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干处理对胡杨种子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艳萍
李利民
周小明
周登攀
张丽
-
机构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生命科技学院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7-136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069)
-
文摘
以珍稀濒危植物胡杨种子为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再经不同相对湿度的溶液对种子进行回湿处理,确定最适含水量及最适回湿方法;对最适含水量种子进行50℃高温老化处理,经回湿后测定各种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考察超干保存的效果,明确超干保存胡杨种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当胡杨种子含水量降至3.4%时,其发芽率开始显著下降,但经回湿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恢复至未经超干处理样品的水平。(2)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对含水量为3.4%的种子进行回湿处理,各回湿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回湿处理,并以先用饱和CaCl2回湿12h后再用饱和NH4Cl回湿12h的处理效果最佳。(3)在50℃高温老化处理过程中,超干处理(含水量为3.4%)和未超干处理的胡杨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而丙二醛的含量则逐渐升高,但超干处理种子的升降幅度明显较小。研究认为,胡杨种子超干处理的最适含水量为3.4%,超干处理种子较适宜的回湿方法是饱和CaCl2和饱和NH4Cl依次回湿处理各12h,超干处理可使胡杨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于老化过程中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膜系统伤害较轻,从而提高种子的抗老化能力,说明超干保存胡杨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胡杨
种子
超干保存
生理生化指标
抗老化
-
Keywords
Populus euphratica
seed
ultra-dry preservati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ti-aging ability
-
分类号
Q945.66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