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对设施栽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姣姣 杨丽娟 +1 位作者 李振涛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研究连作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利用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小区试验,研究连作1~7茬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果实叶片营养以及产量的变化。随着番茄连作茬数逐年增加,3个时期中设施番茄株高和茎粗,第七茬均显著低于第一茬,分... 研究连作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利用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小区试验,研究连作1~7茬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果实叶片营养以及产量的变化。随着番茄连作茬数逐年增加,3个时期中设施番茄株高和茎粗,第七茬均显著低于第一茬,分别下降21.43%、11.90%、20.13%和21.30%、19.66%和13.65%;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果实和叶片中全钾含量显著降低;番茄产量以第四茬最高,第七茬最低,较第四茬降低15%;随着连作茬数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产量以及对钾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但番茄经过七茬连作后光合速率尚未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番茄 连作 产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栽培LA系列百合新品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红梅 张杰 +2 位作者 董航 王春夏 王锦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8-672,共5页
引进LA系列百合新品种8个,种植于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调查了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以及形态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LA系列百合切花综合评价体系,确定17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花形、花色、叶色和叶烧情况的权重值所占比重较大,分别... 引进LA系列百合新品种8个,种植于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调查了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以及形态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LA系列百合切花综合评价体系,确定17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花形、花色、叶色和叶烧情况的权重值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0.1873、0.1147、0.1033和0.0868。依据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其划分为一级品种、二级品种和三级品种,其中Eyeliner、Suncrest和Freya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5个品种,具有花大色艳、植株高而整齐、花期长和抗性强等优点,被确定为沈阳地区日光温室优良一级切花百合品种,可用于北方地区设施内百合切花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系列百合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素及秸秆物料对40茬番茄连作土壤的修复效应初报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一鸣 杨丽娟 +4 位作者 郭小鸥 张勇勇 李明静 邹春娇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4-598,共5页
为修复连作番茄土壤,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通过水泥池微区区组栽培试验,探讨了钙素及秸秆物料对番茄连作生长前期植株干物质积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生石灰可降低番... 为修复连作番茄土壤,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通过水泥池微区区组栽培试验,探讨了钙素及秸秆物料对番茄连作生长前期植株干物质积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生石灰可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pH值,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其中Ca处理的微生物数量总量最低,为43.3×105CFU·g-1,而CCa处理的pH最高,为6.5;稻草秸秆可显著提高放线菌、细菌的数量,脲酶活性,B/F,速效磷含量,其中R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为276.9mg·kg-1;对于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秸秆、生石灰和碳化玉米芯均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连作 稻草秸秆 生石灰 碳化玉米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洲百合鳞茎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红梅 张静 +3 位作者 李雪艳 王寅寅 王春夏 王锦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 以亚洲百合Elite中外层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光暗不同培养条件下,苄基腺嘌呤(benzylaminopurine,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蔗糖、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AC)、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对试管鳞茎诱导效果及诱导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鳞茎共有2种发生途径,1种是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形成小鳞茎,第2种是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不定芽,40d后经不定芽基部膨大形成小鳞茎。光培养下小鳞茎的增殖系数高于暗培养,但小鳞茎直径小于暗培养。单因素试验中,蔗糖、AC及PP333均可促进小鳞茎的膨大;AC可以促进小鳞茎品质的提高,在含0.5g.L-1AC的培养基中,诱导出的小鳞茎抱合较紧实。SA可以促进小鳞茎繁殖系数的提高,SA浓度为0.5μmol.L-1时,小鳞茎诱导率高达96%。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0.5mg.L-1BA+0.6mg.L-1NAA+0.5g.L-1AC+0.5μmol.L-1SA+5mg.L-1PP333+70g.L-1蔗糖最适合Elite试管鳞茎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试管鳞茎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光培养 暗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瓣东方百合Double surprise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红梅 王锦霞 +3 位作者 段鑫 张静 李雪艳 高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为探讨东方百合新品种Double surprise的组培快繁技术,以其花瓣为初级外植体,以初级外植体诱导形成的无菌苗鳞片和叶片作为次级外植体,分别探讨了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增殖、组培苗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的较优条件。结果表明:花瓣诱导不定芽... 为探讨东方百合新品种Double surprise的组培快繁技术,以其花瓣为初级外植体,以初级外植体诱导形成的无菌苗鳞片和叶片作为次级外植体,分别探讨了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增殖、组培苗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的较优条件。结果表明:花瓣诱导不定芽的较优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3mg·L-1,诱导率可达86.67%,诱导系数为2.73;MS+TDZ2.0mg·L-1+NAA0.5mg·L-1为诱导无菌苗鳞片和叶片直接产生不定芽的较优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88.89%和91.11%,诱导系数分别为6.67和5.67;MS+PIC1.0mg·L-1+TDZ0.5mg·L-1为无菌苗鳞片间接诱导愈伤组织的较优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系数分别为90.00%和3.27;MS+PIC 1.0 mg·L-1+TDZ 0.1 mg·L-1为无菌苗叶片间接诱导愈伤组织的较优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系数分别为93.33%和3.70;较优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3 mg·L-1;不定芽生根的较优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1;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1的混合基质为Double surprise较优移栽基质,成活率可达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瓣东方百合 花瓣 鳞片 叶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Tiger Woods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雪艳 严瑞 +4 位作者 张静 付麟岚 段鑫 王春夏 孙红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60,共7页
为探讨东方百合新品种Tiger Woods的组培快繁技术,以其花器官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和叶片为次级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形成,通过扩繁、生根获得完整植株,炼苗后移栽。结果表明:花梗与花丝诱导能力较强,其最适诱导培养基分别为... 为探讨东方百合新品种Tiger Woods的组培快繁技术,以其花器官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和叶片为次级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形成,通过扩繁、生根获得完整植株,炼苗后移栽。结果表明:花梗与花丝诱导能力较强,其最适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0mg·L^(-1)+NAA 0.3mg·L^(-1)与MS+6-BA 1.0mg·L^(-1)+NAA 0.3mg·L^(-1)。无菌苗鳞片、叶片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 2.0mg·L^(-1)+NAA 0.1mg·L^(-1)与MS+TDZ 1.0mg·L^(-1)+NAA 0.5mg·L^(-1),诱导率为100%和93.33%,诱导系数为4.48和2.88;而上述两种外植体间接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PIC 1.0mg·L^(-1)+TDZ 0.5mg·L^(-1)与MS+PIC 1.0mg·L^(-1)+NAA0.5 mg·L^(-1),愈伤诱导率为93.33%和96.67%,分化系数为4.53和3.63。小鳞茎膨大最适培养基为MS+蔗糖75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5mg·L^(-1),移栽最佳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1∶1∶1,成活率达9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离体快繁 花器官 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百合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航 张杰 孙红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6-819,共4页
以从荷兰引进的11个亚洲百合品种为试材,调查各品种的株高、茎粗、叶片大小(叶长和叶宽)、花蕾大小、开花数量、花径、生育期、花期以及鳞片扦插繁殖能力,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trawberry and cream、Tiger player ... 以从荷兰引进的11个亚洲百合品种为试材,调查各品种的株高、茎粗、叶片大小(叶长和叶宽)、花蕾大小、开花数量、花径、生育期、花期以及鳞片扦插繁殖能力,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trawberry and cream、Tiger player 和Dot.com株高为87.13-121.48cm,茎粗为2.26-2.78cm,花径为16.18-18.48cm,花色分别为粉色和紫色,平均每株着花6-8 朵,是适宜北方地区日光温室作切花栽培的亚洲百合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栽培适应性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小鸥 张一鸣 +2 位作者 邹春娇 李明静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0-59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减轻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日光温室水泥池微区区组试验,以连作20年番茄土壤为对照,研究了稻草、生石灰和活性炭3种不同物料对连作番茄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物料对温室连作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减轻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日光温室水泥池微区区组试验,以连作20年番茄土壤为对照,研究了稻草、生石灰和活性炭3种不同物料对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物料能够影响连作番茄生长势、干物质分配,均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生石灰+活性炭组合单株产量最大,比对照提高了30.6%,果实品质以稻草+生石灰+活性炭组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稻草 生石灰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百合Strawberry and Cream花器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红梅 宋胜利 +1 位作者 申屠玥 董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完善百合种球繁殖技术体系,对亚洲百合Strawberry and Cream花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分化能力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花瓣,花丝和花柱;花瓣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mg·L-1TDZ+0.1mg·... 为完善百合种球繁殖技术体系,对亚洲百合Strawberry and Cream花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分化能力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花瓣,花丝和花柱;花瓣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mg·L-1TDZ+0.1mg·L-1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12.4-D+0.5mg·L-1KT;花丝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TDZ+0.5mg·L-1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ol·L-12.4-D+1.5mg·L-1KT;不定芽扩繁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BA+0.1mg·L-1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花器官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活性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2 位作者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为pH值7.8的Hepes-NaOH,最适反应温度为40℃,底物蔗糖最适浓度为10mmol.L-1,UDP最适浓度为7 mmol.L-1,反应缓冲液Mes-NaOH最适pH值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蔗糖合成酶 提取条件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对水培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露 沈祥军 孙周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0-703,共4页
为解决蒜黄生产中的土壤连作问题,减少换土及劳动力等生产成本,采用水培的栽培方式,以1/4园试配方为对照,研究了牛沼原液稀释液(N)、基于牛沼液的平衡营养液(N+)、猪沼原液稀释液(Z)、基于猪沼液的平衡营养液(Z+)、氮磷钾含... 为解决蒜黄生产中的土壤连作问题,减少换土及劳动力等生产成本,采用水培的栽培方式,以1/4园试配方为对照,研究了牛沼原液稀释液(N)、基于牛沼液的平衡营养液(N+)、猪沼原液稀释液(Z)、基于猪沼液的平衡营养液(Z+)、氮磷钾含量比为19∶19∶19的平衡复合肥(P)和氮磷钾含量比为14∶14∶30的高钾复合肥(K)6种不同营养液配方对蒜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P蒜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而处理K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各处理株高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各有机营养液配方产量分别提高0.39%~19.49%;而无机营养液配方中,处理P产量低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处理K比对照提高21.56%。品质方面,各有机营养液配方产出的蒜黄Vc含量显著高于各无机营养液配方与对照。除处理P外,各处理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处理N的降低效果最明显,降低72.82%,而处理K的降低效果最小,仅降低18.08%。试验条件下,基于沼液的平衡营养液显示出优于其他营养液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黄 沼液 水培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变温处理对东方百合扦插鳞片中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红梅 秦琦 +3 位作者 谢佳 安晶 王春夏 陶承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材料,研究了GA3(100mg·L-1)、IBA(100mg·L-1)结合变温(5℃/25℃/15℃)培养过程中鳞片内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处理母鳞片内淀粉及蔗糖含量下降,尤其鳞片下部在25℃培...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材料,研究了GA3(100mg·L-1)、IBA(100mg·L-1)结合变温(5℃/25℃/15℃)培养过程中鳞片内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处理母鳞片内淀粉及蔗糖含量下降,尤其鳞片下部在25℃培养初期(20d)下降幅度最大,为小鳞茎发生和膨大提供营养和能量;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低,总体呈上升趋势。小鳞茎内淀粉不断积累,最大值为271.2mg·g-1Fw;蔗糖含量变化不大,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不断下降。IBA结合各温度处理母鳞片内淀粉、蔗糖以及还原糖含量均低于GA3各处理。GA3结合5℃预处理显著促进了母鳞片内淀粉的降解及小鳞茎内淀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扦插 淀粉 蔗糖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HSP2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系统进化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宁 姜晶 史洁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热激蛋白是从细菌到高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在受到环境胁迫的响应后迅速合成的蛋白。因为小分子热激蛋白的分子量普遍在20k Da左右,故称为HSP20。借助番茄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SP2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热激蛋白是从细菌到高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在受到环境胁迫的响应后迅速合成的蛋白。因为小分子热激蛋白的分子量普遍在20k Da左右,故称为HSP20。借助番茄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SP2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番茄中至少含有43个HSP20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番茄的12条染色体上。通过对茄科植物番茄、辣椒、马铃薯HSP2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三者存在同源关系。对HSP20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多个响应植物糖代谢和逆境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SURE、W-box等。基于RNA-Seq数据库中2种测序番茄(Heinz1706和pimpinellifolium)的表达分析发现,大多数家族成员在果实发育时期表达量高,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这些研究结果为鉴定番茄HSP20基因的进化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HSP20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天来 王冠 +1 位作者 李益清 韩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提高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耐弱光性,以自然光(CK,实测光通量密度为855.3~1033.6μmol·s-1·m-2)和50%遮光(CKz,422.2~524.6μmol·s-1·m-2)为对照,研究了50%遮光下全株喷施4种耐弱光壮苗钙... 为提高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耐弱光性,以自然光(CK,实测光通量密度为855.3~1033.6μmol·s-1·m-2)和50%遮光(CKz,422.2~524.6μmol·s-1·m-2)为对照,研究了50%遮光下全株喷施4种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CKz相比,50%遮光下全株喷施4种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均可抑制番茄植株徒长,显著提高番茄幼苗茎粗、全株干重和壮苗指数,增强SOD、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促进光合作用,显著增加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配方4效果最好,其平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比CKz提高了34.2%和31.7%,可作为番茄育苗的耐弱光钙素壮苗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弱光胁迫 壮苗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量对日光温室土质墙体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蕊 杨小龙 +3 位作者 王小雯 马健 李天来 须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土质墙体日光温室是一种在我国北方广泛应用的温室类型,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对土质墙体保温、蓄热等功能特性的分析,而关于土质墙体结构稳定性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辽宁省日光温室蔬菜主产区典型的9种土质为研究对象,借鉴边坡变形... 土质墙体日光温室是一种在我国北方广泛应用的温室类型,目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对土质墙体保温、蓄热等功能特性的分析,而关于土质墙体结构稳定性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辽宁省日光温室蔬菜主产区典型的9种土质为研究对象,借鉴边坡变形失稳机理的分析方法,从土体含水量出发,通过获取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分析不同土样含水量与粘聚力、内摩擦角的关系,基于土样抗剪强度的试验结果,运用ANSYS软件对9种土质日光温室墙体的屈服破坏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初步探索含水量与土质墙体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将试验所用土分类为黏土、粉质黏土及沙土。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黏土、粉质黏土和沙土的含水量与粘聚力均呈二阶指数衰减趋势,与内摩擦角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黏土、粉质黏土和沙土含水量分别超过26%、16%和14%时极易引起日光温室土质墙体失稳;在此含水量范围内,外坡角增加到70°时,土质墙体的塑性区域逐渐由坡体内部发展到外坡角区域,且靠近地面附近的墙体是应力集中的主要区域,最易发生屈服破坏。用黏土、粉质黏土、沙土建造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时,建议含水量分别不宜超过26%、16%和14%,外坡角的合理范围为60°~70°,在进行土质墙体设计和支护时应充分考虑应力的主要集中区域。本研究对提高土质墙体结构日光温室设计及建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含水量 土质墙体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润时间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小龙 须晖 +3 位作者 方旋 马健 李天来 王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653,共7页
植株群体叶面湿润时间(LWD)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为预防叶面湿度过高引起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发生,建立合理准确地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十分必要。通过测定温室外光照强度、温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番茄植株不... 植株群体叶面湿润时间(LWD)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为预防叶面湿度过高引起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发生,建立合理准确地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十分必要。通过测定温室外光照强度、温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番茄植株不同高度的叶面湿润时间,分析温室环境因素对番茄群体纵向尺度叶面湿润时间的影响规律,并利用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番茄植株叶面湿润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叶面湿润时间与光照强度、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湿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植株不同高度的叶面湿润时间具有一定差异性,表现为植株群体上部叶片湿润时间变化最为明显,中部叶片变化次之,下部叶片变化最慢。距地面150,90和30cm高度处叶面湿润时间BP神经网络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262,1.3275和1.5568,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RMSE分别为2.0349,2.8907和3.4359,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叶面湿润时间与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且在群体内不同高度所受影响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建立的BP神经网络叶面湿润时间模型优于多元回归方程,可用于长季节栽培番茄群体叶面湿润时间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叶面湿润时间 BP神经网络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CO_2浓度升高对网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义玲 顾丰颖 +1 位作者 李天来 何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9-644,共6页
为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升高对网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高浓度CO2(2500μL·L-1和5000... 为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升高对网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高浓度CO2(2500μL·L-1和5000μL·L-1)处理同对照(350μL·L-1)相比,植株各部分矿质营养吸收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根中氮含量先增后降,磷、钾、钙和镁含量随CO2浓度升高而下降。茎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叶中氮和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磷含量在处理10d时显著低于对照,5000μL·L-1CO2处理的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镁含量较对照先增后降。5000μL·L-1CO2处理果实中氮、磷、钾和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伤流液中矿质元素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2500μL·L-1CO2处理磷含量显著降低,5000μL·L-1CO2处理氮、磷、钾和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CO2浓度长期达到2500μL·L-1以上时,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均不同程度减少,当根际CO2浓度达到5000μL·L-1时受到的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甜瓜 根际CO2浓度 营养吸收 伤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素对乙烯诱导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乙烯受体LeETRs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 许涛 +2 位作者 齐明芳 吕双双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416,共6页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r Mill)品种辽园多丽的花柄外植体为试材,用生长素、乙烯及乙烯条件下钙及其抑制剂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及此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长素处理抑制脱落,乙烯处...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r Mill)品种辽园多丽的花柄外植体为试材,用生长素、乙烯及乙烯条件下钙及其抑制剂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及此过程中乙烯受体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长素处理抑制脱落,乙烯处理加速脱落;乙烯条件下,钙处理进一步加速乙烯诱导的脱落,钙胞外螯合剂(EGTA)、钙调素抑制剂(TFP)处理降低了乙烯诱导的脱落。对番茄乙烯受体家族基因表达规律分析表明,LeETR3是生长素调控途径的重要乙烯受体基因,LeETR1,2是乙烯调控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的关键乙烯受体基因;LeETR1,2,3是乙烯诱导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钙调控的关键乙烯受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长素 乙烯 脱落 LeE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条件下外源ABA对网纹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传强 邓传羽 +2 位作者 王川泰 张禹 齐红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27,共5页
设施甜瓜嫁接栽培在获得高产、抗病的同时,也产生了果实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等问题。为了探析嫁接延迟甜瓜果实成熟的生理因子,以新汉城翠蜜网纹甜瓜为接穗,以圣砧1号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外源喷施ABA(100mg·L-1)对嫁接网纹甜... 设施甜瓜嫁接栽培在获得高产、抗病的同时,也产生了果实品质下降、成熟期延迟等问题。为了探析嫁接延迟甜瓜果实成熟的生理因子,以新汉城翠蜜网纹甜瓜为接穗,以圣砧1号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外源喷施ABA(100mg·L-1)对嫁接网纹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网纹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外源ABA处理提高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外源ABA处理比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乙烯释放高峰出现时间提前3d,且其峰值较嫁接网纹甜瓜提高了13.83%。外源ABA处理明显提高了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ACC含量,增强了ACS和ACO活性,并明显提高了Cm-ACS1、Cm-ACS2和CmACS3相对表达量,并使其高峰出现时间较嫁接网纹甜瓜提前3d。同时,外源ABA处理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Cm-ACO1、Cm-ACO2和Cm-ACO3相对表达量,其中对Cm-ACO1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且使其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3d。可见,外源ABA处理对嫁接网纹甜瓜果实中Cm-ACO1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其果实中乙烯释放量提高、释放高峰提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ABA 嫁接 网纹甜瓜 乙烯生物合成 ACC合成酶 AC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静 孙周平 +2 位作者 马艳 李芳 薛东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6-2429,2446,共5页
以马铃薯品种Favori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EBR(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处理的初期,高浓度EBR处理... 以马铃薯品种Favori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EBR(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处理的初期,高浓度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明显,而在处理的后期,中低浓度EBR处理效果明显;0.050和0.100 mg/L 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茎粗和匍匐茎数量促进作用明显;对于低氧胁迫下马铃薯光合作用和根系长度促进作用最明显的处理为0.050 mg/L EBR;不同浓度EBR处理对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的分枝数作用不明显。因此,对于促进低氧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EBR最适浓度为0.0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株生长 光合作用 低氧胁迫 2 4-表油菜素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