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杂草种子库储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梅 林英 +3 位作者 苗青 孙权 赵琳琳 曲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574-7575,共2页
通过目前最常用的杂草种子库研究方法——诱萌法、淘洗法,运用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和多样性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是土壤杂草... 通过目前最常用的杂草种子库研究方法——诱萌法、淘洗法,运用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和多样性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是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体,在杂草群落中属于优势种。桑蚕基地共有23种杂草分别隶属于13科23属,以大麻科草和马齿苋科马齿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数的18.7%和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种子库 生物多样性 桑蚕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林下药用植物种植技术
2
作者 王一珈 李思源 +4 位作者 臧健 高英旭 耿丽娟 李胤之 郭志富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林下药用植物种植作为一种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的栽培模式,可以极大提升林地利用率。辽东山区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大面积的药用植物种植区域和丰富的资源储备。通过总结辽东山区主要林下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要... 林下药用植物种植作为一种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的栽培模式,可以极大提升林地利用率。辽东山区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大面积的药用植物种植区域和丰富的资源储备。通过总结辽东山区主要林下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要点,为辽东山区林下药用植物规范化和规模化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药用植物 林下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五加林下栽培技术
3
作者 臧健 陈水森 +2 位作者 高英旭 宋艳 郭志富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短梗五加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药食兼用特色林下植物资源,具备较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在功能性食品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短梗五加适宜在林下或林缘生长,目前已有一定的林下人工栽培规模,但繁育和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管理较为粗放... 短梗五加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药食兼用特色林下植物资源,具备较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在功能性食品产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短梗五加适宜在林下或林缘生长,目前已有一定的林下人工栽培规模,但繁育和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管理较为粗放,严重制约了短梗五加林下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总结种植短梗五加的林地选择、种苗繁育、移栽定植、水肥管理、平茬除蘖以及采收等技术环节,为短梗五加林下栽培的规范化和规模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 林下栽培 繁育 平茬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磁分离
4
作者 金彦 王敬依 +4 位作者 程佳宁 于乐民 张壁臣 张一博 许童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现对牛奶样品中浓度范围为2×10^(1)~2×10^(6)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捕获与分离,捕获率在33.3%~67.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 L。因此,这种高度集成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能够从复杂食品基质中迅速、准确地富集目标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食源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磁珠 免疫磁分离 主动电磁混合 微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多糖及其降血糖功效研究进展
5
作者 杜国丰 陈红漫 +4 位作者 陈小焕 梅婷 李金垚 徐志鹏 张皓伦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6期216-224,共9页
海藻多糖(seaweed polysaccharides,SPs)是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胞内杂多糖。该文对SPs的来源、结构特征、降血糖功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抗氧化活性与降血糖功效的关联进行概述,重点介绍SPs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并展望其未来研... 海藻多糖(seaweed polysaccharides,SPs)是一种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胞内杂多糖。该文对SPs的来源、结构特征、降血糖功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抗氧化活性与降血糖功效的关联进行概述,重点介绍SPs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SPs,制备功能性食品与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海藻多糖 降血糖 胰岛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合成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吕春茂 范海延 +1 位作者 姜河 孟宪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如何增加目的产物产量使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筛选高产细胞系、优化培养环境、调节营养水平、前体饲喂、诱导子添加及β-环糊精使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如何增加目的产物产量使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筛选高产细胞系、优化培养环境、调节营养水平、前体饲喂、诱导子添加及β-环糊精使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增产策略。另外毛状根培养、固定化培养和生物转化研究正成为工业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技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 植物细胞培养 毛状根培养 固定化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染料EMA的PCR技术检测鉴别副溶血性弧菌死活细胞 被引量:14
7
作者 祝儒刚 吕淑霞 +1 位作者 刘月萍 张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4-149,共6页
将一种DNA染料(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传统的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有效检测纯培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死活菌细胞的新方法(EMA-PCR)。研究结果表明,当用1.4μg/mL或更高浓度的EMA渗透处理含有108 CFU/mL的副溶血弧菌死... 将一种DNA染料(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传统的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有效检测纯培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死活菌细胞的新方法(EMA-PCR)。研究结果表明,当用1.4μg/mL或更高浓度的EMA渗透处理含有108 CFU/mL的副溶血弧菌死细胞菌悬液后再经20 min曝光处理,其PCR结果呈阴性,而不经EMA处理的对照组其PCR结果则呈阳性;当EMA的用量等于或者小于2μg/mL时,副溶血弧菌活细胞的PCR扩增不会受到抑制。经EMA处理,含有不同比例的副溶血弧菌死细胞和活细胞的混合液中活的副溶血弧菌能够通过PCR被选择性的定量,最小的检测水平为10 CFU/PCR。而且,经研究发现在(10~2×105)CFU/PCR范围内,DNA相对荧光强度与死活细胞混合液中活细胞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 聚合酶链反应 副溶血弧菌 死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8
作者 马慧 张立军 +1 位作者 阮燕烨 崔振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02-1604,共3页
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桑树硬枝扦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积彪 刘限 +2 位作者 郭培磊 许方国 武春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7-1328,共2页
采用塑料袋扦插的方法,对沈阳地区现行的铁耙、育8号和菠萝3个桑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及生根剂对其扦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树不同品种的扦插发芽、生根情况不同,同时扦插成活率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菠萝桑扦插效果最好;同一桑树品... 采用塑料袋扦插的方法,对沈阳地区现行的铁耙、育8号和菠萝3个桑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及生根剂对其扦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树不同品种的扦插发芽、生根情况不同,同时扦插成活率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菠萝桑扦插效果最好;同一桑树品种,枝条不同部位,扦插效果也不同,以基段扦插效果较好;生根剂处理,可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硬枝扦插 生根剂 成活率 沈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染料EMA的RT-PCR技术定量检测海产品中病原性副溶血弧菌活细胞 被引量:11
10
作者 祝儒刚 吕淑霞 +1 位作者 刘月萍 张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9-225,共7页
将一种DNA染料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能选择性定量检测牡蛎中trh阳性副溶血弧菌活细胞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使EMA成功插入死细胞DNA并且光解溶液中游离EMA... 将一种DNA染料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能选择性定量检测牡蛎中trh阳性副溶血弧菌活细胞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使EMA成功插入死细胞DNA并且光解溶液中游离EMA的最佳曝光时间为20min;不抑制副溶血弧菌活细胞DNA扩增的最大EMA质量浓度为2.0μg/mL;完全抑制热致死细胞DNA扩增的最小EMA质量浓度为1.0μg/mL;人工污染牡蛎样品,不经过富集,在2.0×103~2.0×107CFU范围内细胞数的常用对数值与Ct值之间呈严格的负相关性,并且纯培养与人工污染牡蛎样品的RT-PCR检测限均为2×103CFU,即人工污染牡蛎样品的RT-PCR检测灵敏度为每克牡蛎样品400个活细胞;冻融实验表明,在温度低于55℃的水浴中对冷冻海产品进行解冻时,冻融过程对副溶血弧菌活细胞几乎没有影响。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且能有效鉴别并定量检测病原活细胞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乙锭(EMA)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海产品 副溶血弧菌 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洁 岳冬梅 +1 位作者 陈贵 张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37,249,共3页
研究了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 6 -BA和NAA组合对沙棘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春秋季节休眠芽为外植体获得的沙棘组培苗效果最好 ;B5+ 6 -BA 0 .5mg/L +NAA 0 .5~ 1.0mg/L为适宜的启动培养基 ,对休眠芽的诱导率... 研究了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 6 -BA和NAA组合对沙棘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春秋季节休眠芽为外植体获得的沙棘组培苗效果最好 ;B5+ 6 -BA 0 .5mg/L +NAA 0 .5~ 1.0mg/L为适宜的启动培养基 ,对休眠芽的诱导率为 10 0 % ;1/2B5+ 6- BA 0 .5mg/L +NAA 0 .5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 ;1/2B5+ 6 -BA 0 .1mg/L +NAA 1.0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生根率达到 85 % ;试管苗经过驯化移栽成活率达 5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组培快繁 6-BA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同源转基因技术培育氮高效利用转基因水稻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虹玲 阚国仕 +3 位作者 李珊珊 马小路 贾士荣 刘昱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2-869,共8页
为了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培育不含任何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和载体骨架序列的转基因水稻,从硅藻中克隆了硝酸盐转运蛋白(Diatom Nitrate Transporter,NAT)基因,构建了3个植物表达载体:可使NAT在水稻中高效表达但无抗性筛选标记基... 为了提高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培育不含任何标记基因、报告基因和载体骨架序列的转基因水稻,从硅藻中克隆了硝酸盐转运蛋白(Diatom Nitrate Transporter,NAT)基因,构建了3个植物表达载体:可使NAT在水稻中高效表达但无抗性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ANW2300K-、带有负选择标记—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odA的正负筛选植物表达载体pCodA1301和植物表达载体pIpt121。明确Ipt基因可显著抑制转基因烟草的生长发育,但对水稻的影响较小;建立了以短暂选择和正负筛选为基础的水稻同源转基因技术;获得了18株有目标基因NAT,但不含任何筛选标记基因和载体的骨架序列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化率达27.7%;实现了同源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转基因技术 短暂选择方法 正负筛选 N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教改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鹏举 马镝 +2 位作者 张少斌 阚国仕 曹慧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638-6638,共1页
针对农业院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结构安排、教学形式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进的方法对学生认识理解生物化学知识,学习掌握实验技能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 基础生物化学 存在问题 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60)Co-γ辐射杀菌技术生产无防腐剂调味品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姚远 任大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介绍了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指出生产无防腐剂系列产品的重要性,阐述了辐射杀菌机理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安全性方面的规定。比较了辐射杀菌与其它杀菌方法的优势,试验在15~25℃常温条件下保存12个月的三种调味品,结果说明该项技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 辐射杀菌 防腐剂 调味品 卫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少霞 姚远 +1 位作者 曹冬煦 马冬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01-2301,共1页
从场地选择、场地清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播种和移栽、病虫鼠害防治以及封山管理系统介绍了林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林下参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花青苷代谢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李跃 刘延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755-4756,4759,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果实花青苷代谢研究进展,介绍了花青苷合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果实花青苷的调控技术。
关键词 果实 花青苷 代谢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少斌 刘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49-2050,共2页
双向电泳技术是获得细胞、组织或器官等蛋白表达图谱的主要手段,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综述了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主要操作方法及其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雄蛾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晓旭 王世富 董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8-1679,共2页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柞蚕雄蛾油进行萃取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柞蚕雄蛾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0℃,时间3 h,CO2流量25 kg/hm2。
关键词 柞蚕雄蛾油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不同类型细胞的分离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锐 朱延姝 +4 位作者 崔震海 马蓉 胡逢雪 于丽姣 张立军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高等植物由许多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各类细胞在植物体内行使特定的功能,同时,细胞间又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要想获得特定类型细胞的准确信息,必须首先将其从杂合的细胞群中分离出来。高等植物细胞分离技术主要有密度梯... 高等植物由许多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各类细胞在植物体内行使特定的功能,同时,细胞间又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要想获得特定类型细胞的准确信息,必须首先将其从杂合的细胞群中分离出来。高等植物细胞分离技术主要有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和人工显微分离技术等。本文综合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优缺点,并介绍了近年来高等植物细胞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细胞分离 原生质体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 流式细胞仪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柞蚕蒿柳高效养殖技术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勇 张暖 +3 位作者 李文峰 韩玉库 姜义仁 秦利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 通过对蒿柳扦插模式、树型养成的探索,开展春柞蚕“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技术研究,调查并统计柞蚕幼虫保苗率、全龄经过时间和蚕茧产量。结果表明:0.5~2.0 cm直径的蒿柳进行直接扦插,成活率在98.0%以上;而用生根剂浸泡后扦插,成活率为100%。采用株距30 cm,墩距4 m,每墩3株,“W”型扦插,通过剪梢后的树型养成,能够显著增加枝条数量,提高柞蚕饲养效率。采用“半龄式”和“全龄式”蒿柳养殖能够显著提高柞蚕养殖过程中的幼虫保苗率,达60%以上,减少了劳动强度并增加蚕茧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蒿柳 养殖 保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