA)。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谱图解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缩合 芳香族 叔胺 萃取剂 苯胺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2-)_4/Zr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ETBE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申延明 戎梅竹 +1 位作者 刘宏伟 吴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5,共4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IR、XRD等方法表征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征,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IR、XRD等方法表征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征,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浸渍液H2SO4浓度高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会在催化剂上形成硫酸盐,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采用制备的催化剂气相催化乙醇与叔丁醇合成乙基叔丁基醚反应,乙基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为5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酸性 催化剂 乙醇 叔丁醇 气相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Co^(2+)、Cu^(2+)、Zn^(2+)与X沸石的微波加热离子交换 被引量:23
5
作者 田一光 李广钧 +2 位作者 孙剑飞 刘东斌 邹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用微波加热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La3+、Co2+、Cu2+、Zn2+与沸石分子筛NaX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考察了溶液浓度、加热时间、功率等因素对交换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实验做了直观分析优化。对比实验及X射线粉末衍... 用微波加热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La3+、Co2+、Cu2+、Zn2+与沸石分子筛NaX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考察了溶液浓度、加热时间、功率等因素对交换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实验做了直观分析优化。对比实验及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微波加热法比传统加热法快约60倍,微波加热对分子筛晶体结构没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微波加热 离子交换 分子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解气氛对流化床煤热解制油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晓方 金玲 +3 位作者 熊燃 汪印 刘云义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99-2307,共9页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耦合流化床热解反应器既可提供电力又副产热解油,明显提高煤的利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热解反应器通常利用自身产生的热解气作为流化介质。本文考察了模拟热解气反应气氛对流化床煤热解拔头制取热解油产率的影响,并利...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耦合流化床热解反应器既可提供电力又副产热解油,明显提高煤的利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热解反应器通常利用自身产生的热解气作为流化介质。本文考察了模拟热解气反应气氛对流化床煤热解拔头制取热解油产率的影响,并利用TG-FTIR分析了焦油官能团组成及随TG温度的变化。针对锅炉用烟煤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解气作为反应气氛时焦油产率最大,相对无水无灰基煤达13%。反应气氛中H2和CO2的存在不利于焦油生成,但CO和CH4的加入提高了焦油产率;H2的加入有利于焦油中酚羟基、羧基类化合物生成,同时也促进了脂肪族化合物的裂解;CH4的存在可以提高焦油中单环芳烃、脂肪族及酚羟基类化合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拔头 流化床 焦油 反应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在微型流化床中热解动力学与机理 被引量:24
7
作者 余剑 朱剑虹 +3 位作者 郭凤 段正康 刘云义 许光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72,共7页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生物质在氩气氛中的热解反应,通过在线反应物供给和生成气组成变化监测,实现了设定温度下生物质热解反应速率的测试、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和反应机理的分析。应用该仪器测定的生物质在800℃的热解时... 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生物质在氩气氛中的热解反应,通过在线反应物供给和生成气组成变化监测,实现了设定温度下生物质热解反应速率的测试、动力学参数的求算和反应机理的分析。应用该仪器测定的生物质在800℃的热解时间为10s,明显小于传统文献报道值。测试的气体释放顺序与反应动力学参数初步证实了生成的不同气体间存在耦合反应,且各气体生成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测试的反应级数为1.62,以整体挥发分为基准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分别是11.77kJ/mol和1.45s-1,明显小于常规热重方法的测试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反应动力学 生物质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具有Honeycomb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膜 被引量:6
8
作者 申延明 吴静 +4 位作者 卢欣 唐杨军 刘丹 李长龙 李天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4-1468,共5页
以聚苯乙烯和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液为铸膜溶液,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了PS/SiO2 Honeycomb结构复合膜.采用SEM对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探讨了聚合物浓度、PS/TEOS配比、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等对膜Honeycomb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 以聚苯乙烯和正硅酸乙酯的有机溶液为铸膜溶液,利用Breath Figure法制备了PS/SiO2 Honeycomb结构复合膜.采用SEM对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探讨了聚合物浓度、PS/TEOS配比、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等对膜Honeycomb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在20~50mg/mL,PS/TEOS质量比大于2∶1的条件下可以制备结构完整的多孔膜,且制备的Honeycomb结构在0.8cm2内无缺陷;采用双羧基封端的聚苯乙烯成膜效果好于单羧基封端的成膜效果;以氯仿和苯作为溶剂均可以制备完全Honeycomb结构的复合膜,但以苯为溶剂制备的多孔膜孔径较大.成膜中TEOS水解不完全,复合膜中混杂着未完全水解的TEOS以及SiO2.EDS面扫描分析表明,Si和O均匀地分散在复合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TH Figure法 水辅助法 有序多孔膜 Honeycomb结构 有机/无机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Al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申延明 吴静 +2 位作者 张惠 刘长厚 张振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CuMgAl类水滑石化合物 ,通过XRD、IR、DTA分析表征了合成的化合物 ,并以其为前驱体经煅烧得到的CuO MgO Al2 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丙酮气相加氢一步合成MIBK反应中测试了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随着M2 + ...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CuMgAl类水滑石化合物 ,通过XRD、IR、DTA分析表征了合成的化合物 ,并以其为前驱体经煅烧得到的CuO MgO Al2 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丙酮气相加氢一步合成MIBK反应中测试了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随着M2 + M3+ 比的增加 ,合成的类水滑石晶型越完整 ,层间距也随之加大 ,热稳定性降低 ;类水滑石中Cu2 + 含量的增加亦导致层板间距加大 ,热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中Cu∶Mg∶Al=4∶16∶10时MIBK的选择性最佳 ,达 38.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丙酮 MIBK 缩合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硬酯酸-十八醇的合成、表征与降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龙小柱 田彦文 +1 位作者 王长松 马志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4-929,共6页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八醇(CNC-SO)。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CNC和CNC-SO,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吻合。用元素分析确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7H24O14和C107H202O15。CNC-SO可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不同的轻柴油中添加600μg/g的CNC-SO,柴油的冷滤点降低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柠檬酸 硬酯酸 十八醇 爪形分子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 冷滤点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富集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晓一 可成友 +3 位作者 吴晓芳 谭凤华 夏丽娜 金常雪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7期889-890,共2页
硒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该文综述硒的重要生理功能,分析中草药吸收聚集硒的影响因素,讨论中草药富集硒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现状。
关键词 中草药 富集硒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系无Cr负载型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静 申延明 +2 位作者 孔令艳 刘长厚 张振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9-802,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CuO高度分散于载体内 ,晶粒度小 ,催化性能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无Cr催化剂 ,无毒、无污染 ,可代替Cu -Cr催化剂用于糠醛加氢过程 ,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制取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系无Cr负载型 糠醛 加氢 2-甲基呋喃 铜系催化剂 表征 催化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淼 张金波 +3 位作者 杨吉春 李志念 刘长令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以苯(吡啶)乙/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经酯化、环化和缩合三步制得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3a~3r,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在400mg/L下分别对水稻... 以苯(吡啶)乙/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经酯化、环化和缩合三步制得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3a~3r,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在400mg/L下分别对水稻稻瘟病、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稻瘟病,R1为甲基或甲氧基取代的苯基时活性最好;对于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R1为苯基或甲基取代苯基的化合物杀菌活性优于其它化合物,R2为甲基的化合物杀菌活性优于R2为氢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 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恩君 丁丽娜 +1 位作者 刘祁涛 孙亚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与鱼精DNA主要以插入方式键合,键合常数分别为2.37×106(1)和4.57×106(2).CD光谱图也显示,配合物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作用.质粒pBR322DNA的凝胶电泳图表明,配合物浓度在3.00×10-3~7.50×10-4mol·L-1范围内对DNA分子有切割作用,配合物浓度低于3.75×10-4mol·L-1时则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三元配合物 稳定性 联吡啶 氨基酸 DNA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塔釜回流共沸精馏塔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立峰 张志刚 +2 位作者 李文秀 于巍 白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5-878,共4页
在间歇塔釜回流共沸精馏塔中,以正己烷为共沸剂,对乙醇和水的共沸物进行分离实验。考察了操作时间、回流比、共沸剂用量等因素对塔釜中乙醇含量的影响,并与间歇塔顶回流共沸精馏塔的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操作条件相同... 在间歇塔釜回流共沸精馏塔中,以正己烷为共沸剂,对乙醇和水的共沸物进行分离实验。考察了操作时间、回流比、共沸剂用量等因素对塔釜中乙醇含量的影响,并与间歇塔顶回流共沸精馏塔的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操作条件相同、回流比大于3时,塔釜回流操作得到的乙醇纯度和收率均高于塔顶回流操作;在回流比5、加热功率1200W、塔釜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9.73%时,与塔顶回流操作相比,塔釜回流操作共沸剂的用量减少了200mL,收率提高了18.92%,操作时间节省5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共沸精馏 塔釜回流 共沸物 共沸剂 乙醇 正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BF_4在神华煤溶胀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耿胜楚 范天博 刘云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8,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中国神华煤进行直接液化前的溶胀处理,通过对溶胀度的测定及不同条件下溶胀煤样的直接液化实验,探讨了离子液体[BMIm]BF4在煤溶胀预处理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溶...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中国神华煤进行直接液化前的溶胀处理,通过对溶胀度的测定及不同条件下溶胀煤样的直接液化实验,探讨了离子液体[BMIm]BF4在煤溶胀预处理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BMIm]BF4溶胀预处理能破坏煤结构中的弱共价键,使煤的溶胀度获得了显著提高,进而改善了其液化性能,提高了煤的直接液化转化率和油气产率.在溶胀条件方面,随溶胀时间的增加,煤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提高;而温度对煤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的影响较复杂,存在一个合适的溶胀温度范围,在此温度之上,溶胀度和液化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使用过的[BMIm]BF4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处理 离子液体 [BMIM]BF4 加氢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活化CaCO_3作为脱硫剂的半干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丽 卢继昌 +1 位作者 金玲 刘云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9-863,共5页
CaCO3脱硫剂对SO2的化学反应活性直接影响其烟气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CaCO3的脱硫反应活性,对降低烟气脱硫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1.1m、内径12.5cm的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利用CO2气体为活化介质对Ca... CaCO3脱硫剂对SO2的化学反应活性直接影响其烟气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CaCO3的脱硫反应活性,对降低烟气脱硫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1.1m、内径12.5cm的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利用CO2气体为活化介质对CaCO3脱硫剂浆液进行活化处理,并以活化后的CaCO3为脱硫剂,实验研究了CO2活化对CaCO3脱硫剂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气体对CaCO3的活化处理,增大了CaCO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了CaCO3与SO2间反应的活性,促进了CaCO3脱硫剂烟气脱硫效率的显著提高。在实验条件下,当饱和接近度为15~18K、钙硫比为1.2、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经CO2气体活化后的CaCO3脱硫剂其脱硫效率达到92%,接近于相同条件下Ca(OH)2的脱硫效率。该研究结果为提高CaCO3脱硫剂的烟气脱硫反应活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FGD) 脱硫剂活性 碳酸钙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精馏过渡馏分脉冲馏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文秀 胡国良 张万忠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4,共4页
建立了二元理想物系考虑全塔持液量的间歇精馏微分形式的数学模型,采用四阶定步长龙格-库塔法对间歇精馏过渡馏分的常规操作和脉冲式操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实验证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提出的C因子概念可用于考察间歇精... 建立了二元理想物系考虑全塔持液量的间歇精馏微分形式的数学模型,采用四阶定步长龙格-库塔法对间歇精馏过渡馏分的常规操作和脉冲式操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实验证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提出的C因子概念可用于考察间歇精馏操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过程模拟,计算了间歇精馏不同操作模式下C因子的值,并由此分析了不同操作模式的动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精馏 过渡馏分 模拟 计算 脉冲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吸附器内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修国华 李平 金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71-578,共8页
为研究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针对纤维状吸附剂,建立了间歇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当吸附等温方程为线性时该模型的解析解。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微量三氯甲烷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测定了间歇吸附器内水中微量三氯甲烷的主体浓度变化曲... 为研究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针对纤维状吸附剂,建立了间歇吸附模型并推导出当吸附等温方程为线性时该模型的解析解。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微量三氯甲烷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测定了间歇吸附器内水中微量三氯甲烷的主体浓度变化曲线及吸附等温平衡线,通过比较主体浓度变化曲线与模型计算值,由误差等值图法估算了有效扩散系数以及液膜传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器 间歇吸附器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水解法制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欢 郭瓦力 +2 位作者 王洪发 张建军 孙素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36-337,339,共3页
以原料成本低、总糖收率高为目标对玉米秸秆硫酸水解糖化新工艺(常压两段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常压两段酸水解工艺的效果明显优于浓酸水解。常压两段酸水解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一段酸水解中,酸浓度60%,水解时间0.5 h,温度45℃... 以原料成本低、总糖收率高为目标对玉米秸秆硫酸水解糖化新工艺(常压两段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常压两段酸水解工艺的效果明显优于浓酸水解。常压两段酸水解较佳的工艺条件为:一段酸水解中,酸浓度60%,水解时间0.5 h,温度45℃,酸固比12∶1;二段酸水解中,水解时间2.0 h,水解温度100℃,水固比220∶1,所得水解液中总糖收率可达9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浓酸水解 常压两段酸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