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粉质粘土工程指标的概率统计及分布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宁宝宽 杨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4期461-463,471,共4页
通过考虑地基土的年代、成因及分布的区域性等共性,对沈阳市区粉质粘土工程指标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拟合和检验,建立了该地区此种土的Beta分布概率模型,阐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粉质粘土工程指标的概... 通过考虑地基土的年代、成因及分布的区域性等共性,对沈阳市区粉质粘土工程指标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进行了概率统计、分析、拟合和检验,建立了该地区此种土的Beta分布概率模型,阐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粉质粘土工程指标的概率统计和分布模型为地基基础可靠性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粘土 强度指标 Beta分布模型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的螺距设计与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5
2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1 位作者 王明恕 张成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题是螺距设计,在极限荷载条件下,建立其地基的破坏模式,推导出了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例关系,即最小螺距和控制螺距,并得出了不同的螺距情况下的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同群桩基础的静载试验结果对比,桩基础极限承载力估算值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螺旋桩地基破坏模式接近于实际破坏情况,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旋桩 极限荷载 控制螺距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凤录 陈品祥 阎慧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GPS定位技术已完全取代了用常规测角、测距手段建立大地控制网。北京市城市控制网的建设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 ,逐步形成了由 42 8个点组成的北京地区高精度全面控制网和由 5 9对GPS点组成的规划市区二等网。在“兼顾历史 ,着眼未来 ... GPS定位技术已完全取代了用常规测角、测距手段建立大地控制网。北京市城市控制网的建设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 ,逐步形成了由 42 8个点组成的北京地区高精度全面控制网和由 5 9对GPS点组成的规划市区二等网。在“兼顾历史 ,着眼未来 ,满足需要”的原则下 ,充分考虑到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的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控制网 大地水准面 大地控制网 测角 GPS定位技术 形成 年代 需求 区域 全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入式螺旋桩 被引量:9
4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张成金 《世界桥梁》 2004年第4期73-75,共3页
由于送桩机具技术的发展,旋入式螺旋桩的普遍应用成为可能。螺旋桩由桩机植入地下成桩,施工速度快,不受季节和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噪音低。对于桥梁建设基础工程具有较大意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预制螺旋桩能够适应不同地层的钻进桩... 由于送桩机具技术的发展,旋入式螺旋桩的普遍应用成为可能。螺旋桩由桩机植入地下成桩,施工速度快,不受季节和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噪音低。对于桥梁建设基础工程具有较大意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预制螺旋桩能够适应不同地层的钻进桩头设计和竖向极限承载力评价问题。通过对螺旋钢管桩的破坏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预制螺旋桩的桩头设计和极限承载力的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头 桩机 竖向极限承载力 螺旋 管桩 预制 基础工程 桥梁建设 破坏机理分析 成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山深浅部开采界线划分问题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政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4-556,共3页
结合我国数十处煤矿山开采的实际,提出如何划分我国煤矿山深浅部界线, 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探讨了矿山深浅部界线划分的依据及划分的必要性。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动力异常 应力水平 临界深度 煤矿开采 中国 矿山 界线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成矿作用的二重性及其指导意义
6
作者 张蔚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65,89,共4页
金成矿作用的二重性,突出表现在金的成矿作用中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沉淀各个阶段,尤其金在富铁贫硫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亲铁性,金主要和铁矿物伴生;金在贫铁富硫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金主要和硫化物伴生;金在富铁富硫的条件下... 金成矿作用的二重性,突出表现在金的成矿作用中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沉淀各个阶段,尤其金在富铁贫硫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亲铁性,金主要和铁矿物伴生;金在贫铁富硫的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金主要和硫化物伴生;金在富铁富硫的条件下,又同时表现为亲铁亲硫性,金主要和黄铁矿(FeS2)伴生。在找矿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矿石中铁矿物、硫矿物的富集状况,对金矿进行成矿预测,指导区域性找矿,合理的圈定矿体;同时对金矿地质设计、矿山远景经济评价以及研究延长矿山使用年限都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二重性 活化 迁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