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农田水利工程取费标准模型研究
1
作者 韩坤 刘文合 +3 位作者 王铁良 李春生 郝聪明 刘顺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9,共9页
国家尚未发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在实践中各地区关于其工程取费标准值主要是借鉴水利、建筑、国土等行业依据,直接造成国家农田水利工程行业造价管理工作的混乱。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科学制定人工预算单价... 国家尚未发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在实践中各地区关于其工程取费标准值主要是借鉴水利、建筑、国土等行业依据,直接造成国家农田水利工程行业造价管理工作的混乱。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科学制定人工预算单价、措施费和间接费取费标准值,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农田水利工程人工预算单价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将此作为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BP)的输入层,同时采用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优化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构建基于PCA-DBO-BP的人工预算单价预测模型;然后在考虑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两种理论方法建立了农田水利工程措施费和间接费的测算模型。以辽宁省2004-2023年的数据样本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与线性拟合、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PCA-DBO-BP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平均相对误差只有0.74%,RMSE、MA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1.676元、1.211元和0.978,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②通过灰色模糊模型确定农田水利工程措施费费率为3.90%,间接费费率为7.83%,相对误差分别为1.53%和2.02%,证明该模型准确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工程取费标准模型研究成果,完善了工程造价理论体系,为科学确定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蜣螂优化算法 灰色模糊理论 人工预算单价 措施费 间接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军锋 何俊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6-548,共3页
沈阳市属严重缺水城市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区雨水利用将是解决沈阳市缺水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中存在的城区雨水利用技术后 ,水价偏低 ,地表水拦蓄能力低等问题 。
关键词 沈阳市 城区雨水利用 水资源 蓄水工程 小区雨水利用 城市水体面积 雨水入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芦晓峰 王铁良 +1 位作者 李波 刘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作为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水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利用,不能满足以后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开发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寻求开发区水资源... 作为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水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利用,不能满足以后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开发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寻求开发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优方案,确保在开发区以后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区域水资源配置合理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供需平衡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芦晓峰 李波 王铁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沈阳市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与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承载力数学模型,并利用研究区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该开发区水资... 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沈阳市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与水资源经济承载力。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承载力数学模型,并利用研究区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该开发区水资源适度人口载量和经济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适度承载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农业水利临时工程费定额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雪 杨柳 +2 位作者 齐国新 王文娟 李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2期182-185,共4页
现行水利工程定额不适用于小型农业水利工程临时工程费的计算,为保证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必要在造价编制中确定农业水利临时工程费估算指标。基于灰色模糊理论,提出结合模糊贴近度、欧几里德贴近度和灰色关联度3种贴近度确定综... 现行水利工程定额不适用于小型农业水利工程临时工程费的计算,为保证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必要在造价编制中确定农业水利临时工程费估算指标。基于灰色模糊理论,提出结合模糊贴近度、欧几里德贴近度和灰色关联度3种贴近度确定综合相似度的方法,建立临时工程费灰色模糊估算模型,对农业水利临时工程费进行有效、合理的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为临时工程费定额的编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工程 定额 农业水利工程 模糊贴近度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农业水利工程不可预见费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 杨柳 +2 位作者 齐国新 王文娟 李春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123,共4页
针对农业水利工程造价中费用构成的不足,提出增设不可预见费以保证项目投资的安全。为此,运用Spss软件对农业水利工程不可预见费中的各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拟合分析,建立不可预见费费率估算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辽宁省法库县... 针对农业水利工程造价中费用构成的不足,提出增设不可预见费以保证项目投资的安全。为此,运用Spss软件对农业水利工程不可预见费中的各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进行拟合分析,建立不可预见费费率估算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辽宁省法库县近三年已竣工的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辽宁省法库地区农业水利工程不可预见费费率为5%,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情况,为确定合理的建设投资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预见费 蒙特卡罗模拟 农业水利工程 分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沈阳农村水利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群昌 马丽 刘金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219-220,222,共3页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水利提出的要求,指出了沈阳市农村水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为新形势下当地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农村水利 新农村建设 辽宁沈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法的农业水利工程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柳 胡东阳 +1 位作者 梁笑语 李春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45,148,共5页
现阶段我国尚未出台农业水利工程专用定额标准,为解决编制工程拓展领域定额标准时间长、耗资大等问题,提出了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的概念。为计算农业水利工程的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以劳动定额消耗量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影响劳动定额消耗量... 现阶段我国尚未出台农业水利工程专用定额标准,为解决编制工程拓展领域定额标准时间长、耗资大等问题,提出了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的概念。为计算农业水利工程的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以劳动定额消耗量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影响劳动定额消耗量的6项指标,包括施工工序复杂程度、施工环境舒适程度、劳动力分配合理程度、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配合施工机械先进度、连接工序完成程度对劳动定额消耗量的影响,依据施工现场各施工工序的劳动消耗量数据,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建立和量化影响劳动定额消耗量的各项指标,并引入灰色聚类方法对所有合理数据进行灰色分类,建立白化权函数,最后确定劳动定额消耗量综合代表值。以辽宁省农业水利工程为例,计算其定额生产力水平指数,以此推算出辽宁省农业水利工程定额标准,为工程定额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额生产力水平 农业水利工程 层次分析法 灰色聚类 白化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农业水利工程定额消耗量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柳 梁笑语 +1 位作者 李雪 李春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4-158,共5页
为合理确定农业水利工程定额生产力水平,解决农业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编制时间冗长、过程繁杂等问题,以固定产量下劳动消耗量的数值表示工人实际的生产力水平,通过对施工作业环境因素、施工工艺因素、工人技艺因素、完工检验合格因素这四... 为合理确定农业水利工程定额生产力水平,解决农业水利工程定额标准编制时间冗长、过程繁杂等问题,以固定产量下劳动消耗量的数值表示工人实际的生产力水平,通过对施工作业环境因素、施工工艺因素、工人技艺因素、完工检验合格因素这四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计算目标工程情况与样本工程的综合相似度,构建了基于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理论的定额消耗量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辽宁省农业水利工程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合理,可准确地计算出定额消耗未知量,解决了定额编制时间长等问题,也确定了目标工程相应定额的生产力水平,为农业水利工程定额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定额消耗量 定额生产力水平 模糊数学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应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立春 孙仕军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3期95-97,100,共4页
针对沈阳地区农业水资源缺乏、农业用水浪费的现状,介绍了沈阳市采取综合节水技术措施, 即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措施 管理措施 世界银行贷款 节水灌溉项目 农业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金洺 《河南农业》 2017年第5期42-,共1页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之人口众多,加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农业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从某个方面来看,加强农...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之人口众多,加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农业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从某个方面来看,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是保障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笔者针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改善建议,为促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 工程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体斑块对热岛效应的缓解能力——以沈阳市为例
12
作者 尹利娜 汪小义 +3 位作者 林茂森 夏晓芸 邵新卓 杨晓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8-238,共11页
水体对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水体通过冷却周围地表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采用Landsat影像分析了2000—2020年沈阳市辖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情况,利用常规的水体斑块构建缓冲区并进行分析,通过冷却范围、冷却幅度和冷... 水体对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水体通过冷却周围地表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采用Landsat影像分析了2000—2020年沈阳市辖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的演变情况,利用常规的水体斑块构建缓冲区并进行分析,通过冷却范围、冷却幅度和冷却梯度3个指标量化水体斑块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能力,利用水体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和周围建成区占比定量分析了影响水体斑块缓解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沈阳市城市热岛分布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展,热岛面积增加约40%;(2)水体斑块能有效降低周边建成区地表温度的平均距离为0.27 km,相邻建成区平均降温2.26℃,每距离水体边界1 km的建成区平均地表温度的降幅为8.28℃;(3)水体斑块的面积增加对冷却范围和冷却幅度有着极强的增强作用,水体斑块形状指数的增加也会增强冷却作用,而水体周边建成区占比的增加则会抑制水体斑块的冷却范围与冷却幅度,水体斑块的冷却梯度仅与周边建成区占比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水体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斑块 热岛效应 缓解能力 冷却作用 城市地表温度 环境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改善辽西北风沙区花生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
13
作者 夏桂敏 樊龙江 +3 位作者 黄亚男 吴毅 郑俊林 迟道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0-460,共11页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 为实现辽西北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风沙土花生生长特性、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21和2022年在辽西北风沙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单施无机肥(N)、单施有机肥(O)及有机肥和无机肥等氮配施(N+O)对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N+O、N和O处理在花生生育中期的株高显著高于CK处理,且N+O处理株高在全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N+O处理花针期和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7.3%和15.8%(2021)及14.6%和13.4%(2022)。N+O处理结荚期和饱果期总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0.2%和15.8%(2021),19.6%和13.4%(2022),且饱果期荚果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7.4%(2021)和16.9%(2022)。2021年,N+O处理花生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和百仁质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14.1%、10.5%和9.1%。2022年,N+O处理花生蛋白质含量较N处理提高了2.4%。综上,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处理提高了花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总氮积累,最终提高花生产量并改善花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生长性状 氮素积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深还机开沟覆土铲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王瑞丽 孟繁博文 +4 位作者 王正清 李德帅 曲梦成 白雪吟 范昊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目的]针对现有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覆土部件结构复杂、开沟后无法进行自动覆土、功率消耗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开沟覆土铲。[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覆土铲的主要结构参数。以铲尖入土角、铲体幅宽和耕作速度为关... [目的]针对现有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覆土部件结构复杂、开沟后无法进行自动覆土、功率消耗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开沟覆土铲。[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覆土铲的主要结构参数。以铲尖入土角、铲体幅宽和耕作速度为关键试验因素,采用离散元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探究3个试验因素对耕作阻力和覆土率的影响。通过多因素试验分析各因素交互项对开沟覆土铲耕作阻力和自动覆土率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分析确定3个因素的最优范围,以及耕作阻力最小、覆土率最高时3个因素的较优水平组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开沟覆土铲的较优参数为铲尖入土角24°、铲体幅宽420 mm、耕作速度1.48 m·s^(-1),此时耕作阻力为2 875 N,自动覆土率为87.76%。[结论]根据仿真结果的较优参数组合进行的秸秆深埋还田机开沟覆土铲的设计和田间性能试验得出,开沟覆土铲开沟深度稳定性为98.84%,开沟宽度一致性为96.35%,自动覆土率为86.47%,耕作阻力为2 856 N。仿真试验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机 开沟覆土铲 作业效果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孔口射流条件下承泄水体紊动规律研究
15
作者 郭维东 张潇文 王冰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2页
为探究矩形孔口射流条件下承泄水体的紊动规律,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机对水体入水形态进行拍摄,并对承泄水体掺气及水体表面紊动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入水形式主要分为密实水柱入水和破碎水滴入水两种,以连续的密实水柱形式进... 为探究矩形孔口射流条件下承泄水体的紊动规律,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机对水体入水形态进行拍摄,并对承泄水体掺气及水体表面紊动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入水形式主要分为密实水柱入水和破碎水滴入水两种,以连续的密实水柱形式进入承泄水体时,掺气较少;以破碎水滴形式进入承泄水体时,掺气形式多样,掺气量相对较多。对于承泄水体表面的形态特性,随着毛细数C a的增大,相对铺展长度L d逐渐增大,相对喷溅强度B逐渐减小;对于承泄水体,相对掺气体积V随水流下落高度、流量和出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各角度之间的增长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水体紊动 毛细数 相对铺展长度 相对喷溅强度 相对掺气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梯级橡胶坝群蓄洪调度研究
16
作者 徐伟 臧旭东 +2 位作者 夏冰 张磊 杨蕾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城市段河道梯级橡胶坝群蓄洪调度问题具有非线性、多维性和高约束性,研究其高效稳定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退水期的水资源补充坝内库容,对提高汛期洪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考虑社会目标、... [目的]城市段河道梯级橡胶坝群蓄洪调度问题具有非线性、多维性和高约束性,研究其高效稳定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退水期的水资源补充坝内库容,对提高汛期洪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考虑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和效率目标,建立梯级橡胶坝群多目标蓄洪调度模型。[方法]为提升模型求解性能,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HMOPSO)用于模型求解,该算法通过Logistic映射初始化种群,采用差分进化策略优化迭代过程,并引入轮盘赌法选择全局最优解。以阜新市细河城市中心段梯级橡胶坝实际工程为例,选取该区域1994年和2013年的典型洪水过程为条件进行多目标蓄洪调度模型求解,将HMOPSO算法结果与MOPSO和NSGA-Ⅱ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利用多种性能指标评价各算法的Pareto前沿,并对调度解集进行规律性分析。[结果]各算法均满足求解需求,而HMOPSO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的GD指标优越28.57%以上,HV指标优越19.96%以上,证明HMOPSO算法在收敛性、均匀性和多样性方面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能更有效应对不同洪水情景下的蓄洪调度需求;生态目标与效率目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若侧重于生态目标的实现,则整体调度时间会增加;洪水退水期的线形特征对调度的解集范围具有影响,洪尾可蓄水量、可调度时间越长,可行解集范围则越大。[结论]基于HMOPSO算法为城市段河道梯级橡胶坝群的合理蓄洪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类似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橡胶坝群 蓄洪调度模型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洪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产量的影响Meta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艺馨 李玥 +3 位作者 朱振闯 赵哲 陈涛涛 孙仕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1-2023,共13页
定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产量预估结果的差异来源,为制定未来水稻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42篇(2000年以来),共有1129个样本。以水稻单产变化率作为因变量,对导致水稻产量预... 定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产量预估结果的差异来源,为制定未来水稻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42篇(2000年以来),共有1129个样本。以水稻单产变化率作为因变量,对导致水稻产量预估差异的自变量进行统计整合。通过回归分析明确未来气候预估、CO_(2)肥效、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和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未来气候预估的气候情景和气候模式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高排放的A2气候情景下水稻产量预估最低,而低排放的RCP 2.6情景最适宜未来水稻生产,其产量的预估比A2高出5.6%。选择PRECIS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得到的水稻产量比其他模式高4.1%。(2)CO_(2)肥效作用对水稻产量有正面影响,考虑其作用的产量预估比不考虑其作用高15.0%。(3)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产量预估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时间上,中稻的产量比早稻高2.8%。空间上,不同种植区划的水稻产量预估差异明显。当以全国区域水稻产量为基准,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有11.6%的增产幅度,而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有10.3%的减产幅度。(4)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气象因子的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结合已有数据信息,气温每升高1℃水稻减产5.8%,降水变化率和太阳辐射变化率每增加1%,分别增产0.7%和0.9%。建议未来中国水稻的发展应从低排放的气候情景、CO_(2)肥效作用、中稻的生育期时段内自然资源和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探讨,充分发挥对水稻有增产影响变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全国 Meta回归分析 气候变化 气候情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航宇 郭成久 +1 位作者 苏芳莉 魏超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壤(D1)、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芦苇根际土壤(D2)、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3)、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4)以及潮滩沉积物(D5),利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因子与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口湿地根际微生物检测出40门,95纲,184目,311科,528属,888种。2)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是最优势菌群。3)湿地各采样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氮、有机质、氯离子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从微生态学角度为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植被类型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蟹共生模式对稻田水分循环和养分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博昊 李英豪 +3 位作者 朱淼淼 张成哲 林世巍 陈涛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稻蟹共生种养是全面推进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养蟹稻田和常规稻田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究竟有何差异尚不清楚。为定量表征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在辽河入海口两处大型养蟹灌区(营口灌区和大洼灌... 稻蟹共生种养是全面推进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但养蟹稻田和常规稻田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究竟有何差异尚不清楚。为定量表征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水分循环和水土环境特征,在辽河入海口两处大型养蟹灌区(营口灌区和大洼灌区)布设12个典型田块,以常规稻田为对照,对养蟹稻田逐日蒸腾蒸发量、逐日渗漏量、灌溉定额、水体和表层土壤养分动态、养分淋失以及水稻和螃蟹产量等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稻蟹共生模式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河蟹产值的增加,使得养蟹稻田综合经济效益比常规稻田显著提高38.89%~76.49%(P<0.05)。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灌溉定额和渗漏总量分别显著增加3.29%~20.93%(P<0.05)和5.66%~10.83%(P<0.05),水分生产率显著降低1.85%~9.28%(P<0.05),但单位用水综合产值显著增加33.34%~70.23%。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田面水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99%~37.24%、35.25%~56.22%、18.69%~20.30%和8.12%~9.36%(P<0.05),减轻了地表径流养分面源污染潜在风险。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表层土壤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60.00%~83.88%、18.21%~44.97%、28.34%~54.56%和10.47%~21.24%(P<0.05),提升稻田土壤肥力。与常规稻田相比,养蟹稻田NH_(4)^(+)-N、NO_(3)^(-)-N、速效磷和速效钾淋溶损失量分别显著增加20.60%~25.20%、26.24%~44.75%、14.15%~18.83%和4.31%~16.94%(P<0.05),促进养分向深层剖面(20~100 cm)转移。本研究揭示了稻蟹共生系统具有提高单位用水综合产值、降低径流污染风险、提升地力和增加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等巨大潜力,但其促进稻田养分淋失的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可为养蟹灌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生 水分循环 淋溶损失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水稻秸秆还田对干湿交替稻田水分生产率、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宣茗 官玉 +7 位作者 姜雪 李妍琦 刘庆亮 朱苏云 闫秉春 高继平 吴奇 张文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8,共12页
超细秸秆尺寸一般在微米或者更低级别,具有较强的亲水和养分供应能力。为探究超细秸秆对土壤碳氮残留量、水分生产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评估其对不同灌溉模式的适用性,该研究采用蒸渗仪试验,以东研18号(粳稻)为供试材料,设计裂区试验... 超细秸秆尺寸一般在微米或者更低级别,具有较强的亲水和养分供应能力。为探究超细秸秆对土壤碳氮残留量、水分生产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评估其对不同灌溉模式的适用性,该研究采用蒸渗仪试验,以东研18号(粳稻)为供试材料,设计裂区试验,主区为两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ICF)与干湿交替灌溉(IAWD);子区为:无秸秆处理(S_(0))、传统3~5 cm级秸秆还田(S_(cm))、毫米级秸秆还田(S_(mm))和超细秸秆还田(S_(μm)),秸秆全量还田统一为6.5 t/hm^(2)。结果表明:1)随着秸秆尺寸的减小,秸秆体现了更加显著的节水效应,相较于S_(0)、S_(cm)和S_(mm)处理,S_(μm)处理耗水量两年内平均降低13.63%、19.42%和8.87%,这是因为秸秆粉碎后包裹亲水物质如纤维素等的木质素等含量降低,亲水基团如羟基等提高,导致其持水量能力提高,增加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且这种效应在节水灌溉模式下更为突出。相较于S_(0)、S_(cm)和S_(mm)处理,S_(μm)处理水分生产率两年内平均提高32.91%、37.25%和9.67%。2)秸秆超细粉碎后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Scm降低26.91%、63.48%和16.28%,还田后碳氮比(C/N)降低,这些变化有利于S_(μm)处理秸秆的分解,进而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I_(AWD)S_(mm)、I_(AWD)S_(μm)、I_(CF)S_(mm)和I_(CF)S_(μm)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水稻产量。3)与I_(CF)处理相比,I_(AWD)处理提升稻米的食味值8.16%;Sμm处理的稻米呈现出显著更高的食味价值,比S_(0)处理分别高出13.03%和8.23%;Sμm处理的稻米蛋白质含量比S_(0)处理显著提高5.17%和9.84%;最后通过熵权TOPSIS法得出I_(AWD)S_(μm)处理为最理想的秸秆和灌溉管理模式。因此,I_(AWD)S_(μ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提升水稻品质,对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秸秆 灌溉 分蘖 产量 水分生产率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