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修伟 田宏哲 +2 位作者 秦培文 祁之秋 梁亚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55-257,260,共4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是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政育人的主要载体。以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构建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是学习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思政育人的主要载体。以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主干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现状、建设途径和建设实践,旨在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植物保护专业硕士课堂育人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硕士主干课 课程思政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帅 赵秀香 +5 位作者 薛春生 严雪瑞 朱晓峰 安梦楠 魏松红 吴元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280-280,283,共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作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历史悠久、内容繁杂、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密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其他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规格。本文介绍了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与实... 农业植物病理学作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历史悠久、内容繁杂、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密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其他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规格。本文介绍了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具体包括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植物保护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高萍 董辉 +2 位作者 薛彩云 鲁莹 王洪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6,共4页
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改进传统昆虫学实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对植保专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调整和优化实验内容,构建多层次的昆虫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昆虫标... 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改进传统昆虫学实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对植保专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调整和优化实验内容,构建多层次的昆虫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昆虫标本和硬件建设,优化实验室管理,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多元化昆虫学实验课考核办法,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昆虫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萍 魏松红 +3 位作者 董辉 鲁莹 杨雪清 王洪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58-160,共3页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高萍 鲁莹 赵秀香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141-142,148,共3页
植物保护通论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农学类专业和本课程特点,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通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探... 植物保护通论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农学类专业和本课程特点,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通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通论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媛媛 包丽娜 +1 位作者 吴树妍 李倜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为响应国家“禁抗”政策,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成为当前畜牧领域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来源天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主要表现出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应激、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抗菌和抗癌等生物学活性。目前... 为响应国家“禁抗”政策,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成为当前畜牧领域研究热点。植物提取物来源天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主要表现出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应激、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抗菌和抗癌等生物学活性。目前,对动物免疫调节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多糖类、黄酮类和多酚类上。然而,由于上述各类植物提取物的成分和化学结构复杂多样,其对动物的生物学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系统性阐述了上述植物提取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相对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和推广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黄酮 多酚 免疫功能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学保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英姿 纪明山 +2 位作者 祁之秋 谷祖敏 程根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748-9748,共1页
阐述了《植物化学保护》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意义,介绍了课件的主要内容及特色,提出了改进设想。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 多媒体课件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6
8
作者 魏松红 吴元华 +1 位作者 朱晓峰 薛春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0期155-157,164,共4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该文阐述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该文阐述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解决生产实践中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荽精油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泽华 杨帆 +4 位作者 高恬恬 张道丰 于秋月 高梦瑶 王山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探究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精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活性和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以及桃蚜对芫荽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分别测定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熏蒸活性(精油浓度为200,100,50,25,12.5和6... 【目的】探究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精油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生物活性和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以及桃蚜对芫荽精油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分别测定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熏蒸活性(精油浓度为200,100,50,25,12.5和6.25μL/mL)和触杀活性(精油浓度为12.5,6.25,3.125,1.563和0.781μL/mL)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值;配制浓度为4.0,2.0,1.0,0.5和0.25 mg/L的吡虫啉,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05%的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采用浸叶法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检测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检测LC_(50)浓度芫荽叶精油和芫荽籽精油触杀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结果】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成蚜的24 h触杀LC_(50)值分别为1.63和3.72μL/mL,24 h熏蒸LC_(50)值分别为14.69和34.15μL/mL。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0.05%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后,吡虫啉对桃蚜成蚜的LC_(50)值分别为0.99和1.51 mg/L,增效比分别为4.78和3.1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C_(50)浓度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触杀处理桃蚜成蚜48 h时,保护酶SOD和CAT活性均显著增强,但P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解毒酶CarE和GST及AChE活性均显著增强,其中,芫荽籽精油处理组桃蚜成蚜SOD,GST和AChE活性分别是芫荽叶精油处理组的1.58,1.20和1.34倍。【结论】芫荽籽精油和芫荽叶精油对桃蚜均具有触杀和熏蒸活性,且均对吡虫啉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芫荽籽精油效果更强;桃蚜可通过升高体内保护酶SOD,CAT活性和解毒酶CarE,GST及AChE活性来应对芫荽精油杀虫成分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芫荽精油 杀虫活性 增效 保护酶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医生特长班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松红 高萍 +2 位作者 董辉 夏子豪 李修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新农科建设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了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植物保护与植物医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植物医生特长班为平台,对其建设思路进行分... 新农科建设适应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了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植物保护与植物医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植物医生特长班为平台,对其建设思路进行分析,并探讨植物医生特长班建设模式,具体包括植物医生特长班总体设计、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团队建设、一流课程资源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为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植物医生 特长班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显章 许泳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本文对植物的一些生物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预测。预计10年内农业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增加的收入就将超过1000亿美元。未来的21世纪将是生物的时代。
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诱导萌发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修饰关键酶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慧妍 董雪 +2 位作者 安梦楠 夏子豪 吴元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泛素化修饰是植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多种逆境胁迫反应。泛素化修饰反应由3种关键酶协同作用完成。泛素分子通过与泛素激活酶的巯基酯键连接从而被激活,被激活的泛素分子... 泛素化修饰是植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多种逆境胁迫反应。泛素化修饰反应由3种关键酶协同作用完成。泛素分子通过与泛素激活酶的巯基酯键连接从而被激活,被激活的泛素分子再与泛素结合酶形成复合体,最后在泛素连接酶的作用下完成与靶蛋白的结合。随着蛋白质组学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泛素化修饰的研究更加普遍和深入。大量被泛素化修饰的蛋白及其修饰位点被鉴定出来,有助于深入了解蛋白质的调控机制,进一步解析蛋白质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反应过程,泛素化修饰关键酶的结构、数量及分类,并重点围绕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及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开展论述,同时也对植物泛素化修饰关键酶的功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泛素化修饰与其他修饰之间的串扰进行了讨论与展望,对于泛素化修饰在植物逆境胁迫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修饰 泛素激活酶 泛素结合酶 泛素连接酶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调节动物免疫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桂婷 包丽娜 +1 位作者 吴树妍 李倜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13-7625,共13页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具有独特官能团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包括多糖、多酚、生物碱、皂苷和醇类等,在免疫调节、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抑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TLRs)、...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具有独特官能团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包括多糖、多酚、生物碱、皂苷和醇类等,在免疫调节、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抑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TLRs)、花生四烯酸(AA)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介导的信号通路。然而,由于植物提取物成分和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其对畜禽的生物学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尚不明确,导致植物提取物调节动物免疫功能的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植物提取物调节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并综述了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植物提取物在改善动物免疫功能、缓解免疫应激及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免疫功能 TOLL样受体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防助剂对2.5%井冈·蜡芽菌水剂理化性状及无人机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祁之秋 高连奇 +1 位作者 李袆 魏松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8,共11页
[目的]为研究飞防助剂对药液理化性状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飞防助剂。[方法]将供试药剂2.5%井冈·蜡芽菌水剂按田间推荐量40 mL·667 m^(-2)和无人机喷施药液量1000 mL·667 ... [目的]为研究飞防助剂对药液理化性状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飞防助剂。[方法]将供试药剂2.5%井冈·蜡芽菌水剂按田间推荐量40 mL·667 m^(-2)和无人机喷施药液量1000 mL·667 m^(-2)制成喷洒液,用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8种市售飞防助剂按药液体积的0.5%、1.0%、1.5%和2.0%与井冈·蜡芽菌混合,不影响药液稳定性;能显著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润湿时间,提高药液润湿性能;药液蒸发能力下降。其中,添加2.0%的MD和EOA,药液表面张力分别比不加助剂的井冈·蜡芽菌药液的表面张力减少51.00%和47.65%;润湿时间由大于500.0 s分别下降到2.7 s和1.9 s,药液液滴接触叶片后迅速展开,接触角接近0°;药液蒸发速率分别减少36.70%和31.33%。飞防助剂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附性,其中,2.0%MD和2.0%EOA处理,药液黏度分别提高370.97%和19.35%。添加飞防助剂和不添加飞防助剂的药液通过无人机喷施后,雾滴在水稻上层叶片的覆盖率、沉积密度和沉积量显著高于中层叶片,下层叶片最少。同一层叶片上,添加助剂的药液雾滴的覆盖率、沉积密度和沉积量显著高于无助剂药液。[结论]2.0%的MD和EOA添加后,2.5%井冈·蜡芽菌水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97%和89.30%,显著高于未添加飞防助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水稻纹枯病 飞防助剂 井冈·腊芽菌 理化性状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DUF功能研究
15
作者 王妍 王梦雨 +2 位作者 项宗敬 王奕鸣 魏松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纹枯病菌寄主范围广泛且抗性水稻资源匮乏,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前期对盐丰47(感病)和港源8号(抗病)水稻接种纹枯病菌后转录组测序,筛选出抗病候选基因OsDUF,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纹枯病菌寄主范围广泛且抗性水稻资源匮乏,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前期对盐丰47(感病)和港源8号(抗病)水稻接种纹枯病菌后转录组测序,筛选出抗病候选基因OsDUF,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创制突变体材料并进行离体接种鉴定。[方法]以OsDUF为诱饵蛋白进行酵母双杂交,外源激素诱导下检测OsDUF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纹枯病菌处理下检测防卫基因及激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OsDUF基因含有DUF1645结构域,其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预测水稻内共有10个蛋白可能与其互作。离体叶片抗性鉴定显示突变体比野生型更感病,表明OsDUF正向调控水稻抗纹枯病,一对一互作验证未发现OsDUF与预测候选蛋白互作。外源激素处理下,吲哚乙酸(IAA)、乙烯(ET)、茉莉酸(JA)使基因OsDUF上调,赤霉素(GA)、脱落酸(ABA)、水杨酸(SA)使其下调。接种纹枯病菌后,野生型水稻植株的防卫基因(OsAOS1、OsPAL1)及激素相关基因(OsERF063、LOX2)表达量上调水平均显著高于突变体。[结论]OsDUF可能通过调控防卫基因和激素信号通路参与水稻抗纹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OsDUF 生物信息学分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份河南省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评价及Sr31的分子检测
16
作者 孙振宇 魏艺凡 +3 位作者 孙会言 邹龙梅 张功俊 李天亚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5,404,共7页
小麦秆锈病是最主要的小麦病害之一,含有抗病基因Sr31品种的推广利用可使该病害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明确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秆锈性及抗病基因Sr31在品种中的分布,本研究用我国小麦秆锈菌优势小种21C3CTHQM和34MKGQM,在2023年和2024年对收... 小麦秆锈病是最主要的小麦病害之一,含有抗病基因Sr31品种的推广利用可使该病害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明确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秆锈性及抗病基因Sr31在品种中的分布,本研究用我国小麦秆锈菌优势小种21C3CTHQM和34MKGQM,在2023年和2024年对收集的河南省36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成株期抗秆锈性评价,并用全球广泛利用的抗秆锈病基因Sr3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Iag 95和SCSS 30.2_(576)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2年的抗性评价中没有同时对21C3CTHQM和34MKGQM表现免疫的品种,对21C3CTHQM表现为免疫仅有‘郑麦916’,对34MKGQM表现为免疫有‘百农成竹21’‘新麦78’‘郑麦28’‘平安20’等4份材料。在供试品种(系)中有14份材料(38.9%)在2年间至少对供试的1个小种表现为中感或感病,其余材料表现为中抗-抗病。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7份材料携带抗病基因Sr31。供试河南省小麦材料中约25%的品种对当前中国的2个优势小种表现感病,如菌源充足,小麦秆锈病可能会再次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秆锈病 抗性评价 抗病基因Sr31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的doublesex基因敲除导致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畸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浩楠 顾俊文 +3 位作者 张昕达 魏巍 康秋阁 张琪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0-727,共8页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双性基因doublesex(Sfdsx)单靶点敲除,旨在探究Sfdsx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胚胎Sfdsx雌雄共有区域...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双性基因doublesex(Sfdsx)单靶点敲除,旨在探究Sfdsx对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草地贪夜蛾胚胎Sfdsx雌雄共有区域进行敲除,构建Sfdsx突变体;待化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地贪夜蛾Sfdsx突变体蛹及成虫翅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草地贪夜蛾Sfdsx突变体出现显著的性别比趋于雄性(雌∶雄=0∶14),位于腹部第8-9节的雄蛹生殖孔两侧发生严重扭曲;雄成虫突变体的翅性状趋向性别中间态,其中,前翅中央的肾形斑变形、翅末端黑斑消失、翅鳞片排列错乱。后翅翅展畸形,翅鳞片排列发生改变,着生小黑斑。【结论】CRISPR/Cas9介导的Sfdsx基因公共区域的敲除导致草地贪夜蛾雄成虫翅发育畸形。本研究的结果为利用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ology,SIT)调控草地贪夜蛾的发育提供了理想的基因靶标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基因敲除 CRISPR/Cas9 DOUBLESEX 翅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寄主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嗅觉、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赵辉 张茂新 +3 位作者 凌冰 张世军 丛斌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0,共3页
选取5种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abricius)的非寄主植物: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aL.)、蟛蜞菊[Wedeliachinensis(Osb.)Merr.]、马缨丹(LantanacamaraL.)和番茄(Lycopersicones culentumMill... 选取5种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abricius)的非寄主植物: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aL.)、蟛蜞菊[Wedeliachinensis(Osb.)Merr.]、马缨丹(LantanacamaraL.)和番茄(Lycopersicones culentumMill.).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对各种挥发油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5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都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室内选择性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几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和产卵行为具有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植物 挥发油 黄曲条跳甲 成虫 取食行为 产卵行为 干扰作用 嗅觉反应 生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聚糖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志恒 李学荣 +2 位作者 孙军德 刘薇薇 杨家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59-464,共6页
对几丁聚糖的结构及特性。
关键词 几丁聚糖 农业应用 作用机理 浸种 土壤处理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5
20
作者 赵磊 段玉玺 +3 位作者 白春明 陈立杰 王媛媛 朱晓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2008-2009年,对辽宁省蔬菜主产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以辽宁省的辽中、辽西、辽南、辽东4个地区的黄瓜大棚为对象,对棚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为南方根结线... 2008-2009年,对辽宁省蔬菜主产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以辽宁省的辽中、辽西、辽南、辽东4个地区的黄瓜大棚为对象,对棚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为南方根结线虫危害。该病在辽宁省保护地蔬菜上发生已相当普遍,其中以连作7年以上的黄瓜、番茄、苦瓜易感寄主为主的老菜棚的发病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80以上。4个地区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并且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着大棚前边缘向内的距离加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结合辽宁省根结线虫发病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蔬菜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