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杂草稻出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楠 马殿荣 +2 位作者 贾德涛 王莹 陈温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5-758,共4页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杂草稻的芽鞘节间也发生伸长,与中胚轴共同成为出苗动力。中胚轴长度与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相关性随覆土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杂草稻有较强的耐深播性,但不同材料间仍有较大差异。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中胚轴的伸长对提高出苗率及秧苗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深播 中胚轴 芽鞘节间 出苗动力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粳型超级稻沈农265根系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贾德涛 许明 +1 位作者 王楠 陈温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3-447,共5页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秋光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二者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沈农265在根数、总根长、根体积、根重、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 以粳型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秋光为对照,采用盆栽方法,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二者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沈农265在根数、总根长、根体积、根重、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根系的生长动态看,两品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中后期,沈农265的根系较秋光更庞大,代谢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超级稻 盆栽 根系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粳稻品种抗倒伏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红娇 张喜娟 +1 位作者 李伟娟 徐正进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高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粳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齐穗后30 d左右是水稻最容易发生倒伏的时期,株高与水稻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基部伸长节间性状...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高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粳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及与倒伏密切相关的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齐穗后30 d左右是水稻最容易发生倒伏的时期,株高与水稻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关系密切,茎秆维管束数目、厚壁细胞层数、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对倒伏有一定影响。超高产粳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9741与常规粳稻品种辽粳294和辽粳371相比,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粳稻 抗折力 弯曲力矩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杂草稻种子抗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培培 马殿荣 陈温福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辽宁杂草稻WR04-23和WR04-33为试验材料,以栽培稻秋光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种子萌发、萌发时a-淀粉酶活性和相对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浸种12 h后冷冻处理,参试的两个杂草稻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均在50.0%以上,而对照品种秋光... 以辽宁杂草稻WR04-23和WR04-33为试验材料,以栽培稻秋光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种子萌发、萌发时a-淀粉酶活性和相对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浸种12 h后冷冻处理,参试的两个杂草稻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均在50.0%以上,而对照品种秋光的发芽率为0%。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杂草稻种子的a-淀粉酶活性远远高于秋光,而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则低于秋光。结果表明,杂草稻种子比对照品种对冻害有更强的耐受能力,这可能是其在北方稻区顺利越冬并繁衍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抗冻性 a-淀粉酶活性 相对电解质渗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杂草稻耐低温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高男 马殿荣 陈温福 《中国稻米》 2007年第3期5-7,共3页
选用19份北方杂草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0℃、4℃、14℃、24—28℃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北方杂草稻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发芽特性。在4℃条件下,供试的19份杂草稻材料间的发芽率方差和变异幅度都比较大,耐冷性评价结果可靠。在4... 选用19份北方杂草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0℃、4℃、14℃、24—28℃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北方杂草稻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发芽特性。在4℃条件下,供试的19份杂草稻材料间的发芽率方差和变异幅度都比较大,耐冷性评价结果可靠。在4℃条件下耐低温发芽特性的评价结果为:5份杂草稻材料耐冷性为1级,耐冷性强;4份为5级,耐冷性中;10份为9级,耐冷性弱。对照栽培稻品种秋光的耐冷性为9级,耐冷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低温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莹 马殿荣 陈温福 《中国稻米》 2008年第3期47-50,共4页
以在北方稻区收集的93份杂草稻材料和16个栽培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胚轴伸长特性。结果表明,杂草稻和栽培稻的中胚轴在光照条件下不伸长,而在黑暗条件下都有伸长,但不同材料伸长的能力不同,杂草稻的中胚轴伸长能力强于栽培稻。在... 以在北方稻区收集的93份杂草稻材料和16个栽培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胚轴伸长特性。结果表明,杂草稻和栽培稻的中胚轴在光照条件下不伸长,而在黑暗条件下都有伸长,但不同材料伸长的能力不同,杂草稻的中胚轴伸长能力强于栽培稻。在栽培稻中,籼稻的中胚轴伸长能力又强于粳稻。以中胚轴长度为指标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的109份材料可以分为长中胚轴类型、短中胚轴类型和中间类型三种。57%的杂草稻材料属于长中胚轴类型和中间类型。除籼稻品种IR70外,其它栽培稻品种均属于短中胚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中胚轴 伸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杂草稻雌蕊性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健 马殿荣 陈温福 《中国稻米》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以辽宁省杂草稻与栽培稻为试验材料,对柱头外露率、柱头表面积、柱头活力3个雌蕊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草稻在柱头外露率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其变幅分别为7.6%~59.3%。以柱头外露率为指标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 以辽宁省杂草稻与栽培稻为试验材料,对柱头外露率、柱头表面积、柱头活力3个雌蕊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草稻在柱头外露率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其变幅分别为7.6%~59.3%。以柱头外露率为指标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材料可被分为两大类,籼稻与粳稻分别被划分在这两大类之中,杂草稻虽无独立类群的划分,但不同编号材料均表现出向某一类分化的趋势。所有参试材料柱头表面积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并不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表现。参试杂草稻柱头活力低于参试栽培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柱头外露率 柱头表面积 柱头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85
8
作者 陈温福 潘文博 徐正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1-805,共5页
对中国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北方粳稻生产形势看,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 对中国粳稻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北方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北方粳稻生产,增加粳稻总产量已势在必行。但从目前北方粳稻生产形势看,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潜力已很有限,惟一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通过育种手段开发推广超级稻,提高品种的生产潜力,以及通过栽培手段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近期大幅度增加粳稻总产量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对直接影响中国粳米市场走势的东北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培育 高产栽培技术 中低产田 粳米市场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对栽培粳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1 位作者 杨庆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20,共7页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栽培稻碾磨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栽培稻碾磨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稍有下降,外观品质变化不明显;栽培稻群体日最低温度有所升高,日最高温度降低,温度日较差降低;日最小湿度显著升高,日最大湿度和湿度日较差显著降低;30cm处照度受杂草稻密度影响相对较小,60cm和90cm处照度随杂草稻密度增大有降低的趋势。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微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导致栽培稻产量和品质降低的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密度 栽培粳稻 产量 品质 群体微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与弯曲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粒形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峰 陈书强 +3 位作者 李培培 袁莹 徐正进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谷粒形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分布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整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均高于直立穗型品种,其中粒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稻穗的同一部位,...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谷粒形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分布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弯曲穗型品种整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均高于直立穗型品种,其中粒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稻穗的同一部位,两种穗型品种一次枝梗籽粒的粒长、粒宽、长宽比、长厚比均高于二次枝梗;且在一个枝梗上稻米的粒长、长厚比与开花早晚有一定联系,但又不严格按照开花的顺序,而会因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发生变化。粒宽、长宽比则与颖花的开花时间无必然的联系。穗型对不同部位、不同粒位籽粒粒长、粒宽、长宽比以及长厚比在整穗上的分布与排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来改良直立穗型品种的籽粒的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粒位 粒形 一次枝梗 二次枝梗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英华 李红宇 +3 位作者 侯昱铭 徐正进 袁媛 李茂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73,共9页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通过遗传聚类分析显示,吉林与黑龙江的整体亲缘关系较近,相对地与辽宁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东北地区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势下限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艳东 郑桂萍 +4 位作者 郭晓红 殷大伟 马殿荣 徐正进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522,共8页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返青至成熟期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对寒地水稻品质影响。控水处理降低两品种的整精米率及各粒位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返青至成熟期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对寒地水稻品质影响。控水处理降低两品种的整精米率及各粒位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提高了两品种各粒位籽粒的总蛋白质含量、球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最高黏度值和崩解值。因此,控水处理后,两品种各粒位米饭食味综合评分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寒地 土壤水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孕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范淑秀 王嘉宇 +1 位作者 毛艇 徐正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2,共4页
利用由籼稻品种七山占与粳稻品种秋光杂交构建的一个包含162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包含122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区间定位方法,对控制水稻孕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2个与孕穗期叶绿素含量... 利用由籼稻品种七山占与粳稻品种秋光杂交构建的一个包含162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包含122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区间定位方法,对控制水稻孕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2个与孕穗期叶绿素含量有关的QTL,分别位于第3、7、10和12染色体上,包括对6个叶绿素a含量QTL、5个叶绿素b含量QTL、5个类胡萝卜素含量QTL和6个总叶绿素含量QTL,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为7.4%~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剑叶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多态性位点在F_2群体中的分离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树坤 钟鸣 +5 位作者 徐正进 张丽 张喜娟 马慧 陈丽静 郭志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468,共5页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制的杂交后代的F2进行检测,共扩增出1683条带,平均每对引物4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平均每对引物4.09条多态性条带。有24个多态性位点在F2群体中的分离显著或极显著地偏离了理论比值而表现异常分离,比率为16.78%。这些偏分离位点中偏向沈农606基因型的有11个;偏向丽江新团黑谷基因型的有12个;仅有1个偏杂合体类型。卡方检验说明,标记位点的偏分离是配子体和合子体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扩增体系 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培养的籼稻成熟胚高效再生及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迪 杨宇 +5 位作者 徐海 马慧 陈丽静 钟鸣 徐正进 李浩戈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以常规籼系明恢86、七山占、中优早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一种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新型籼稻成熟胚高效再生和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籼稻在MS+4%麦芽糖+2 mg/L 2,4-D+0.5 mg/L KT+1 mg/L IAA+0.5 mg/L 6-BA+2.878 g/L... 以常规籼系明恢86、七山占、中优早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一种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新型籼稻成熟胚高效再生和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籼稻在MS+4%麦芽糖+2 mg/L 2,4-D+0.5 mg/L KT+1 mg/L IAA+0.5 mg/L 6-BA+2.878 g/L L-脯氨酸+1 g/L水解酪蛋白,于32℃持续光照10 d左右,可获得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约为84.9%;愈伤组织在MS+2 mg/L KT+1 mg/L IAA+2 mg/L 6-BA+1 g/L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再生率达到80.4%。建立在上述再生体系基础上的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持续光照 再生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势下限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吕艳东 郑桂萍 +4 位作者 郭晓红 殷大伟 邢亚南 马殿荣 陈温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5,共4页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用2个生育期相同的品种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水稻返青至成熟进行-8~-10 kPa的间歇控水处理,较系统地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用2个生育期相同的品种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在防雨棚内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水稻返青至成熟进行-8~-10 kPa的间歇控水处理,较系统地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进行-8~-10 kPa的间歇控水,加速了2个品种的叶龄进程;使2个品种株高增加;使2个品种茎数减少;减少了2个品种收获的每穴穗数,且垦稻12号的穗数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提高了2个品种的穗粒数、结实率;增加了2个品种各粒位的籽粒千粒重(垦稻12号的优势粒除外);提高了垦鉴稻5号的经济产量,降低了垦稻12号的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土壤水分 产量 生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1 位作者 杨庆 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干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密度 栽培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超级稻穗颈维管束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娟 张喜娟 +1 位作者 李红娇 徐正进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58-61,共4页
以超级粳稻沈农26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超级稻穗颈维管束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田间配置方式下超级稻穗颈维管束数的株内变异范围不同,株内的茎间维管束数目差异明显,但株内的茎间维管束数目的次数分布均呈正态或近正态... 以超级粳稻沈农26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超级稻穗颈维管束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田间配置方式下超级稻穗颈维管束数的株内变异范围不同,株内的茎间维管束数目差异明显,但株内的茎间维管束数目的次数分布均呈正态或近正态分布。因而,对水稻群体穗颈维管束进行研究时,可取中等株内中等茎为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还表明稀植有利于穗颈大、小维管束的形成,而播量对穗颈维管束数目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维管束 不同田间配置方式 株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沈农606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鸣 张旭 +4 位作者 姜树坤 李倩 郭志富 张丽 马慧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8,共4页
选用抗稻瘟病超级稻品种沈农606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配制杂交组合。利用ZA1菌系对两亲本及其F2代单株进行苗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沈农606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根据F2代单株的抗病鉴定结果,采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 选用抗稻瘟病超级稻品种沈农606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配制杂交组合。利用ZA1菌系对两亲本及其F2代单株进行苗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沈农606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根据F2代单株的抗病鉴定结果,采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从9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抗、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的SSR引物RM574,利用RM574对F2代311个感病单株进一步扩增,将该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8.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基因定位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