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封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形态特征、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日升 贾树海 +2 位作者 徐贵军 刘敏 白雪峰 《辽宁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3-35,共3页
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已围封的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形态特征、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凋落物的厚度、重量显著增加,但组成成分和分解速度变化不明显;土壤的红化作用、黑化作用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强而... 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已围封的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形态特征、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凋落物的厚度、重量显著增加,但组成成分和分解速度变化不明显;土壤的红化作用、黑化作用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强而增强;表层土壤的硬度减小;土壤容重降低,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加。而围封+间伐的混合措施与其它围封区相比,凋落物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分解速度加快,红化作用、黑化作用、硬度和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略高于同期围封区,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围封 土壤形态特征 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糠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赵瑞 张玉龙 +2 位作者 陈俊琴 须晖 马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
将草炭、椰糠、蛭石按不同比例配制育苗基质,探讨椰糠对黄瓜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酸碱度适合于作为穴盘育苗基质,出苗情况较好,秧苗质量高,证明椰糠是一种良好的园艺栽培基质。
关键词 椰糠 保水性 黄瓜 秧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干香肠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长建 刘秋 +3 位作者 孙军德 姜波 齐小辉 闫建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由风干香肠中分离纯化得到的3株乳酸菌ORC2、QM7和QM8,均能产乳酸、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ORC2和QM7为肠膜明串珠菌,QM8为柠檬明串珠菌。乳酸菌ORC2、QM7和QM8均... 由风干香肠中分离纯化得到的3株乳酸菌ORC2、QM7和QM8,均能产乳酸、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ORC2和QM7为肠膜明串珠菌,QM8为柠檬明串珠菌。乳酸菌ORC2、QM7和QM8均能降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且对·OH、DPPH·和O-2·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都与细胞浓度呈正相关。在细胞浓度为5×108CFU/mL时,菌株ORC2对·OH的清除率最高,为65.36%;菌株QM8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为61.21%;而对O-2·的清除率最高的菌株为QM7,达到75.70%。菌株QM7在培养96 h能清除最多的胆固醇,清除率为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香肠 乳酸菌 降胆固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雉鸡乳酸菌DCe13的分离及降胆固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长建 刘秋 +3 位作者 孙军德 姜波 于基成 齐小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51,共5页
从雉鸡肠道分离得到1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DCe13,菌株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和recA基因特定片段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DCe13为植物乳杆菌.菌株DCe13培养36 h,乳酸含量9.08 μg/mL,而pH值下降为4... 从雉鸡肠道分离得到1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DCe13,菌株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和recA基因特定片段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DCe13为植物乳杆菌.菌株DCe13培养36 h,乳酸含量9.08 μg/mL,而pH值下降为4.7.菌株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h后仍能达到7.9×10^4CFU/mL;5 h内,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OD值)没有影响.胆固醇去除量与菌体的生长呈正相关,培养48 h,单位细胞于重能清除最大的胆固醇量为22.71.μg/mg.另外,对比试验中生长细胞单位干重去除的胆固醇量达到10.50 μg/mg,但热杀死和休眠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3.59 μg/mg和8.26 μg/mg.菌株DCe13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胆固醇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CO_2、N_2O排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非 沈仕洲 +3 位作者 尹高飞 闫建华 杜会英 张克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3-792,共10页
为探究沼液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CO_2和N_2O排放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的灌溉模式,即空白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灌溉两次(小麦季一次+玉米季一次)2∶1沼液处理T1、灌溉三次(小麦季两次+玉米季一次)2∶1沼液处... 为探究沼液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CO_2和N_2O排放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的灌溉模式,即空白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灌溉两次(小麦季一次+玉米季一次)2∶1沼液处理T1、灌溉三次(小麦季两次+玉米季一次)2∶1沼液处理T2与灌溉三次(小麦季两次+玉米季一次)2∶1沼液处理T3共五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牛场沼液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特征,同时监测气象条件、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等因子以及作物产量,分析并探讨了轮作周期内农田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没有改变轮作周期内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但会造成灌溉后短期内CO_2和N_2O排放通量增加;轮作周期内沼液灌溉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O_2的排放水平,但除T3处理外,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沼液灌溉处理没有明显提高N_2O排放水平。沼液灌溉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CF相比,T2、T3处理作物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T1处理严重减产。综合考虑作物籽粒产量与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T2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最合理的沼液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灌溉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CO2 N2O 累积排放量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