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春红 王迪 +5 位作者 姚兴东 王海英 赵明哲 吴俊江 宋书宏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沈农8号、辽豆15)为试验材料,组配良玉88-辽豆32﹑良玉88-沈农8号、良玉88-辽豆15、东单6531-辽豆32、铁研58-辽豆32五个组合,进行带状复合种植,以期从中选择出适合于辽宁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方式。结果表明:良玉88-辽豆32组合玉米大豆总产量最高,其次为东单6531-辽豆32组合和铁研58-辽豆32组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优势的大豆品种,选择穗行数和行粒数有优势的玉米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性状的组合,良玉88-辽豆32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宜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凡钢 张鸣浩 +5 位作者 饶德民 张伟 邱强 赵婧 闫晓艳 姚丽颖 《大豆科技》 2017年第6期10-15,共6页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物质循环、肥力变化和物质降解等影响重大,是衡量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间接地影响着土壤质量。文中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因素,连、轮作...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物质循环、肥力变化和物质降解等影响重大,是衡量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间接地影响着土壤质量。文中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因素,连、轮作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轮作 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氮磷钾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凡钢 于德彬 +5 位作者 饶德民 赵婧 邱强 张鸣浩 张伟 闫晓艳 《大豆科技》 2020年第4期6-9,共4页
2018—2019年在敦化市大桥乡试验基地,对适宜该生态区域的12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氮磷钾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与研究。依据品种2年产量结果及考种数据,筛选出营养高效品种吉育301、吉育341、东盛2号。在减肥30%的情况下,营养高效品种显著提高... 2018—2019年在敦化市大桥乡试验基地,对适宜该生态区域的12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氮磷钾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与研究。依据品种2年产量结果及考种数据,筛选出营养高效品种吉育301、吉育341、东盛2号。在减肥30%的情况下,营养高效品种显著提高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并实现较显著的增产。营养高效品种较非高效品种氮磷钾利用效率更高,需肥量的峰值更低,适合作为减肥增效品种用于大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营养高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重大豆品种对人工老化胁迫的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博 陈丽茹 +4 位作者 王睿鹏 张婧 姚兴东 谢甫绨 关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探讨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容重大豆品种种子发芽和种子内抗氧化酶的影响,为大豆种子合理储存提供理论依据。以容重不同的32个大豆品种为试材,经过3种人工老化处理(高温高湿、低温和渗透胁迫)后,测定了这32个大豆品种的种子活力、种... 为探讨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容重大豆品种种子发芽和种子内抗氧化酶的影响,为大豆种子合理储存提供理论依据。以容重不同的32个大豆品种为试材,经过3种人工老化处理(高温高湿、低温和渗透胁迫)后,测定了这32个大豆品种的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分析不同容重品种对人工种子老化处理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未经人工处理时,容重大的品种,发芽指数高、种子活力大。经过人工处理后,容重大的品种,发芽指数下降幅度小,同时种子浸出液的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幅度也小。3种人工老化处理会使大豆种子中SOD活性增加、POD活性减弱。容重越大的品种,SOD活性越高,但3种人工老化处理对CAT活性的影响则不同。说明不同容重大豆品种的种子其抗老化和逆境的能力不同,大豆种子的容重对种子活力、萌发机制和生理生化质变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重 大豆种子 发芽 人工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德鑫 赵翔 +4 位作者 张雪静 李佳宜 张鹏宇 姚兴东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组成、构建的影响,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和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支持。试验于2021-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铁西区定位试验站进行,试验站土壤类型为棕壤土。以玉米-大豆轮作(对照)和大豆连作根... 研究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组成、构建的影响,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和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支持。试验于2021-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铁西区定位试验站进行,试验站土壤类型为棕壤土。以玉米-大豆轮作(对照)和大豆连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6SrDNA、ITS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测定,分析连作对大豆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以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群落构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含量下降,速效钾、pH值升高;连作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脲酶、亮氨酸氨肽酶活性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连作处理(4.63)低于轮作处理(5.34),细菌属水平下,连作增加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LRR:1.4%;LCR:2.4%)相对丰度;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连作处理低于轮作处理,真菌属水平下,连作增加病原真菌镰刀菌属(Fusarium,LCR:20.5%;LRR:13.2%)相对丰度。在群落组装过程中,大豆连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主要由确定性过程主导;玉米大豆轮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构建主要由随机过程主导;大豆连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构建和玉米大豆轮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构建由随机过程主导。连作引起大豆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及构建的变化,病原菌相对丰度增加,其中镰刀菌(Fusarium)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大豆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际微生物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豆Ⅲ熟期组代表品种主要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孟田 郭小红 +4 位作者 王兴才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谢甫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纬度相同,两地不同年代育成的部分大豆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亲本,本文以两地中期及当代具有共同祖先亲本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品种改良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 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纬度相同,两地不同年代育成的部分大豆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亲本,本文以两地中期及当代具有共同祖先亲本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品种改良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大豆品种产量高于共同亲本,且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品种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高于共同亲本,但胞间CO_2浓度随品种育成年代推移而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均随生育期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俄亥俄州当代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生育后期下降幅度小于辽宁当代品种;辽宁品种的气孔导度在苗期显著高于俄亥俄品种,胞间CO_2浓度在开花期和鼓粒末期显著高于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当代品种的蒸腾速率在整个生育时期均高于俄亥俄当代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鼓粒中期,叶色值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总之,在大豆品种籽粒产量改良的同时,其叶片的光合特性也得到了协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铵对超高产和普通大豆品种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光 谢甫绨 +5 位作者 丁国华 杜艳丽 刘澍才 高德学 那艳斌 孙会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下超高产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 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下超高产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化;适量的磷酸二铵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其中超高产大豆品种根干重上升幅度更大;根系形态指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不同施肥处理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倒伏指数影响较小,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大豆 根系形态 施肥处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在大豆性状改良上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艳丽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0-328,共9页
随着我国大豆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培育超高产、优质、高抗性品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基因工程方法的应用为作物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整合到作物基因组中,培育转基因植株,可以准确的、有目... 随着我国大豆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培育超高产、优质、高抗性品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基因工程方法的应用为作物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整合到作物基因组中,培育转基因植株,可以准确的、有目的对作物的农艺性状进行定向改良。近年来,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为转基因技术提供了新的指导。本文着重讲述了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新方向,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大豆性状(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性状等)改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大豆转基因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大豆 功能基因组学 性状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铵对超高产大豆和普通大豆品种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光 谢甫绨 +5 位作者 丁国华 杜艳丽 刘澍才 高德学 那艳斌 孙会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化;适量的磷... 在大田条件下,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化;适量的磷酸二铵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其中超高产大豆品种根干重上升幅度更大;根系形态指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不同施肥处理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倒伏指数影响较小,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大豆 根系形态 施肥处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耐热性鉴定及分级评鉴 被引量:30
10
作者 靳路真 王洋 +6 位作者 张伟 邱红梅 陈健 候云龙 马晓萍 王跃强 谢甫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7,共11页
为探讨大豆耐热性评价方法,对大豆进行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性分级评鉴指标,以国内外155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开花期和鼓粒期两个时期,分别于智能温室进行高温处理12d(40±2℃,9∶00-16∶00/d),以室外自然环境温度为对照。成熟... 为探讨大豆耐热性评价方法,对大豆进行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性分级评鉴指标,以国内外155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开花期和鼓粒期两个时期,分别于智能温室进行高温处理12d(40±2℃,9∶00-16∶00/d),以室外自然环境温度为对照。成熟期调查百粒重(X_1)、单株粒重(X_2)、单株荚重(X_3)等13项性状。根据各项性状耐热系数,通过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对大豆进行耐热性评价和分级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经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品种(系)开花期和鼓粒期耐热综合评价值D,分别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55份大豆品种(系)在两个处理时期下均被分为6个类型,分别为强耐热型I、耐热型II、中度耐热型III、中度敏感型IV、敏感型V、极敏感型VI。两个处理时期综合评价值D呈极显著相关(r=0.262**),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综合两个处理时期鉴定结果,筛选到4个耐热品种(系)和63个热敏感品种(系),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百粒重、单株荚重、每荚粒数、茎粗、主茎节数、节间长度、蛋白质含量共7个开花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和单株粒重、单株荚重、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地上部干物重、株高、节间长度共7个鼓粒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热性 多元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鉴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秀文 张晓蕊 +4 位作者 孙贺祥 赵翔 张娜 姚兴东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以107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得到耐盐大豆种质,为大豆耐盐性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在萌发期设置对照与盐处理(100mmol·L^(-1)),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计算相对盐害率确定耐盐等级;苗期试验... 以107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得到耐盐大豆种质,为大豆耐盐性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在萌发期设置对照与盐处理(100mmol·L^(-1)),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计算相对盐害率确定耐盐等级;苗期试验在大豆长至V2期时开始处理,处理前测定株高,并每3d增加1次盐浓度(50-100-150-200mmol·L^(-1)),在盐浓度达到200mmol·L^(-1)时,开始调查幼苗盐害情况,每2d调查1次,根据大豆苗期盐害症状分级标准计算得到盐害指数,确定各种质耐盐等级。盐处理18d后,测定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结果表明:萌发期筛选得到高耐盐种质14个,占13.1%,耐盐种质50个,占46.7%,中度耐盐种质26个,占24.3%,盐敏感种质有16个,占15.0%,高度盐敏感种质仅1个,占1.0%。苗期筛选得到高耐盐种质12个,占11.2%,耐盐种质53个,占49.5%,中度耐盐种质24个,占22.4%,盐敏感种质15个,占14.0%,高度盐敏感种质2个,占1.9%。可见,萌发期和苗期大豆耐盐性存在差异,但A6(MC30)、A19(沈农96-51)、A74(沈农94-1-8)、A99(沈农豆34)4个种质,无论是萌发期还是苗期都属于高耐盐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苗期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同耐性大豆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靳路真 王洋 +3 位作者 张伟 徐晋豫 申战士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耐性大豆品种的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耐热性大豆品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各生理指标与单株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值呈下降...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耐性大豆品种的影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耐热性大豆品种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其对大豆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各生理指标与单株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值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和S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苗期、开花期和鼓粒期40±2℃高温胁迫使长农1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43. 34%、28. 09%和34. 25%,使锦州4-1分别降低59. 03%、58. 66%和45. 68%。苗期40±2℃高温胁迫下叶绿素a/b值下降最为明显,锦州4-1叶绿素a/b值下降幅度(40. 55%)高于长农17叶绿素a/b值下降幅度(34. 40%)。开花期MDA含量变化幅度最大,40±2℃高温胁迫下,锦州4-1的MDA含量增加幅度(135. 94%)高于长农17的MDA含量增加幅度(114. 86%)。在开花期和鼓粒期高温胁迫下叶片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开花期两品种差异最为明显,40±2℃高温胁迫使长农17脯氨酸含量增加了113. 84%,而使锦州4-1脯氨酸含量增加19. 61%。在苗期和开花期随胁迫温度的增加ASA含量、P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在鼓粒期高温胁迫下则呈增加趋势。单株粒重与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可得,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长农17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b值及SOD酶活性均高于热敏感品种锦州4-1,MDA含量低于热敏感品种锦州4-1。35±2℃、40±2℃高温胁迫下,耐热性品种长农17的脯氨酸含量、ASA含量、SOD以及POD酶活性水平高于热敏感品种锦州4-1,耐热品种长农17在高温胁迫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单株粒重,且品种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温胁迫 耐热性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物酶 叶绿素 单株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肥喷施次数和时期对大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鹏宇 张晓蕊 +3 位作者 贺如 孙贺祥 姚兴东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9,共11页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生理、氮代谢、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等。结果表明:氨基酸肥处理会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下沈农8号和沈农9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不施氨基酸肥对照增产27%和16%。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后两个品种不同时期的净光合生理指标、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研究表明施用氨基酸肥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氮代谢能力,增加单株粒数,从而获得高产,以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增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氨基酸肥 生育时期 光合能力 氮代谢酶活性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期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指标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小红 韦清源 +4 位作者 汤复跃 陈文杰 梁江 谢甫绨 陈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3-519,共7页
为筛选萌发期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耐热评价体系,本研究选用华南地区育成品种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积累的主要育种材料(共计1124份)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5和38℃温度处理下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以38℃/25℃的相对发芽率评价了... 为筛选萌发期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耐热评价体系,本研究选用华南地区育成品种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积累的主要育种材料(共计1124份)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5和38℃温度处理下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以38℃/25℃的相对发芽率评价了萌发期大豆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探讨了籽粒的形态、比重、容重和品质性状与相对发芽率的相关性并筛选籽粒耐高温性的最适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降低了大豆种质的发芽率,且不同品(系)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38℃/25℃的相对发芽率的差异,筛选出78份强耐热种质资源,其中有3份种质资源的相对发芽率为100%,分别为都安青皮豆、南豆35和14夏G8-65。春大豆耐热种质占有率显著高于夏大豆;有色种皮品(系)中耐高温材料占有率高于黄色种皮种质。相关分析表明,大豆萌发期的耐热性与籽粒的粒型指数、表面积、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容重和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大豆种质萌发期的耐热性与粒型指数、百粒重、容重和比重的关系最为密切。大豆籽粒的容重和耐热性均与种子的粒型指数和比重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籽粒容重较适合作为大豆萌发期耐热性强弱的田间初步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温胁迫 资源评价 粒型指数 比重 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砧木对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滕菲 李盛有 +5 位作者 饶德民 姚兴东 张惠君 王海英 Steven St.Martin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超高产品种砧木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代...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超高产品种砧木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进行嫁接,成熟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嫁接处理对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影响。自身嫁接的植株与不嫁接植株相比,其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辽豆14或中黄35砧木上时,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等性状没有显著变化,但单株荚数、百粒重、粒茎比和单株粒重会显著提高。其中,与品种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砧木上,共同亲本、俄亥俄中期、辽宁中期、俄亥俄当代、辽宁当代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4.5%、6.9%、9.4%、15.7%、19.9%。由此说明,根系改良会带来大豆品种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嫁接 农艺性状 超高产品种 产量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