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曲波 张微 +4 位作者 翟强 李楠 王丽霞 卢雁 李天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4,共7页
通过2006-2008年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对辽宁省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对辽宁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116种,分别为外来植物89种、外来害虫17种和外来病原微生物10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主要有14种。这些外来物种的... 通过2006-2008年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对辽宁省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对辽宁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116种,分别为外来植物89种、外来害虫17种和外来病原微生物10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主要有14种。这些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传播途径多以无意引入为主,对辽宁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地多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的农田草场或人工林系统;入侵地多为辽宁省气候温暖湿润的南部,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入侵 危害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脱毒及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洪艳华 殷广峰 张立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百合是重要的观赏花卉 ,百合的繁殖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 ,由于病害的侵染 ,常常造成植株体内的病毒积累 ,导致植株发生病毒病 ,最终严重降低百合植株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 ,防止百合感染病毒病的应对策略是采用脱毒培养技术... 百合是重要的观赏花卉 ,百合的繁殖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 ,由于病害的侵染 ,常常造成植株体内的病毒积累 ,导致植株发生病毒病 ,最终严重降低百合植株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 ,防止百合感染病毒病的应对策略是采用脱毒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 ,并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病毒检测。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的脱毒技术———茎尖培养、珠芽培养、化学处理和热处理 ,以及主要病毒检测方法———指示植物法、电镜技术、酶联免疫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脱毒技术 病毒病 病毒检测技术 茎尖培养 珠芽培养 化学处理 热处理 指示植物法 电镜技术 酶联免疫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苦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笳笛 陈红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本文建立了苦瓜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采用双酶法得到的苦瓜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提取温度50℃,pH值6.0,酶用量5%;中性蛋白酶-水解时间48h,pH值7.0,酶用量10... 本文建立了苦瓜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采用双酶法得到的苦瓜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提取温度50℃,pH值6.0,酶用量5%;中性蛋白酶-水解时间48h,pH值7.0,酶用量10%。多糖粗品经DEAE-32、SephadexG-75柱层析得到单一组分,命名为PMCⅠ。PMCⅠ的酸性水解液经薄层层析分析,其单糖组分别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对PMCⅠ生物功能的研究表明,其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0017mg/ml和0.005mg/ml,最大抑制率可达100%,证实其具有抗氧化的活性。抑菌实验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枯草杆菌等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10、0.15、0.13、0.13mg/ml,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分离纯化 纤维素酶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花青苷代谢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李跃 刘延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755-4756,4759,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果实花青苷代谢研究进展,介绍了花青苷合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果实花青苷的调控技术。
关键词 果实 花青苷 代谢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菌T21转化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限 高增贵 +1 位作者 庄敬华 陈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研究表明,木霉菌转化体孢子萌发率有的高于野生菌株,如菌株Tmn3,有的低于野生菌株,如菌株Ttrm47和Ttrm94;菌株Ttnn34产孢能力极显著高于野生菌株T21,而菌株Ttrm94和Ttrm111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T21,菌株Ttmflll根本不产孢;对高... 本研究表明,木霉菌转化体孢子萌发率有的高于野生菌株,如菌株Tmn3,有的低于野生菌株,如菌株Ttrm47和Ttrm94;菌株Ttnn34产孢能力极显著高于野生菌株T21,而菌株Ttrm94和Ttrm111极显著低于野生菌株T21,菌株Ttmflll根本不产孢;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也存在差异,其中菌株Ttnn31、Ttrm34、Ttrm47和Ttrm76比较耐高温,而菌株Ttm155、Ttrm94和Ttrm111较差,短时间高温处理能够促进木霉菌转化体生长。不同木霉菌对低温(15℃)的适应也不同,菌株Ttrm76、Tmn31和Ttrm55生长速度快于野生菌株T21,而菌株Ttrm94和Ttrm111生长明显慢于R1;在20-30℃范围内,菌株Ttrm31、T21、Ttrm34和Ttrm55生长速度基本一致,生长较快,菌株Ttrm94生长却很慢;超过30℃,菌株Ttrm76、Ttrm111和Ttrm47生长比较快,生长速度大于T21。不同pH条件下,木霉菌转化体培养形态和产孢方式均有变化。木霉菌转化体利用氮源较好的是蛋白质和天冬氨酸,碳源较好的是麦芽糖和葡萄糖。不同木霉菌转化体培养性状也不同,如菌株Ttrm111不产孢;菌株Ttrm94产孢少,两者培养颜色为黄色,而其他菌株为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转化体 孢子萌发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Sneb2010的鉴定及其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际 朱晓峰 +6 位作者 王媛媛 刘晓宇 赵迪 杨宁 段玉玺 范海燕 陈立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1346,共16页
甜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porum f.sp.melonis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从688株细菌中筛选到1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Sneb2010,抑制率为78.4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 甜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porum f.sp.melonis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从688株细菌中筛选到1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Sneb2010,抑制率为78.4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和gyr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Sneb2010显著抑制甜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使病菌菌丝出现干瘪、皱缩、不规则突起及断裂等畸形现象,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蛋白酶且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对多种病原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温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neb2010对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4.29%,病原菌数量降低47%。综上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Sneb2010可有效防治甜瓜枯萎病,为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潜在生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生防细菌 筛选 鉴定 贝莱斯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氧化肽的分离制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张强 阚国仕 陈红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9,45,共5页
本实验以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并用几种不同的实验体系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 本实验以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抗氧化肽,SephadexG-25、DEAE52纤维素纯化玉米抗氧化肽,并用几种不同的实验体系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强烈的清除作用,并能显著地抑制细胞和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p<0.01)。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富含丙氨酸和亮氨酸,摩尔分数分别为17.39%和13.04%,并且含有5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玉米抗氧化肽氨基酸总含量的39.13%,因此在具有较高生物学活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肽 分离制备 抗氧化活性 玉米蛋白粉 体外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反应 蛋白酶水解 羟基自由基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堇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宏光 孙晓梅 +2 位作者 王孝鹏 张春宇 孙欣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1-624,共4页
研究三色堇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的相关性,以期直接从花蕾大小和花药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三色堇小孢子发育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前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共5个时期,各时期特征明显。三色... 研究三色堇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的相关性,以期直接从花蕾大小和花药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三色堇小孢子发育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前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共5个时期,各时期特征明显。三色堇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和花药颜色密切相关,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的长度与其他时期比较差异显著,花药的颜色与形态也与其他时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花蕾的横径﹑纵横径比值和花瓣长的差异却不显著。通过花器官形态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可以为三色堇单倍体育种接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器形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玉米蛋白粉制备抗氧化肽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强 阚国仕 +1 位作者 陈红漫 刘剑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2709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水解条件,用NBT法和D2-脱氧核糖法测定水解所得玉米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2709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水解条件,用NBT法和D2-脱氧核糖法测定水解所得玉米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9.5,E/S=10%,时间4h,温度55℃,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对O2-·和·OH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54.42%和8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酶解 抗氧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冬虫夏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红霞 吴畏 +2 位作者 陈伟 高新华 唐乐珊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了5株北冬虫夏草菌株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发酵条件对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素和腺苷在所设色谱条件下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二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其中虫... 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了5株北冬虫夏草菌株发酵液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发酵条件对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草素和腺苷在所设色谱条件下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二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满意,其中虫草素峰保留时间为11.443min,腺苷峰保留时间为9.054min;虫草素的回收率为103.22%,RSD=4.4%,腺苷的回收率为98.42%,RSD=3.2%;虫草素和腺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9~98μg/mL,0.46~92μg/mL.5株待测菌株发酵液中的菌丝干重第5天都达到了最大值,其中Cordycepsmilitaris G5124菌株的虫草素含量第9天达最大值,腺苷含量第1天达最大值.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菌株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其中C.militaris G(04)5f菌株的虫草素含量最高,可用作发酵生产虫草素的高功能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当起始pH值为9时该菌株的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发酵液 虫草素 腺苷 HPL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几种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吕春茂 李英华 +1 位作者 安艳秋 孟宪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本实验分别对提取、分离辅酶Q10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和比较。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20,回流温度70℃,回流时间120min;丙酮研磨提取法中,料液比1:3、正己烷萃取的效果最佳;... 本实验分别对提取、分离辅酶Q10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和比较。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20,回流温度70℃,回流时间120min;丙酮研磨提取法中,料液比1:3、正己烷萃取的效果最佳;碱皂化法的最佳消解条件为:酸消解pH值为3,料液比为1:10,80℃,回流90min;最佳碱皂化处理条件为:pH为11,料液比1:15,回流温度100℃,皂化时间30min。丙酮研磨正己烷萃取法工艺相对简单,提取效率高,更适合辅酶Q10的提取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提取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耐低钾性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唐劲驰 曹敏建 刘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从国内外收集到不同来源大豆 5 6份在低钾土壤上种植 ,发现不同品种 (系 )大豆对低钾的耐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耐性与产量的关系 ,将这些品种 (系 )分为高产敏感型、高产不敏感型、低产敏感型和低产不敏感型 4种类型 ,其中... 从国内外收集到不同来源大豆 5 6份在低钾土壤上种植 ,发现不同品种 (系 )大豆对低钾的耐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耐性与产量的关系 ,将这些品种 (系 )分为高产敏感型、高产不敏感型、低产敏感型和低产不敏感型 4种类型 ,其中高产不敏感型与低产不敏感型具有钾高效基因 ,可作为基础材料应用于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耐性系数 大豆 品种 耐低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幼苗不同叶位花环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百富 张立军 +5 位作者 樊金娟 崔震海 阮燕晔 朱延姝 汪澈 胡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玉米幼苗叶片第1-5叶位叶片为材料,观察其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确定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碳同化途径。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第1-5叶位叶片都具有典型C4植物的花环结构,第3-5叶发育更好,其维管束鞘细胞(BSC)中含有大... 以玉米幼苗叶片第1-5叶位叶片为材料,观察其叶片解剖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确定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碳同化途径。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第1-5叶位叶片都具有典型C4植物的花环结构,第3-5叶发育更好,其维管束鞘细胞(BSC)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随着叶位的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不同叶位叶绿素a/b保持恒定。说明玉米幼苗第1叶和第2叶C4光合结构发育不完全,第5叶C4光合结构发育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途径 花环结构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大豆不同耐冷性中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郝晶 张立军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以大豆耐冷品种Kottman和铁丰31号、冷敏感品种沈农8号和东农46号为材料,以20℃为对照研究在10℃和6℃低温下萌发过程中大豆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抗冷性... 以大豆耐冷品种Kottman和铁丰31号、冷敏感品种沈农8号和东农46号为材料,以20℃为对照研究在10℃和6℃低温下萌发过程中大豆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抗冷性不同的大豆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6℃下,在萌发的中后期,耐冷品种铁丰31号和Kottman的SOD活性仍相对稳定并维持较高活性,POD活性迅速上升,并一直显著高于冷敏感品种.在6℃下,耐冷品种的CAT活性在萌发初期(0~9 d)有大幅下降,然后随着萌发的进程而缓慢上升,而冷敏感品种CAT活性在萌发的(0~9 d)大幅下降,此后小幅下降后又缓慢回升.试验表明,耐冷大豆品种在萌发期间的SOD、POD、CAT活性对低温反应灵敏,低温处理后活性较高或较稳定;耐冷品种和冷敏感品种的CAT活性变化在低温(6℃)下的差异最大,这表明过氧化氢酶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活性氧代谢中可能具有较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种子萌发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孔秋莲 修德仁 +1 位作者 胡文玉 章丽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6,共5页
以耐SO2品种巨峰(Vitis vinifera Linn.×V.labrusca Linn.)和不耐SO2品种红地球(V.vinifera Linn.)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为探讨SO2伤害与自由基产生的关系,在传统低温贮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峰... 以耐SO2品种巨峰(Vitis vinifera Linn.×V.labrusca Linn.)和不耐SO2品种红地球(V.vinifera Linn.)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为探讨SO2伤害与自由基产生的关系,在传统低温贮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峰葡萄常温离体试验。结果表明,SO2伤害使葡萄脂氧合酶(LOX)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组织相对电导率增加。受SO2伤害后,耐SO2品种巨峰的LOX活性、MDA含量和组织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均低于不耐SO2品种(红地球)。SO2伤害诱发自由基产生,导致葡萄MDA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剂可降低MDA含量增加的幅度,减弱SO2对膜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贮藏 二氧化硫 膜脂过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苦瓜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笳笛 阚国仕 +1 位作者 陈红漫 李贺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4,共2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苦瓜中提取出水溶性多糖 ,经除小分子物质、除色素、脱蛋白后 ,通过DEAE 3 2柱的进一步纯化 ,得到单一组分。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测 ,证实其为多糖 ,并命名为PMCⅠ。继而在苦瓜水溶性多糖的浸提及脱蛋白过程中分别加入...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苦瓜中提取出水溶性多糖 ,经除小分子物质、除色素、脱蛋白后 ,通过DEAE 3 2柱的进一步纯化 ,得到单一组分。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测 ,证实其为多糖 ,并命名为PMCⅠ。继而在苦瓜水溶性多糖的浸提及脱蛋白过程中分别加入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分别为 :纤维素酶 ,提取温度 5 0℃ ,pH值 6.0 ,酶用量 5 % ;中性蛋白酶 ,水解时间 48h ,pH值 7.0 ,酶用量 10 %。通过双酶法与常规法的比较表明 ,双酶法提取水溶性苦瓜多糖 ,不仅使提取的工艺条件更为温和 ,并且多糖的产率及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因此 ,酶法提取PMCⅠ为从药用植物、真菌及果蔬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开辟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分离纯化 纤维素酶 中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6 位作者 华泽田 徐正进 郑文静 赵家铭 刘欣 王辉 周毓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6处可分成5组,各组间材料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64个恢复系材料的籼性程度参数值(ADi)的变幅为0.056~0.684;24个不育系材料ADi的变幅为0.087~0.381。分析表明,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双亲之间遗传距离应在0.30~0.60,恢复系的ADi应在0.26~0.50,不育系的ADi不应高于0.20,杂交组合的ADi应在0.20~0.40,同时杂交粳稻组合优势受母本的遗传背景的影响较大,母本自身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恢复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差异 籼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伤害与葡萄汁液含酸量、pH值、缓冲容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孔秋莲 修德仁 +2 位作者 胡文玉 张华云 李丽秀 《保鲜与加工》 CAS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成熟葡萄汁液含酸量在0.5%~0.7%之间,pH值在3.7~3.8之间,耐SO2巨峰品种的汁液含酸量、pH值和汁液缓冲容量均高于不耐SO2红地球品种。自然衰老时,葡萄果肉汁液含酸量下降、汁液缓冲容量下降;SO2常量处理可抑制含酸量及缓冲... 成熟葡萄汁液含酸量在0.5%~0.7%之间,pH值在3.7~3.8之间,耐SO2巨峰品种的汁液含酸量、pH值和汁液缓冲容量均高于不耐SO2红地球品种。自然衰老时,葡萄果肉汁液含酸量下降、汁液缓冲容量下降;SO2常量处理可抑制含酸量及缓冲容量的下降,SO2超量处理则使葡萄汁液酸化、汁液缓冲容量下降幅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贮藏 SO2伤害 含酸量 PH值 汁液缓冲容量 采后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和干湿结合法处理样品测定植物性饲料中铜、铁含量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树贵 高明 +2 位作者 曹松屹 齐升 吴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试验采取有代表性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分别采用干灰化法、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微量元素铜、铁含量。试验以不同处理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程度、所需时间、操作的难易程度同时附以环境污染分析,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微量... 试验采取有代表性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分别采用干灰化法、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处理饲料样品测定微量元素铜、铁含量。试验以不同处理测定的精确度和准确程度、所需时间、操作的难易程度同时附以环境污染分析,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微量元素铜、铁分析的实际意义。结果表明:湿消化法、干湿结合分解法可以达到国标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无差异,在进行植物性饲料中微量元素铜、铁的测定时,可以用湿消化法、干湿结合法代替国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湿消化法 干湿结合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株Kc-t99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大明 张晓轩 +2 位作者 董丹 刘伟成 刘德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3-157,共5页
通过传统分类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京郊菜园土壤中分离筛选的拮抗菌株Kc-t99进行鉴定,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Kc-t99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 通过传统分类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京郊菜园土壤中分离筛选的拮抗菌株Kc-t99进行鉴定,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评价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Kc-t99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鉴定的枯草芽孢杆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8.06%,据此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5种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均具抑菌活性,其中对甘蓝枯萎病菌、黄瓜角斑病菌和桃褐腐病菌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芽孢杆菌 分类鉴定 抑菌活性 病原真菌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