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Ⅱ)非生物氧化-沉淀联合工艺对As(Ⅴ)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中亮 许艾琳 曹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由于现代化工业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砷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提出了氧诱导Fe(Ⅱ)非生物氧化与As(Ⅴ)共沉淀,是一种节省成本、时间且高效的As(Ⅴ)去除方法。考察了pH、Fe(Ⅱ)/As(Ⅴ)摩尔比、溶解氧(DO)浓度、温度及共存离子对As(Ⅴ... 由于现代化工业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砷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提出了氧诱导Fe(Ⅱ)非生物氧化与As(Ⅴ)共沉淀,是一种节省成本、时间且高效的As(Ⅴ)去除方法。考察了pH、Fe(Ⅱ)/As(Ⅴ)摩尔比、溶解氧(DO)浓度、温度及共存离子对As(Ⅴ)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步氧化Fe(Ⅱ)可显著提高亚铁除砷效率。随着pH从5.3增加到8.0,As(Ⅴ)去除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佳pH为6.4;溶解氧质量浓度从0提高到4 mg/L,反应60 min后As(Ⅴ)的去除率提升了37.85%;反应体系中共存离子(Cu^(2+)、Ni^(2+)、Mn^(2+)、Cl-、NO_(3)^(-)、PO_(4)^(-))存在时,Mn^(2+)促进As(Ⅴ)的去除,Mn(Ⅱ)=0.5 mg/L,As(Ⅴ)的去除率提高了11%;提高温度和亚铁浓度均能增加As(Ⅴ)的去除率。SEM-EDS结果表明,氧气存在时固体颗粒由松散细小转化为轮廓清晰、簇团密实的球形团聚,颗粒粒径增大,增强了As(Ⅴ)的固定。以活性氧(ROS)为氧化剂,与Fe(Ⅱ)发生类Fenton反应是Fe(Ⅱ)氧化的机理,砷酸铁和含砷的铁(氢)氧化物是砷固定的主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 类芬顿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苯酚 被引量:27
2
作者 姚淑华 马锡春 李士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66-4172,共7页
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高粱秸秆生物炭(S-BC)作为催化剂研究其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苯酚的效果.对影响降解的因素(包括PS浓度、S-BC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C/PS体... 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高粱秸秆生物炭(S-BC)作为催化剂研究其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苯酚的效果.对影响降解的因素(包括PS浓度、S-BC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C/PS体系对苯酚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单一S-BC和PS体系.在n(PS):n(phenol)为50:1,S-BC质量浓度为1.5g/L,pH值为11的条件下,15h内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7%;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TBA),甲醇(MeOH))测定×OH和SO_4^-×是苯酚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S-BC重复使用4次时对苯酚的去除率仍能达到100%.综上所述,生物炭可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降解 活化 过硫酸盐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Cr(Ⅵ)
3
作者 吴涵 李士凤 +1 位作者 王海博 姚淑华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PCM-nZVI),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PCM-nZVI呈球状,为空心结构,含有大量孔腔,nZVI分散分布在多孔炭的表面或孔道内,比表面积为222.80 m^(2)/g。Cr(Ⅵ)去除率随P... 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PCM-nZVI),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PCM-nZVI呈球状,为空心结构,含有大量孔腔,nZVI分散分布在多孔炭的表面或孔道内,比表面积为222.80 m^(2)/g。Cr(Ⅵ)去除率随PCM-nZVI加入量的增大而升高,随pH(2.0~9.0)的升高而降低;在初始pH 4.0、重铬酸钾质量浓度10 mg/L、PCM-nZVI加入量1.0 g/L的条件下,吸附400 min后,Cr(Ⅵ)去除率接近100%。5次循环实验后,PCM-nZVI对Cr(Ⅵ)的去除率降至74.4%。PCM-nZVI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5℃时,PCM-n ZVI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为87.32 mg/g;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酸性条件下,PCM-nZVI中的nZVI能将Cr(Ⅵ)还原为Cr(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多孔炭 Cr(Ⅵ) 还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废水中环丙沙星 被引量:8
4
作者 姚淑华 陈艺文 +1 位作者 董毅 李士凤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3-779,共7页
以稻壳和FeCl_(3)为原料,一步法制得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BC@nZVI),并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BC@nZVI制备条件、BC@nZVI投加量、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和无机阴离子等对BC@nZVI活化过硫酸... 以稻壳和FeCl_(3)为原料,一步法制得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BC@nZVI),并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BC@nZVI制备条件、BC@nZVI投加量、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和无机阴离子等对BC@nZVI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CIP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种类。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900℃、FeCl_(3)浓度为1.5 mmol/L、BC@nZVI投加量为0.4 g/L、反应温度为45℃、初始溶液pH约为6.2(未调整溶液pH)的优化条件下,反应180 min BC@nZVI活化PS对CIP的去除率高达98.53%。在该体系中加入SO_(4)^(2-)使CIP去除率明显下降,加入NO_(3)^(-)和Cl-对CIP去除率影响稍小。体系中存在SO_(4)^(-)·和·OH自由基,且SO_(4)^(-)·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过硫酸盐 环丙沙星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氧化剂高铁酸钾对砷类复合污染废水的治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臧淑艳 罗笑尘 +4 位作者 周华锋 王娟 李波 董译 李文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复合污染废水中有机砷〔洛克沙胂(ROX)〕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砷〔As(Ⅲ)/As(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功能处理剂高铁酸钾去除砷类复合污染废水的技术与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去除条件:pH为4,温度为30℃,铁砷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8 h,... 以复合污染废水中有机砷〔洛克沙胂(ROX)〕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砷〔As(Ⅲ)/As(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功能处理剂高铁酸钾去除砷类复合污染废水的技术与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去除条件:pH为4,温度为30℃,铁砷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8 h,调节pH的碱性物质为Ca(OH)2,此条件下,无机总砷去除率达到96.66%,ROX去除率达到66.38%。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0018,相关系数为0.90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洛克沙胂 As(Ⅲ)/As(Ⅴ) 氧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FeMoO4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淑华 陈雪静 王海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32-1037,共6页
以FeSO4·7H2O和Na2Mo O4·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棒状FeMoO4,通过XRD、Raman光谱、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Na2S2O8的活化性能。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Na2S2O8浓度、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 以FeSO4·7H2O和Na2Mo O4·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棒状FeMoO4,通过XRD、Raman光谱、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Na2S2O8的活化性能。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Na2S2O8浓度、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和反应温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种类。结果表明,pH在2.00~11.00内,FeMoO4活化的Na2S2O8对苯酚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铁离子最大溶出量为1.663 mg/L。最佳降解条件为:溶液初始pH 3.00,反应温度30℃,FeMoO4质量浓度0.4 g/L,n(Na2S2O8)∶n(苯酚)=25∶1,6 h内苯酚降解率达97.20%;非均相FeMoO4活化Na2S2O8体系降解苯酚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为53.49 kJ/mol;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表明,SO4^–·是降解苯酚的主要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O4 过硫酸盐 苯酚 降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Fe(Ⅲ)对砷与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络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淑华 雍玉玲 +3 位作者 李士凤 王海博 吕洪涛 石中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0-4657,共8页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Ⅱ)、Fe(Ⅲ))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V)、As(Ⅲ))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Ⅱ)和Fe(Ⅲ)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V...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Ⅱ)、Fe(Ⅲ))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V)、As(Ⅲ))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Ⅱ)和Fe(Ⅲ)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V)络合能力的增强作用大于As(Ⅲ);pH值显著影响HA络合As能力;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由5mg/L增大到200m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增加,此时HA-Fe(Ⅲ)络合As(Ⅲ)百分比最大,为24.55%;初始As浓度由10μg/L增加1000μ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降低,其中HA-Fe(Ⅲ)络合As(Ⅲ)百分比最低,为3.11%.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子量>100kDa络合As百分比最大,其中HA-Fe(Ⅱ)络合As(Ⅲ)的百分比最高为26.43%;分子量小于10kDa的HA络合As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分子量的HA.Fe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Fe与羧基形成桥梁再与As络合形成三元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腐植酸 络合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