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脑挫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旭 汪德文 +3 位作者 张国华 陈怀芳 单亚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后GFAP、PCNA变化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手段。GFAP阳性细胞面积和灰度伤后呈上升趋势,伤后3h,即有显著增加(P<0.01),至4天时,阳性细胞灰度,面积达到峰值(P<0.01),伤后7天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PCNA阳性细胞伤后12h出现,灰度呈上升趋势,面积呈下降趋势,伤后3天时达到最大值(P<0.01)。因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灰度,面积改变有时间性规律;推断2~7天的脑挫伤则以GFAP、PCNA改变为主;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只有很少一部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国华 汪德文 +2 位作者 李庆生 陈怀芳 单亚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运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理学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伴有陈旧性脑挫伤、外伤性血管壁坏死及血管炎、挫伤灶或血管壁多发散在钙化,陈旧病灶有纤维包裹、胶质... 运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理学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显示,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伴有陈旧性脑挫伤、外伤性血管壁坏死及血管炎、挫伤灶或血管壁多发散在钙化,陈旧病灶有纤维包裹、胶质细胞增生和反应性肥大,但无创伤性脑脓肿形成。脑挫伤和外伤性脑内血管病变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学基础,是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内血肿 病理变化 发生机理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挫伤后GFAP、PCNA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陶陆阳 汪德文 +3 位作者 刘萍 喻少波 郝春雨 吴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7-138,140,共3页
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脑挫伤案例标本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人脑挫伤后GFAP ,PCNA的改变 ,用图象分析仪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面积和灰度等进行定量测量 ,EpiInfo统计软件分析 ,得出人脑挫伤后GFAP ,PCNA变化的时间... 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脑挫伤案例标本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人脑挫伤后GFAP ,PCNA的改变 ,用图象分析仪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面积和灰度等进行定量测量 ,EpiInfo统计软件分析 ,得出人脑挫伤后GFAP ,PCNA变化的时间性规律 ,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 ,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GFAP阳性细胞面积、灰度伤后24h即有显著增加 (P<0 01) ,7天达高峰 (P<0 01) ,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PCNA阳性细胞面积、灰度于伤后4天达到最大值 (P<0 01) ,以后逐渐下降。因此 ,伤后人脑组织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面积、灰度改变有时间规律 ,GFAP、PCNA可作为2天到20天间不同时间脑损伤的推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折伤 免疫组化 CFAP PCNA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类毒品中毒死者主要脏器内吗啡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单亚明 郝春雨 +4 位作者 王龙 王大勇 喻少波 陶禄阳 官大威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吗啡在人体脏器中的分布情况,筛选适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吗啡的脏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8例吗啡类毒品中毒死亡尸体脑、肾、心、肝等脏器中的吗啡进行定位和半定量观察。结果吗啡主要分布在某些实质细胞的胞浆内,肾脏和脑组... 目的研究吗啡在人体脏器中的分布情况,筛选适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吗啡的脏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8例吗啡类毒品中毒死亡尸体脑、肾、心、肝等脏器中的吗啡进行定位和半定量观察。结果吗啡主要分布在某些实质细胞的胞浆内,肾脏和脑组织的吗啡含量高,不同器官、不同案例吗啡的分布情况差异较大。结论肾脏和脑是实际检案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吗啡的理想检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类毒品中毒 吗啡 免疫组化 分布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冻死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溪萍 陶陆阳 +1 位作者 单亚明 郭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冻死案件 回顾性研究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丝钳损伤1例
6
作者 徐克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1 案例 案情:某日19:10,某女(23岁)在某学校3楼办公室内被害。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 非贯通性 颅脑损伤 克丝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