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保存环境对柞蚕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7 位作者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海藻糖
酶活力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ytb基因的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2
作者
杨瑞生
顾羽健
+2 位作者
白树雄
何康来
王振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11,共9页
为阐明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及其种间亲缘关系,为秆野螟属昆虫的物种分化与鉴定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DNAMAN 8.0、PAUP 4.0和MEGA 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我国秆野螟属8个物种线粒体Cytb基因的碱基组成、碱基变...
为阐明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及其种间亲缘关系,为秆野螟属昆虫的物种分化与鉴定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DNAMAN 8.0、PAUP 4.0和MEGA 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我国秆野螟属8个物种线粒体Cytb基因的碱基组成、碱基变异和偏向性等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法(BI)和最大简约法(MP)重建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1146bp,碱基组成和密码子碱基分布都表现出较强的AT偏向性;种间保守性位点1051个,可变性位点95个,变异率为8.29%;亚洲玉米螟6个不同地理种群间Cytb基因碱基差异位点0~4个,遗传距离在0~0.005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0.0009~0.0698之间;所有样本Cytb基因的碱基替换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利用ML、BI和MP法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即8种秆野螟属昆虫分为亮大支系,虎杖螟单独形成一支系,亚洲玉米螟等7种螟虫聚在一起形成另一支系。秆野螟属昆虫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多样性低,种间界限不明显;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秆野螟属
线粒体DNA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柞蚕大型茧黄蚕新品种“沈黄1号”的选育
被引量:
11
3
作者
姜义仁
秦玉艳
+3 位作者
石生林
杨瑞生
刘延群
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2-477,共6页
柞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近年来东北及华北地区春季常发生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拟在东北地区选育黄蚕血统的大型茧品种,以适应柞蚕生产的需要。以青6号为母本、方山黄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柞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近年来东北及华北地区春季常发生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拟在东北地区选育黄蚕血统的大型茧品种,以适应柞蚕生产的需要。以青6号为母本、方山黄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F2代分离出的黄色及全茧量高的个体继代,经过高温、低温冲击及抗病性筛选试验,经6年12代杂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黄蚕血统新品种—"沈黄1号"。该品种秋季全茧量9.76g、茧层量1.29g、茧层率13.22%,单蛾产卵数春秋分别为310粒及295粒,实用孵化率98%,虫蛹统一生命率98.5%;全龄经过春、秋分别为52d及42d;小区及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分别比青6号增产16.4%及13.5%,每千克种卵平均单产达到507.1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品种
杂交选育
沈黄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存环境对柞蚕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机构
辽宁省
蚕业
科学
研究
所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22MS040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2022DD175629)
+3 种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18)
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2JH2/101300153)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2005011)
国家桑蚕改良中心辽宁柞蚕分中心项目(LNZC20160400731)。
文摘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关键词
柞蚕
海藻糖
酶活力
表达量
Keywords
Antheeraea pernyi
trehalose
enzyme activity
expression level
分类号
S558.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ytb基因的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2
作者
杨瑞生
顾羽健
白树雄
何康来
王振营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植物保护
研究
所/植物病虫害
生物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11,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3026-05)
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601)。
文摘
为阐明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及其种间亲缘关系,为秆野螟属昆虫的物种分化与鉴定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DNAMAN 8.0、PAUP 4.0和MEGA 7.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我国秆野螟属8个物种线粒体Cytb基因的碱基组成、碱基变异和偏向性等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法(BI)和最大简约法(MP)重建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1146bp,碱基组成和密码子碱基分布都表现出较强的AT偏向性;种间保守性位点1051个,可变性位点95个,变异率为8.29%;亚洲玉米螟6个不同地理种群间Cytb基因碱基差异位点0~4个,遗传距离在0~0.005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在0.0009~0.0698之间;所有样本Cytb基因的碱基替换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利用ML、BI和MP法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即8种秆野螟属昆虫分为亮大支系,虎杖螟单独形成一支系,亚洲玉米螟等7种螟虫聚在一起形成另一支系。秆野螟属昆虫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多样性低,种间界限不明显;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秆野螟属
线粒体DNA
CYT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Keywords
Ostrinia
mt DNA
Cytb
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y
分类号
Q96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柞蚕大型茧黄蚕新品种“沈黄1号”的选育
被引量:
11
3
作者
姜义仁
秦玉艳
石生林
杨瑞生
刘延群
秦利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辽县特种经济局.吉林辽源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2-477,共6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2)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0512)
+2 种基金
沈阳市发改委科研项目(2011154)
沈阳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201010002)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基金项目(20112002)
文摘
柞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近年来东北及华北地区春季常发生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拟在东北地区选育黄蚕血统的大型茧品种,以适应柞蚕生产的需要。以青6号为母本、方山黄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F2代分离出的黄色及全茧量高的个体继代,经过高温、低温冲击及抗病性筛选试验,经6年12代杂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黄蚕血统新品种—"沈黄1号"。该品种秋季全茧量9.76g、茧层量1.29g、茧层率13.22%,单蛾产卵数春秋分别为310粒及295粒,实用孵化率98%,虫蛹统一生命率98.5%;全龄经过春、秋分别为52d及42d;小区及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分别比青6号增产16.4%及13.5%,每千克种卵平均单产达到507.1kg。
关键词
柞蚕
品种
杂交选育
沈黄1号
Keywords
Antheraeapernyi
variety
crossbreeding
Shenhuang 1
分类号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S882.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保存环境对柞蚕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李青峰
赵雪妃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ytb基因的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杨瑞生
顾羽健
白树雄
何康来
王振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柞蚕大型茧黄蚕新品种“沈黄1号”的选育
姜义仁
秦玉艳
石生林
杨瑞生
刘延群
秦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