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和食用菌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家彪 赵颖 +3 位作者 潘伟 蒋施 钟钰 金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8-493,共6页
建立了丙酮和乙腈(体积比85∶15)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和PSA(N-丙基乙二胺)固相萃取柱2种方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菠菜、黄瓜、大葱、蘑菇、香菇、木耳、牛肝菌和胡萝卜中1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 建立了丙酮和乙腈(体积比85∶15)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和PSA(N-丙基乙二胺)固相萃取柱2种方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菠菜、黄瓜、大葱、蘑菇、香菇、木耳、牛肝菌和胡萝卜中1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同位素稀释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GPC法净化,回收率为70.1%~95.7%;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回收率为70.2%~94.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10-5g/kg。各种NMCs在确定的添加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实用、准确、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C PSA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CR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付海滨 闫超杰 +2 位作者 李姝 刘晓超 张敏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建立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近年来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备受青睐。文中...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建立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方法,近年来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备受青睐。文中介绍了数字PCR(digital PCR,d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其在转基因成分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PCR 转基因产品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沼肥中六种喹诺酮类抗生素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敏 张俊 +2 位作者 付海滨 刘庆玉 李金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0,共5页
为研究和优化沼肥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沼肥中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兽药(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噁喹酸、氟甲喹)残留的测定方法。样品经Mc Ilvaine-Na2EDTA缓... 为研究和优化沼肥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沼肥中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兽药(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噁喹酸、氟甲喹)残留的测定方法。样品经Mc Ilvaine-Na2EDTA缓冲液和甲醇-乙腈(体积比1∶1)溶液提取,提取液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N C18柱(50mm×2.1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和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在采用电喷雾正电离源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用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为0.01~5.0μg·mL^(-1)时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9,方法在0.01,0.05,0.5,2.0mg·kg^(-1)添加水平下,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噁喹酸、氟甲喹的回收率分别为78.5%~91.2%、73.8%~87.5%、73.5%~85.1%、72.6%~86.2%、72.5%~82.6%、73.5%~89.9%,相对标准偏差为3.78%~10.6%。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限为0.5~1.1μg·kg^(-1),定量下限为1.7~3.6μg·kg^(-1)。说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灵敏度、回收率高,检测时间短,适用于沼肥中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沼肥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配合饲料中29种兽药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颖 刘瑜 +6 位作者 金雁 徐宜宏 钟钰 蒋施 李晓东 曾凡 周健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8-914,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配合饲料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呋喃类共计29种兽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ESI-MS/MS)检测方法。饲料样品用甲醇-乙腈(1∶1,v/v)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 建立了同时测定配合饲料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呋喃类共计29种兽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ESI-MS/MS)检测方法。饲料样品用甲醇-乙腈(1∶1,v/v)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UPLC-ESI-MS/MS检测。以甲醇和含0.1%(v/v)甲酸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C18色谱柱分离,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29种兽药在0.0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在复合预混饲料、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中4个添加水平下29种兽药的平均回收率在61.2%~94.3%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5.0%;方法的检出限(以信噪比大于10计)为0.01 mg/kg或0.05 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配合饲料中多种兽药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 兽药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19种兽药残留量 被引量:9
5
作者 蒋施 赵颖 +3 位作者 金雁 徐宜宏 刘瑜 钟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9-1322,共4页
提出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13种磺胺和6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乙腈萃取动物组织中兽药成分,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质谱数据。19种兽药的检出限(3S/N)均为0.5μg... 提出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13种磺胺和6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乙腈萃取动物组织中兽药成分,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质谱数据。19种兽药的检出限(3S/N)均为0.5μg.kg-1。在0.01,0.05,0.20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19种兽药的回收率为72.0%~105.1%,相对标准偏差(n=5)为1.02%~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磺胺 喹诺酮 动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疫霉根腐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默书霞 李金堂 +3 位作者 于学祥 李海春 傅海滨 肖万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7-27,共1页
番茄疫霉根腐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寿光地区的发生日趋严重,造成了极大危害。发病初期叶片皱缩并向上卷曲,似病毒病,但根部及维管束均为深褐色,经病原菌的分离镜检为疫霉,且在喷施了防治疫霉根腐病的药后,病症... 番茄疫霉根腐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寿光地区的发生日趋严重,造成了极大危害。发病初期叶片皱缩并向上卷曲,似病毒病,但根部及维管束均为深褐色,经病原菌的分离镜检为疫霉,且在喷施了防治疫霉根腐病的药后,病症明显减轻。因病害常导致植株地上部萎蔫,其症状易与枯萎病及青枯病混淆,广大菜农往往不能准确诊断病害而盲目用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大了用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根腐病 防治病害 番茄 识别 盲目用药 用药成本 病毒病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海滨 张敏 +3 位作者 吴渺渺 韩宏乾 陈丽静 于洋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建立Taq Man实时荧光PCR反应检测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的鉴定方法,为转基因大豆MON87701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根据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 建立Taq Man实时荧光PCR反应检测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的鉴定方法,为转基因大豆MON87701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根据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检测重复性好。因此,建立的转基因大豆MON87701品系特异Taq 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可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MON87701品系 实时荧光PCR 品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靶斑病及蔓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7
8
作者 默书霞 李金堂 +3 位作者 于学祥 李海春 傅海滨 肖万里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0期35-36,I0001,共3页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病害 靶斑病 蔓枯病 黄瓜 无公害蔬菜生产 发病规律 识别 用药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3 位作者 田磊 王培明 李代玲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1年第3期34-35,68,共2页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一种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尤其在3-6月发生严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一种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尤其在3-6月发生严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且增大了用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防治效果 番茄 识别 对症下药 用药成本 病害 菜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铜制剂药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2 位作者 王秋生 赵文 付海滨 《长江蔬菜》 2012年第7期45-45,65,共1页
铜制剂(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喹啉酮等)是一种近年来在蔬菜病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效果好,将其与杀真菌的农药正确混用,一次用药可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 铜制剂(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喹啉酮等)是一种近年来在蔬菜病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效果好,将其与杀真菌的农药正确混用,一次用药可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深受菜农喜爱。但铜制剂容易产生药害,混用农药则进一步增加了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在蔬菜生产中应时刻注意。预防药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病害防治 铜制剂 药害 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药效持续时间 混用农药 同时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灰叶斑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3 位作者 田磊 王培明 李代玲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期42-42,共1页
番茄灰叶斑病在国内传统的栽培品种中并不是主要病害,但近年来推广的一些进口番茄品种表现出了对番茄灰叶斑病的高度感病性,番茄的灰叶斑病已经成为一些硬果型番茄的重要病害。如2009-2010年该病在寿光市大面积暴发,由于该病以前甚少发... 番茄灰叶斑病在国内传统的栽培品种中并不是主要病害,但近年来推广的一些进口番茄品种表现出了对番茄灰叶斑病的高度感病性,番茄的灰叶斑病已经成为一些硬果型番茄的重要病害。如2009-2010年该病在寿光市大面积暴发,由于该病以前甚少发生,农民普遍缺乏防治经验,因而防治不力,给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该病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叶斑病 防治经验 番茄 识别 栽培品种 品种表现 田间症状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黑星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1期34-35,共2页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笔者在潍坊及寿光地区调查发现该病发病严重,对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发病后广大菜农因不能准确诊断病害,盲目配药导致既增大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黄瓜无公害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笔者在潍坊及寿光地区调查发现该病发病严重,对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发病后广大菜农因不能准确诊断病害,盲目配药导致既增大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黄瓜无公害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该病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黑星病 防治 无公害生产 识别 发病规律 用药成本 田间症状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细菌性缘枯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1期38-39,2,共2页
南瓜细菌性缘枯病是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南瓜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南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南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 南瓜细菌性缘枯病是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南瓜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南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南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效果既不理想,又增大了用药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现根据近几年在寿光地区的调查结果,将其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等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缘枯病 防治方法 南瓜 无公害蔬菜生产 识别 对症下药 用药成本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褐腐病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1年第9期35-36,59,共2页
瓜类褐腐病,又称"花腐病",常会造成大量幼瓜腐烂,严重减产。该病是由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etRav.)Thaxt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国瓜类产区均有发生。
关键词 褐腐病 瓜类 防治 识别 真菌性病害 花腐病 幼瓜 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进口鸡腿中分离出海德尔堡沙门氏菌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玲 王芳 +1 位作者 马恒敏 于凤芹 《辽宁畜牧兽医》 2003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美国进口 鸡腿 分离 海德尔堡沙门氏菌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炭疽病的识别及防治
16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1 位作者 傅海滨 李海春 《长江蔬菜》 2009年第12期29-29,共1页
菜豆炭疽病是由菜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Sacc.et Magn.)Br.etCav.(豆刺盘孢)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世界各国菜豆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是世界上菜豆主产国之一,菜豆炭疽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病... 菜豆炭疽病是由菜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Sacc.et Magn.)Br.etCav.(豆刺盘孢)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世界各国菜豆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是世界上菜豆主产国之一,菜豆炭疽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以寿光地区为例,3~5月及9~10月是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北洛、古城等地发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菌 菜豆 防治 识别 真菌性病害 发病率 高峰期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甜瓜慎防发酵瓜
17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傅海滨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3期35-35,共1页
甜瓜发酵瓜是近年来在甜瓜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尤其在4-6月发生严重,对甜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结果防治效果既不理想... 甜瓜发酵瓜是近年来在甜瓜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尤其在4-6月发生严重,对甜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结果防治效果既不理想,又增大了用药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发酵 无公害蔬菜生产 生理性病害 夏季 对症下药 防治效果 用药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缺素症的识别及防治
18
作者 李金堂 默书霞 付海滨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5期31-33,共3页
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因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称为缺素症。番茄缺素症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且能经常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缺素症是促进番茄生产... 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多种营养元素。因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称为缺素症。番茄缺素症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且能经常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缺素症是促进番茄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及试验,将番茄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缺素症的田间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素症 番茄 防治 识别 生长发育过程 营养元素 生产过程 侵染性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建民 李金堂 付海滨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1期37-37,I0001,共2页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过去在我国发生较轻,20世纪90年代后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辣(甜)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高温高湿常导致细菌性叶斑病的大发生,使辣椒大量落叶、落果、落花,我们于2007—2009年在寿光地区调查该病发生情况,病棚率一...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过去在我国发生较轻,20世纪90年代后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辣(甜)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高温高湿常导致细菌性叶斑病的大发生,使辣椒大量落叶、落果、落花,我们于2007—2009年在寿光地区调查该病发生情况,病棚率一般在50%以上,导致辣椒产量损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叶斑病 辣椒 防治 辣(甜)椒 高温高湿 发生情况 产量损失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