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品出版战略中的选题策略研究与应用——以沈阳出版社为例
1
作者
赵长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1,共2页
精品出版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选题策略的运用,笔者认为要围绕如下三个方向开发选题: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主旋律选题;引领市场的畅销书选题;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长销书选题。
关键词
选题策略
出版战略
精品
出版社
市场占有率
沈阳
应用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地域特色赋能地方主题出版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旭
张闯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而进行的主题图书出版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版社参与主题出版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沈阳出版社立...
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而进行的主题图书出版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版社参与主题出版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沈阳出版社立足城市出版社的定位,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在选题策划和出版管理上走出了符合地方主题出版特色的出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出版
地方出版社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等级评估:助推城市出版社创新发展
3
作者
闫志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8,共2页
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推进实行“四大准入”制的实际措施之一的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自2008年6月正式启动,至2009年10月百家一级出版单位评出,历时一年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出版单位管理方式的重大变...
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推进实行“四大准入”制的实际措施之一的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自2008年6月正式启动,至2009年10月百家一级出版单位评出,历时一年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出版单位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首次对出版单位进行等级划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评估
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出版单位
创新
城市
出版体制改革
新闻出版总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颖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78-79,共2页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发展和繁荣出版业成为一个大命题。对此,需要从解放思想、分类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对新时期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出版业
改革
分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
11
5
作者
于仰飞
赵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6-69,共4页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其高质量建设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乡土文化传承、推动全民阅读、弥合城乡知识鸿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农家书屋面临“千村一面”、社会力量参与...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其高质量建设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乡土文化传承、推动全民阅读、弥合城乡知识鸿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农家书屋面临“千村一面”、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及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未来,农家书屋应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建设,引进社会力量激发活力,加快迭代升级,不断优化建设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毓茂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学——东北现代文学,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即:“九·一八”事变前处于起步期的东北新文学,带有明显的左翼文学色彩;“九·一八”事变后曲折发展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以坚实多样的创作实绩展示了殖民统治下文学发...
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学——东北现代文学,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即:“九·一八”事变前处于起步期的东北新文学,带有明显的左翼文学色彩;“九·一八”事变后曲折发展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以坚实多样的创作实绩展示了殖民统治下文学发展的特异形态,此间,崛起于关内文坛的“东北作家群”是其最具华彩的乐章;抗战胜利后的东北解放区文学,则是延安文艺的延伸与发展。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前提是东北作家自觉的理论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其发展动力则在于勇于吸收祖国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经验;其基本主题模式是国难乡愁的写真;其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凝重、沉郁、隐晦的趋势。东北现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是:贡献出“东北作家群”,开了抗日文学先河;对反帝反封建题材的特殊处理方式,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为“乡土文学”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扩大了影响;为东北当代文学发展在文艺思想及创作活动方面提供了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东北作家群
文学创作
“乡土文学”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解放区
东北人民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时期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神兼备 再现原著——评《十五贯》的人物形象塑造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君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6-156,共1页
有人说连环画与插图是文学与绘画的最美妙的联姻,用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画稿的方寸天地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及时代环境,创造无限的玩味空间,让读者在“一目”之下,接触到活生生的鲜明形象;是摆在画家面前的一项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创作...
有人说连环画与插图是文学与绘画的最美妙的联姻,用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画稿的方寸天地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及时代环境,创造无限的玩味空间,让读者在“一目”之下,接触到活生生的鲜明形象;是摆在画家面前的一项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创作任务。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连环画与插图作品,无一不因为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而取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原著
形神
艺术形式
民间传统文化
况钟
时代环境
眼睑下垂
艺术生命力
人物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山丁的小说创作
8
作者
李树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沃土千里、辽阔富饶的东北土地上,诞生了一批乡土作家。他们不愿做奴隶,跋涉入关,在抗日战争的烟火里奔走,为民族解放谱写出雄浑悲壮的诗篇。由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于此同...
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沃土千里、辽阔富饶的东北土地上,诞生了一批乡土作家。他们不愿做奴隶,跋涉入关,在抗日战争的烟火里奔走,为民族解放谱写出雄浑悲壮的诗篇。由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于此同时,也有一批东北作家没有离开东北的土地。在祖国沦亡的日子里,他们坚持在本土用文学来唤起人们的觉醒。山丁就是在“三千万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日子里,一直战斗在沦陷区的作家。也可以说,当东北作家群在流亡中唱着抗日救亡的战歌时,山丁是在日伪统治的铁蹄下,以他轻声低吟的哀歌,来抒发他心底对祖国和人民爱的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
家乡
知识分子
轻声
战歌
小说创作
画卷
母亲
日伪统治
东北沦陷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沦陷区文论研究
9
作者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东北地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艺运动和文艺理论批评,伴随着东北新文学的兴起,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历经五四到“九·一八”以前的新文学、沦陷时期文学、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时期跳跃性、性质差异...
东北地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艺运动和文艺理论批评,伴随着东北新文学的兴起,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历经五四到“九·一八”以前的新文学、沦陷时期文学、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时期跳跃性、性质差异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性。特别是在东北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沦陷区
乡土文学
文艺理论批评
东北沦陷时期
东北作家
现实主义理论
文艺批评
文艺论争
文艺运动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绚丽的画卷——谈报告文学《多彩辐射光》的艺术特色
10
作者
山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7-157,共1页
近年来,辽宁省报告文学创作异常活跃,涌现子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佳作。这些作品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改革给各条战线带来的巨大变化,其文学性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在文学描写上获得了成功。《多彩辐射光》便是其...
近年来,辽宁省报告文学创作异常活跃,涌现子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佳作。这些作品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改革给各条战线带来的巨大变化,其文学性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在文学描写上获得了成功。《多彩辐射光》便是其中的代表。 文学就是人学。报告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自然不能例外,也应该把写人放在首位,要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人的喜怒哀乐,总之,人物性格要处于作品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辐射光
报告文学创作
文学描写
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
艺术构思
文学性
画卷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11
作者
王凯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38,共6页
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
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公平公正和实效性,分地选拔、职前培训、立足实用综合考核,科举与学校一体化、科举必由学校以及反舞弊等一系列规章、举措得以实施,在人才选拔上,明代科举考试坚持宁缺勿滥,不以一试定优劣的原则。总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选拔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取录方法诸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考试思想
科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耕耘现代文学这片沃土——张毓茂教授学术创获论评
12
作者
郅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30-135,共6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张毓茂教授以鲁迅研究登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殿堂,在这一学科中的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而尤以郭沫若研究和东北文学研究著称于学术界。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张毓茂教授在教学、科研、政务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张毓茂教授以鲁迅研究登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殿堂,在这一学科中的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而尤以郭沫若研究和东北文学研究著称于学术界。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张毓茂教授在教学、科研、政务繁忙的境状中,撰写了大量具有鲜明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郭沫若研究
东北沦陷时期
新文学研究
萧红
阳光地带
沦陷区文学
学术研究
郭沫若小说
东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品出版战略中的选题策略研究与应用——以沈阳出版社为例
1
作者
赵长伟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1,共2页
文摘
精品出版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选题策略的运用,笔者认为要围绕如下三个方向开发选题: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主旋律选题;引领市场的畅销书选题;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长销书选题。
关键词
选题策略
出版战略
精品
出版社
市场占有率
沈阳
应用
资金支持
分类号
G23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地域特色赋能地方主题出版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旭
张闯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文摘
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而进行的主题图书出版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版社参与主题出版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沈阳出版社立足城市出版社的定位,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在选题策划和出版管理上走出了符合地方主题出版特色的出版之路。
关键词
主题出版
地方出版社
地域特色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级评估:助推城市出版社创新发展
3
作者
闫志宏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8,共2页
文摘
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推进实行“四大准入”制的实际措施之一的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自2008年6月正式启动,至2009年10月百家一级出版单位评出,历时一年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出版单位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首次对出版单位进行等级划分,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等级评估
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出版单位
创新
城市
出版体制改革
新闻出版总署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颖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78-79,共2页
文摘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发展和繁荣出版业成为一个大命题。对此,需要从解放思想、分类改革两个方面入手,对新时期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出版业
改革
分类改革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
11
5
作者
于仰飞
赵琳
机构
北京开放大学
沈阳出版社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6-69,共4页
文摘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其高质量建设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乡土文化传承、推动全民阅读、弥合城乡知识鸿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农家书屋面临“千村一面”、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及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未来,农家书屋应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建设,引进社会力量激发活力,加快迭代升级,不断优化建设路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数字化
分类号
G258.2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毓茂
阎志宏
机构
民盟中央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文摘
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学——东北现代文学,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即:“九·一八”事变前处于起步期的东北新文学,带有明显的左翼文学色彩;“九·一八”事变后曲折发展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以坚实多样的创作实绩展示了殖民统治下文学发展的特异形态,此间,崛起于关内文坛的“东北作家群”是其最具华彩的乐章;抗战胜利后的东北解放区文学,则是延安文艺的延伸与发展。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前提是东北作家自觉的理论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其发展动力则在于勇于吸收祖国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经验;其基本主题模式是国难乡愁的写真;其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凝重、沉郁、隐晦的趋势。东北现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是:贡献出“东北作家群”,开了抗日文学先河;对反帝反封建题材的特殊处理方式,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为“乡土文学”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扩大了影响;为东北当代文学发展在文艺思想及创作活动方面提供了雏形。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东北作家群
文学创作
“乡土文学”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解放区
东北人民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时期
文学作品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神兼备 再现原著——评《十五贯》的人物形象塑造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君华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6-156,共1页
文摘
有人说连环画与插图是文学与绘画的最美妙的联姻,用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画稿的方寸天地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及时代环境,创造无限的玩味空间,让读者在“一目”之下,接触到活生生的鲜明形象;是摆在画家面前的一项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创作任务。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连环画与插图作品,无一不因为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而取胜。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原著
形神
艺术形式
民间传统文化
况钟
时代环境
眼睑下垂
艺术生命力
人物刻画
分类号
J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山丁的小说创作
8
作者
李树权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沃土千里、辽阔富饶的东北土地上,诞生了一批乡土作家。他们不愿做奴隶,跋涉入关,在抗日战争的烟火里奔走,为民族解放谱写出雄浑悲壮的诗篇。由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于此同时,也有一批东北作家没有离开东北的土地。在祖国沦亡的日子里,他们坚持在本土用文学来唤起人们的觉醒。山丁就是在“三千万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日子里,一直战斗在沦陷区的作家。也可以说,当东北作家群在流亡中唱着抗日救亡的战歌时,山丁是在日伪统治的铁蹄下,以他轻声低吟的哀歌,来抒发他心底对祖国和人民爱的深情。
关键词
祖国
家乡
知识分子
轻声
战歌
小说创作
画卷
母亲
日伪统治
东北沦陷时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沦陷区文论研究
9
作者
阎志宏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文摘
东北地区具有现代意义的文艺运动和文艺理论批评,伴随着东北新文学的兴起,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历经五四到“九·一八”以前的新文学、沦陷时期文学、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时期跳跃性、性质差异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性。特别是在东北遭...
关键词
东北沦陷区
乡土文学
文艺理论批评
东北沦陷时期
东北作家
现实主义理论
文艺批评
文艺论争
文艺运动
艺术观念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绚丽的画卷——谈报告文学《多彩辐射光》的艺术特色
10
作者
山佳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7-157,共1页
文摘
近年来,辽宁省报告文学创作异常活跃,涌现子一大批优秀报告文学佳作。这些作品真实、及时地反映了改革给各条战线带来的巨大变化,其文学性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在文学描写上获得了成功。《多彩辐射光》便是其中的代表。 文学就是人学。报告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自然不能例外,也应该把写人放在首位,要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人的喜怒哀乐,总之,人物性格要处于作品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
报告文学
辐射光
报告文学创作
文学描写
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
艺术构思
文学性
画卷
艺术特色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11
作者
王凯旋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38,共6页
文摘
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公平公正和实效性,分地选拔、职前培训、立足实用综合考核,科举与学校一体化、科举必由学校以及反舞弊等一系列规章、举措得以实施,在人才选拔上,明代科举考试坚持宁缺勿滥,不以一试定优劣的原则。总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选拔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取录方法诸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
明代科举
考试思想
科举制度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耘现代文学这片沃土——张毓茂教授学术创获论评
12
作者
郅鸿
机构
沈阳出版社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30-135,共6页
文摘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张毓茂教授以鲁迅研究登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殿堂,在这一学科中的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而尤以郭沫若研究和东北文学研究著称于学术界。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张毓茂教授在教学、科研、政务繁忙的境状中,撰写了大量具有鲜明个人...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郭沫若研究
东北沦陷时期
新文学研究
萧红
阳光地带
沦陷区文学
学术研究
郭沫若小说
东北文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品出版战略中的选题策略研究与应用——以沈阳出版社为例
赵长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地域特色赋能地方主题出版的路径探析
张旭
张闯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等级评估:助推城市出版社创新发展
闫志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期出版业的改革发展策略探讨
王颖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于仰飞
赵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张毓茂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形神兼备 再现原著——评《十五贯》的人物形象塑造
张君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山丁的小说创作
李树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东北沦陷区文论研究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绚丽的画卷——谈报告文学《多彩辐射光》的艺术特色
山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王凯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耕耘现代文学这片沃土——张毓茂教授学术创获论评
郅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